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可以为观众提供作品的社会和历史背景,让他们对作品的内涵有更全面的认识,观后感的写作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电影中的情节线索和剧情发展,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青年事迹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青年事迹观后感篇1
看完“五四表彰”颁奖典礼后,“五四表彰”获得者的事迹跟精神,激励着我的内心,燃烧起一腔热血,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中国新一代青年的我们,要为以他们为榜样,要有爱国,爱党,爱人民,默默奉献自己的精神,要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份自己的心量,我们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是祖国合格的新一代青年接班人。
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他们用血和生命的意志,为我们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们的精神勉励着我们要珍惜大好时间,积极进取,要用心去学习“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我们走在先辈们用生命铺毯的道路上,要时时刻刻的记着他们为祖国做出的奉献,为我们新一代青年人留下的宝贵精神。时光冲淡了当年爱国青年们的感人事迹,模糊了爱国英雄的面孔。当年的形势,当年的气氛,当年的激情,当年的青春,总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但五四运动留下的精神却像天空一样永不退色,像太阳一样永远明亮。
五四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发扬光大,我们每个人要传统英雄精神,砥砺奋进,我们要弘扬五四精神,当代青春建功。我们要 _作出贡献的人民,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新中国合格的青代建设者。
青年事迹观后感篇2
回乡种米,农民种稻谷实现价格翻倍
东宝镇是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所产大米糯性强、口感好,历史上曾是唐朝贡米。
但东宝镇太偏远,位于三县交界处的东宝镇,离剑阁县城有近100公里。川观新闻记者从剑阁县城出发,用了2个小时才到东宝镇。这里虽然出产“贡米”,但以前村民单打独斗卖稻谷,价格长期“起不来”。
“这么好的米,不能就这样困在大山里。”2015年,26岁的邓小燕返乡创业,放弃沿海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努力让东宝贡米走出大山。
困难比预想的多。第一年,邓小燕引种越年再生稻100亩,由于对水稻种植技术和管护不熟悉,最终以失败告终,当年全部亏损。一些村民也说起了风凉话:没种过庄稼的小姑娘,怎么能种好水稻呢?
她几度想着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不管再艰难,也要走完。”
从失败中寻找教训,邓小燕深思熟虑之后,重拾信心,四处求学考察,市内甚至省外都留下了她学习请教的足迹。她走进田间地头和老百姓沟通,也前往农科院学习种植水稻方面的专业知识,草帽和上卷的裤腿成为她的标配,她也由“都市白领”渐渐变成了“新农民”。通过对当地土壤、水质、气候进行专业分析,选择了最适合这里的水稻品种——川优6203。
依托在沿海工作中学到的企业运营管理知识,邓小燕注册了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在东宝镇双西村、新梁村、武连镇寨桥村等地开启规模化种植,统一品种、统一管护、统一防治、统一收购。产业有了基础,“互联网+”就有了载体。她组建销售团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把大米推向全国市场。
农民卖粮收入接近翻倍。“以前我们自己卖谷子每斤1元左右,小燕给我们的价格都是2元。”双西村村民石发军边背稻谷边说,他种了3亩东宝贡米,一年可以收入7000多元。今年,因为干旱,邓小燕又把收购价提高到每斤2.2元。
从大山走出来,也帮助其他大山的乡亲
目前,邓小燕带动剑阁县规模种植水稻面积1万余亩,覆盖8个乡镇19个村,助力728户2356名村民致富奔康。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带货的方式,带动菜籽油、木耳、腊肉等剑阁县农特产品的销售。
双西村村道只有3.5米宽,不利于全村发展产业,邓小燕争取了3000多万元资金,将3.5米宽村道扩宽到4.5米。“路宽了,发展产业的路子才广。”
今年6月,剑阁县枇杷、李子、梨子等水果丰产,短时间集中上市带来了滞销难题。面对群众求助,邓小燕组织团队连夜拍视频、搞宣传,微信朋友圈、抖音直播带货,成功卖出了5万斤枇杷;帮助剑阁县、凉山州昭觉县、巴中市等地销售20万余斤李子。
从大山走出来的邓小燕,也在帮助其他大山的乡亲。2020年,她以购代扶采购凉山州布拖县土豆10万余斤,给贫困留守儿童送去价值10余万元的生活学习用品。今年7月,她又向凉山州昭觉县地莫乡中心小学校送去800套桌椅。
在邓小燕的公司里,都是“90后”年轻人。邓小燕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中来。“以一粒米撬动大产业。”邓小燕说。
青年事迹观后感篇3
遍览群籍,贯通六识,纵目古今,观风流人物,古今之成大事者,皆有志者也。
做有志青年,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于无人处承担责任,坚定理想,身体力行,为国效力。
