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一定要将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当人们欣赏完一场影片后,一定有不少感触,可以编写一篇观后感,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博物馆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篇1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是一个参加活动的好日子。我要去参加邯郸晚报小记者的活动——参观博物馆。坐在车上,小草对我弯弯腰,花儿对我点点头,空气异常新鲜,一阵微风迎面扑来,像慈母一样抚摸着我的脸。一路上欢歌笑语,因为又有了一次学习知识和吸取生活经验的机会。
到了博物馆,早到的小记者们已经等候多时了,看来大家还真是热情十足啊!又过了几分钟,陆续来了几名小记者,等人到齐后,老师便把我们带进去参观。
邯郸市博物馆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布置有磁山文化、赵文化、茹茹公主墓、邯郸古代石刻艺术以及中国磁州窑瓷器等专题的陈列展品。磁山文化历史悠久,因发现于邯郸的磁山而得名。东魏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长22米、高6米的彩绘壁画填补了东魏美术史的空白。另外,“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自北宋至今绵延千年而没有断烧,在中国陶瓷史上实为罕见,现代磁州窑仍跻身中国八大瓷产区之列。
进去之后,讲解员便向我们介绍了,磁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的代表;赵文化,战国时期邯郸是赵国的都城,陈列集中反映了赵国政治上开拓进取、经济上冶铁中心地位、军事上胡服骑射改革和以音乐舞
蹈为特色的文化风韵;北朝墓,邺城为“六朝故都”,茹茹公主墓是北朝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那个时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磁州窑,展品陈列大量出土精品,再现了磁州窑的辉煌历史。除此之外,百年沧桑主题陈列了大量的资料,反映了邯郸近代工商业的兴起。邯郸城市规划建设成就展,展示了邯郸经过50多年的规划建设,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巨大成就。
这次参观真好,既大饱眼福,又增长了知识,还让我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有所感悟,真是一举三得!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篇2
览中华大地,方知山河美好;观国庆阅兵,方知国力雄厚;游北京军博,方知国之战史。——题记
前天乃一吉日,为何?盖因吾等将一游军博。吾等皆跃跃欲试兴高采烈。无人不思军博,无人不寻大巴。稍顷,登车。少时,到也。
到后一事乃宣誓于旗下。此处岂嘻哈玩耍之地?吾党吾国应重视此,若全民皆丧爱旗爱国之心,何以重振国威?何以圆中国梦?第一事便如此毕了。
第二事便是游军博。吾校去了五号路线,此乃观中华兵史之路。一阿姨导吾等游此地,从古石器时代始。中华第一场大仗乃涿鹿之战。炎黄二帝与蚩尤抗于涿鹿。
馆中有些许古器复原品。夏之前,器多为石造。至夏商,青铜始现;至周,皇室之器皆为青铜。至春秋战国,冶铁之现,使战扩大且伤亡大增。战国时,军皆以三四人马乘与步卒。故战国时,测一国之力乃曰:百乘,千乘,万乘等。至隋唐,兵变为四种:骑,步,弓,机械。至明清,四大发明之最后一物已上战场,是火药也。火药之现,大增战争伤亡,火器杀伤极大。或燃敌军营,或炸敌士卒。至清,海军亦壮大,但于黄海,甲午之失利,至海军一蹶不振。
中有一处,乃讲《孙子》、《孙膑》兵法。又有二视频,一则为钓鱼城之战,显地形之重要;另一则为黄海海战,述落后之可怕。观毕结语,吾等便归校。
观展毕,不由得心潮澎湃,吾华夏有五千年之历史,竟不如八国,英法,日本耶?此乃国耻,不可忘。今,中华之复兴在即,吾等同学少年,应尽己之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篇3
参观湖南省博物馆是暑假活动计划好的。所以,那天一早我和妈妈还有外婆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原以为博物馆不会有太多的人,可从容参观。谁曾想,参观者络绎不绝,长长的队伍排出去好远,来观看博物馆《凤舞九天》——楚文化展的人可真多啊!
