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最新6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同学们在学习期间一定都接触到作文,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最新6篇

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

照家乡的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新年的预热了。腊八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材丰富极了,让人闻到就觉得心里暖和。

在过年时,孩子们都喜欢先准备自我过年时的东西。第一种是大家都喜欢买的花炮或鞭炮等,尤其是男孩子,一买一大包。第二种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红的枣,只要大人一买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最终到了小年二十三,在这一天,鞭炮声接连不断,年味浓浓。街上卖东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们也开心多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虽然别的地方一般是除夕当天才贴春联,但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八便开始了,人们喜气洋洋地一边贴着春联,一边哈哈大笑,显示出了万象更新的气象。

期待已久的除夕之夜最终到来了。这天晚上,鞭炮声比以前多了许多,每分每秒都在响,人们穿着新衣,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外出打工的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会回家吃个团圆饭。这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烧香、磕头、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小的孩子,一家人都要守岁,听说这么做能够延年益寿。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一样,人们都要去拜年,互相表达新年的完美祝愿。

正月初六,多数商店都已经开张。这天也是我最不愿过的一天,因为家里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要出去干活。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又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晚上,人们去城里看灯会,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各形各色,各不相同。人们看完灯会便匆匆赶回来,因为大家都要点蜡烛、闹花灯,整个村子火红一片,真是一片灯的海洋。

就这样,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各忙各的,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去上学,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复了平静。

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篇2

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春节风俗,正因为它们不一样,才让年更有味儿。

我的老家在安徽安庆,我们家乡的春节风俗多彩多样。

过完小年,家家户户都要拿着祭品,去祭拜老祖先。这祭品可就很有讲究了。要用烧了个半熟的猪头、猪脚和猪尾巴来祭祖,当然还少不了一只大公鸡和一条连一片鱼鳞也不能少的鲤鱼。这个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对先辈的尊敬。

除夕晚上,关上大门,一家人品尝着丰盛而又美味的年夜饭,享受着温馨的时光,所有人都会忘记这一年的伤心难过,用快乐和喜悦的心情迎来新的一年。这顿饭要吃的越慢越好,老辈说,这就是守岁。

第二天,天蒙蒙亮时,就听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大家用这响亮的炮声迎来新的一年,也是对新年的祝福和期盼。初一这天拜年问好,到处热热闹闹的。

初二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就是不扫地。很多人问,这是什么风俗?因为一年到头,家家都要用扫把扫地,而这一天是扫把的生日,要让它好好休息一天。

初五晚上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习惯叫“老鼠嫁女”。因为以前在农村,到处都有老鼠的踪迹,它们无恶不作,偷吃粮食,乱咬家具,而且它们繁殖能力强,祖辈们气得怒发冲冠。可赶又赶不走,便想到了一个“自己哄自己”的方法。这天晚上,大家把房间的灯亮着,早早上床睡觉,生怕惊扰了老鼠嫁女儿。大人心里想,老鼠应该把女儿嫁出去了,还偷着乐呢。其实谁也不知道老鼠到底出来没有,到底有没有把女儿嫁出去?或许没有嫁出去,还偷了点东西又回洞里去了。你猜为什么是老鼠嫁出去而不是结婚呢?因为嫁出去说通俗点儿就是老鼠走了,结婚就意味着又搬来了一只新的老鼠。哈哈,我们的祖先可真会想办法,眼不见,心不烦,给自己一点心灵的安慰。

初七这天,大家用稻草编制一个假的黄鼠狼。在黄昏时,让鸡亲眼看着村民把黄鼠狼送走了,从此鸡也就不再害怕黄鼠狼了。

你瞧,我们老家的春节风俗有趣奇特吧!