远大的理想是有志者前行的方向,是光明前途的指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学生时代所说的话。周总理年少勤奋好学,出国留学后也关注祖国安危,通过理想的指引,周总理最终为中国解放献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周总理曾经迷茫过吗?当然。但他拥有远大的理想,在理想的引导下,任何迷茫都只是暂时的。有志青年理应在远大理想的指引下,大步前行,永不退缩。
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为有志者提供动力。拥有理想却不付诸努力!那么理想只能称之为梦想。作为有志青年,必须身体力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现如今很多学生,放假前做了很多计划,只看他们的计划,便会肃然起敬,这是多么严谨而充实的计划啊!可事实上,收假之后,别说计划上的任务了,学校布置的作业都写不完,整个假期都在玩。青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沉重的使命,这样玩物丧志是绝对不行的,唯有不松懈,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才无愧为有志青年。
坚持理想是有志者成功的秘诀。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驻曾母暗沙士兵坚持理想,十年如一日守卫边疆;偏远山村支教教师不辞辛苦,默默坚持,为实现祖国伟大理想奉献力量,不懈坚持。身为新时代有志青年,切记不浮躁,而应专心致志,坚持自己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奋进。
无论身份职业,无论地域远近,青年人,请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理想,只要坚定理想,定能走向光明大道。
人们总是期盼新的一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而今年,却是一个不平凡的开端。一场疫情悄无声息的席卷而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所有中国人完美的诠释了鲁迅先生的一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疫情之下,你我同在。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身残志坚的张定宇院长,孤军奋战的李医生,身先士卒的90后药剂师宋英杰,主动请愿的杜富佳护士......无数的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医生护士,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他们本可以在家休息,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贴心送餐的餐厅老板,是默默捐出一万多元的环卫工人,是冒险接送的热心司机,是紧急出动的建筑工人,是奔波街头的外卖小哥......所有人民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这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什么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在疫情防治前,举国一致表现出高度同心同德,坚持全国一盘棋,服从党的指挥,同时间赛跑,同病魔对抗,邻里互助。
人民日报评论“传统佳节,因坚守而动人;防控疫情,用奋战来回应。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承载少人的健康;用自己的舍弃,换来了多少家庭的团圆,这不仅体现着敬业与奉献的价值追求,更展现出一种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耳边仍环绕着村干部的真挚叮嘱,眼前仍有着鲜红的硬核横幅。病毒无情,但是人间有爱,疫情之下,你我同在。
我们是不平凡的一代人,生于非典,考于疫情。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43年间最不寻常的高三寒假!对于我们而言,注定难忘。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到抗击疫情一线,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学习,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期待春暖花开时,你我携手共赏繁华盛世。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有信心,我们有能力!!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共享”产品一推出,马上得到了热烈反响,“共享”成为新时代人们口中熟知的词汇。
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共享”产品已经引起了轰动,新时代的人们马上喜欢上了这种快捷又便利的产品,把“共享时代”推上了_。
共享产品确实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而其中欢迎的就属“共享单车”了。
单车时代中,“摩拜单车”与“ofo小黄车”两大商家分庭抗礼,随即又出现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系列。现在的人们,有短途行程时,都会选择共享单车,而用它作为长途的交通工具的人也不在少数。很多人会说:“共享单车现在到处都有,完全不必担心找不到,而且不论骑多远的路都很便宜,还经常搞活动,让我们免费骑行既实惠又方便。”这确实是对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共享单车是十全十美的吗?
