观后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是观众对影片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的反应和回应,通过写观后感记录深刻的个人感受,让我对生命和存在有了新的理解,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合伙人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合伙人观后感篇1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者“新梦想”的故事,讲述了' 土鳖' 黄晓明,' 海龟' 邓超,' 愤青' 佟大为从1980年代到21世纪,30年的大变革背景下, 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 创办英语培训学校, 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其中, “土鳖”黄晓明有“高考失败, 泡妞失败, 教书失败”的不平,“海龟”邓超则遭遇“出国受挫, 事业受挫, 野心受挫”的尴尬, “愤青”佟大为历经“姑娘走了, 兄弟走了, 梦想走了”的悲剧,但他们最终携手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青春的年纪总会豪言壮语,以前自己也一直用“有梦”来标榜自己,觉得有梦想有追求是件特自豪的事。但现在,看着书里、电视里、电影里、生活里麻木不仁的人,现实的利刃终将我曾经的个性,冲动,自信等都抹平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仅存的只是那廉价的自尊心。所以,当我们被周边的环境同化的时候,我渴望能保留最真实的自我,不做作,不浮夸,做最本性的自己。
以前老是抱怨被家人“保护”得太好,束缚、没有自由,没有获得应有的追梦的机会,抱怨被困在小小的牢笼里没机会施展自身的才能。但是,当我看到成东青跪着求自己老母亲借钱供自己第三次高考的桥段时,我才意识到是我错了,是我自己没有去努力争取属于我的机会,是我自己放弃了。
在这部影片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有两句台词:“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当你在梦想的前进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笔直的大道上” ;“你只有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才会开始得到他们的尊重 ”。 成功的动力有很多种,但是否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前进动力非常重要。没
有动力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将会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决定我自己的前进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我想这应该是这部电影中人物创业最根本的出发点。
这三个青年跟八十年代莘莘学子一样,怀抱着一个美国梦。努力攻克英语,考托福,求签证,可结果却是:两个成功,一个被拒。成东青延续失败的命运,眼看两个好友出国完梦,他失望透顶,只有留在燕大任教,却又因在外私自授课,被校方发现,央求悔罪仍被除名,毫无余地的成为一个真正“失败者”。
而美国那边,孟晓峻正要一展抱负,却未料堂堂燕京大学高材生,在美国根本找不着工作,落得在餐馆当侍应助理的命运;王阳签证成功,却因一个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放弃出国;成东青一无所有,只有偷偷在肯德基办补习班,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却渐渐吸引不少学生。他从没想过,被拒签这个人生最失败的挫折,亦是成就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契机„
此时的电影叙述角度一转,成东青请王阳加入一起办补习班,同时也没有忘了孟晓骏,让他回国强势加盟,正式开办“新梦想”学校。三人凭借个人魅力,包括成东青的自嘲式幽默教学法,孟晓骏的美国经验和签证技巧,以及王阳的创新电影教学,让“新梦想”学校空前成功。
新梦想再扩规模,成东青被媒体和青年塑造成为留学教父,不由自控的散发着一股从土鳖蜕变成领导者的光芒,让孟晓骏看不过去,二人渐貌合神离,王阳左右做人难。时间这东西,能让曾经热烈的感情变得冷淡,也能让热血的友情变得冷静。
孟晓骏远走沈阳,三人的友情面临重重考验。然而现实这个大时代一幕又一幕的对其进行挑战,美国普林斯出版社控告新梦想侵犯版权,又把这三个青年再次凝聚起来,共同面对“新梦想”的困境。
最终,面对美国普林斯出版社和律师的控诉,兄弟三人头头是道,完整的背出美国的有关法律,让控诉者无言以对,达成协议并助“新梦想”上市。中国第一支教育培训股——“新梦想”上市,市值310亿美金。兄弟三人意气风发的走在美国的道路上。此时,全片完。这三个非一般的中国人,成为了大时代下最具代表性,最激励人心的“中国合伙人”。
观看此片之后,我自己的内心也在不停的拷问着自己:“我坚持过自己的梦想吗”?成东青失败了两次,跪着求母亲再给一次机会;用旧版词典学英语学出来的日式英语被人嘲笑的时候,他可以秉烛夜读,坚持读了800本书;他不畏惧病魔,不放弃自己心中所爱,最终赢得自己的爱情;为了与美国人辩论,出国前一个晚上就背好了相关法律。但当我曾有过像成东青的境况时又是怎么做的?我的梦想如今又被遗落在哪?而我现在又能为之做些什么?
