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最新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教案是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具备的技能,详细的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最新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认字。

2. 知道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 巩固以前学习的字词,会背诗歌《鞋》。

4. 口语交际,懂得从小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教学重点、难点:

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运用课上学会的方法学生活中的字。

教学准备:

自制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识字的规律,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能将所发现的规律用于生活中的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妈会教给你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呢?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卡片,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

3.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三、找规律识字

1.出示熟字漂、飘、完、园、直、扁,读一读。

2.同时出示 漂 、飘,你发现了什么?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piao,这种去掉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方法叫减一减的方法。

3. 那么我们给一个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木=植)

4. 请学生自己看语文书,认记生字。(可以小组合作)

5. 用生字卡片检查。今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认记其它的生字。

四、 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自由读,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告诉学生: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思不同。

如张字。

3.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4.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举例 楼老师 楼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

3.熟读背诵《鞋》。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 小组合作读,请小组长检测。

4.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启发学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间会说些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4.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5.自由背诵小诗《鞋》。

6.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课时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家做个家务事吗?

2.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二、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

1.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注意?

2.讨论交流。

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a.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b.小组内表演。

c.上台表演。

d.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e.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二)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1.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2.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3.全班交流。

(三)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该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1.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橘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被子、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2.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3.在队中进行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励一朵小红花。

三、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兴趣是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入的前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谜语引入本课:来无影去无踪,来时树动花摇,去时水平浪静。这样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情趣,争先恐后的说出谜底。然后我说:你们还知道那些关于“风”的谜语?这下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说:“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弯腰,白云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随后我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关于“风”的一篇课文,看看文中讲了风娃娃怎样呢?带着问题,学生兴致勃勃的投入到学习中,认真的阅读课文,并很快总结出文中“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哪几件事,那些做的好,那些做的不好。

二、联系学生实际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学生理解语文的基础上,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风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除了文中讲到的事情,它还可以帮人们做那些好事呢?先让学生分组交流,然后总结。学生的答案还真不少:春风吹的百花齐放,风可以吹干衣服,风还可以扬麦子……

这节课结束了,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使我久久难忘,这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今后我会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勇敢去面对,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小牛妈妈话语的含义,懂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教学准备:

配乐课文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小朋友,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当遇到困难时,你们是害怕、退缩,还是勇敢面对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叫小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3、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小牛?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听乌龟伯伯的劝告了吗?是谁帮助它克服了困难,结果怎样?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学生回答自学要求3提出的问题。(小黑板出示相关词句)

(1)刚出生的小牛四条腿很软站不稳

(2)算了吧,牛娃。谁怕跌倒,谁就永远站不起来。

(3)乌龟慢慢地爬到草地上。小牛站得稳稳的,正在练习走路呢!

(将生字加上着重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同时对课文内容又有了整体感知。)

2、试读课文。

可采用指名轮读(一人读一段)和分组读。

四、范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观察插图,将课文内容与插图结合起来。

五、写字。

(a)师范写6个生字,生书空写。

重点区分:来——米还——坏

(b)用6个字口头组词。

(c)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

三、自主读书,深入探究。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画出相关词句。

(2)同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这头小牛站起来不容易。

生2:这头小牛不害怕,跌倒了又爬起来。

师:是啊,这头刚出生的小牛虽然腿很软,站不稳,但它不怕困难,跌倒了再爬起来,第二次、第三次……

这时小牛会怎么想呢?快速读这一自然段。

生:唉,站起来真不容易啊!

师:范读这一句(重读“真”、“啊”)。

分组赛读。

全班齐读。

(过渡:站起来这么不容易,那么我们的小牛会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它会听乌龟伯伯的劝告吗?接下来它会怎么做呢?)

2、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生1:小牛没有被困难吓倒,没听乌龟伯伯的话。

生2:因为它记住了妈妈对它说过的话。

小黑板出示小牛妈妈的话:

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也是跌了许多跤才站起来的,谁怕跌倒,谁就永远站不起来。

师范读该句。

师生赛读该句。

(2)生反复练读该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牛妈妈小时候很勇敢,也是摔了许多跤才站起来的。

生2:小牛也会像妈妈一样勇敢,不怕跌倒。

生3:我们也要像小牛一样,遇到困难不害怕,谁怕跌倒,谁就不会成功。

(过渡:我们的小牛听从妈妈的教导,勇敢战胜困难,最终它成功了吗?)

3、学习4、5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小牛站起来了吗?乌龟伯伯心情怎样?画出有关词句。

生1:小牛站起来了,站得稳稳的。

生2:小牛正在练习走路呢!

生3:乌龟大吃一惊。

(2)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想:乌龟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3)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课文总结。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牛说些什么?你又想对自己和同学们说些什么?

