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质量和内容可以因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而异,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考虑到课堂管理和纪律问题,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
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二、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貼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
能力:通过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知识:使学生知道健康的兴趣,培养文明行为和高尚情操。懂得具有一种特长,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名人兴趣爱好广泛的小故事。
2.学生准备能展现自己特长的作品。
3.制作课件:海伦凯勒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畅谈兴趣
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你们看,他来了。(出示课件)
教师提问:谁愿意先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事?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及时评价。
小结:听了大家的话,老师心里特别高兴。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了解到大家的兴趣是健康的、有益的。这些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中,你最拿手的是什么?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结成小组,在一起说一说,看一看。一会儿每个小组选出最棒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二、小组合作,展示自我
学生根据兴趣结成小组,交流自己的特长和作品。
三、师生互动,因势导行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谁愿意第一个到前面来亮亮你的绝活儿?
学生展示特长:舞蹈、绘画、书法、唱歌、弹琴……
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广泛的兴趣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而要使兴趣发展成为特长,需要讲究方法,持之以恒。
对于性格内向、不敢发言的孩子,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相机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使学生知道只要肯尝试、肯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四、广泛交流,拓展兴趣
教师指出:其实同学们熟知的许多名人,他们的成功与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都是有联系的。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这方面的小故事,你们搜集了吗?把你搜集的小故事在小组中讲给其他同学听一听,每个组选出一名讲得最好的同学一会儿讲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讲故事。
教师小结:这些名人的成功告诉我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品格,陶冶情操。老师真希望你们能继续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老师相信,将来你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五、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同学们,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咱们班是一个小家庭。正因为同学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才使我们这个家庭的生活丰富多彩,才使我们在这个家庭中生活得如此快乐。好了,同学们,让我们走上台来,带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给我们这个小家庭留一张全家福吧!
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篇3
1、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家庭生活中的相关经验,以艺术化的方式再现家庭劳动生活的情境,亲身体验父母做家务的辛勤,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2) 鼓励学生自主、大胆地选择多种材料,尝试从色、形等方面制作“创意美食”,提高学生剪、贴、粘、搓、捏等手工技能。
(3)使学生充分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享受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发现食物的造型和色彩,感知生活、劳动中的美感;自选身边的材料制作“美食”,突出造型表现和色彩搭配。
3、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有关家庭劳动生活的歌曲。美术工具:剪刀、彩笔、双面胶、橡皮泥;废旧材料:海绵、泡沫、卡纸、包装袋、彩带、大小纸盘、树叶等。
(一)课程导入(3分钟)
1、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课前,播放相关歌曲渲染课堂气氛,如《劳动最光荣》等。
并利用多媒体滚动播放三组时尚创意图趣(花朵小人、树叶玩意儿、蔬菜版世界名画)
?设计意图】从视听双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三组趣图酝酿了浓厚的手工艺术制作氛围。
2、教师点名,确认学生出勤情况,检查学生材料准备情况。
?设计意图】确保学生安全到位,暗示学生准备上课,检查学生材料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材料的好习惯。
(二)教授新课(10分钟)
1、巧设提问,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通过每个同学自己的劳动制作出有创意的美食。先请同学们谈谈在家中都是谁做菜?做的怎么样?(引导从色泽和造型上回忆评价)同学们有没有帮忙呢?
学生回答
师总结:同学们在家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2、感知欣赏,丰富视觉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道菜做的怎么样?
板书设计:色彩 (搭配)
造型(几何造型、象形造型)
装盘(盘子的形状、盘边点缀)
提问学生
?设计意图】美食图片欣赏,出示各种各样的美食图片,鲜艳的色泽和各具创意的美食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进一步感知探索其色彩和造型上的特点。探索发现美食的色泽和造型以及盘子的点缀装饰,结合板书设计让学生印象深刻。
3、范例讲解,激发兴趣
引导方向:
1)要做面食还是盘菜还是小吃?
2)主料用什么材料,用何种造型放法?
3)配料用哪些材料,用什么造型方法?
4)总体采用怎样的拼摆方法?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吧。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欣赏范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准备的美术工具和搜集的废旧材料?进而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三)课堂练习(20分钟)
师:那我们今天所准备的材料能做出怎样的“美食”呢?大家都有什么创意?动手做一做吧?
