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得体会8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通过写心得是对学习过程的回顾,推动我们不断进步,优秀的心得体会是需要我们耐心思考的,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艺术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艺术心得体会8篇

艺术心得体会篇1

通过对义务《艺术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对课程的目标、课程的性质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舞蹈作为艺术的一部分,下面谈谈我从艺术课标中对舞蹈课标的一些新的体会。

一、 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首先重视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准备的在好在精彩,学生不感兴趣,那也是一堂失败的课,备课得备学生。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如何把我们的教学内容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前提下融入教学设计里面,从而达到我们的课程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都采用ppt、做游戏、模仿动作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标学习中,当中提到了感知和体验能力,瞬时茅舍顿开。什么是感知和体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形状、色彩、声音、动作、情节等要素敏锐感受力,以及为获得这种感受力而具有的好奇心和不断获得新发现和新体验的探索能力。这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在是像传统的教学中一味的你教我学的模式,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探索,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 关注学科的综合性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艺术课程采用综合性艺术理念,舞蹈做为艺术的一种,更是注重学生的综合性。是学生在丰富的艺术和人文情境中快乐的学习,强调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更加丰富,在愉悦身心学习的同时获得综合发展。

艺术心得体会篇2

河北师范大学学院刘铭教授莅临隆化县,为隆化县行业的教师们做了题为《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和《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学术讲座。当天,县局成员及相关股室全体人员、各学区及直属校领导教师及全体实习教师共500余人聆听了刘教授的讲座。

在《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讲座中,刘教授从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学的意义等方面分专题进行了讲解;《班主任工作艺术》学术讲座中,刘教授深刻讲解了“什么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基石”及“班级管理”三方面的内容,刘教授以真实的例子:任小艾“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魏书生“民主与科学”和李萍“激励、唤醒、鼓舞”对班主任工作艺术进行了解读,诠释了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思想、能力、素养、风格和机智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与体现。

身为一名正在实习的实习教师,刘教授在讲授《班主任工作艺术》板块中就如何进行新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令我受益匪浅。刘老师说课堂是教师亮相的舞台,怎样在舞台上更好的展示自己,要从德、才、学、识四个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这一问题,刘老师告诉我们要做到教学目标三位一体、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做好多元化评价。

教师职业在于育人,怎样育好学生是每个工作者共同的追求。我个人的理解教书育人就像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爱学生,爱这份职业,收获与感动不言而喻,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亦如此。

艺术心得体会篇3

在接触了版画这门课后,才知道版画是一门看似简单,实际却有很多奥妙的艺术。虽然是黑与白的相互映衬,但这又有许多奥妙。

一开始我们仿刻了名家作品,刻的时候需要不同的刀的相互配合,我觉得最好用的是v型和u型刀头。后来便进入了创作阶段,我的是自由,这个自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自由。一开始拿到这个觉得简单,什么都是自由什么都和自由相关,实际真正创作起来却是很难,正是因为自由的可创作性很广,一时便难以抉择具体画什么。经过几次的修改,最终以人的侧脸,头发,几何图形的结合,表达出在现有环境下,思想的自由,思想的开放性。思想带动了身体,自由才是真意。

最后是我认为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最难的印版画阶段。由于刷子的边缘很容易沾到空白处,印出来的效果都不怎么理想,都有脏脏的地方,有些地方墨也不够浓。经过反复的尝试,和大量的时间,才最终印出了满意的效果。

版画课给我的收获不单是体验了一门新的艺术形式,更是激发人创作兴趣,培养人耐性细心的一门课程,意义非凡。

艺术心得体会篇4

20xx年10月12日至23日的实践周,音乐系四个专业方向组织了采风、排练、观摩及讲座活动。

一、戏曲作曲专业的师生赴厦门采风交流,作曲师生与厦门市南乐团、明华园黄字戏剧团、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进行了交流,观摩了古老的南音艺术,部分创作剧目歌仔戏等传统艺术。此外,该专业师生还应受厦门艺术剧院邀请,观摩了“20xx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该项活动以“青少年与传统艺术”为,来自两岸的艺术表演团队及专家学者约850余人前来参加。其中,台湾团队人员约250人组成9个演出团队;大陆团队人员约600人组成10个演出团队,共有13场室内演出和5场广场演出。

