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避免学生在细枝末节上耗费时间,教案写好了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6-9乘法口诀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6-9乘法口诀教案篇1
教材分析
书上这部分的内容有:根据直观的实物图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应用乘法口诀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习7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其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是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两个乘法算式的积。教学关键是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活动找出规律,编出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
2、数学思考: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解决问题:根据乘法口诀,正确求积;并能以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正确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两个乘法算式的积。
教学用具
摆金鱼用的三角形、探索乘法意义的表格、白纸、苹果树图片及苹果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15的乘法口诀(板书),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已经学到的本领吗?
预测:1、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师:你可以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2、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便;
3、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背出15的乘法口诀(出示口诀表)。
2、快速口算
51= 4+4+4=
22= 25=
32= 45=
53= 11=
34= 14=
15= 32=
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学到了那么多本领!可是又一个小朋友聪聪却碰到了一个难题,这么多题目在一分钟内怎么完成呢?(课件出示快速口算题)小朋友们愿意帮助他吗?
师:让我们开一列特快列车来试一试吧。(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题目,抽取 53=15和4+4+4=12,问:你是怎么想的?复习口诀的意义。)
师:这么快!你们有什么窍门?(学生自己说方法)
6-9乘法口诀教案篇2
教学内容:义务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在应用过程中,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3.在合作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
教学准备:挂图、小正方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画面: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看,小朋友搭的各种形状的积木,多漂亮!这个小朋友搭了个长方体,每层搭7块,2层一共几块?4层呢?6层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谁能把7的乘法口诀背给大家听?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评析: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既复习了7的乘法口诀,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8的乘法口诀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操作感知。
请小朋友们也来摆一摆,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块呢?(学生操作后汇报)
2.思考计算。
如果摆1个大正方体需要8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可以用连加法计算)
3.填表找规律。
大正方体的个数
小正方体的个数
(1)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再全班交流)
(2)能把表中求小正方体的个数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板书:1×8=8
2×8=16
……
8×8=64
3.尝试编口诀。
你能看着这些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同桌试着说说,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教师在乘法算式后空一段板书:一八得八,二八十六,……八八六十四。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5.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规律。
(1)师生对答8的乘法口诀,提问:怎样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他们有规律吗?你有什么窍门?(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同桌再互相背一背。)
(2).你感觉哪句口诀难记?谁有办法帮助他?(让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寻找方法。如:怎样记住7个8是几?可以想:6个8是48,用48+8=56,或者用8个8是64,再减8得56等。)
(3)结合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口答:7个8比6个8多(),比8个8少()。
[评析: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8的乘法口诀,在独立思考、交流汇报中,寻找口诀规律,深化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巩固应用
1.卡片口算“想想做做”第1题。
做第一组题。提问:计算3×8用什么口诀?再加一个8就是几个8?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不知道4×8等于几,只要记住三八二十四,再加一个8就是32。)继续完成第二、三组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一八得八,这句口诀只能计算1×8吗?还可以计算什么?你发现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条乘法算式?(完整板书设计如下:)
1×8=88×1=8一八得八
………………
8×8=64八八六十四
师生、同桌进行对口令练习。分别说出口诀和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讲。
4.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分别出示两幅画面)秋天,金黄的向日葵成熟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种植园收向日葵。看,他们干得多欢!从图上,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独立完成后说说想法。)
[评析:看图提出数学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和问题意识,在交流和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三、总结延伸。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感受,并一起回忆8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
师:你们知道一只螃蟹几条腿,2只螃蟹呢?你能编一首儿歌吗?如:一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16条腿,3只螃蟹24条腿,……8只螃蟹64条腿。(学生做拍手游戏)
[评析:在儿歌中结束全课,使课堂更有情趣,把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应用到生活中,是数学的最终目的。]
总评:本课根据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思考,进一步体会乘法含义。通过让学生找表中的规律、找记忆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师生游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8的乘法口诀,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整节课,情境设计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活动注重丰富有趣,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和应用意识。
6-9乘法口诀教案篇3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挂图)
1、情景一:玩翘翘板
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板书:一个翘翘板上坐2人,2个翘翘板上坐4人)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12)还可以怎样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12=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1和2乘,积是2)
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有没有其他写法了?(因为换过来还是22)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
想一想:21= 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就是2的乘法口诀,2的乘法口诀就是求几个2是多少。
2、情景二:玩荡秋千
1只秋千上坐3人(板书)。怎样用乘法表示?(板书:13=3)
谁能编口诀?(板书:一三得三)
两只秋千坐6人(板书)。怎样用乘法表示?(板书:23=6)
谁能编口诀?(板书:二三得六)
三只秋千坐9人(板书)。怎样用乘法表示?(板书:33=9)
谁能编口诀?(板书:三三得九)
想一想:31= 32= 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
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的个数 1 2 3 4
人 数 4
1个4 2个4相加 3个4相加 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14=4,24=8,34=12,44=16
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想一想:
41= 42= 43=
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得十二都叫4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4相加得多少。
4、试一试
11= 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
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2、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2)第2题
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的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3)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4)游戏:找朋友。老师说出一个乘法口诀,小朋友手写出乘法算式,写对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算评价)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3页:1-4
6-9乘法口诀教案篇4
教学内容:80页“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
(3)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4)引导学生找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5)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多次质疑讨论,激活思维,开拓视角。
(6)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口算卡片,袋鼠跳格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5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在端午节那天人们一般的会举行什么活动?