五、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学习《春晓》)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不读mín。闻:前鼻音wén。

4、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3)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4)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4、粗略讲讲诗意。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感悟韵律。

(1)齐读古诗。

(2)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2、感悟节奏。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3、想象意境。

(1)课件或挂图:雨后春天的早晨美丽的景象。

(2)教师描述引读。

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绝就天亮了——春眠不觉晓;刚一醒来,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的啼叫,那声音真动听——处处闻啼鸟;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背诵古诗。

三、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古:横一定要长,写在横中线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关键是注意第四笔——撇的起笔处,应该在田字格中心交叉点稍微偏右一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5

一、教材内容:(第六单元——看图说话写句子)

xiǎo huā gǒu bāng zhù shéi gu qiáo

小 花 狗 帮 助 谁 过 桥?

tā zěn yàng bāng zhù béi rén gùo qiáo

它 怎 样 帮 助 别 人 过 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图画,抓住图画主要内容,把图画主要意思表达清楚,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重点]

2、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重点、难点]

3、通过写话,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孩子,它呀很喜欢帮助别人,朋友们都很喜欢它,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不过,它有个条件,你们要见它,就要经过一座桥,这座桥是用词语卡片搭成的,你只要把这些词语卡片朗读出来就能过桥了,你们有信心过吗?请同学们一起齐读:

2、出示词语:(课件)

小河 弯弯曲曲 一座 木板桥 对岸 帮助过桥抱着扶着 慢慢地 小花狗 小鸡 老山羊

3、出示小花狗图。

你们看,这个好孩子来了!在这好孩子的家旁边有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上有座木板桥呢。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事,是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看图说话。

1、出示小花狗抱小鸡过河图。(课件)

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有谁啊?”

指导看图并说说有什么,(如:弯弯的小河,小鸡,一座木板桥,小花狗都行。)

“小花狗帮助谁过桥?”

“它是怎样帮助小鸡过桥的?”(抱着小鸡过桥)

请同学们用动作表示“抱”怎么做呀?生做动作。

指名或举手回答问题:。

老师这里有一句话,但是还没完整,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给它补充完整!可以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说好了吗?谁来把这句话完整地说出来。

出示补充句子:小花狗把 过桥。(小鸡弟弟抱)

2、出示小花狗扶老山羊过河图。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小花狗帮助谁过桥?它是怎样帮助山羊爷爷过桥的?”

指名回答。

补充句子:小花狗把 过桥。

学生在说小花狗帮助山羊爷爷过桥时用动词“扶”和“牵”都行)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说自己想说的话。(用“扶”和“牵”均给予肯定)

同学们小花狗一共帮助了几个小动物啊?谁最聪明,能够把上面两个句子的意思,用一段话说出来啊。

张贴(小花狗帮助小鸡弟弟和山羊爷爷过桥,它先把小鸡弟弟抱过桥,再把山羊爷爷扶过桥。)

3、结合图意,适度想象。

孩子们!小花狗帮助小鸡弟弟和山羊爷爷过桥后,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让孩子可以进行讨论或举手发言。

(进行情感教育,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帮助他人。)

(三)演一演。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同学们能不能把你们刚才说的表演给大家看呢!看那个小朋友演得最好。)

1、选角色:

表演:小花狗,老山羊,小鸡(道具也行)三人。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花狗是怎样帮助小鸡和老山羊的吗?他们怎样说的,请各个小朋友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把你的角色演好。

3、游戏:学生上台表演,下面的学生根据表演的内容说出句子。

4、游戏小结,谁表演得好,如:小花狗他有礼貌。小鸡弟弟说谢谢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6

1、认识“钓、蜻”等14个生字,会写“双、立、丢”3个字,读说多音字和“一”的变调。

2、知道小猫钓不着鱼的原因。

3、能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注意“一”的变调,能有感情地朗读小猫和猫妈妈的话。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爱探索,易感染的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依据学生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个神秘人物,同学们,你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动画中的小猫。)小猫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钓鱼)哦,小猫在钓鱼,动画出示课题:小猫钓鱼。小猫能钓到鱼吗?我们看一段动画片,思考:你都看懂了什么?(播放动画片)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而且在动画中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动画片小朋友看得听得都很认真,说了这么多,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好吗?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请学生听准字音。(不但强调学生的字音,同时让学生感知课文)

2、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第一遍时,用笔圈出生字,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强化生字在文中的读法,使生字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有所收获)

②读第二遍时,请你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感知自然节和课文的内容。)

③注意带有“一”的词语或句子中“一”的声调变化,然后和同桌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巡视,在巡视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以下设计中,重点强调学生的识字方法和部分生字的读法,能正确使用个别词语,同时了解“条”做量词的用法,增强学生的积累。)

(1)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气”、“生”组词,扩词;

(2)部件组合法学习“钓、忙、竿、放、双、盆、空”组词、扩词;

(3)换偏旁学习“蜻”组词、扩词;

(4)强调“事、双、生”是翘舌音;

(5)用“立刻”说话;

(6)学习“条”引导学生知道还有什么东西用“条”表示呢?

