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感知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工业博物馆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工业博物馆观后感篇1
初次体验如此气势磅礴的工业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位于柳州市文昌桥东桥头,柳州工业博物馆集工业历史展示、工业遗产保护、科学知识普及、旅游休闲于一体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由于处在建设当中,只展出了工业历史馆。在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中,见证了柳州百年工业发展的进程,从无到有,从贫瘠到繁荣。
从东边步入,放眼望去,馆区建筑完全由工业建筑搭建的风格,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是风格明显,别具一格。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那的蒸汽机车柳钢58壹号,如此近距离观看沧桑的蒸汽机车,完全可以感受到当年蒸汽时代的繁华,机车复杂的结构,黑色与红色的搭配,如此坚硬而又各种奇形怪状的金属部件,打动了我们跳动的神经,不得不让人咂舌是如何打造;其次是锈迹斑斑的馆名,柳州工业博物馆,由于几个金属大字置于室外,长期风吹雨打,长满了铁锈,但是我却是那么喜欢,锈色而又沧桑的感觉;还有轮子都比人高的的轮式装载机,三轮压路机,溢流染色机,柳钢锅炉等置于馆区周围,外景充满了工业的气息。
外表普通的工业历史馆,走进去却是那么的宽敞,让人眼前一亮,我们不由的进行了拍照留念。馆内两个门口,一进一出。有路口进去,第一代柳微车功臣--法国进口650吨冲力双动力压力机,曾经为第一代柳微车生产立下汗马功劳。它巨大的强壮的身躯挡在了我们面前,让人想到了柳州工业人的脊梁。周围的浮雕,浮现的是柳州百年的工业发展路程。展馆内主要由油画,蜡像,机械部件,汽车等等组成一个个展位,展示给人们观看,这样新颖的特点,有助于人们更深入的进行了解。馆内分两层,一楼主要展示的是近现代的遗存,二楼展示现代柳州工业产品。金黄而又灰暗的灯光,让人置身于那个年代,馆内陈列着1933年研发的广西第一台汽车“木炭汽车”、1937年柳州制造的广西第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有广西第一车称誉的“柳江”牌汽车、有柳州工程机械厂生产的中国第一代z435型轮式装载机、有柳州机械厂制造的广西第一台1101型汽油机、有柳州市染织厂织就的广西第一条纯棉宽幅素色大格子床单……还展出了“中国创办酒精事业最大最早”的广西酒精厂的辉煌,20--年轮式装载机和预应力锚具系列产品销量保持国际第一的光辉成就等,二楼可以看到柳州各个时期生产的微型车,也可以看到最新推出的宝骏630、景逸切割车、最新款景逸车。此外,博物馆还陈列着上汽通用五菱20--年第100万辆微型车。“6000多件工业遗存,向人们展示着西南工业重镇柳州的百年工业史。
短短几个小时,走遍每一个角落,目视了作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柳州的工业遗产,见证了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让我感受到的是工业的独特魅力,柳州工业发展的路程的艰苦、繁荣,都深深的映在了我的脑海里,真是不枉此行。
工业博物馆观后感篇2
今天我与朋友一同参观了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工业为主题的展览馆,也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这两个第一极为符合沈阳作为共和国长子以及东方鲁尔的地位。
中国工业博物馆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与北一西路交汇处,于2012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开馆。现建有机床馆、铸造馆、通史馆、冶金馆、汽车馆、铁西新区十年成果展等展馆。
走进展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工人群体铜质浮雕,展现了朝气蓬勃的生产场景,场面宏大,气势不凡。
在铸造馆,一辆按1:1比例,利用弹壳制作的99式坦克迅速吸引了所有参观者的眼球,据介绍该模型共用48356颗、十多种不同型号的弹壳制作,重达6.5吨,所有参观者都争先恐后的与这个大家伙合影留念。
因为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在原沈阳铸造厂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所以很多地方都保留了老铸造厂的原貌,配合一组组栩栩如生的工人生产场面的雕塑,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真的回到了上个世纪。
工业博物馆非常大,需要走很长时间,但我们丝毫不感觉疲惫,展馆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件展品我们都没有放过,既然来了就不想留下遗憾。
通过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我了解到自鸦片战争后,始于洋务运动的中国工业所经历的沧桑历程。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我国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从单纯的重化工业调整为消费导向型,国民需求不段增长,推动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30年间,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构成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
时下的中国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轻型工业化道路迈进。产业转型催生新兴企业,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未来的中国工业势必崛起于东方!
