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作文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是一种展示个人独特性和个性的方式,写作文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的观点更加合理和有说服力,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孝老爱亲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孝老爱亲作文7篇

孝老爱亲作文篇1

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孝,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孝道贯穿其中,何为“孝道”?“善事父母为孝”,“子爱利亲谓之孝”,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中国的孝道倡导的就是晚辈对长辈的孝顺,像“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一样。

中国古代就有二十四孝,其中一篇“孝感动天”令我记忆十分深刻,这篇故事讲的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舜的故事。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父亲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无意间搜索,我看到了一起赡养纠纷的案例。两位原告已是迟暮之年,走路都已经颤颤巍巍。原告于1953年结婚后生育了两男两女,即本案的四位被告,这四个人都是由两位老人抚养成人,现都已成家立业,修建了楼房,衣食无忧,经济都很宽裕。可他们却在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的时侯让他们住在猪圈楼上,真是让人心寒不已。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难道闹上法庭就是他们对孝最好的诠释吗?不妨思考这个家庭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子女与父母是要有多大的矛盾才能让他们如此安置年迈的父母而忘了父母曾经的生养之恩。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这几条:(1)父母的忽略(2)父母财产分配不均(3)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虽然那案件最后已然完美解决,我却并不认为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当赡养父母的问题闹上法庭,当儿女与父母站在对立面时,我深刻的怀疑亲情是否还在,即使赡养问题最终得到解决那又怎样,父母的心已然凄凉。

何为“孝道”?——所谓孝道,百善孝为先,孝之以其道,只有心怀孝道之人,最终才能收获善果。俗语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父母给我们的,又何止是滴水呢?父母恩情深似海,他们给我们的是整个大海,我们应该懂得回报,懂得孝道。今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但是民族的未来,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也要以孝为本,自觉接受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这样明天会更美好!

孝老爱亲作文篇2

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识,也以没时间、没精力等各种借口,不能把“孝”付诸于行动,人们思想中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适时开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孝德”教育中心灵得以净化、启迪,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长孝亲、感恩父母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让“爱与责任”的体现升华至爱自己的岗位、感恩父母、感恩领导、感恩老师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为了改善儿女的生存环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劳伴着我们茁壮成长的是父母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堆垒爬满脸

颊儿女成人后相继踏出家门,成家立业。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然而,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记,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而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说,“日三省其身”,我们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勉励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陋室铭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然房子简陋,但是因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简陋。个人品德是一个人的内在的涵养,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贵贱贫穷,漂亮和丑陋而划分,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出它耀眼的光辉。

通过学习,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过失及时的得以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我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把爱与善的种子撒遍人间。让我们大家一起重塑道德灵魂,使人性的光芒永远熠熠生辉!

孝老爱亲作文篇3

孝老爱亲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尊从的美德,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吐骂。

一次,爸爸妈妈在房间商量:换季节了,因该好好的逛一次街了,要去买一些厚衣服了,爸爸很赞同。但爸爸又说:“我这几天没空。”妈妈就对爸爸说:“那我们等你有空再去吧。”凑巧给我听见了,我就把耳朵靠到门边,仔细的听了一下,原来是家里厚的衣服没几件了,都是薄的。爸爸妈妈正想到街上去买一些厚点的衣服,要不然一家人都要感冒了。这时,我就打了个小主意:双休日的时候带上自己存的压岁钱,和爸爸妈妈到街上买个痛快。

转眼间,双休日就到了,晚上一回到家,我就把自己准备好的500元放在一个小背包里,迫不及待向爸爸妈妈跑去,兴奋不已地说:“爸爸妈妈,我带你们去买衣服”。爸爸妈妈稀里糊涂的,说:“怎么是你带我们去买呢?应该是我们带你去买呀?”爸爸妈妈感到不解。我跟爸爸妈妈说:“我想孝敬一下你们”,爸爸妈妈很感动,也就欣然同意了,我们就出发了。街上人山人海,我们大家都会把别人的脚踩着。我们逛了这家又逛那家的,但爸爸妈妈都不舍得买。我就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没关系的,你们尽情买吧,我会结账的。”爸爸妈妈对我说:“宝贝,爸爸妈妈已经很开心了,因为你能想到给爸爸妈妈买衣服了。”爸爸妈妈的话让我感动及了最后,我们一家在街上开开心心的逛了一大圈,买了很多衣服,我也给爸爸妈妈买了几件,爸爸妈妈在路上一直说:“我们的宝贝长大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爸爸妈妈常带我到外婆家,我每到外婆家,就是先给外婆一个拥抱,再来一个吻;再跑到楼上给80多岁的祖母一个拥抱和一个吻,我感觉非常的温暖和温馨。因为外婆和祖母年纪都很大了,老人脸上长满了绉纹和老人斑,所以有许多孩子就嫌弃老人,看到很恶心,不肯靠近老人,对自己高龄的长辈也是如此,非常冷漠。我是觉得父母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就是为了你孝老爱亲。