通过赴厦门采风、交流、观摩等活动,同学们对福建的南音、歌仔戏等地方戏曲音乐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收集了更好的素材。

二、音乐学专业师生受邀与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部分师生展开学术座谈,双方就学科建设、专业内容的研习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交流。在深切体悟湘西人文情怀的同时,多次近距离欣赏湘西少数民族音乐的歌舞表演,此类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弥足珍贵,也成为促进日后理论教学的重要基础。

三、音乐制作师生在京开展了三场活动,分别是观摩国家图书馆进行表演的bigband爵士音乐会、在学校聆听挪威音响大师aslekarstad先生以及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程伊兵教授的两场学术讲座。三场活动各具特色,聆听爵士乐,细心揣摩作品,品读如何在爵士乐作品中以创新手法再现传统音乐、如何利用爵士乐队非常规的组合构建丰满的音色、以及如何在表演中把握真实的情感流露,成为参与师生的共同研讨课题。两位录音、制作大师的讲座,从不同角度解读现场扩声与录音、还原声音原型、制作声音等内容的理论与实操性技术。在上述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激发,为日后教学工作带来良好的动力。

四、民族器乐专业的师生利用实践周的时间,加强乐队排练,积极准备12月即将在音乐厅举行的《戏韵管弦——新作品音乐会》。通过两周的高强度排练活动,乐队演奏技术、综合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并相继在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完成了几场“中国戏曲学院参与北京市美育发展工作演出”,取得圆满的演出效果。

为期两周的实践周已经结束,我系四个专业方向的师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两场民族器乐音乐会;组织了音乐会的排练;赴外地进行采风、交流、观摩;举办了两场讲座。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使得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地方戏曲音乐,加强了与外地高校的联系,学习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收获颇丰。

我于上周日28日下午参观了揭幕不久的中华艺术宫(原中国馆),觉得这个地方很值得一去,未来必将成为上海新的旅游点及黄浦江东岸的文化地标,下面浅谈下参观的感受及一些注意点。

首先,关于交通,浦东浦西有多辆公交直达,最方便的还是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下,四号口出站。

开放时间为9:00至17:00(16:00起停止进场),周一闭馆。

参观大致需要多长时间,视当天的人数,自己的偏好等而定,每个人不尽相同;我在馆内呆了整整三个小时,除了最后半小时在地下一层的阅览室看书,其他时间都在逛展馆,一个接着一个,大多数作品都扫过,个别作品会驻足欣赏;如果要对于每幅作品都非常仔细欣赏的话,那么一天也肯定看不完,而如果馆与馆之间停下来休息下,饿了,用个餐,参观完后,再到地下室的阅览室翻阅下书籍的话,那则需要半天的时间了。

周边其他世博会后的遗留设施,建筑。

奔驰文化中心,这个地方可被称作是和中华艺术宫一起成为浦江东岸的文化双地标,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体育,娱乐赛事,演出,演唱会在这个像飞碟模样的建筑中接二连三的上演着,6层还有个世博国际影城以及不少餐饮店家,部分座位可以透过观光平台,一览浦江对岸的风景。

宝钢大舞台,前不久的上海爵士音乐节就在此举办,一旁的后滩公园是原先的钢铁厂改造的一片湿地公园,免费开放,可以近距离的欣赏黄浦江的美景,聆听过往船只发出的不同声响。