年少顽劣时,爱幻想好追梦,一心想改变世界;成年打拼时,多无助和迷茫,思考该不该“被”改变。佟大为说,大多数人做的才是合理的。现在看来,有点道理。 一个人飘在空中久了,难免接收的地气不足,看不到地面上的真实。把身上多余的气泄掉,落在地上的踏实感才是最好的。不如趁着将逝的青春,冲动一把,勇敢一点,把前期功课做足,信心在握,不憧憬,不愿望,朝着目标一步一步的走。
完成自己的梦想是本分,和兄弟姐妹一起完成梦想是幸福。请勇敢,请坚持,请相信,所有的能量,正汇聚成大河, 奔涌而来。而我们,将同舟共济!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观后感
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原著是张嘉佳于2013年以自己在微博上所讲的33个真实的爱情故事而总结编著成的爱情小说,最初以“睡前故事”系列的名义在网上疯狂流传,累积超过14亿次阅读、1500万次转发。2013年11月,张嘉佳将这些故事结集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出版,连续3个月蝉联3大畅销排行榜榜首。2014年张嘉佳登中国作家榜榜首。2015年年底,张嘉佳宣布与张一白导演合作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并亲自执笔编剧。 据悉,电影其他阵容也会陆续公布。
电影描述了陈末和两个好兄弟‘全城最傻’的猪头和‘全城最纯’的茅十八在横冲直撞的生活里面临的人生最大的转折点,陈末遇见神秘的幺鸡,猪头打造惨烈的婚礼,茅十八经历最悲伤的别离,梦想、爱情、友情都受到极大的考验。当这群人的生活一点点崩塌之时,往事也一点点揭开。
陷入情感中的人都希望可以经历过对方的全部,可是未必每一对恋人都可以牵手走到最后,一起看遍的春花秋月,一起经历过最美好的匆匆时光,最终被汹涌的人潮冲散后,你是会去苦苦寻找对方,还是就此《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每个人所经历的感情都不相同,可是却都在经历着同样的得与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无法在牵起你的手,可是心底还藏有那些念念不忘的美好。
导演张一白强调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不是拼凑起来的爱情电影:“这个电影里面,每一段情感,每一个关系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互相从你和他的全世界路过,所以这是很完整的、也是很动人的故事。”
原著作者兼编剧张嘉佳再度强调,电影讲述了一个万家灯火的故事:“这本书已经陪千千万万的人度过不眠之夜,很高兴有一白导演和这么多优秀的演员把这本书拍成电影,挺满足的。”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观后感
“我爱过她,就是永远爱过她。以后我会爱上别人,但我的世界会更加完整,直到可以住得下另一个人。”
几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眼睛里已经蓄满眼泪了。
能轻描淡写地用一句“爱过。”来祭奠一段刻骨的感情,已然胜利在望了。
我是用力爱过你,但对不起,爱情里我没有那么多天分,还是得把这份爱拱手让人。
别问为何“歌颂爱情”的故事那么多那么多,因为明知道陪我们到最后的只可一人,却还是在每一次猝不及防的开始时,就率先交付了自己的心了,生怕逾期不候。
这比中彩票还低概率的事,竟有另一个人陪同你一起选择相信过,实在美好得不像样子。
而在这部电影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和身边人在爱情里的影子,故事始于七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当你看到爱在“进行中”,他们都爱得那么用力时,你就不会再责怪结局是否圆满了。
毕竟用点力,从来不是什么坏事。
爱搞小发明的茅十八一直跟荔枝强调:“探索宇宙的真理已经够累了,我没有时间说假话。”
你以为他又在逗了,可他用行动证明,自己没有时间骗人。
他花了一个月时间,把导航仪里的声音全替换成了自己的声音,自此她每开到一个新的地方,车里都会活灵活现出茅十八调皮捣蛋的样子,好像他就在身旁。
更暖的还在后面
他给她做了一个随身携带的报警器,最后以身试险救了她的命;