对于上面的问题,答案是“不”。共享单车其实是有利有弊的。由于商家们竞争激烈,提高自己品牌产品使用量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加商品数量。随即,城市道路的两旁都被共享单车占满了,已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这一来,交通堵塞是常有的事情。一旦有单车倾倒,或即使是数量太多,人们的行走就极为不便。在上海一些地铁站口,或者空地上,都有共享单车“包场”的想象。而许多地方,共享单车都大批的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难以通行。虽然有些热心人会把歪倒的单车扶正,但毕竟“杯水车薪”,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有“共享单车”的带头,其他各种各样的“共享”产品纷纷涌入市场,比如说“共享书店”“共享篮球”,都各有千秋。但同共享单车一样,他们都是有利有弊的。“共享”产品的不足就是:有些不自觉的人会把使用过的共享产品随处乱放,导致地面肮脏,环境遭到破坏,交通不便等。但这些不足归根结底不是由产品本身带来的,而是人们自己造成的。所以,只要公民们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就能让“共享”这个新时代的产品为人类造福。
“共享”产品是新时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只要人们能正确地使用它,就可以尽情享受“共享”带来的便利,共享新时代的绚丽。
我是一名世纪宝宝,从国家、小家、到我自身,时时刻刻让我感受到的都是幸福、快乐、自豪。
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发射成功,从举办奥运会到自主制造航空母舰,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成长,我们这一代人认识了见证了祖国进一步的辉煌与发展,安全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日益递增。
祖国的科技文化日益繁盛。高铁方面,我们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c919大型飞机试飞成功,以及墨子号的成功发射,都显示了我们科技强国的梦想进一步实现。
我国的制造业也飞速发展,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从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如今的科技密集型产业,我国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以及出口的数量进一步增多。
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制造产品就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实力,确实如此。从一开始用一次就坏掉的一次性打火机,到如今可以多次磨损耐用的高质量打火机。从“madeinchina”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在外国人的眼里我们国家的实力确实突飞猛进了。古时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这些“新四大发明”的靓丽名片,便捷了生活,惊艳了世界,也让中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脱颖而出!
中国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有人说中国的美食就是中国最硬的软实力,我认为也是如此。我国的美食一直是全世界最棒。这几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中国美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吸引着各种各样的外国游客来中国品尝美食、体验文化。
我国对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发展和弘扬。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纷纷成立,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让更多外国友人成为中国文化迷。
在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制造强国、科技大国中成长,我感到非常的骄傲与自豪。在祖国坚实的臂膀上长大,我感到非常的踏实,信心满满。到2020年,我坚信我们会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当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为祖国做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我希望我的梦想可以在中国梦的实现中得到实现。
青年事迹观后感篇4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错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段短暂的时光,努力奋斗,彰显时代风采,使青春时光变得充实,快乐。青春的时光这么短暂,而现在又处于黄金时代的我们又要怎样担当起青春的使命呢?
我们要担当起青春的使命,就要知道青春的使命是什么。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看,青春的使命是不断的获取新知和收获经验,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不可摧的基础;从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角度看,我们要将最火热的青春献给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当然,今天的学习也是为将来打下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努力学习,积极奋斗,奋发图强,为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做出贡献,为服务人民做出贡献。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能被电子产品所诱惑。合理的利用他们了解历史,憧憬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拓宽视野,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再读万卷书"。我们在做到读书的同时,也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积累经验使自己的`见识更广,阅历更加丰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趁早明确自己将来奋斗的方向,没有目标的青春像没有方向的小船,在大海中东走西走,最终也不会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