餐食,购物,在馆外,不少小贩售卖一些大多是两年前的世博时期的纪念品,原价50元的内装有30张的世博纪念明信片现在只卖5元,钥匙扣,手机链基本10元7个左右,在近月亮船换票处,有两三个售卖土耳其冰激淋和土耳其烤肉的小亭子,烤肉xx元一串;馆内则有好几家纪念品店,艺术书店,以及若干个售卖各类字画的柜台,品种挺多,价位也参差不齐,从2元一张的明信片到价格5位数的精美瓷器;一层有售卖瓶装饮料,一瓶500ml的天喔茶庄菊花普洱卖4元,和便利店的售价差不多;在一些参观的楼层,分别有几家餐厅提供简餐,供应意大利面,炒饭,咖啡等餐食,一份主食套餐价在35-55元左右;在艺术宫里离地约50米的楼层用餐,对面隔窗而望一面是月亮船上的“沙漠绿洲”,一面是浦江西岸的原世博场馆改造的新滨江带,而餐厅墙上则悬挂着一些艺术家们的作品,环境倒也不错。

下面来介绍下展馆以及我的一些参观感受:

入口处在一层,上南路侧,即原来中国馆的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馆的入口处,进入馆内前,需通过安检,不让带有颜色的饮料,水需要自己先喝一口,进入展馆后,馆内巨大的空间,以及繁多的`各个展馆指示牌有些让人不知道方向,随着人流匆匆参观一个展馆,返回到入口处询问工作人员,得知,一共4个楼层,12楼,10楼,8楼和1楼,即49米,41米,33米和0米,四个展馆的所在楼层,在一层右侧玻璃门小窗口,可以租借语音导览机,需凭证件,并交押金,于是,我乘坐电梯,从上往下参观,展馆主要展出一些近,现代的美术作品,展品主要出自上海的一些主要美术场馆的藏品,比如,中国画院,上海美术馆,朵云轩等,还有不少私人收藏,涉及各个领域,有清朝后期的一些山水画,也有民国时期的老上海风情,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设新上海时的工地场面等等。

在49米层的6号展厅,有一幅任伯年的一幅《八仙祝寿图》被特别展出,人们需要通过移动电梯来欣赏,在41米层,主要展出以中国各个时期的漫画电影,连环画为主的各类可爱的人物造型,葫芦娃,孙大圣,没头脑,三个和尚等,大家都可在这里找到自己童年时的回忆,作品旁还有这个动画片的视频欣赏,展馆内,有处空间可以坐不少人,观看投影动画老电影。

在33米层,有三个展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为庆祝中华艺术宫揭幕而特地选送的一些艺术品展示,荷兰提供了两幅来自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的肖像画,其中一幅出自荷兰国宝级人物伦勃朗;在法国雨果博物馆有可以了解雨果生平的一些艺术作品,此外还展出有来自墨西哥的人面雕塑,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也有艺术品展出,最值得一看的是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展品,这里展出有古希腊传说中爱神阿芙罗狄忒的无头无臂的裸体像,古罗马时期典型人物的头像,古埃及的祭司像,还有毛利人木雕,法老拉美西斯四世跪像等等,国外的不多展品中,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展品最多,年代更古老和也更神秘,所以吸引的参观者也最多。

0米层的展馆,主要展示一些名家名作,有谢稚柳,程十发,林凤眠,关良,刘海粟,等大师的各类作品,还可乘电梯上2楼,第25-27号展馆在这层,5米层,这里有一展馆特别展出了一些艺术家的书法作品,在整个场馆内,不分楼层,各类不同寓意,造型各异的雕塑被放置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人们纷纷前去合影,建议先欣赏下雕塑和一旁的注释,再拍照,不然,会让真正去参观的人有些尴尬,好像自己影响到了拍照的人;馆内不时还会有些名家关于艺术的讲座。

