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更好地规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进度,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教案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和具体化,提高他们的教学目标管理能力,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沉与浮科学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沉与浮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小实验,了解空气无处不在;
2、通过运用多种感官,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3、能够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无处不在的特性难点: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并进行积极探索。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空气的存在。
2、物质准备:塑料袋、盆、水、各种有缝隙的材料:海绵,绒布,大缝石头,棉花,瓦楞板。
活动过程
一、发现空气的存在,知道身体需要空气(3分钟)
1.现在请小朋友跟我一起玩个游戏:闭上嘴巴、用手把鼻子捏住。你有什么感受?(呼吸困难、很不好受……)
问:为什么不好受?放开手你在吸什么?(空气)
小结:看来我们的身体需要空气,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了,会很难受。
二、抓空气(发现空气特征)(5分钟)
1、徒手抓空气:
问:可是,空气在哪呢?你能把空气抓住么?(幼儿自由尝试抓空气)
2、道具抓空气:
a师:你们看我这里装的是什么?(空气)现在你们每个人来拿一个塑料袋,可以到教室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气,待会告诉我:你的空气是在哪里抓到的?(幼儿说在哪里找到具体地点)
b换个地方再抓一次。
小结:我们的教室到处都是空气。
3.围绕空气,展开讨论。
请你用小眼睛看一看、小鼻子闻一闻、小手摸一摸,仔细观察空气是什么样的?总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而且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有空气。
四、空气无处不在(10分钟)
1、教师操作实验(3分钟)
师:粉笔里有空气么?请你注意我把粉笔放进水里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冒泡)。这些泡泡是什么呢?(空气)这些小气泡是藏在粉笔缝隙里的空气。请你也找一找咱班还有那些物品里藏了空气呢?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5分钟)
提醒幼儿小心不要把水弄到外面,软的东西压出空气
3、交流结果(2分钟)你都在哪找到空气了?
总结:原来到处都有空气,不但我们的教室里有空气,就连玩具里、棉花的缝
隙里都藏进了空气,它真是无处不在啊!
沉与浮科学教案篇2
设计背景
中班孩子小很好玩对有的事物很感兴趣分辨事物的能力差每天都要喝水,生活中离不开水知道水的重要性,要节约用水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活动目标
能随手关紧水龙头,懂得节约用水。
重点难点
重点;合理的用水节约用水洗完手后随手关紧水龙头。
难点;知道谁的重要性并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儿歌《关好水龙头》。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自由舞蹈。引出问题。
(1)幼儿随《洒水车音乐自由舞蹈。
(2)嘘小朋友们(轻声的),洒水车有什么作用呢?他是干什么的、(引导幼儿思考)。
2,讲解洒水车的作用。
洒水车主要用于冲洗街道,起到除尘降湿的作用。洒水车后面的大水壶里装着许多的水,保证有足够的水源给马路痛痛快快的洗个澡。
3,是有讨论
(1)水龙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关好水龙头?
(2)如果发现水龙头在滴水,该怎么办?
(3)一旦生活中小朋友怎样节约用水?
4学习儿歌《关好水龙头》,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5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水的作用可真大,小朋友们渴了要喝水,鱼儿离不开水,花朵也需要水,谁还能帮组小朋友们讲卫生,变干净,所以我们应该惜水资源不能浪费。现在我们就先去洗洗手,然后排成整齐的队伍去喝水吧。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利用事例,让小朋友知道水的作用和应用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他可以美化环境让我们变得更干净植物动物他们都需要水珍惜水资源不能浪费。
沉与浮科学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对称的概念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点难度,如单纯性让幼儿练习对称方式进行装饰,恐怕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考虑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幼儿对袜子比较熟悉,让幼儿通过这一活动,在巩固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概念。
活动采用游戏为手段,结合时代特征创设了有趣的情节,让幼儿在“帮助娃娃家的妈妈”过程中轻松无负担的完成任务,最后以“设计师”形式请幼儿设计袜子并将幼儿的成果展示出来,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
活动目标:
1、感受袜子的不同用途和特征,逐步形成“双”的概念。
2、能大胆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经验。
3、尝试自己整理袜子。
活动准备:
各种袜子、放袜子的盒子或篮子2~~3个、干净的活动场地、贴有袜子的画面、一个装有一双袜子的漂亮盒子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和幼儿席地而坐,教师取出装有各种质地、大小不等袜子的盒子并做晃动状,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宝贝。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瞧,这是什么呀?