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篇3

家乡的风俗有很多,有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这些节日有故事也有美食,不过外国也有节日哟!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要吃粽子,粽子里的陷多种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些人可能会把粽子放在水边祭拜屈原。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风俗,人们会把粽子放在水边,再把一杯酒倒在地上,是敬屈原的,也是求平安的吧!过端午节时,还要划龙船,那场面可热闹了!划龙船还没有开始时,就已经人山人海了,有时挤都挤不进去,所以最好来早点来。划龙船开始时,现场更热闹了,人们会拿着粽子在旁边大喊:“加油!加油!…”队员们拿着桨奋力划动着,哪一队先到终点就会得到奖品,那奖品想都不用想当然是粽子了。

中秋节也是我过得传统节日,中秋节必须吃美味的月饼,月饼的陷也有很多,人们都喜欢吃。关于中秋节的来源,也是有一个传说的,就是嫦娥为了不让一个小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吃了,最后升天了,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就把这一天叫中秋节。中秋节的由来可真悲伤啊!不过,有些人会在月亮下拜月亮,可能是为了赞美嫦娥的高尚品质。中秋节是我最爱的节日,因为奶奶会给我讲好听的故事,吃晚饭时,难免会拿几个月饼吃,奶奶有时要哄我,就会把月饼放在嘴边,说几个故事,再给我吃。

在我的家乡,过中秋节,每人都要一口气吃几个月饼,月饼不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过中秋节总是开开心心的。

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篇4

粽子,是在端午节一定要吃的食物。据传,在端午节那一天,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投江自杀。人民为了不让江底的鲛鱼啃噬屈原的尸体,纷纷往江中投放粽子。

在家乡,包粽子这个风俗在端午节时尤为盛行,可以说是家家都在吃的食品。它用糯米制成,三角形、长方形都有,中间加入蜜枣,也有加肉馅的,最后用粽叶包起来。

儿时的端午节,在家乡温馨的.祖宅里,最难忘的是一家人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奶奶会教全家人包粽子。她先用水把粽叶洗干净,然后把糯米一勺一勺放进粽叶里铺平,再放入一颗蜜枣,接着放入糯米直到把蜜枣给盖住,最后把粽子裹起来用草或者绳子扎紧。

我们也跟着一起包,小手上、衣服上,还有地上到处都是撒掉的糯米。因为力气不够跟经验不足,包出来的粽子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尖尖的,有的扁扁的,还有的都露馅了!我们看着那些包得不好看的粽子笑,奶奶看着我们笑。这包进去的,是我们的笑声,是我们美好的回忆;这包进去的是甜馅,是甜甜的心,也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怀和对我们的耐心。

粽子一个个被放进了水里,过了一会,这一个个翠绿色的粽子就漂浮在沸腾的水花里了,老远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真叫人馋!我们这些小孩子迫不及待的去尝了一口,哇好烫好烫,把舌头都烫坏了,果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我的家乡的风俗啊!我们自己包的粽子,凝聚了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篇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买菜,突然我看见今天理发店的人似乎异常的多,有些人宁愿排着队也不愿意离去。我有些奇怪了:“为什么这些人要在今天理发呢?今天不理就不行了吗?”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所以都要理龙头,我一下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缠着爸爸问个不停,最后爸爸被我问得实在有些不耐烦了便对我说:“回去以后你问你奶奶去吧”。

回到了家我急忙跑去奶奶家,奶奶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二月二,可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农家人会找来长竿敲房把龙唤醒,然后用草灰向井台引一条灰龙,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一条灰龙,早餐要吃年糕和猪头肉,午餐吃春饼,还要吃炒豆子,天近黄昏时,家家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着院子撒一圈,传说是为了辟邪。”不知不觉中奶奶讲完了,我只好走回了家。

回到了家我又问爸爸:“除了关于二月二的风俗,还有没有其它的故事呢?”爸爸说:“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你想不想听呀?”我说道:“我当然想听了。”于是爸爸开个绘生绘色的讲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玉皇大帝大怒,于是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才旱了一年,大地上的人就快死完了,龙王实在不愿意看到百姓受苦,于是偷偷下了一场雨,被玉皇大帝压到山底下,山前面还写了几个字:要想龙王出,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报答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一找三年却没有找到。有一次背玉米的老婆婆走在路上,却没有扎紧口袋,于是将黄灿灿的玉米掉了一地,人们恍然大悟,玉米像金豆,回去炒一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人们就这样救出了龙王。”

虽然这个习俗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代表着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不仅了解到了风俗习惯,而且还知道了神话故事,这就是我们的二月二,你愿意来这里感受一下吗?