工业博物馆观后感篇3
今天是中秋,国庆双节合一。放8天长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了柳州工业博物馆。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非常晴朗,特别开心。
柳州工业博物馆以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为时间轴,讲述了柳州工业发展的历史。
柳州工业博物馆里展出了很多很多年前的机器,从清代到现代,从手工制造到新能源、科技生产。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五菱神车的发展史。里面还有许多老式五菱汽车的实体,供人们观看。但是不仅有老式的五菱汽车,还有现代的五菱汽车。老式的五菱汽车配色很深,空间很窄,而且还不怎么好看,现代的五菱汽车,配色美观,空间很大,从小小的轿车变成了大大的面包车。从中我感受到我们中国工业如一只迅猛的豹子在奔跑似的发展。
还有很多其他的老式的实体机械品。有生锈了的内线机和像巨无霸一样的老式发电机、原理超级复杂的老式汽车发动机、还有轮子和我身子一样大的拖拉机、用木炭为动力前行的木炭汽车的实物。
在这里我学到了一些简单的的机械知识,还知道了以前人们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很多东西的运动原理。这一次去博物馆,让我流连忘返,受益终身。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当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发展我国的工业,强大我们的工业实力。如果你有空一定要来柳州工业博物馆看一看。
工业博物馆观后感篇4
一走近天津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前卫的造型所吸引,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西方最时尚的玻璃和钢铁建材,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我不禁感慨正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博物馆。 听解说员介绍,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天津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是其收藏的一大特色。馆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历史文献、近现代文物、地方民间工艺等多个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办公区,二、三层为展览区。我们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字画、古玩、瓷器、砚台、木器等各类珍品经过精心设计摆布、揭裱、整修,放置于镜柜中,在和谐雅致的灯光照衬下,显示出非凡的气度。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最壮观的一站。它分大九部分:天津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以及出现的文物,早期电报机模型,20世纪的织布机、纸钞货币、汇票,北宁铁路机车模型??看着这些具有历史传统的种.种,我犹如回到了20世纪,身处在那个年代的街区,亲眼见证中国的兴衰。在看日本侵华基地这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在抽疼。绞刑架上无辜的中国百姓,土坑中紧闭双眼的孩子??我们一路跟着历史的足迹,回顾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耻辱,艰辛,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感性而深刻的认识。 历史在变化,历史在发展,现如今的天津已不在是外国殖民者的殖民地,进步着的天津,不断发展着的天津,充满生命力的天津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通过这次参观天津博物馆,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更加增长了自身的知识与阅历,还感到了现在天津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总的来说,天津市博物馆作为天津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不仅肩负着保护本地区地上、地下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责,更是集中展示华夏文明的一座古代文化艺术的璀璨殿堂和百年天津风云的历史走廊。
工业博物馆观后感篇5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还给我们介绍相应意义。
一、众所周知,铁西区曾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并有“中国重型工业的摇篮”之称,见证了百年中国工业的变迁。在此基础上筹建中国工业博物馆,对于研究中国工业发展史、保护保存近代工业历史文物资料,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目前全国尚无此类博物馆,铁西区将填补国内空白。
二、铁西区承建项目的优势。
(1)历史优势。铁西区工业历史悠久,从1905年首家使用现代化机器企业诞生开始,经历了日本殖民工业、国民党时期工业和新中国工业等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铁西曾生产新中国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水压机等几百个中国工业史上“第一”的新产品,被称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铁西区因工业而诞生,为工业生长,也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2)人文优势。工业是铁西历史的主脉,工业文化是铁西的灵魂。铁西工业文化源远流长,沧桑厚重,对于几十万产业工人和铁西人来说,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劳模精神”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铁西人文情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铁西建设经济强区,构建和谐新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3)地缘优势。近年来,铁西生态宜居环境迅速提高,2008年荣获目前全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建国60年60大地标”之一,铁西作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沈西工业走廊开发的重要区域,还将面临筹办“十二运”等多重机遇,区位优势尽显无余。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见识了博物馆的展物含有的多项“工业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径的铸管(直径2.2米)、最大的超高压断路器壳体(铝合金铸件、重2吨)、最大的立车横梁铸件(重115吨)、最薄的铸件(厚0.38毫米)。中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第一台精密丝杠机床、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 参观通史馆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世界工业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工业的发展历史。相应展出的是各国工业工艺品,如大炮,铁轨,轮船,汽车等模型。而且还与当时中国的起步工业形成相应对比,给我们真实呈现当时落后的工业历史。在此馆中还展示当时积极民族工业英雄,以及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其中包括洋务运动的一些代表,张之洞,李鸿章等,还有民族企业家张謇,刘鸿生,荣敬生等。然后就是建国后中国新工业的崛起,掀开中国工业辉煌的序幕。集中展示了当时艰苦条件下中国一系列工业的相应发展。中国开始了自己全新的铁路,火车,军工业,机床等各方面的发展。其次参观的是机床馆,该馆中收藏新中国生产及使用过的当时比较先进的机床系列。其中包括车床,磨床,铣床,已经初期的老式自动化的机床
工业博物馆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