在爱亲方面,我会把什么都让弟弟妹妹只要他们喜欢,我即使是不吃也没关系。

一次,外婆给我们带回了许多桃子,大家都分了一些,只剩下3个了,我知道弟弟妹妹也很喜欢吃桃子。就马上把桃子抢了过来,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每个人一个,刚刚好。于是我就把他们的桃子都洗了,把皮也削了,他们吃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脸,我也很开心,看他们吃我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拿,马上跑过去,一看,桃子一个也没了。但弟弟妹妹开心了,我也开心了。

同学们,孝老爱亲是很重要的,你们做到了吗?

孝老爱亲作文篇4

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其意思是:孝敬父母在美德中占着重要的位子,甚至可以说占据着首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尊重不孝敬,那怎能令我们相信他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又怎会有人与他们真心交朋友呢?《弟子规》中的“首孝悌”就是要求我们做人必须要以孝敬父母为已任。父母唤之,应急应;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恭敬地聆听父母的训导等等。

有人会不禁疑惑问道:什么是孝?不就是一个字吗?还能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不!所谓孝,单看文字构造则是“老”和“子”组合而成,且“老”在上,“子”在下,这个字的用心良苦就已经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以孝为先。

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文帝亲尝汤药”感人至深,不知让多少人为之动容。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急得刘恒寝食难安。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撇下繁琐政务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在喂母亲喝药时,总自己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小心翼翼地给母亲喝。为了母亲早日的康复,他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入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安心地睡一小会儿。

“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他的孝顺,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成为千古佳话。天之大,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赠给我们完肤。给我们双眼,让我们去发现美;给我们双脚,让我们踏遍祖国山山水水;给我们思想,让我们学会“孝”。难道我们不应该仿效先辈的“孝”去报答父母亲吗?

可是,现在我们却时不时地看到另我们寒心的一幕幕,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去“孝敬”他们,在他们的心里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地养他们,甚至要给他们做牛做马,没有些要回报、报答父母的想法,只要自己生活的快乐逍遥就够了,总把父母的苦都置之度外,却没有想过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及父母要把你拉扯大的艰辛。尤其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没有想过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人的苦?父母是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的,因为父母没有什么时候是不为你着想的!可是你们呢?不仅不体谅还与他们抬杠,你是“胜利”了而你们的父母的心却是像被火灼伤般的痛啊!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一个简单的.字,却代表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它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世事沧桑,岁月无情,不要等失去了才明白什么是孝,才明白父母为你所作的一切,记住,儿女的关爱会抚平父母额上的皱纹。最美不过夕阳红,呵护这份美吧,用心去碰撞出美的音符,奏出世间最温馨、最美好的敬老进行曲吧!让歌声在广阔的天地间永远回荡!

孝老爱亲作文篇5

是谁教会了我们牙牙学语?是谁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们?又是谁用美好的年华换来了我们的长大?对,是父母!母爱如水,细致入微;父爱如山,沉默寡言。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时那一句关心的问候,玩耍时那一声要你小心点的叮咛……父母给予我们的爱,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我们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所以不要厌烦父母的唠叨而顶嘴,更不要把父母当成活期存款,也不要把父母看成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殊不知,父母的能力极其有限,虽然他们一直有要帮你摘取星星实现你想要的一切的美好心愿,可有时候却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望洋兴叹……

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而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难道真的不如乌鸦,不如羔羊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苏辙曾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古语道:百善孝为先。是啊,孝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是一个人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怀有孝心。

孝就是爱,就是要像父母爱自己那样去爱他们。孝心,并非是长大后才有的责任,也并非是用金钱就能弥补。孝心的终极含义,就是真爱。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也许你的孝心不豪华,只是一次优秀的作业,一张100分的试卷。你的孝心可能很简单,比如,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一碗亲自煮好的方便面,一杯劳动归来后及时送去的热茶,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父母一定会很欣慰地接受,因为,这里满载着真诚!这才是给予父母的礼物!的回报!

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操些心。当父母生病时,能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照顾。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我们不要忽视父母的爱,更要时时感恩处处回报。让我们怀有一颗细腻之心,用心铭记父母所有的恩情,用心理解父母所有的厚爱,用行动来实践、落实对父母的感激、尊重、关怀和孝顺。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爱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把孝心带回家,让父母,长辈们沐浴最温暖的爱的阳光!