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篇6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我的家乡,这一天,人们会祭祖、上坟点灯、拜祖先……但最热闹的要属“迎龙灯”了。

元宵节甚至比大年初一还热闹。当夜幕降临之时,各个村庄就伴随着锣鼓声沸腾起来了。一阵响亮的锣鼓声远远传来,代表“迎龙灯”的队伍就要来了。果不其然,一盏点着蜡烛的`竹灯先冒了出来,一长队的锣鼓手跟在后面,依然在“咚咚锵”地作着喜庆的伴奏,接着是一条威武的长龙。龙头是最重要的部分:只见这条龙的龙头栩栩如生,它张着鲜红的大嘴,嘴里点上了一盏灯,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旁边用红色、绿色画了许多瑞云。龙头顶上有一个龙冠,上面缀着一朵洁白的白云,上面画着当年的生肖。龙冠的顶上站着一只云鹤,它活灵活现,浑身的白羽毛,用布条装贴的,口上一抹鲜艳的红更是惊艳。龙头上画着绿色的鳞片,显得威武高昂。龙鹤相伴,更是别具一格。龙头后面则跟着几百个龙节,每个部位都点上了蜡烛或灯,用竹子相接起来,最后是龙的尾巴,这样便组成一条完整的龙灯。村里每户人家都会派出一个人抬龙节。龙头,则由一年中添了男丁的人家抬,为了讨一个好兆头。

看,龙开始舞动了。它跟着龙珠灵活地摇摆,一会儿高高抬起,一会儿俯下龙首,飞快地追随龙珠。举龙珠的长者走着台步,绕到了广场中央,长龙随之围绕,首尾相接。不一会儿,便“盘”了起来,龙头高仰着,凝视着耀眼洁白的龙珠。龙节龙尾还飞快地绕着圈,举着的人们喘着粗气,飞快地奔跑着,但脸上却扬着愉快的笑容。“砰”,一支烟花冲破云霄,整条龙盘成了一个紧紧的小圈,驻足凝望。“锵——”一声锣起,邻村的龙灯也加入了进来。两条龙盘绕在一起,龙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壮观,盘旋得令人眼花缭乱,分不清哪儿是龙首,哪儿是龙尾。“砰砰砰”,五彩的烟花,拨开了云雾,双龙共望明珠,共望明月,共望新年新希望。

在鞭炮声中,妈妈拉着我的手,从龙灯头的下方钻了过去。我不解地询问了妈妈,妈妈笑着说:“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有很高的地位。迎龙灯,代表前一年的结束,也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大家会借龙灯,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龙灯也是为了增加各村村民之间的交流,让关系更融洽。”“那为什么要钻龙头呢?”“这也是为了讨个彩头,为保佑小孩子身体健康,平安长大!”哇!迎龙灯还有这么多意义!

“嘀——咣咣锵”,锣鼓合着唢呐一同奏起,龙灯飞向了下一个村,下一个镇,飞向了下一个元宵节。于是,元宵节噼里啪啦热闹地离去了。

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最新6篇相关文章:

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5篇

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8篇

家乡风俗450字的作文5篇

六年级有关家乡风俗的作文7篇

家乡风俗500字作文6篇

六年级的家乡风俗的作文参考7篇

六年级下册家乡风俗的作文8篇

作文家乡的风俗500字优秀8篇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600字7篇

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参考7篇

云阳家乡的风俗作文最新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