看不懂画有关系吗?就我的观察,艺术宫内的展品90%都是画,对于一些业余的,外行的参观者而言,要想了解几十,甚至几百年前的一些作品,如果没有导览机和讲解(里面没有讲解员,因为展厅太大,展馆太多,馆内也不宜大声说话),很难理解画者的意图,当时的背景,好在我认为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每个主要的画作旁,都有中英文双语的关于作者信息,作品名称,创作年份,作品来历,作品要表达的意境和当时背景以及故事的文字介绍,这至少可以让你知道更多艺术家的名字,长更多的见识,也可以通过画与文字的结合,获悉不少关于上海本土的故事和历史;展馆内不让拍照,有工作人员,会手捧一不让拍照和摄像的小牌子,在馆内四处游走,那么是否就什么影像不能留下了,也不全是,可以趁工作人员巡视期间,打个时间差,拍你所想要拍的画面;但是是否需要张张都拍照,当然不是,这样的话,你连欣赏画的时间,以及看画作旁的注释的时间都没有了,而且肯定不少参观者回来后,会记不住自己拍到的影像,更多的区分只是,这是画,那是雕塑而已,因为没有好好的欣赏,只知道拍照片,所以即便是留下了影像,也加深不了印象。

展馆地下一层,是图书阅览室,建议如果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因为里面的一些书刊,杂志并不非常深奥,但却收集了不少世界各地的艺术书籍和杂志,通过阅读,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一些画的来历,对于如何鉴赏画作也有好处,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艺术品市场那些事,当然,还可以坐下来休息下,毕竟,参观整个展馆是需要一定体力的。

总而言之,中华艺术宫是我们通过画作去了解上海的近代史,普及大众艺术知识,陶冶自己性情的绝佳去处,而现在,才刚刚开始!

艺术心得体会篇5

我非常感谢我们的朱特给我这样一次去省城学习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音乐新课程培训。第一天给我们讲教材分析的老师很年轻,但他们很有思想,他们是宁波北仑区实验小学的老师,因为他们比我们早一年进行新课程。我们听到的不是每一课怎样教,而是更多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材的整合,一种思想、一种创新。第二天是杭州胜利小学的音乐特级教师吴瑶香,上半年我也听了她的一堂音乐课,那是省特级教师展示课。听后感受一个字“美”,她的语音很美,歌声很美,形体很美,琴声很美,人长得也美。集这么多美于一身的老师可想而知她的课堂有多美。那天吴老师给我们讲的题目是《美是不能被说出来的》,她从美学的角度来给我们剖析,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案例。这次去杭州学习,让我有了很多感受。

感受一,对于一个音乐作品,一定要挖深,挖透

记得一次和一个老师闲聊,她说她在上三年级教材当中有一课叫《我是草原小牧民》是说,这一课我觉得有很多内容想上,4课时也上不完。其实她就是对于这个教材内容,挖得出,挖得深,所以就觉得有内容好上。上半年有幸听了吴瑶香老师的一堂音乐课《冬天带来雪花的梦》,吴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实在在,但新理念、新亮点却满堂洋溢,让我大饱眼福。课的切入以听着音乐入课为标志,课的呈现紧紧围绕音乐性、情感性和人文性。教学过程以审美为核心,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活动中,一切是那么的自然生动又引人入胜。在师生互动、共同体验中,我一次次感受到吴老师对音乐课堂的深邃反思,学生们在她精心创设的音乐情景、意境中慢慢实现着“启情悟智”。吴老师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也令我不禁赞叹。

感受二,要多学音乐理论知识

我们老师可能认为,不就是教教小学吗?要学那么多的理论知识用得着吗?听了吴瑶香老师的课,你就会觉得非常用得着。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好多老师听了吴瑶香老师的课后说,她怎么这么想得出,我怎么就想不到用这样的方法去教呢?我想那是因为吴瑶香老师对音乐的热爱与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源与她音乐理论知识的丰厚积淀。下面是吴瑶香老师几条建议想与老师们一起分享。

1、要关注学生的亲历活动。

2、设计的活动必须有助与唤醒学生参与的、容易感动的。

3、在欣赏作品时,多描述感觉,少分析。

4、肢体语言尽可能的表现音乐感觉。

5、每节课起码能有引起孩子们参与的点。

6、音乐知识技能要教透、教到位。

感受三,学会自己整合教材

教材呈现给学生的作品毕竟是有限的,要学好语文重要的多课外阅读,多一些作品积累。经常看到我们的语文老师会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优秀读物。

