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教案可以使我们更加灵活和应变地应对不同的教学情境,教案的详细准备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美术湘美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美术湘美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准备:六种立体孔雀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纸、cai课件、六个孔雀乐园〔纸工〕
学具准备:学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配乐欣赏孔雀的录象、图片
2、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局部。
二、传授新知
1、揭示课题《孔雀翩翩》
2、师导言: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生答
3、探索研究:师将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灯下展示,并发到个小组中,学生带着问题讨论、研究。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
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4、总结:师把小朋友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考。
5、欣赏书本作品,说说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发表一下小朋友自己的意见。
三、作业:
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四、动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总结评价
?1〕评价: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2〕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为什么?
小学美术湘美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绘画的工具材料不拘束。
3、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教学准备:常规美术用具(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鸟随鸟妈妈搬迁到一个美丽而陌生的地方。好奇心驱使它告别妈妈,和其他的小动物一起玩耍。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朋友们都回家去了,可它却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家。
2、出示教科书第十页的放大挂图。要求学生看图思考,互相讨论:“说说小鸟是怎样找家的。”
3、请一些同学表演小鸟是怎样找家的。
4、抓住这种有利气氛,顺势引入新课:小鸟找不到家,谁能想办法帮小鸟找到家呢?学生又带着疑问开始思索。
5、看书p11,分小组讨论:“小作者是怎样帮小鸟找家的?谁有更好的办法能帮小鸟找到家呢?(当即表扬敢于表述自己见解的学生,表扬他们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告诉他们美术来源于生活,美术就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东西借助笔、颜色、材料等工具表现出来。)
6、教师:小鸟找不到家是因为天黑了,要帮小鸟找家,首先要有光、有灯,因此在画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到这一点。
7、将一些作品挂在黑板上启发学生,将构图注意事项编成顺口溜。即:“树儿稍微画大些,鸟窝画在树杈间,星星月亮不可少,这才体现是夜间。打着电筒和灯笼,照着小鸟回家中。”并作简单的示范。
8、布置作业:谁能想办法帮小鸟找到家呢?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9、巡视辅导。发现有新意的作品拿给同学们看
10、让同学间交换作品,欣赏作品,交流评议。
11、抽一些作品挂在黑板上分析、讲评。并亲手将画得好的贴在班上学习园地中。b、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小学美术湘美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
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
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七)课后记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小学美术湘美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同学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身的'感受表示出来。能力:培养同学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内容分析
1.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2.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演示、讲解
板书设计
植物写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园、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同学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同学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4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示?
5、同学作画、教师辅导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交叉等变化。
6、小结 展示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小学美术湘美教案篇5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风貌特征;能画出心目中家乡的美丽,并能将主次构图关系运用于画中,培养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进一步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家乡景物特征的认识和主次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家乡景物特征的把握与表现。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爱家乡的什么呢?
学生回答。
二、引导记忆
家乡具体体现在哪里?有哪些不同于别处的地方?(山水、田地、特产、风俗等)让学生尽情的诉说。
三、观摩教材
1、课本上的学生的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
2、在构图上是怎样处理的?(前主后次、前虚后实、前大多、后小少)
3、都画了哪些特定的内容?(房屋、街道、田野、树木、人们等)
4、各运用了哪些工具材料画出来的?(彩色水笔、色粉笔等)
四、用实例述说身在他乡的人们是怎样怀念自己的家乡的,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为将来建设家乡而努力。
五、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1)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可将自己与家乡人画出来。
(2)注意教材中的图片与构图样式,有主次有取舍。
(3)绘画工具不限。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六、作业展评,课堂。
小学美术湘美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