他还把荔枝家的所有电器都做成了有声版,打开时会有他录下的温情提示,时不时还发出一句“荔枝我爱你 我永远爱你”。
你可能会说“真是要酸掉牙”了呀、真腻歪、真尴尬呀。
可是爱情,不就是一个人陪另一个人愿打愿挨吗,愿意花所有的夜晚去复习,花光全部的力气去铭记,哪怕结局是拼了命的忘记。
有人相信“相爱”就能在一起,有人笃定“适合”更重要,而爱情,就是你我恰巧选择了同一个。
“我不知道我会去哪里,但我确定,无论哪里我都不会带你去。”用这句话形容《猪头的爱情》最为合适不过了。
猪头那么爱燕子,他在起初只想默默暗恋就好,可当看到燕子被误会是“小偷”时,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拼命挣了钱只为了让被偷钱的姑娘还燕子一个清白。
其实我们有时候真的既大度又小气。
心大到可以容忍自己和心爱的人天各一方,却还是无法做到对她受到的伤害视而不见。
这一点,也可以用在陈末身上。
他表面上和小容分手后说话句句咄咄逼人,可知道她被骗了之后,他第一个撞了她那辆原价才20w的车,跟保险公司主动索赔50w,代价是用自己的房子抵债。
“我听说,喜欢一个人就连是被伤害都可以,告诉自己挺住,千万别死了。”
你可能觉得很好笑,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傻啊,那我只能说,有些爱情经历过才会懂。
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揣着一腔孤勇就去爱了,甚至用力过猛。
猪头给身在国外的燕子前前后后汇了二十多万的款,他想给她买衣服到买房,他要给她求婚,可却不过换来一句分手,他还要转身对宾客们强颜欢笑,佯装幸福得样子看得人真是难过。
他反反复复告诉她以后一定“要开心、要幸福。”可当她坐上的计程车离开的那一瞬间,他追着跑得样子真是难看极了,那时候他撕心裂肺地改口“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却再也没用了。
他在这段感情里的唯一缺点,就是他扮演的太完美了,他顾及了她所有的面子直到最后一刻,但报应是,自己输得就太难堪了。
人说谈感情,先认真的人就不会赢。
你以为只有付出不对等的感情才无法善始善终吗,可陈末和小容曾经那么爱,还不是爱到了分开。
幺鸡的消失,把整个故事都串了起来,她是最初听陈末电台,打电话说自己时因为听他的节目而活下来的那个女孩,她为了他努力下去,最后成功坐在了他身边和他一起录电台,可那时候她恍然:因为自己的一通电话,让他和女朋友分手,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她后悔她怪自己,她为他给前女友摆了一场挽回仪式,大荧幕上他和前任那么烂漫,她默默走开。不一定要最后是你呀,只要你幸福就好。
他后知后觉,他在电台直播找她,告诉她“幺鸡虽小,但没有她,依然胡不了十三幺”。
他连情话都说得那么俏皮,他不够懂女人究竟想要什么,可你看,他真的有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
也许你会讶异他们的天真和不计后果,但偏偏这才是真的爱情。
最好的爱情,从来不是用伟大来衡量,而是哪怕故事的结局注定是花开两朵、天各一方,但你我明知故犯,尽情相爱相杀一番,随后再桥归桥路归路,该放就放去远方,不留遗憾。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观后感
你是否也有那么一刻钟,爱上一个人,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有了铠甲!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永远定格,永远保存!其实,永恒的不是时间,而是彼此的心。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张嘉佳所写的一本号称”会让你笑出声来流下泪来'的书。众所周知,该书是汇集了33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近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将被搬上荧屏和大家见面,很多书迷担心改编是否能合理处理故事脉络,整合后被拍成电影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带着这些疑问,跟小编一起来了解这部影片吧!