音乐一门听觉艺术,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和体验是通过音响获得的,因此,我们也不妨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具有欣赏价值的音响信息来让学生感觉音乐,触摸音乐。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来积累音乐语汇,丰富音乐信息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所以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注意音乐素材的积累。如:“历届奥运会歌”专题欣赏、“抗震救灾”励志歌曲专题欣赏、“动画音乐”专题欣赏、电影音乐、音乐剧作品、舞剧作品等等。

在这种课外作品的欣赏中,我们不能像对课内作品一样做到分段仔细聆听,最多只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相对细致的欣赏。大部分还是一种浏览性的欣赏。但是正像学生的课外阅读一样,语文老师也不可能做到对每一部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只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自己感悟。人说熟读诗三百,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我们从小就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听觉体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感染和熏陶呢?

几年新课程上下来,感觉不学习真的不行啊。对于一个优秀的音乐专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看看新课程的内容,想想做为一个专职的音乐老师,不仅要琴声美一点,歌声美一点,还要会一点舞蹈,还要有丰厚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些电脑技术,更要学会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让我们一起努力,打造自己的魅力课堂,让学生笑着来、乐着回,轻轻松松地学习新知识,高高兴兴地主动创造。

艺术心得体会篇6

自己的才情,弘扬和创造了艺术文化,体现了当代小学生热爱艺术,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风貌,同时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希望今后学校能为孩子们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为繁荣发展校园文化作出巨大贡献。

对于外联和文娱部一起承办的校园首届形象设计大赛我自己觉得不是很满意,我觉得有很多东西不是我所要求,所想的那样。

其实这个活动在现在大学生之间开展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现在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外在,而各个公司面试的时候也是会很看重面试人的第一印象,所以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必要!

下面我先来自我检讨下,我觉得这个活动什么都好,失败就失败在和文娱部合作上面,当然我可以很坦然的说这不完全是我们外联的责任,我觉得我们两个部门缺少沟通,缺少默契,而且在合作上也缺少很多很多东西。

首先在整场活动上中间的环节部分衔接的不紧密,导致很多冷场的地方

其次对于原先在比赛中有的环节没有细细的做到位,本应还有个模特走秀的.环节,只因为我们和文娱部没有很好的去联系。

再次就是嘉宾环节,没有确实下来嘉宾的人数,还有就是把对于主要赞助商的演讲环节给遗漏掉了,这个对于外联来说是个很大的失误,不管是什么造成的,但是这个就是外联的责任。

不过在此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要是让我们外联自己来做这个活动,我一定会做出让所有人都非常满意的一场设计秀!

希望学校以后可以再次来举办这个活动!

艺术心得体会篇7

我们知道没有艺术是不完整的,学校需要艺术,实施艺术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对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艺术浓厚学生的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阅读下载了赫伯里德的《通过艺术的》后,我感到其主要思想是主张依据受者的自然倾向,通过适当的艺术,养成受者的创造精神,养成和谐人格。将赫伯里德的"通过艺术的"思想的有益部分尝试应用于我们目前的艺术教学,也就是张扬学生个性,发扬教学民主,降低艺术教学的难度等,这对我们艺术教师是个很好的启发。

书中提到艺术不能一瞰而就,不能心浮气躁,不能做样子打快拳,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结合自己的艺术教学的时间深深地感到: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措施有多种,而首先就是应注重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多种办法。以音乐教学为例,通过讲解音乐背景、情节等,通过画面展示、播放幻灯或电影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曲目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强烈兴趣。例如,根据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美妙的旋律令人无限神往,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但是,如今学生对于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完全熟悉,尤其他们欣赏是该曲时,也并不一定能够充分理解。若在欣赏此曲前,教师将故事的梗概以及“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十里相送”“婚变投坟”“化蝶”等情节向学生讲述清楚,便能激发学生欣赏该曲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和实践者的注意。有论者认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启发、诱导、感化、影响学生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认知上的需要和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通过在不同的班级分别进行听磁带录音和通过多媒体欣赏乐曲,对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我还感到浓厚学生的艺术文化不仅落实在艺术课堂中,还应落实在中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类艺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建立艺术评估体系与标准提到日程上来,艺术教学考核、评估是检查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学校艺术发展的重要措施。

