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教案通用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为教师开辟了更丰富的教学思路,有助于激发创新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的教案能够适应不同班级的特点,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猴子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猴子教案通用5篇

猴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律动小游戏《各种爷爷》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是唱谁的?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有几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怎么了?(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幼儿每说一个内容,教师就唱出这部分歌词,直到播放的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我们给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叫什么?(三只猴子)

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歌曲中是三只猴子,那请你用自己的手指变出3只猴子吧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三根手指头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边唱边做动作。

2、这首歌曲中小猴子是在哪里跳?(床上)那小朋友平时在床上跳吗?(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蹦蹦床上跳)在床上跳很危险,如果我们想玩的开心又安全就在那里跳?(蹦蹦床)今天你们都想去蹦蹦床上跳是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出示蹦蹦床乐园图)

4、你看,一个蹦蹦床有几只猴子(1只)看到一个小猴子我们就跳一下表示蹦一下床,幼儿跟音乐跳,

5、现在我们换个玩法,3个好朋友手拉手,听音乐跳

6、现在呀要给小朋友出难题了,那一只小猴子跳一下,现在要换种跳法,我想在第三个蹦蹦床里面住2只猴子,一只猴子跳一下,两只猴子跳几下(2下)幼儿跟音乐跳。

7、换不同颜色蹦蹦床乐园,让幼儿帮猴子去玩一玩,请2名幼儿自由发挥摆出不一样的图谱,并让他表演给小猴子看。

8、让幼儿自由选择那个颜色的.蹦蹦床乐园旁边站好。请一个颜色的蹦蹦床乐园里的小朋友跟音乐跳,另一组当观众给他们打节奏,然后交换当观众打节奏(分组跳)

9、让幼儿跟音乐用手指表演三只猴子

三﹑听歌曲的第四段,并对幼儿进行安全。

提问:孩子们,最后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呢?(医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ppt)为什么小猴子都有去了医院了?(是头上摔包了)那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你别在床上跳了)对了,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戏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跳。安全了我们才会开心。小朋友们你们还想玩吗?好,那我们一起到教室外面玩一玩吧,边跳边带幼儿离场。

猴子教案篇2

主要涉及领域:

语??

活动形式:

分组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图片、探索与讨论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初步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2.能大胆想象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并知道从同伴的.交流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

3.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四幅。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进行交流与讲述。

(1)观察教学图片,自由讲述。

★指导语:这些图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哪里?

看一看、想一想,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一观察图片并理解故事的内容。

(3)和教师共同讲述故事内容。

2.猜测、讲述故事的结尾。

(1)大胆想象、猜测故事中老爷爷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观察图片并讲述。

★指导语:在这个故事中,老爷爷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3.师生共同完整地讲述故事。

(1)看图讲述故事。

(2)给故事起名字。

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道具,尝试进行表演活动。

资料链接:猴子学样

有位老公公挑着一担草帽到城里去卖。他走累了,坐在大树底下睡着了。一群猴

子看见老公公戴着草帽,就学他的样子,都拿起草帽戴在头上。

猴子在树上又叫又跳,把老公公吵醒了。他睁开眼睛一看:哎呀,草帽不见了!老

公公抬头一看:原来,草帽都给猴子拿走了。

老公公急得伸出双手,说:“快把草帽还给我!”猴子也学老公公的样,伸出手来,“吱吱喳喳”地叫着,就是不肯把草帽还给他。老公公急得脱下草帽,搔着脑袋想办法。猴子也学着老公公的样子,脱下草帽,搔起脑袋来。老公公看到猴子又在学他的样了,忽然想出个好办法!他把草帽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都把草帽往地上一扔。老公公赶快拣起草帽,挑起担子就走了。

猴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三只猴子》,初步体会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2、在倾听和做动作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

3、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

活动准备: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张;玩偶小猴四只)。

2、小猴住院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小动物和大石头》导入。

师:四只小袋鼠啊,出来跳跳跳啊,碰到大石头啊,跌个大跟头;三只小猴子啊,出来走走走啊,碰到大石头啊,跌个大跟头。

二、观看手偶,组织讨论。

1、师:三只猴子回到家以后,又在床上做什么呢?

(教师操作手偶)

2、师:他们在床上跳来蹦去,结果会怎么样呢?(幼儿讨论)

三、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老师还可以把它们玩的这件事情唱出来呢,想不想听一听?(想)

四、熟悉并理解歌词。

师:哦,原来这首歌曲说了三件小事情,第一件说的是: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得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

第二件事情说的是:两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得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

第三件事情说的是:一只猴子在床上跳,他的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得大声 叫,快快下来别再跳。

五、观看手偶表演,倾听并尝试轻声跟唱。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着老师做的手指表演来把他们发生的事情一起来说一说!