首先我们直接来到了三楼,看到楚文化的展品可多了,那里有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刻制优美的“彩绘凤鸟纹木雕漆座屏”,以及“曾侯乙铜冰鉴”,还有贵重的双耳金杯,可爱的彩绘猪形漆盒······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它虽然经过了千年,但还是没生一点锈,看上去还非常锋利,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这把剑是由青铜制成的,并且剑上还镶了宝石呢。
还有一件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文物是“曾侯乙铜冰鉴”,它的用处可大了,它夏天放冰块作冰箱用,冬天是放木炭作烤箱用的,真是神奇,我觉得古人真了不起。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觉得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你看我们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了,不都是我们自己人类创造出来的吗?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将来创造得更加美好。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篇4
2015年5月16日,新雨后的上海,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民建静安区委新会员支部会员携家眷共70余人来到新落成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参加一年一度的新会员支部会员日活动,今年会员日活动的主题是“和谐家庭,奉献社会”。
这所曾经位于延安东路260号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承载了上海这座城市不少市民的童年记忆,而今搬迁到了幽静的静安雕塑公园内。新落成开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约4.51万平方米,共有5层,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了大量自然标本及图书资料,是一处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的理想科普基地。
下午1点30分会员们正式开始参观,从探究“起源之谜”到观澜“生命长河”,从体验“演化之道”到眷恋“上海故事”,从领略“生态万象”到赞叹“缤纷生命”,从感悟“人地之缘”到玩味“大地探珍”,最后新会员支部的会员们共同聚集在“探索中心”瞻仰为人类自然科学探索奉献出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杰出成就和优秀事迹深深震撼了每位会员的心灵。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是一场视觉、听觉、触觉的自然科学盛宴,丰富了我们的自然科普知识,也提高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不仅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促进了民建区委会员小家庭的和谐与和睦,而且让我们民建区委新会员大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加深了了解,民建大家庭的氛围更加其乐融融。同时在这次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之旅的道路上,我们重温了那些默默无闻或耳熟能详的杰出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忘我奋斗的事迹,这些都激励着我们民建新会员要脚踏实地、矜矜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奋勇向前,不断探索,更好地参与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共同奋斗。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篇5
我在八月参观了省博物馆。刚到省博附近,我就被眼前宏伟的建筑震撼了。说实话,省博建的很漂亮。我和朋友四下乱逛,这儿瞅瞅那儿看看。
走进博物馆内,也是一派富丽堂皇,大理石的地面特别干净,几乎能映出人的倒影。我们直接乘电梯到了四楼(我们的参观顺序是从上到下)。四楼都是一些古代的货币,各式各样、各个朝代的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有各种宝钞、元宝,我拍了好多照片留念呢。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楼,哪里有各种房屋的模型,有的还建在假山的半山腰上,特别逼真。还有各家大院,如乔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他们的建筑构思各有特点,但都显现出了那时晋商的富有。他们的房屋都气势恢宏。还有各种名胜,如山海关、岳阳楼等。我不禁佩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怎么会指出那么精妙的模型呢?三楼还有制作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比如有一个场景重现了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它们用火烤鱼,人物十分逼真,你甚至能看到他们的睫毛,咋一看我还以为是真人呢?还有的现实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让人触目惊心。三楼完了是二楼,那儿是书画作品,大多出自名家,有各种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应有尽有。如果你对书画有兴趣的话,那儿肯定会让你大饱眼福。另外还有大量绘画作品。
参观完后,我有种特别自豪的感觉,我为咱们的祖先感到骄傲,他们是聪明与智慧的象征。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篇6
今天我带着昊昊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说来惭愧到今天才带他去。总感觉这些文物古董小孩子会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起先他确实对博物馆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于是在去之前,我打开电脑通过百度搜索到湖北省博物馆的网站,做了些预习功课。看到省博物馆里还珍藏有鼎,才激起了昊昊的一丝兴趣。这还来源于近期他正在看的《楚汉英雄志》,书中讲到了项羽力大无比,能举起一个重几吨的鼎。所以在他的概念里鼎是个非常大、非常重的容器。
期待中我们来到了省博物馆,很惊奇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里居然是免费参观,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看到几千年以前的文物,还能让儿子大开眼界,学到很多知识呢!更为诧异的是进门后不让带任何液体,门口放着很多游客自带的饮料。我让昊昊猜猜其中原因,这家伙不爱动脑筋,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我猜测可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担心有不法分子带着汽油等易燃物品入内引发火灾而将这些无价之宝毁于一旦吧。我准备让昊昊出博物馆时问问工作人员,但遗憾的是最后还是给忘问了。
博物馆目前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盘龙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书写历史——战国秦汉简牍》、《秦汉漆器艺术》、《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九连墩纪事》、《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曾侯乙墓》、《荆楚百年英杰》等十多个展览。
我们首先去的是《楚文化展》,里面陈列了很多青铜容器和兵器,有形态各异的铜敦、铜鼎、铜缶、铜瓮、铜盘、铜剑、铜矛......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四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另三个宝分别是郧县人头盖骨、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曾侯乙编钟)在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了青铜剑的来源与历史。该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距春秋时代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7公里)。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为何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这把剑却毫无锈蚀还如此锋利呢?据导游介绍,根据现代科学测定,剑的表面大部分地方含有不同程度的硫。硫化铜可以防锈,因此,有的专家认为当时人们已掌握了运用硫化铜进行表面防锈处理的先进工艺,即是这柄剑之所以千年不锈的根本原因。但另一种看法认为,越王勾践青铜剑千年不锈的真正原因在于特殊的密封条件,并且浸泡于酸、碱适度的中性水中。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接着我们走马观花的依次参观了秦汉漆器、古代瓷器、郧县人头盖骨等文物。其中昊昊看到密闭的玻璃柜中陈列的郧县人头盖骨时居然冒出一句:“这好像爆米花呀”。引得周围驻足参观者的哄堂大笑,并发出感慨只有小孩子才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昊昊更加得意起来,不停的品头论足。
整个博物馆实在是太大、文物实在是太丰富了,我们逗留了4-5个小时,看得眼花缭乱,最后都有点晕头耷脑,甚至快麻木了。看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需要时间去慢慢的欣赏、细细的品味,才能真正了解她的精髓的。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