读过睡前故事的人会知道,这是一本纷杂凌乱的书。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叙述,叙述他走过的千山万水。那么多篇章,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单的,有疯狂的,有无聊的,有胡说八道的。当你辗转失眠时,当你需要安慰时,当你等待列车时……
电影描述了陈末和两个好兄弟‘全城最傻’的猪头和‘全城最纯’的茅十八在横冲直撞的生活里面临的人生最大的转折点,陈末遇见神秘的幺鸡,猪头打造惨烈的婚礼,茅十八经历最悲伤的别离,梦想、爱情、友情都受到极大的考验。当这群人的生活一点点崩塌之时,往事也一点点揭开。
陷入情感中的人都希望可以经历过对方的全部,可是未必每一对恋人都可以牵手走到最后,一起看遍的春花秋月,一起经历过最美好的匆匆时光,最终被汹涌的人潮冲散后,你是会去苦苦寻找对方,还是就此《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每个人所经历的感情都不相同,可是却都在经历着同样的得与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无法在牵起你的手,可是心底还藏有那些念念不忘的美好。
导演张一白强调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不是拼凑起来的爱情电影:“这个电影里面,每一段情感,每一个关系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互相从你和他的全世界路过,所以这是很完整的、也是很动人的故事。”
合伙人观后感篇2
看《中国合伙人》我又几度落泪,不光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创业者而流泪!
我给这个片子打80分,虽然内容有点虚假造作,毕竟它是对创业者的赞歌!
对于现实中的中国,这种赞歌确实是太少了!
没想到陈可辛的以新东方为原型的《中国合伙人》电影,受到票房追捧,几天内票房已经过亿元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不得不出来发言说:自己没有电影里描写的那么窝囊!
对俞敏洪的这句话,我作为创业者和曾经的新东方的学员(2002年曾为考取北大国际mba在北京新东方上过gmat班)感同身受:俞敏洪的创业过程肯定是比电影里描写的精彩的多,但也更苦逼的多,否则,他绝对不会写出新东方的校训为: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电影毕竟是艺术和为了抓眼球,把新梦想(新东方原型)美国上市再创作成一个为了赢取中国人尊严的战斗未免太戏剧化,但符合中国人的心理需求,给人以类似霍元甲、叶问等打败东洋鬼子一样的假high和高潮。
看看片尾的令人感动的创业者群像:马云、王石等等,很多都是80、90年代的创业出来的,那时候,机会是挺多的。片尾的文字“他们的故事,也许会成为你们的故事”,我看了不是感觉励志,而是感觉有点悲催,因为,这种故事在当今社会,发生的概率不是越来越多了,而是越来越少了!那些创业者已经英雄迟暮,但由于社会阶层固化板结,官二代、富二代横行,还没看到新的、层出不穷的“自古英雄出少年!”