我认为青春的使命是确立自己将来的奋斗方向,多读书去旅行,最后到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如果做到了以上的全部,那么你就完美诠释了青春是什么,青春的使命是什么。这段青春的时光虽然很短暂,我们要趁这段时光没有被时间的洪流卷走之前,努力奋斗,为将来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青年事迹观后感篇5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又到了一年的五四青年节,这意味着马上又是五四奖章颁发的时候了,不晓得小伙伴们内心有何感慨?对于五四奖章精神又有何感想?相信朋友们心中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感触。
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一起感悟五四奖章精神,是一件多么舒坦的事情。新时代的我们要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盛开,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青春的我们是新时代的主力军,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朝气澎湃,全身散发出积极上进,努力向上的气息,传承五四精神,为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伟大的祖国添上更加绚丽的一笔,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姿态。
当我们认真地去感受五四奖章精神的时候,会发现这是一种伟大且可靠的力量,对于这样的力量,我们应时刻铭记好其中的意义,坚持这份力量继续往前走,相信我们会有机会收获意外的惊喜。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在学习五四奖章精神的时候,不能忘记历史,不能不思进取,不能不求上进,而是要懂得以史为鉴,学史明史,抓住机遇,努力学习,奋斗,为祖国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人活着的意义,其最大的价值展现莫过于让自己更好的贡献社会,报答以及感恩祖国,有祖国才有我们的存在。所以,我们都要牢记过去这段五四期间的历史,让其化作一股心中的力量,加油奋斗,让中国,在世界傲然。
青年事迹观后感篇6
刘江,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作物科技奖、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5月25日,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刘江一大早就赶往学校教学科研农场给学生现场讲课。当天,他们要完成夏玉米的播种。
当下这段时间,刘江非常忙碌:作为农业专家,他要去附近区县培训农技人员,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团队科研骨干,他正协调全国8家单位,联合共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创新中心;作为研究生导师,毕业季即将来临,他要指导学生论文答辩;作为川农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他近期要确立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办法,主持本科课程和教案修订……
然而,忙碌非但没有让刘江焦虑,反而让他充满激情——就像他常对学生说的:“我们年轻人要快一点,对人民富有感情,对事业饱含热情,对工作充满激情,以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
做国家最亟须、对人民最有价值的科研
与众多农业科研工作者不同,刘江的科研路其实并非“一农到底”——从医学学士、农学硕士到留学日本的药学博士。即使在2013年回国之初,刘江还在犹豫,是继续开展药学研究,还是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彼时,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逐年降低,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大豆自给问题显得愈发迫切。然而,国内耕地面积有限,同为旱地作物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突出。考虑到这些情况,再加深受母校川农大知名农学专家杨文钰精神感染,刘江毅然选择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全身心投入玉米大豆间套作的应用基础研究。“我选择把科研论文写在试验田上,做国家最亟须、对人民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
在后来的研究中,刘江充分发挥跨学科专业特长,逐渐形成“复合种植大豆化学生态学”研究新方向。近年来,他瞄准复合种植大豆次生代谢与抗逆机制研究,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获学校首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如今,团队研发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已走出四川,推广到甘肃、山东等20多个省份,应用面积累计8960万亩。
科研指导一丝不苟,做爱学生的好老师
在川农大博士生陈建华眼中,刘江对待学生、对待科研,绝对是一丝不苟。“老师常说,‘一事,万事’,再小的细节也要做好。”陈建华回忆刘江指导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时,从提纲搭建到文稿撰写,反复讨论斟酌,密密麻麻的批注,“甚至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力求完美。”
最难得的是以身作则,带头示范。202 _,川农大学生延期返校,人手紧缺,而试验基地里的玉米亟待播种。二话不说,刘江带上陈建华等3名学生,每天一早就扎进地里耕作;为改良土质,刘江还运回来数十吨腐殖土,师生四人顶着烈日卸车、搬运、撒施……就这样高强度地连续劳动了半个多月。为抢农时,刘江还带领研究生白天旋耕、除草、施肥,晚上打着车灯灌溉,经常忙到深夜才从位于崇州的科研基地返回成都校区,基地的值班师傅给刘江取了一个绰号——“刘半夜”。
而在刘江带的第一名硕士研究生、省农科院的吴海军看来,“刘半夜”这个绰号一点也不新鲜。“别说半夜回家,老师是全年无休。记得2016年春节假期第一天大早,老师还专门打来电话,跟我讨论相关科研问题。”
视科研如生命的刘江,还特别关爱学生。吴海军介绍,当初硕士毕业论文一度进展不顺利,不少人劝他“调整方向”,那段时间自己很受挫。“然而,有天深夜,我把实验结果发给老师,本以为老师第二天才回复,结果他很快就打电话来详细询问实验情况,详细分析了实验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我留言。”吴海军回忆,次日一早,刘江就带着自己开车去农场做实验,“一直干到第二天深夜,终于解决了问题。”
据悉,刘江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学术奖励,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
青年事迹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