温馨提示:注意色彩的搭配、美食的造型以及盘边的装饰
分组进行“创意美食大比拼,让我露一手”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盘创意美食。制作完后进行美食宴席共分享,给自己的创意美食取名并写上推荐享用的理由。最后将作品拍照课后在学习栏展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大胆地选择多种材料,尝试从色、形等方面制作“创意美食”,提高学生剪、贴、粘、搓、捏等手工技能。
(四)评价总结(7分钟)
多元评价,拓展延伸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法,促进艺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作品的评价,我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各小组进行自评(从小组合作情况与本组的作品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自评);然后全班同学互评(从作品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以及美食的造型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体评价(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出色的“小厨师们”,我们的课堂到这要结束了,大家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呢,回家展示下你的厨艺吧。
?设计意图】从课堂的手工制作延伸到家庭真实的劳动,让学生将艺术的成功与喜悦感延伸到真实的家庭劳动中去,在生活中感受美创造美。
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篇4
教学用具:滋水枪、宣纸、广告色、毛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组分配角色(目的:使学生意识到合作时需要谦让。)
师述:咱们先玩个过家家的游戏,小组里的四个小朋友现在是一家人,请小朋友选出谁当大哥、大姐、谁当弟弟、妹妹
2、请一个小组说一说角色分配。
3、:既然是一家人了,一会儿做游戏时,可要互相谦让,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助,看哪家的兄弟姐妹能得到小奖章。
(教师展示备好的小奖品)
二、新课:
1、玩玩滋水枪
师述: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但是考验你们的时候也到了,因为每家人只有一把枪,看一看谁最会当大哥,大姐。
我和水枪要一起去散步了,看!我们一会走直路,这边还有地方再走一走弯路,还会爬大山,好玩吗,你们也试一试吧。(教师演示)
2、提要求
四个小朋友都要在一张大宣纸上滋颜色。
一家人商量一下谁先滋颜色。
每人随意滋一条路线,那有白纸往那滋,可以边滋边走、可以碰到、穿过别人的线但千万不要只滋一个地儿因为纸湿透了易破。
如果水分太大可用吸水纸沾一沾。
听命令:begin(开始)stop(停)。
教师说stop并举红牌子时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说stop,练习一遍,看那家人最听指挥。
3、学生开始游戏,教师选一组学生到前面来滋。
4、教师宣布stop学生齐声应答,此时选出优秀家庭,并发奖品。
并引如下一项游戏
5、游戏:捉迷藏
(1)师述:有好多的东西都藏在我们刚滋出来的大纸上,让我们看一看它们藏在哪?当然这也需要你的一点想象力,先仔细看一看滋出的线和形象什么?也可以绕着桌子换个方向找一找,看哪家人的眼睛最尖,找出来的最有趣!
(2)请一组小朋友上来介绍找到的东西,再让它们显形,选个代表用教师备好的颜色把它们涂出来。
师问:再加点什么就更像了。
学生边说教师或学生添画几笔,使它更接近这个形象。
b、请别的组的小朋友找一找,在他们的画中还能发现什么?
(3)再继续找一找,涂一涂,把藏起来的东西都找出来.
a、提要求:四个小朋友把找到的东西互相说一说,再商量一下它们缺什么,怎么补,还要由大哥、大姐监督让一家人轮流补画出来,避免吵架事件发生,凡是发生吵架事件的扣除星星一颗。
b、学生练习:
每组哥哥姐姐可以让一名画完的弟弟妹妹去逛一逛、问一问别的家的画。
6、教师宣布stop学生齐声应答,教师安排放好工具,此时再选出优秀家庭,并发奖品。
再引如下一项游戏
7、展示合作的画
(1)、编个故事介绍你们的画面,如果画面需要可以用滋水枪再滋一些形象和背景。
(2)、师问:想不想看看别人家的画?
