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的观后感通用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一篇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对影视作品的品味和鉴赏能力,通过写作观后感,我们可以把对电影的独特认识和理解传达给他人,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电影八佰的观后感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通用7篇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1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2

周末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的内心十分沉重,里面既有贪生怕死,又有英雄视死如归。

我心想这些英雄为什么不怕牺牲呢?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怎么敢背着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一定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那就是解放全中国,把中国的老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我也看到了日本人的挑衅。他们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大肆的掠夺。无数中国的老百姓被日本人无情的杀害。

这让我感受到新中国和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要好好珍惜,并学习新的知识报效祖国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3

夜深了人静了,指尖在手机滑到一篇报道时突然停下,大致内容是:电影《八佰》或许就是想通过回顾那段悲惨的记忆,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主旨,历史无法改变,但可以铭记,过往无法改变,但可以创造新的未来。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在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为增强气势对外称有800人,坚守闸北四行仓库

一座桥,两个世界,天堂和地狱。天堂是法租界,而地狱就是四行仓库。

在战斗中有勇敢的军人,也有懦弱的逃兵。

懦弱的逃兵其实并不懦弱,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有自己想念的家人,有自己心疼的孩子,有心仪的爱人,也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在同伴受伤时即使面临着将死的险境,也会把同伴救出来,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蜕变。他们从一开始时战斗只想躲起来,一心只想逃跑的心到为了消灭敌机而牺牲,为同伴的撤退争取时间,这都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觉醒。

勇敢的战士是人们所欢呼的,那为了抵挡敌人攻击而在自己身上绑炸弹的军人,为了营救战友而受伤牺牲的军人,是你们的精神使得在法租界的人们得到了觉悟,使他们有了战死也要连接电话线、也要送国旗的决心,战士们也没有辜负他们的牺牲,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支起了那一次又一次倒下的国旗,击退了一次又一次的敌人。

在接到撤退的命令时,即使不情愿,也抱着只要有一个人活下去荣誉就还在的决心,这不是认输,相反,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胜利,他们向法租界的人们传递了为国家牺牲的精神,在战士们倒下的时候,无数人们伸出了自己的手,那是一堵手墙,是扶起中国的手墙。

孤军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的悲痛,但也正是这群孤军激起了法租界中国人的斗志。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4

昨天徬晚在imax电影院看了《八佰》,场地宽敞,每排之间的间距够大,前排完全不会阻碍后排的视线;屏幕够大,不仅演员的细微表情变化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宏达的场面更震撼。

整部影片中看下来没有很多说教,让人融入进去接受并感受杂牌农民军从贪生怕死的懦弱到自尊的苏醒再到勇敢的舍生取义,小人物转变为英雄过程中的挣扎、纠结、血与火的洗礼、蜕变、牺牲前的最后心愿是那么地真实,不像有些影视剧中描写的那样遥远与刻意。比较之下,正规军的机智有勇有谋、果敢、刚硬之下的对弱者的爱护、对亲情的挂念更让其形象有血有肉。军人不是生来打仗的机器,不是政 治 权 术玩弄的机器,但是其的天职又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只能在有限的范围类扩大或重新赋予其行动的价值与意义。谁都不容易。

他们素质不同,原来聚在一起的目的不同,最后在残酷的战斗过程中,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后,大家意愿一致了。

特别感动我的几个特殊的线条:

1.

几处体现了历史文化(不限于文字,还包括如戏曲,口口相传等)对他们起到了精神信仰的作用;还有亲情的可贵,也是他们坚持的理由;最后才激发出了血性。

1-1.

有个场景是小湖北看戏曲,脑海呈现出一人骑马在坡上对敌,让人脑海中一下子想到了长坂坡的张飞英勇护主。

小湖北脑海的张飞形象是模糊的,当他哥哥勇敢牺牲后,他在看戏曲时,张飞的年谱就变成了他哥哥的脸。

这个一方面说明一河之隔的戏班在给他们鼓劲,一方面说明戏曲对人的精神洗礼或者对心灵的唤醒与精神的升华作用是很大的。记起蒋勋谈起他小时候很喜欢看戏曲,好像记得他说过认为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限于文字,戏曲更能形象生动地呈现给不识字的人。

团长劝小湖北撤退时,小湖北说:真地要撤退吗?我爷爷说(不记得台词了)我们国家都被人占领了,都不打仗的话,我们家就没了。

1-2.

姜武演的老铁开始很懦弱怕死,最后是敢死队一员,到楼顶上护旗时是唱着大戏进行着角色扮演。

1-3.

晚上,李晨演的山东兵根据地球仪画出了展开图,然后在展开图上演皮影戏。用皮影戏来抒发感情鼓舞士气。

2.

里面几处特别体现出人性,男性简单地对女性美的爱慕,还有男性对性美好的渴望,人对亲情的渴望。

2-1

端午刚到仓库时看着对面的歌舞升平的花花世界,看着妖娆美女后的心潮起伏,然后从水道游到对岸,亲眼看了美女,美女对他肯定地笑了后,他满足地微笑着轻快地往回游去。虽然还有害怕,但是他坚定地站在了革命地。

最后在楼顶护旗时射击飞机时竟然不自知已中枪,等倒下时挂念着弟弟,才想起来来上海的目的是为了一起照张相。

2-2

姜武演的老铁向王千源演的羊拐说他摸过女人,要羊拐给他一盒烟才告诉羊拐摸女人是什么感受。

最后他们两人自愿报名成了敢死队队员后,羊拐递烟给老铁,问老铁摸女人的感受,老铁甜爽地回忆着,老铁脸上的笑和羊拐的细细思量以及最后说“下辈子好好感受”时,在残酷的战争背景,那种悲凉却从心底慢慢渗透出来了。

3.

很多场景体现出了对一些小人物的包容,对不同身份的包容。

3-1.

方记者身份立场几次的转变体现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之大。开始是向日军通报信息,到在租借贩卖消息参与赌博,当外国人问他:似乎这场战争与他无关时,他窘迫地逃离,再到做为战地记者到仓库拍摄战士们的情况,再到过桥时回头舍弃了相机却捡起战士们给他带出的信物,再到搭把手拉受伤的战士。

3-2.

王千源演的羊拐去修战壕时,说年轻的端午就不要去了,让老铁和老算盘二选一,可老算盘抛两面都是字的假币,老铁和算盘争吵时,端午起身了。

4.

对谢晋元的镜头不多,但是最后确却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部影片浮夸的地方不多,是在一丝诙谐一丝无奈一丝心痛几分震撼中慢慢堆积起了感动,感动于环境对人的改变,感动于祖国的和平来之不易,感动于弱国被欺凌时的无力,即使以前对国民党没什么好感也感谢他们曾经为中国奋斗牺牲。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5

今天我和爸爸去电影院观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是战士们背着炸药包往下跳的场景,再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父母有妻儿的人,那时候他们真的很让人敬佩!那时日本侵略我国,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比我国先进,但今时不同往日,我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强国,已经可以横扫任何来犯的敌人!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6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7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2020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通用7篇相关文章:

长津湖电影的观后感优秀6篇

战狼二的电影观后感6篇

长津湖电影的观后感推荐8篇

长津湖电影的观后感模板6篇

电影《我的战争》观后感6篇

战狼二的电影观后感参考8篇

长津湖电影的观后感精选8篇

《爱》电影观后感优质7篇

上甘岭电影观后感最新7篇

《爱》电影观后感7篇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