六、学唱歌曲。

(一)师示范唱歌曲

师:把它们发生的事情唱出来就是一首有趣的歌曲了,先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吧!

(师唱歌曲)

请大家一起来学唱这首有趣的歌曲吧!

1、引导幼儿用三根手指扮三只小猴演唱两遍。

在第二遍表演时注意表现猴子痛苦的表情及猴妈妈着急的表情。

2、用两个拳头和头扮三只猴子演唱一遍。

七、歌曲表演。

(1)教师邀请两个幼儿合作表演。

(2)全体幼儿表演。

提醒幼儿:现在不能唱“三只猴子”了,应该唱成……“许多(一群)猴子在床上跳,……”

3、分组表演。

幼儿每三人一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八、安全。

1、师: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现在(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 他们去哪儿了呢?(幼儿猜测)

2、出示医院图片。

3、师:现在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幼儿讨论)

4、师:我们能不能像他们一样在高的地方跳啊?那我们来告诉小猴子:(师领唱)“我们不在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开心的乖宝宝。”(幼儿围住图片唱给猴子听,自然结束。)

猴子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理解卖帽人与猴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2、通过观察画面,学习大胆地表述出事情的发生、发展的有趣过程。

3、乐意与同伴一起表演故事。

二、活动准备:

1、猴子头饰四个,帽子五顶,担子一副,大树杈。

2、《猴子学样》课件下载。

三、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出示猴子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猴子)小朋友都很喜欢猴子,对猴子也很熟悉,你能说说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并请幼儿模仿一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

2、幼儿观察图片,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提出看动画片的要求:以前的动画片听听声音就知道讲了什么事,今天的动画片是没有声音的,只有仔细看图才能知道讲的什么事哦。所以请你们睁大小眼睛,仔细看——

(1)出示图片一:图画上有谁?老爷爷要去干什么?后来,老爷爷怎么了?他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请幼儿完整讲述第一幅图。

(2)出示图片二:老爷爷醒来发现什么?猴子在树上干什么?(出示字卡:又叫又跳)老爷爷的心情怎么样?请你们表演一下小猴和老爷爷的样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老爷爷把帽子拿回来吗?

(3)出示图片三:图画上老爷爷在干什么?小猴在干什么?(学习词语:抓耳挠腮)。在这幅图上你能不能发现什么秘密?(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请一幼儿扮演老爷爷,其余幼儿扮演小猴,进行表演。那么,你能想出好办法来帮助老爷爷把帽子要回来吗?幼儿想办法。

(4)出示图四:老爷爷也想出了好办法,看看和你们的一样吗?老爷爷有没有成功?看看老爷爷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3、给故事取名字,并完整讲述。

教师:这么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请小朋友给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出示字卡:猴子学样)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完整的欣赏一遍,好吗?

4、表演故事二遍

(1)“这么好听的故事还可以表演呢,想不想来表演故事?”幼儿表演两遍。

(2)教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幼儿学习老爷爷,碰到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猴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ppt,学习故事《猴子捞月》,理解故事的内容。

2、能利用实验,得出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

3、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测及想法。

活动准备:

故事ppt、图片一张(一只小猴子趴井边,发现井里有个月亮)、实验道具(装满一半水的水盆、手电筒)、图书若干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提问:昨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你是怎么过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所看见的月亮是在哪里的?

二、通过欣赏故事ppt,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1、出示图片(一只小猴子趴井边,发现井里有个月亮),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

师:中秋节的时候,有一只小猴子也出来在井边玩耍,突然它发现井里有个月亮,接下来,它会怎么做呢?(幼儿大胆猜测)

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关于猴子捞月的有趣故事,你们想不想一起来听一听呢?

2、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故事ppt,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ppt至12页,提问: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做的?你猜猜它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可适当请个别幼儿上来模仿捞月亮的动作。

(2)继续欣赏ppt至19页,提问: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为什么井里的月亮捞不上来。

(3)组织幼儿做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引导幼儿观察:水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4)欣赏故事结尾部分ppt。

师:最后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来?你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

3、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讨论听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幼儿自主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个别阅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进行阅读。

2、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猴子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微教案通用5篇

大班水果节教案通用5篇

中班心理教案通用5篇

科学磁铁车教案通用5篇

手的舞蹈教案通用5篇

幼儿安全教案通用5篇

中班数学双教案通用5篇

数字1~5教案通用8篇

关于体育幼儿教案通用5篇

《剪纸》教案通用5篇

猴子教案通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猴子教案通用5篇】相关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6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