3、你们猜猜这盒子里面有什么宝贝?
4、你为什么这么猜?
5、猜了那么多我们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吧。(教师取出盒子里的袜子。)
二、欣赏老师的袜子。
1、老师的袜子漂亮吗?穿一只袜子,我的袜子穿好了吗?
2、哦,原来袜子要两只一起穿的,那我得穿上另一只。(教师从箱子里取出一只小袜子套在脚上。)
3、这样对了吗?
4、原来袜子的大小也要一样呀,那再换一只吧。(教师箱子里取出一只同样颜色但是花纹不一样的袜子套在脚上。)
5、这样对了吗?
三整理袜子。给袜子找朋友
1、教师作接电话状,提供盒子或篮子供幼儿整理袜子用。
2、喂,你好,我是汤老师,你找我有事吗?哦,可以的,我相信他们会愿意帮助你的,好的,再见!
3、知道刚才是谁打我电话吗?告诉你们,是娃娃家的妈妈打我电话了。她要我们帮她一个忙,
你们知道她要我们帮什么忙吗?
4、你们都猜错了,她是要我们帮她整理袜子,把袜子叠好放进篮子
里。因为她家的袜子好多,
而且很乱。我们一起来帮妈妈整理袜子好吗?(幼儿从分散的筐里取出袜子配对。)
5、我们小朋友真聪明,整理的真棒,那么你们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整理的吗?发现2只袜子
图案一样.
四认识袜子,感受袜子。
1、我们来比比谁的袜子好看。(教师每个幼儿的袜子看一遍)
2、你的袜子哪里好看呀?色彩图案
3、原来我们的袜子上有花纹、图案,还有美丽的'花边,真好看。可是为什么我们要穿袜子?
4、原来穿袜子可以保暖、把小脚保护好;穿上袜子很卫生,让脚变得干干净净;袜子还很漂
亮,穿在脚上很美。
5摸摸袜子,感觉一样吗?发现材料不同:有厚的,
薄的,有长的,有短的,根据不同需要选择袜子.
五折叠袜子.
1娃娃家的妈妈说:”这里的袜子太多了很乱,如果能一双放在一起就好了,你们能帮帮她吗?”2教师示范折叠袜子,重点讲解包袜子的方法.
3幼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我们小朋友真聪明,整理的真棒,妈妈说谢谢你们。这些袜子乱了整理起来真不方便,以
后我们脱下的袜子要放在一起,这样找起来就方便了。
六、活动延伸:设计袜子
师: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送了很多图画给我们,想看看是什么画吗?看过那么多的袜子,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设计一双袜子,然后把它画出来。幼儿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沉与浮科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前半部分的学习,对小猪变形进行创编。
2、通过“箭头”和“问号”的设置,激发幼儿发散性思维。
3、鼓励幼儿合作,完成连环画的集体创作。
活动准备:
1、《小猪变形记》绘本
2、小猪图形人手一份。
3、图示7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绘本“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看讲了谁的故事?”
认读书名“谁认识这个书名?”“你们知道变形是什么意思吗?”(改变原来的模样)
二、讲述故事前半部分。(边翻阅边讲)
1、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来变长颈鹿?
2、我们来看看书里的小猪是怎么变的?
3、小猪变成了长颈鹿开心极了,它还想要变,这次它会变什么呢?会怎么变呢?
三、帮小猪变形。
1、小猪到底会变成谁?请小朋友帮忙变一下。
2、请小朋友先商量一下,你把小猪变成了谁?用了什么方法?一组上的小朋友变的动物不要重复,不要一样。
3、幼儿帮小猪变形。
4、幼儿相互讲述:你把小猪变成了谁?用了什么方法?