而艺术教师要扮演好培养者、促进者的角色,艺术教师是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者和促进者,作为一名艺术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改变传统的单一备课、授课方式。其次,艺术教师要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活动,建立个师生同乐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师生在一个同思索、共发展的环境中,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做到蹲下身来和学生讲话,耐下心来听学生做事,全身心地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活泼多样的艺术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艺术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或表现不当时,教师不是求全责备,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敢于探索和思考。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艺术,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才达到了我们的真正的目的。

总之,通过阅读下载学习我感到浓厚学生艺术文化的实践研究不是短期的而应是个长期的过程,潜移默化地陶治学生的性情,纯洁心灵塑造,是美的集中体现。事实上,素质的提高,不单是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标准个人意识、道德修养等的提高;素质的提高,也能使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艺术心得体会篇8

转眼间三月份已经悄然溜走了,承德的天气也渐渐开始变暖了;在这个万物萌发,勃勃生机的季节,我再接再厉,为自己的实习生活再创佳绩,为自己的实习旅程再添色彩!

一开始刚到县一中时的羞涩,紧张,惶恐当然还有一点的不安;一切的不知所措让我们在前两个星期很是拘谨。再回想我来到县一中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实践检验真 知!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不管是在工作学习﹑生活﹑社交……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还有我们几个实习生的友谊变得更加深厚!

美术组一共有七位老师,我的到来使美术组变成了八人组合,刚来到美术组时就听说这里有位老师是承德县美协主席,这样一个职位让人望而生畏。而经过长期接触 后感到每一位老师对我都很照顾,都很包容;处处教我,时时提醒我!与他们一起我不再感到陌生!他们对我都很信任,让我带两个年级高一美术鉴赏课和高二专业课。还记得我的第一节课,第一次正式的登上讲台,很清楚的记得是高一5班的美术课,从学生忽然就变成了老师;虽然课前做了大量的 准备,但还是有点紧张,课后指导老师首先给予我肯定,然后提出不足。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不断地虚心请教学习,是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的提高,增强!现在经 过努力,学生们已经非常认同﹑喜欢我的课堂和教学。使我倍感欣慰,终于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一份荣耀!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食宿,这是比较幸运的一件事,我们可以没有过多的生活琐碎而影响工作!我们在宿舍办理了宽带方便网上查阅教学资料和学习;在教工食 堂就餐,节约了我们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在前一段的生活中,由于还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位真正意思上的教师位置上,对自己的要求不够,自身的言谈举止,为人师表 上的不重视。使得我们在生活中犯了点错误!经过带队老师和指导教师的批评和指导后 我马上改正,找到了自己正确的位置,彻底从学生转变到老师!我们实习组的成员们也有刚开始的陌生,经过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团结,更加亲密!

由于缺少社会常识和社交礼仪的规范,在与学校老师和社会人员接触上还有欠缺,虽然老师们都很包容自己,但自身不能松懈,必须加强对自己的管理和要求!在不停的学习和改进中终于得到了自身不断地提高;也得到老师们的好评!

知识改变命运,实践检验真知!在这一个月的实习工作中使我看到了自身的诸多不足,老师和朋友的意见已成为我终身受益的铭言,当然这一月的工作学习也使自己增强了自信,感到人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只要有明确的思路什么事情都可以顺利完成!

艺术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艺术活动方案参考8篇

木的艺术教案8篇

学校艺术活动总结8篇

小班艺术活动方案8篇

大班艺术采茶教案8篇

艺术22活动方案模板8篇

学校艺术班工作总结8篇

校园艺术节活动方案策划8篇

艺术22活动方案优秀8篇

艺术工作个人工作总结8篇

艺术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