老师也要和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选一选喜欢的,或者想让小朋友讲讲的找一幅画。
(3)、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
三、:
1、欣赏:
今天我们用滋水枪和广告色边玩边画了一张非常有趣的画,其实还有很多边玩边画的方法呢,小朋友看这些是小朋友的作品,看一看,猜一猜这些都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课件:图片沙画手指印的画雪地上的画)我这里还有大画家的作品呢,他们更会玩这画画,(继续看课件中的画家作品)。
2、联想
(1):图片(生活中的痕迹)你们看这是什么东西,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2):动脑筋:变废为宝
你们看我这里又一个大纸箱,由于脏水把它弄脏了有很多水印,所以有人要扔了它,太可惜了,你觉得他们的污点看上去象什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它的污点变漂亮吗
师述:我也要学习小朋友,这么善于想象,我想有了丰富的想象力生活中一定会出现更多异想不到的装饰物品。
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小鸟做窝的方法,做一个富有创意的小鸟窝。
2、在学着用彩泥做几只小鸟与鸟窝搭配。
3、引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用彩泥、树枝、卡纸、甘草等物品做材料,通过揉、搓、捏、拼、折、剪、贴等方法制作成小鸟和鸟窝。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独特而美观的鸟窝和小鸟。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提前制作好几种小鸟和鸟窝。
学生:彩泥、树枝、树叶、卡纸、羽毛、干草、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展示各种小鸟和鸟窝。
教师播放小鸟叫声的音乐,戴上小鸟头饰扮演小鸟,带领同学们去观看自己和同伴的家。
2、导入课题《小鸟的家》。
二、赏析评述,讲授新知
1、看书欣赏各种小鸟和鸟窝的图片。
看一看,说一说鸟窝有什么特点。(形状,材质,结构等)
小结:
(1)鸟窝基本上呈一个杯状构造,将鸟窝拢为一个整体。
(2)小鸟一般将窝搭在树枝上、草丛边、房檐底下等等。
(3)小燕子衔泥造窝,大部分鸟类采用树枝、甘草、羽毛等材料造窝。
2、展示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图片。
以鸟巢的外形而设计的,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3、出示漫画,渗透环保教育。
讨论:“小鸟为什么会失去了家?”
思考:“你能为小鸟做点什么?”
(重建美丽的家园。)
4、提问:你会给小鸟设计个什么样的家呢?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设,采用彩泥或者卡纸制作小鸟,树枝或者树叶等等材料制作鸟窝。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根据小鸟和鸟窝的外形,设计基本图形,突出概括、简洁特点。
5、视频示范,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制作鸟窝的过程。
6、学生、教师范作欣赏。
鸟窝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
三、实践操作
作业:运用彩泥、卡纸、碎纸条或草等手头拥有的材料,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鸟窝和小鸟的制作。
要求:巧用材料,大胆创作,制作精美独特;注意工具使用正确安全,垃圾装进袋子里。
四、作业展评
分小组展示作品。对作品的选材、制作方法、创意以及学习态度进行介绍。
五、拓展小结
1、将所做的鸟窝投放大自然。
2、小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它,保护它,给它们创造一个美丽温暖的家。
六、教学结束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已慢慢地从幼稚走向成熟,他们的心理情绪容易动荡,当他们在学习、☆.1mi.net☆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阻碍和困难时,极易产生一种紧张、焦急、胆怯的情绪。因此,我将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勇敢的我》的美术教学设计中,正面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目的就是为了能使他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一些令自己感到紧张、害怕的事情,这很正常,在人的一生中也在所难免。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能勇敢地克服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
二、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一节“造型、表现”领域课程,美术学科本体的技法重点主要是采用各种绘画材料,让学生学会观察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特征,并引导学生勇敢地把自己的所观、所想大胆地画下来。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探讨方式,使学生在循循善诱中,明白“勇敢”到底是什么,大到见义勇为,不怕牺牲,小到对日常生活中困难的克服。并通过教学,最终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人天生就是勇敢者,我们每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会从原本的胆小、懦弱变得勇敢、坚强。所以本课从课目到教学环节设置、作业方式都考虑到德育的暗示作用,让学生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性情。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勇敢的自己,学会对人物动态特征、表情特征的观察与描绘。
2、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及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四、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特征,并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难点:
对胆小及勇敢的人物表情和动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和描绘。
六、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1、师生交流,增进了解。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有件事情请大家帮忙,老师最怕疼了,可是我最近长了一颗小虫牙,医生说必须拔掉,我应该怎么办呢?(勇敢面对。)那么,你们觉得自己是勇敢的人吗?认为勇敢的同学请举手。真不错,你们做过哪些勇敢的事儿呢?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样的心情?能告诉老师吗?(学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每个人都会遇到令自己感到紧张、胆怯的事情,特别是第一次做的事情,这其实很正常。可如果不去勇敢地面对它们,向紧张和胆怯挑战,就会导致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做不了;本来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却达不到好效果。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画面。
3、好!我们今天就来以这些勇敢的人为榜样,学习第8课《勇敢的我》。
(二)讨论评述(欣赏):
1、师:在我们的美术书中有三幅表现“勇敢的我”的作品。打开美术书第14页,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
2、共同欣赏分析(逐一欣赏):
解决问题:(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特征。)
仔细观察勇敢的“我”表情有什么特点?其他人呢?(在黑板上示范画人物特征)
3、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其他的画“勇敢的我”,好吗?你们有信心画得比他们勇敢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观、所感、所想大胆地画下来,通过画笔,再一次感受自己勇敢时的心情。并提示学生可以对作品的造型和色彩进行大胆地想像与夸张。
(三)创造表现(创作):
1、学生开始创作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2、对有新意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展示,以给其他同学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展示交流(评价):
1、师:同学们,你们“勇敢的我”都画好了吗?举起来让我看看,好吗?