新东方的俞敏洪的创业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我的创业是被自己逼出来的。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里的一句话深深地刺激了我,让我义无反顾、一路坚持到今天。
这句话分享给大家,就是:过程的趣味重于结果的已知
合伙人观后感篇3
?中国合伙人》主要讲述了“土鳖”版黄晓明,“海归”邓超“愤青”佟大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之奋斗。都想去美国,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最后三人携手创办培训学校实现“梦想”。
“土鳖”
在影片中,“土鳖”版黄晓明自始至终都怀抱着一个美国梦。他努力攻克英语,当然也想过不少歪点考托福求签证。可回回都跟他说“拜拜”看见好友出国圆梦,他失望透顶。无可奈何只好留下当老师,但也以失败告终。虽说他是从农村来的,但那两个人比不上,为啥呢。?因为他有一个韧劲,执拗的性格,不畏牺牲的精神,执着的信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他来说无论经历过多少磨难,都必须成功,即使不择手段。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永远打不死的“小强”精神。
“海归”
在三人之中孟晓骏是第一个去美国的人,也是他们出国的代表,他有一腔热血,在朋友面前总是装模作样,狐假虎威。厉害坚定地的说他不会回来的,但内心十分脆弱背转身后却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而到了美国的他却一直在实验室喂养小白鼠,不被重用。后来又遭辞退。使他跌入人生低谷。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只能落得在餐馆做零工。不仅如此还是一个连小费都收不起的零工。;然而一个老太太的一番话激励了他。“我相信你,年轻人,你有潜力。相信,多年之后,她还是员工,而你将不一样。”让他明白了子想要的.生活看。重振旗鼓。
“愤青”
追求浪漫自由的王阳,在大学期间一直肆意的挥霍青春,泡洋妞、写情诗、打群架等等,还为洋妞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结果却被洋妞甩掉,从此一蹶不振,因成冬青的帮忙,重新振作起来,并与成冬青一起为教学而奋斗,在面对成冬青与孟晓骏争执时,一碗饭唤醒了他的心,让他明白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什么才是幸福,走出了洋妞的阴影,选择了相貌平平的女职工结婚,因为他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影片的结局很圆满,却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的我们缺少他们这坚持不懈的态度,可能一个小小的打击,就让我们泄气了。《中国合伙人》再次激励我们同学为了梦想执着追求!
合伙人观后感篇4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个体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间的矛盾不断深化便使得共同体应运而生。因为,解决该矛盾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不同个体的优势组合起来,拟制一个集各成员优势于一身的新主体,让他获得任何一位成员所没有的超能力,进而提高每个成员实现个人梦想的可能。
记得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论述,共同体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颇有道理。相同的元素往往具有同样的需求,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注定了各元素间的竞争,最终相互之间成为对手,或许同性相斥就是基于这样的道理。而不同的元素,尤其是相互矛盾的元素,需求相反,从而使二者的互补成为可能,至少不会成为敌人。
新梦想的产生也是如此,成东青的优势在于其拥有美国梦破碎的丰富经历,这些经历让他发掘到了一个巨大的追求梦想的客户群体。王yang的强项在于他曾经成功泡过洋妞lucy,知道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一个能够征服洋妞的中国人,肯定更容易征服签证官。而孟晓骏是位自信的成功者,在美国工作、学习和生活过,他更能将自己的成功和亲历的美国精神告诉大家。三个人的完美组合,使得客户群被精准锁定,消费需求被充分发掘,产品设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合理的商业模式正是新梦想成功的密码。
王yang和孟晓骏因为上市问题上的分歧出走后,新梦想在美国被起诉,危机的快速来临与王yang和孟晓骏的出走有极大的关系,二人的离开破坏了新梦想原有的完美状态。
在一个好的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是这个机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轻重之分,任何试图在共同体成员间区分等级的行为,都将徒劳无功或将共同体推向深渊。
合伙人观后感篇5
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特的共鸣。 那就来说说这奇特与共鸣吧。 笔者90前,离电影里讲述的那段青春距离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如此陌生。我也从未想去美国,更是从未碰过托福、gre。大学四年,好似每天都在吃喝玩乐,闲来看看背着单词地苦逼室友,空时去图书馆在一堆啃书人中间翻着《国家地理》。至于新东方,那更是毫无交集,哪怕新东方热早就传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就算同窗好友时不时拿那些老师们笑话作为谈资,“学渣”依旧自由自在,懒得去进步。而我的周围,好像鲜有心存“共同”“理想”的伙伴,创业二字离自己实在太远,我码我的字,你上你的班,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以上是我能回忆起的大学时光,和电影里表达的,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致青春》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心坎里。 它好像是一针鸡血,开始让我有些心生羡慕,原来自己的大学生活,少了那么多的情怀与拼搏。我不后悔,但我却为之向往。 说回看片的那天,放映罢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吴君如调侃陈可辛,她说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水准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在我看来,这次的回归,有笑有泪,令人欣喜。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屌丝“,但依旧不会阻碍荷尔蒙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看完《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屌丝,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合伙人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 消防参观后感5篇
★ 沂蒙的观后感5篇
★ 女排展观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