孝老爱亲作文篇6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图》,故堪称国之重宝鹿乳奉亲,卧冰求鲤等等的故事都说明人要有“孝”的概念,生命是孝的本质,孝是思想的基础。,“百善孝为先”是我国古代民族遗留下来的古训,孝乃白事之前提,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好还是坏,孝是一个重要的品德。孝敬父母更是我巍巍中华的美德。每一个人都应该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就好比人已经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

有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教师,他名叫姜京佐,他不仅在学校里时模范教师,在家他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孝老爱亲的模范。在九十年代末,他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十几元钱,那时,他除了自己的父母、祖母外,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外祖母。为了让外祖母吃上一点营养物质,市场每次卖肉时,他总要买点回家,给外祖母送上一份,这样一直坚持做到外祖母去世。

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亲。他知道父亲母亲爱吃苹果,有时外出时,他总是买很多新鲜水果,给两位老人。当他在老人身边时拿起水果刀细心地削苹果,削好后在小心翼翼的喂给两位老人。这些看似像是女人的活,姜老师全都包揽在身。他还知道自己的父亲爱喝酒,每当逢年过节时,总会买些酒给自己的老父亲拿过去,什么乌鸡酒、三鞭酒、即墨老酒老人的桌子上总是有的。到时候,老人一开心总会夸赞自己的儿子有孝心。

之后,父亲去世了,只剩母亲一人。有一年冬天,自己的老母亲生了病,念叨着要吃茄子。那是他的工资只有20元,但是他托人去青岛买了30个茄子,花了29元钱,圆了母亲的茄子梦。而自己却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元钱。为了母亲,姜老师从没有在经济上说过一个“不”字。这就是姜老师的事迹。

姜老师虽然没有做什么大事,但他有一颗孝心 、爱心,他的孝心和爱心总是包含在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姜老是这样的人也有很多,如:柔弱肩膀撑起一片艳阳天的杨怀宝;母爱称其生命蓝天的范丽萍;笑对人生情暖人间的韩愈;一路艰辛一路歌的黄来女;男儿当自强的洪战辉;带着病母上大学的刘霆······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为什么他们是孝老爱亲的模范,以为他们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古话铭记在心中。

“孝”其实并不难,只要有一颗孝心你也可能成为父母心中的孝子。让我们一起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发扬下去,让我们也成为一个有着民族精神的孝子。

孝老爱亲作文篇7

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做什么也不能忘记孝顺父母。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我无以回报,只能照顾、陪伴着她们。有一句话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有孝敬和陪伴父母。

最近,我看了东莞市五类十一位道德模范的事迹,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孝老爱亲。而赖锡芬是“孝老爱亲”中的模范。他是家中的长子,十几岁便开始当家,照顾失明的母亲,拉扯5个年幼的弟妹,都靠他一人支撑。为了养家,他做过许多艰苦的工作。但他从不抱怨,只说:“作为长子,要做个榜样给弟弟妹妹看。”

看到这里,我思绪万千。是呀,在当今社会,孝老爱亲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多浪子多年在外工作,有的甚至一年只回几次家,他们也许不知道父母是有多想念他们,如果能多回来看看父母,父母会有多高兴。我认为,只要有心回家看看父母,便肯定会有时间,无论多忙都会挤出时间回一次家,看望默默为我们付出、不求回报的父母。别让忙成为借口,要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俗养而亲不在”,尽孝要及时,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鸦知反哺,羊知跪乳”,动物也懂得感恩,何况是我们“人”这样的高级动物。我们要想想:如果没有我们的的父母,怎会有我们的今天;如果没有父母的付出,怎会有今天一个健康幸福的我;如果没有父母的奔波,怎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记感恩,我们要“知恩图报”。

?礼记》上说:“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有三个层次: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养活父母。许多人认为孝敬父母就是给他们钱,让他们花,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父母只是希望孩子能抽出时间陪在自己身边,与我们聊真心话,讲生活中遇到的事,父母也想多看看我们几眼。他们之所以为我们花钱,是因为他们爱我们,愿意为我们付出,这是出于他们的真挚情感。而我们是否真心诚意的对待父母呢?这就要问问自己的良心。如果你是真心付出,他们不需要金钱,只要你的一句问候,他们就会感到幸福、快乐,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我深深地体会到,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

孝老爱亲作文7篇相关文章:

感恩的作文满分作文最新7篇

我爱读书作文400字作文7篇

作文我家的乌龟作文7篇

作文700字初二作文精选7篇

作文拔河300字作文7篇

磨炼作文600字作文参考7篇

高中作文素材带作文通用7篇

泡豆子作文300字作文7篇

春节作文600满分作文7篇

作文比赛六年级作文7篇

孝老爱亲作文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