2、师:看看谁最勇敢,愿意第一个上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介绍“我”在做什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人物的表情和动态有什么特点?)
3、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自评和互评,说一说自己的成功之处,找一找别人的闪光点,互相也提出有创意的修改意见。
七、课后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学习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表现庞大的动物。
3、通过泥塑恐龙,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培养学生用捏塑的手法表现大树。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用泥塑的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恐龙的图片资料、彩泥或陶泥、恐龙玩具模型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泥塑刀(可自制)、彩泥或陶泥。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各类恐龙图片,说说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恐龙的外形特征与现存动物,如大象、鳄鱼、鸟类等动物相比,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类型的恐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
3、师生一起探究:怎样用泥塑表现恐龙?
4、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外形的基本特征。
5、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25页泥塑步骤图,教师现场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泥塑恐龙,进一步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7、作业建议:用泥塑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恐龙。
8、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9、展示评价:以“恐龙乐园”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10、拓展延伸:欣赏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恐龙(绘画、拼贴、剪影等)
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篇6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造型创意课,是一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课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儿童的见闻和阅历比成年人少得多,但儿童可以海阔天空地去想象,而且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想象的事物特别的富有童真童趣。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太阳和月亮的有关知识,掌握描绘太阳和月亮的方法,学会创造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提高绘画能力,同时太阳和月亮这一课也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创造出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生动、活泼。课中能够以太阳、月亮为主角自编一个小故事,并且画出来。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画出他们眼中的太阳、月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使他们懂得生活中不缺乏美的景观,但要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心灵。同时让学生能够学会主动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通过自己的力量找到答案。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月亮形象设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创造出太阳月亮的新形象,构图新颖,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教学方法:在本课中,我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在探究中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更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教学思路:选择学生生活、知识、情感上已经熟知和接受的太阳和月亮的个性形态,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我爱太阳我爱月亮》。(课件:听歌《我爱太阳我爱月亮》)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太阳和月亮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太阳和月亮是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好朋友,让我们和好朋友问声好。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师板书)太阳和月亮
二、讲授新课:
(1)新授画太阳
师:首先我们学习画太阳。太阳也是有脾气,那你知道它会发脾气吗?脾气从脸上的表情一看便知。(课件:太阳喜怒哀乐的表情)我们来看看,那你猜到太阳今天是什么表情呢?
生:高兴的、生气的、兴奋的。。。。。。
师:小朋友说的太好了。那就让我们画一画他的表情!(根据学生的想法提示他可以画出表情的表现方法。)想想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绘出太阳的表情呢?(课件:勾线笔、油画棒、水彩笔、彩铅等)等会儿你们就来发挥自己的水平,把太阳的表情表现一下。
师:你们个个都是造型师,真棒!瞧瞧瞧:有一位朋友吃醋了,躲起来了,猜猜是谁?
生:月亮!
师:对,各位小造型师,下面我们就来给月亮换换妆吧!
(2)新授画月亮
师:(课件)那我们给月亮打招呼吧!
生:月亮,你好!