师:那你们看过赛龙舟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赛龙舟好吗?
[在多媒体电脑中出示赛龙舟图。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流。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师: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引出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师:我们把9条龙舟分开逐条逐条来看。
出示一条龙舟:
提问:
①师:一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表示几个9?
出示:2条龙舟
②师:2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表示几个9?
出示:3条、4条、5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
③师:那么3条、4条、5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上的人数,分别可以用几个9来表示呢?
出示:3个9、4个9、5个9、6个9、7个9、8个9、9个9
3、用袋鼠跳格的图来帮助我们算出龙舟上的人数。
[出示袋鼠跳格图。
师:袋鼠每跳一步是9格就表示一条龙舟上的'人数,请学生独立将袋鼠跳格图完成。学生独立完成袋鼠跳格图。]
4、指名汇报填写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龙舟的条数和总人数。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数的?”
[5、引导学生观察已填完整的数轴,发现每个方框中的数都是连续加9的规律。
提问:有了这个袋鼠跳格的图,我们现在随便点几条龙舟都能很快答出总人数了,那么9条龙舟上一共有多少人?3条呢?5条呢?8条呢?]
6、提问:从1个9到9个9,我们可以用什么简便的算式来表示呢?
师:你们会写吗?请你们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并填写出结果。
指名汇报,教师出示:1个9到9个9的全部乘法算式。
7、为了使我们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我们给它们编乘法口诀。你们有信心编出来吗?
[同桌的两个学生讨论、交流,将编出的乘法口诀写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有困难的同学可利用课本第80页例4中的表来完成。
学生分组讨论编口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清每一组算式、所编的口诀及意义。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及时进行补充、纠正。]
8、质疑:在编口诀的时候你们遇到哪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9、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出示:9的每一句乘法口??
先齐读,再分组读、分男女比赛读。
[10、引导学生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方法记住9的乘法口诀?也就是说你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记忆呢?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11、师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我们一边读,一边记忆。
[学生各自试着记忆9的乘法口诀,自由读、自由背。]
12、检查学生记忆口诀的情况:
先全班背,然后指名背:谁能试着给我们背一背?
13、师:在学生背的过程中询问:背到“五九四十五”“六九……”不会了怎么办?
小结:是的,根据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我们就能把口诀很快地背出来的。
14、师:谁能说说“4×9”表示什么意思?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我们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还要会应用,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有信心做出来吗?
[1、对口令游戏:
用双手表现出9的乘法口诀,同桌对口令。
2、列式计算:
①8个9相加得多少?
②8与9的和是多少?
③两个9相加是多少?
④两个9相乘是多少?
指名回答,先独立做,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对这4个小题进行比较。
3、解决问题:
①六一儿童节,每个小朋友要吹9个漂亮的气球,小明、红红、欢欢一共要吹几个气球呢?
②一张桌子摆9把椅子,8张桌子要摆多少把椅子?
③一本彩色故事书4元钱,一本彩色连环事5元钱,买9本故事书要花多少钱?]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1、你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总结:孩子们,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每个人都长了一双数学家的眼睛,发现了那么多藏在9的乘法口诀里的规律,掌握了准确计算乘法的秘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特别高兴,因为你们个个都很了不起,会观察、乐思考、能发现、更会应用。所以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找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传统的教学要点,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6-9乘法口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据具体情境,会正确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教法: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游戏、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我看下哈,咱们同学今天的精神气十足啊,怎么丁老师给你们上课很高兴啊?生兴奋答道:是!听你们这么说,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要甜!我听说人在心情好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我们要不要借这个高兴劲发挥下我们的聪明呢?
2.背诵九九乘法口??
集体背诵乘法口诀,看谁背的好!完后我会说:我发现同学们背诵的都非常棒,只有个别同学还不是很熟练,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诀,倒背如流。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为它不仅可以帮我们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继续接着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复习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页图。
谈话:快要过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大家预想一下怎么装扮教室,在装扮的过程当中也会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现在仔细观察“快乐的节日”这幅图,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交流反馈
第一组做了一些红旗,要挂在教室里。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做适当提示或引导。)
(1)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几颗?
(2)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2.出示例1。
课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让学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个7,接着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个7,问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个 7是多少?这个可以用乘法解决7×8=56(面)。然后同桌讨论:看图编应用题,引导学生说出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1)谈话:求“平均每行挂几面?”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展示课件例1图。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种求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并板书(想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根大家说一说,师板书。
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5)刚才我们计算56÷7和56÷8时都是用的哪句口诀?(七八五十六)
发现: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
3.小结:算除法想乘法,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装扮教室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么下面这些练习题对我们来说就应该不是问题了。这部分设计了4个练习题
1.小小接力赛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1题。
2.填方框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说说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均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吹泡泡游戏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4.分一分
课件出示课本第40页练习八第2题。
(三道题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第一个练习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最后一题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本节课大家的表现很不错,在解决装扮教室的时候学会了知识,走出教室又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观察,多思考,其实许多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诀:七八五十六 口诀: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挂7面。 答:平均每行挂8面。
6-9乘法口诀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 猴子教案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