4、小朋友你们的识字方法真棒!老师要考考大家,敢接受考验吗?(以激励的语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投影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5、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词语,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了,你还能认识吗?(抽卡片,把文章中的词语生化出来,体现学生识字的梯度。)指名读,“有谁全能读下来?”(依然激趣)选几名学生读,看掌握的怎么样,(及时反馈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如果掌握不好,在强调和加强后)齐读生字。(加强生字的感知和识记)

6、生字宝宝和老师说了,他们很高兴,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棒!他们要回家了,我们给他们送回课文中去好吗?可千万别送错了哟!(让生字在课文中来,再回到课文中去,结合课文识记和理解生字,培养学生对生字的语感)打开书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个别语气指导。(仍强调鼓励)

三、指导写字

学习“双、立、丢”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找同学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的发现最珍贵,让学生的发现来指导学生的识记)

2、教师范写,在范写中强调:“双”字左边的“又”是捺画变点画;“立”字最后一横最长,“丢”字不要和“去”字混淆,而且上边的撇书写时不要太长,下边的写法和“去”相同。(强化识记,注意区别,深化认识,从形象的角度来指导。)

3、学生书空。(体会生字的笔顺和结构,初步观察和感知生字的结构和写法。)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把学生刚才书空的感觉转化成实际的书写,强化识记)

5、展示(展示写的好的同学,增强自豪感,体会成功的感受。)

四、播放歌曲:《小猫钓鱼》结束本节课。(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的期盼。)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睛天的夜晚,天空中有星星,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会背诵课文。

3、学会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舟字旁,学会一种笔画,横折弯。

教学重点:

指导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弯弯的月儿小汴的船”的意思是“弯弯的月亮象小船”“小小的船”指的象月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看晴的夜空吗?(出示)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月亮什么样?我们这种形状的月亮叫做什么?(月牙)

夜空这样美,有位小姑娘总也看不够用手托着小脸蛋,仰着头看天空(边描述边出示四肢皆能活动的硬纸板做成的小姑娘图片)看呀看??

连眼都不眨一下,这时,奇妙的事发生了。小姑娘竟坐到了月亮上。这是怎么回事?小诗《小小的船》将告诉你答案。

板书课题:2 小小的船

教学生字:的、船

二、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独立学习。

2、二读课文、读准字音。

小组学习。

3、三读课文,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丢字,不加字。

指名读―――评议。

三、出示目标

1、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字音准确。

2、背诵课文

四、实施目标

(一)逐句讲读诗句。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提问:“弯弯的月儿”指的是什么?

追问:①月牙什么样?像什么?

②“小小的船”是什么?

指名说

齐读: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2)比较:“弯弯的月儿”与“弯”的月心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

师小结:

“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弯、更让人喜爱。

(3)比较:“小小的船”与“小船”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

师小结:

“小小”的般比“小”船更小、也更讨人喜欢。

(4)指导朗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听老师范读,注意做到:

口齿清,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

范读―――仿读(齐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过渡:

小姑娘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那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意想着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

自己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生同做小姑娘托小脸出神望月亮的样子;师同时将坐着的小姑娘纸板模型拿下来放到月亮上并添画船桨,便图与书中图相同)

(2)提问: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

(3)引导理解“闪闪的”

师:星星在天空中不停地眨眼睛,我们就说这是什么样的星星?

师小结:

“闪闪的”就是“一闪一闪”的。

(4)引导理解“蓝蓝”的。

①提问:你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除了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还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②结合学生回答,引导理解“蓝蓝的”。

问:课文为什么不说“蓝”的天空呢?

指名说

③师小结:

“蓝蓝的”意思是很蓝很蓝,让我们觉得天空是那样美。

(5)理解“只”

夜空是多么美呀!除报一闪一闪的星星和很蓝的天空,竟然什么东西都吸引不了小姑娘!这就是“只看见”的“只”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都没看见。

(6)指导朗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轻声)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范读,生按前面所想的朗读要求仿计。

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7)初步了解什么是想象。

①问: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吗?

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坐到了月亮上?

师小结:

月亮并没有真的变成小船,小姑娘也没有真的坐到月亮上,这都是小姑娘望着月亮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的。

②问:现在知道小怎么会坐到月亮上去了吗?

(二)朗读全文

1、过渡:你喜欢这首诗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读时要做到,(投影):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词连读,按老师教的方法停顿,注意重音。

2、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子生轮读―――齐读。

(三)指导背诵

美丽的夜空,不但吸引了小姑娘,也吸引了我们班的小朋友,先不是?你愿意把这首描写夜空的小读背下来吗?

自由练背―――部分背―――齐背―――指包背

(可配上轻缓优美的音乐背景)―――评议―――齐背

师按挂图提示背诵。

五、课后练习

1、填空

弯弯的( ),小小的( ),小小的( )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 )里坐,只看见闪闪的( )蓝蓝的( )。

2、照样子用线连起来。

小小的 弯弯的 蓝蓝的 闪闪的

月儿 船 星星 天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

小学一年级学生演讲稿推荐7篇

小学一年级组上学期工作计划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7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优质7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教师个人工作计划7篇

5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7篇

小学1年级语文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