四、讲解图示。
“小朋友帮小猪变了很多的形象,这里面肯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来把小猪变形的故事编成一本书。”
出示图示。“图上有什么?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箭头表示我们看书的方向。问号表示变形时发生有趣的事情,或说的话,或讲的话)
五、续编故事。
1、把画纸贴到画板上。
2、幼儿编故事。
3、装订成书。
沉与浮科学教案篇5
设计思路
纸,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是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但幼儿对纸的认识仅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纸的变法、玩法还不是很深入,扁扁的`纸片如何站立起来?纸片变形后会组合成漂亮的模型…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空间,目的是让幼儿在玩纸的过程中,体会到使纸站立的方法是很多的,以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折、粘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敏捷力。
2、让幼儿自主探索使纸站立的方法,激发其对纸探索的欲望。
3、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幻灯片、 剪刀每人一把 、双面胶每组两卷、 纸篓五个 、展台一个、城堡模型一个、手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幻灯片出示)
1、师: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小纸片生来扁扁的,非常孤独它好想像小鸡一样站起来,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2、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小纸片想干什么呀!(站起来)
(评析:利用幻灯片中的形象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
二、 幼儿讨论
1、师:小朋友想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站起来?
2、幼儿自由讨论
3、师:小朋友有那么多好办法,下面大家试一下。看谁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自主探索活动
1、幼儿第一次探索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分享探索成果。
2、幼儿第二次探索
(1)再次投放材料——剪刀和胶水
师:今天还请来了两位好朋友给大家帮忙,剪刀和胶水,大家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和卫生。好,下面咱们看谁的办法最多。(幼儿操作,师指导)
(2)分享成果
(评析:这两次探索活动的进行,使孩子们自发地感受到了纸片的站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次探索:只投放了纸片,使幼儿感受到用折的方法能使纸片站立;第二次探索:又投放了辅助工具剪刀和双面胶,幼儿感受到可用粘、剪使纸片站立。对这两次探索的结果都做了展示,幼儿间相互分享,使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使其更有信心进入下一环节,而且两环节后的幼儿小结,幼儿也清楚的表达出来了。)
3、幼儿第三次探索
(1)出示城堡,幼儿感受纸的变化。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处美丽的景观,一所城堡,小朋友观察一下它是由什么做成的?
(2)幼儿讨论。
(3)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操作。
师:城堡中的每一个模型都是由一张纸变成的,下面请每一个小朋友来拿其中的一个模型,把它变成一张纸
师:你们是怎么变出来的?他们现在变成了什么形状?
师幼小结:长方体变成了长方型,圆锥体变成了扇形,他们是由几张纸变成的?这样小纸片又扁扁的了。
小纸片又提要求了,它们说请小朋友再想办法使他们站起来,请每组五个小朋友合作把它们拼成一个漂亮的模型,看哪个组能使纸片站的好,组合得漂亮。
4、幼儿合作制作成型的纸站立模型,教师指导。(每组投放篮子,篮子里有剪好的圆形和长方形及正方形供幼儿用。)
5、参观作品。幼儿讲解,相互分享。
(评析:城堡环节中幼儿通过拆合纸片,进一步感受纸片的变化:一张纸片可以变多种形状,幼儿在拆做的过程中有了亲身的探索体验,而且请幼儿将拆开的纸片重新站起来,请每组五个小朋友重新组合漂亮模型,当时考虑到每位幼儿手中只有一个纸片造型,他们在组合小组模型时有些单一,于是在最后这一环节我又在每组投放了纸,供幼儿组合模型装饰用。在合作制作模型环节,也体现了幼儿间的合作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训练了幼儿在美工方面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小结:
小朋友们表现真棒,不但想了好多办法使小纸片站起来了,而且还用它们组合了漂亮的模型,纸片站立的奥秘多不多?好咱们去告诉别的小朋友这个秘密好吗?
(评析:这是一节科学教育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进行,而且是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一个教育过程。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玩纸的兴趣。)
沉与浮科学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 科学小班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