师:怎么为他打扮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首先在这里要问问小朋友:谁听说过关于月亮的故事吗?那你愿意和月亮交朋友吗?(课件)
生:听说过:嫦娥奔月、猴子捞月亮??愿意!
师:那你怎么为月亮打扮呢?
生:可以给月亮扎个小辫子,戴个皇冠,给月亮带个卡子,也可以把月亮当作摇篮。。。。。。
师:那我们就来给月亮打扮打扮,看那位小朋友打扮的最漂亮。
三、介绍太阳和月亮的小知识: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太阳和月亮还有地球都是一家人(课件):古人对太阳和月亮充满了好奇、敬畏和崇拜。太阳光明,充满能量:月亮宁静,牵引遐想。在科学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行星而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地球和月亮构成的行星系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从而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差别.在地月行星系中,月亮围绕地球转动,同时地球不停自转而产生昼与夜的差别.
(当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会出现日食或月食现象:
当月亮在中间挡住了阳光射向地球,就出现了日食;
当地球在中间挡住了阳光射向月亮就出现月食.)
当老师介绍完太阳和月亮的小知识,下面就请你们小造型师给太阳和月亮两个朋友来化妆吧!(课件: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业展评
1、请几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让自己画的太阳和月亮见个面,替月亮介绍一下太阳(如:你好,我叫月亮,我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我今年7岁了。。。。。。),然后再替太阳介绍一下月亮(如:你好,我叫太阳,我是一个活泼的小男孩,我今年也是7岁,很高兴见到你。。。。。。)
2、在学生画的作品中选出大家最想认识的太阳和月亮,为他们颁发最具人气奖。
3、对于画得好的小朋友给于表扬,画的不理想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画的太阳月亮和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大家画的太阳、月亮比天上的更好看、更有趣,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把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东西变的更漂亮的方法,只要细心观察,用心体会,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心灵,老师相信,你们还会画出更加美丽的世界。
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篇7
教学思路:本课让学生欣赏一些用点、线、面、形、色来表现的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从重受到启迪,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形、色来作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边线嫩里和综合评价能力。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大胆地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切身的体验表现自己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可以大胆夸张的表现,要有独到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
学生:水彩笔和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可以用来品尝的小食物。教师准备几种气体和液体,用深色的瓶子封好。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大片大蒜,让学生品尝。出示几幅地图共学生欣赏。
2、学生品尝大蒜,让全班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表情。
3、薛恒说说自己品尝后的感受。
4、再让同学品尝一些味道,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5、学生尝试闻一闻,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展开活动。
1、请小朋友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尝一尝、闻一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品尝味道,表述自己的感受。
1、拿出自己的绘画工具用点、线、面画一画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尝试表达,战士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活动。
1、欣赏书上的作品,体会作者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理解大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3、小组讨论自己对各种味觉和嗅觉的理解和感受,如何用颜色和线条边线这些感受。
4、选择一种或几种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工具大胆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五、延伸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相互欣赏评价。
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篇8
指导教师:xxx
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欣赏佳作,提高欣赏水平。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5、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地点:三(1)班教室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 (1)组建兴趣小组,明确要求 (2)了解简单的美术尝识
第二周 (1)欣赏儿童画佳作(2)讲解简笔画的作用与意义及造型原理 第三周 (1)简笔画练习---画静物 (2)简笔画练习---画植物
第四周 (1)简笔画练习---画动物 (2)独立创作
第五周 (1)了解儿童画及分类、欣赏佳作(2儿童画练习
第六周 (1)线描风景画(2)美丽的海底世界
第七周 (1)各种各样的昆虫 (2)独立创作
第八周 (1)有趣的拓印(2)练习画竹子和熊猫
第九周 (1)欣赏科幻画(2)科幻画:美丽的宇宙 第十周 (1)独立创作:科幻画(2)蜡笔画创作
第十一周(1)油画棒创作(2)彩笔画创作
第十二周(1)画部分动物(2)独立创作
第十三周(1)手工:剪纸花、草(2)手工:剪动植物
第十四周(1)剪贴风景 (2)画水生动物
第十五周(1)画庆元旦画展画 (2)画庆元旦画展画
第十六周(1)欣赏、评价画展画(2)独立创作
第十七周(1)画人物动态(2)画人物活动风景画
小学美术门和窗教案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