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真阅读书籍可以写出优秀的读后感,一本好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感悟,一起来写读后感吧,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1
我最近一直在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一共三大本(上、中、下),这个“食粮”可真“厚实”啊!但是并不难“啃”。
虽然只读完了上册,但是我还是有不少的心得体会的!此书讲的正是从时期到“改革开放”的农村农民的生活经历,主要围绕孙少安、孙少平两个农村兄弟俩来展示黄土高原普通农民的生活。
体会一:新中国虽然建立,但人民的生活并没好转,十年可谓是让人心惊胆寒,看过相声《照相》的,就能感受到当时人民的麻木不仁与愚昧。而主要原因就是人人都不学习,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就只知道劳动,并且有一丁点的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就要被劳教,甚至被虐待,还要在当时的全公社开展批判会,若细细一想简直就是可笑至极!迂腐啊!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老话一点也错不了,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岂能不好好学习?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获取知识才能使国家、民族变得富强起来啊!
体会二:孙少安的生活就是在十年中度过的,是个典型的庄稼人,由于在那个动乱时代,他也成了“牺牲品”,只有小学文化,只能用劳力生活,这也是当时普遍农民生活;而弟弟孙少平则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知识青年,他对知识十分如饥似渴,在四五运动的时候也是激情澎湃,但是他也注定成为了又一个“牺牲品”。1977年,国家重新推举了高考制度,由于缺课过多,这个“知识青年”只能名落孙山了,但幸运的是他也做了一名工人;随着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代表着国家新一代的领导人,在1979年的春天点点划划,勾出了改革开放的设计图,中国开始走向繁荣!正是由于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更应该努力进取完成祖国对我们的期盼!
此书还有一半没有读完,我想当我“啃”完这块儿厚重“食粮”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心得与感叹!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2
郝红梅,相信看过《平凡的世界》的同学都对她不陌生。说到郝红梅,大家对她的印象可能都是朝三暮四、水性杨花,还有偷窃的败坏品质,虽然我一开始对她也有这样的看法,但越往后看越觉得她还有另一面。
郝红梅可以说是班上长得最漂亮的女生,但是因为她是地主家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政治包袱,所以她想要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能够过上比现在好的日子,她就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这里也就看出郝红梅的责任感和对家的爱,即使这个家给予她的不是良好的家庭条件,而是沉重的政治包袱,她依旧选择为这个家承担起一切。但在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是不现实的,所以她才选择找一个有钱的人嫁了,因此她才去高攀家境很好的顾养民。
但命运总是像在向这个可怜的人开玩笑。偷手帕事件发生后,顾养民不得不和她分手。后来她选择嫁给了一个外乡的小学教师。当她刚开始过上让她感到温暖的生活时,老天似乎又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她的丈夫去世了。这时的郝红梅可以说是真的崩溃了,但她没有被生活的不幸遭遇给打垮,在外面摆了一个水饺摊,用那可怜的收入来养家糊口。这时老天似乎又给了她希望。再遇到田润生后她表示愿意嫁给田润生并且愿意等他。虽然在过程中也遭受到许多苦难,比如润生家人的阻拦、自己的条件、还有村上毛蛋的猥亵,但她依旧带着对润生和生活的希望,坚强的走了下去,并且终于等到了润生,过起了幸福的生活。
她是那个年代不幸女性的代表,但她始终都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努力打拼,对未来始终心存希望,她的这种坚强难能可贵。她与田润生的相遇可以说是命中注定,,也是命运对郝红梅最好的回报与结果。
郝红梅虽然不是书中的女主角,可以说是一个小人物。命运多舛,经历坎坷。她一开始也对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经历了许多挫折之后,她成为了一个现实、坚强、成熟的女性。她没有像祥林嫂那样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她秉持着对生活的希望面对残酷的现实,与这残酷的生活进行抗争。她锲而不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非常难得。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与挫折,就如同这次的疫情一样,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另谁都想不到,但是大家还是众志成城,共同抗疫,迎接温暖、美丽的春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当苦难来临时,每个人都似乎像一个一开始的郝红梅,孤独无助,渴望得到援助。但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现实的,就像一开始的郝红梅,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找一个好的夫婿身上,但残酷的现实告诉她这条路是不可行的。要想摆脱苦难,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并且秉持着对生活的希望,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美好的时光总会到来。
最后,也希望这冠状病毒能早日远离人类;也愿山河无恙,岁月静好;我也想祝愿大家能拥有郝红梅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懈、坚强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品质,珍惜现在,也要珍惜生活中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会当凌绝顶,一看众山小"!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3
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每一次阅读都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这部小说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荡气回肠、充满活力的生命赞歌,向人们揭示着人生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对生活所持有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信念——“相信自己”。
少平和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里,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并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从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也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怎样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苦难的确是一种不幸,它会带给我们物质上的损失或身体上的伤害,甚至精神上的打击,但换一角度思考,苦难也是对我们的身体、精神的锻炼和磨砺。只要我们有信心去面对它,战胜它,它就会转变成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苦难确实是一笔财富,它不时地让我们扪心自问:“在拼搏中追求的,不单单是结果,还有奋斗的历程。”“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我们在感叹《平凡的世界》苦难的同时,从书中字里行间流淌出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那份深厚情意。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等等,书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亲爱的。
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一一展现。也正是这些浓浓的爱,像巨大的力量,支撑着深受苦难的人们自强不息,不断前行。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4
?平凡的世界》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努力的历程来展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孙少平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以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实在可敬。
书中那个平凡的世界里孕育出了很多像孙少平孙少安一样的不平凡的人,这让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在孙少平的激励下,我热爱上了读书,并且一直保持着读书的热情,享受着阅读的快乐。特别是师范最后一年,富裕时间较多,我集中读了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如《东方》、《冬天里的春天》、《钟鼓楼》、《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骚动之秋》等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并且使我后来受益匪浅。时间久了,我自己有这样的一种强烈感受:只要我一读书,心里特别明亮、清爽,就有如神助,有很多想法,有许多灵感,总能说出或写出一些自认为有水平的话来。这大概也是爱读书的好处之一吧!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5
每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这个寒假,我开始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这部小说是围绕着孙玉厚一家展开的。这个家里,年龄最小的是兰香,她从小就十分懂事。上小学时,别人家的孩子穿的是一件件新衣服,而兰香穿的是破破的旧衣服。虽然如此,她却从不向家人要新衣服。因为她知道,这个家实在是太穷了。每当家里有一些好吃的,她也总是找借口躲得远远地,她要把好吃的留给年迈的奶奶。
兰香不仅懂事,而且十分勤劳。当她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时,每天放学回到家,她就会提起她的小篮子,到山坡上拾柴火。她年龄小,拾的少,但每天拾得柴火也够妈妈烧两锅哩。兰香还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小时候,她的爸爸和哥哥们围在一起算账,她在旁边看,一口就说出了答案。课堂上,兰香的数学老师写了一黑板的数学题,刚写完,兰香就站起来说:“这道题等于零。”
兰香只是书中的一个人物,还有许许多多的让我十分感动的人物。有吃着黑馍配雨水菜汤却仍然坚持学习的孙少平,有十三岁就扛起家庭重任的任劳任怨的孙少安,还有润叶、金波、田晓霞……他们青春的勇气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我们拥有如此美好的生活环境,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好好学习呢?
我是一个平凡的小学生,我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断知难而进,努力执着。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