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出优质的读后感,我们一定要把书看懂,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可以使我们回顾书中内容,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篇1
刚刚翻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最后一页,有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路遥的这部著作娓娓道来六七十年代的农民从热闹的合作化阶段到单打独斗的生产责任制阶段,从饥一顿饿一顿到吃饱穿暖,这些农民凭借自己的双手在平凡的世界里挥写自己的人生篇章。十年间,中国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巨变,农民的生活也改头换面,最起码达到了温饱水平。平凡的世界里,这些不平凡的人们啊,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诉说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跌宕起伏,向我们诉说了那个年代的贫苦大众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忠贞不渝的爱情。尤其是孙少安和孙少平,他们都是自强不息的,相信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在生活的磨练中慢慢变得强大。
孙少安为了整个家庭早早辍学,扛起家庭重任,起早贪黑。后来抓住了时代的机会,弄起了砖厂,不仅给村民提供工作机会,还造福双水村,盖了学校。最为可惜的莫过于他和润叶的爱情,农民和吃公家饭的因为人生路不一样,所以孙少安主动放弃润叶而和一个山西的农村姑娘结婚了。从这里我深深体会到为什么父母那一代对于公家饭碗或者铁饭碗那么忠爱了,因为在那个年代,吃公家饭的就是高人一等的,就是令人羡慕的。很显然,现在的这个时代,人们对铁饭碗有了不同的看法。
孙少平最后回到了煤厂,是很出乎我的意料,一个有文化的人完全可以在省城某个职位,总比在危险的煤厂干力气活来的好。或许,像作者说的:“一些人因为苦而竭力想逃脱受苦的地方,而一些人恰恰因为苦才留恋受过苦的地方”。无论生活多艰苦,他不忘补给精神上的粮食,不忘记阅读。受晓霞的影响,他养成了每天看报的习惯,还有晓霞给他的《参考消息》,了解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不仅是精神上的慰藉,更是开阔了思想和眼界。而现在的读物唾手可得,我们却将其搁置一边,确实值得自我反省。
田福堂这个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双水村的书记,起初在双水村兴风作浪,吃惯了集体饭的他,受不了责任制的变化,发现双水村没了他照样运转,甚至比以前更好,至少人们可以吃饱饭了,他的存在感没有了,不得不下地干活,认同命运的变化,最后他演变为一个看透人世的老人。
作者刻画的人物中,我感受到了,人们无论什么时候,所经历的挫折和困苦磨难不过是一个躯壳,而生活最伟大而真正的意义在于不论经历了什么,对生活仍然充满热情,对远方仍然充满期待。
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篇2
要努力,不是为了要感动谁,也不是要做给哪个人看,而是要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并拥有选择的权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我眼中的平凡的人并不是渺小、脆弱的人,而是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自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平凡的世界》这一本著作带着我走进了平凡的世界,遇到了一些平凡的人,也发生了一些平凡的事情。一片黄土地之上,生活着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通过痛苦、挫折、劳动、追求、爱情和社会冲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普通人在成长路上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本书中一直在叙写着孙少平生命中一件件平凡的事,这些事或许我自己及身边的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一些。孙少平是一位“揽工汉”,进城拉砖,用赚来的钱建窑烧砖,因为他追求努力,于是从揽工汉成为了建筑工人,最后又当上了煤矿工人。也因为他不甘平凡,而尽心尽力干活,成为了优秀工人。虽然平凡的他在后来的工作中遭受打击,并且祸不单行,妻子被确诊为肺癌,可他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又充满信心与希望回到矿山工作。
我们的生活要远比他幸运,无论从出身还是经历。但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有时却不能像孙少平那样乐观和努力,虽然他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可他却追求着不平凡的人生。现在的社会,你不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是活不下来的,至少活得没有尊严。书中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话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没错,无论什么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孙少平的劳动使自己强大的成长历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世上有且仅有一种成功,就是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付出自己的劳动才能收获幸福,世上无不劳而获的馅饼,所以勤劳和懒惰的差别就映射了以后的生活质量。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由三、五年前的选择和追求决定的,而三、五年后的生活是由今天决定的。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将陆续迎来中考和高考,要想在这个“战场”上赢得阶段性胜利,现在的每一天便是我们“磨拳擦掌”的时候。无需抱怨学习的辛苦,竞争的残酷,何不想想,我们能拥有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这是何等幸福?而我要与这么多人竞争,也正是因为我不是平庸之辈。
孙少平只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工人,却活出了不平凡的自己,有着一个不同于寻常的人生。对啊,在这平凡世界中不管多辛苦多艰难,也应该感受生命的重量。
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篇3
“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这句话是作者美句中我最为喜欢的一句,人人都是最平凡的人,可他如果成为不平凡的人是他一定为此奋斗过。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的人,但也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第三次看《平凡的世界》,没有第一次看那么有感触,但还是触动人心的,路遥的这本书真的是投入生命,深入灵魂的。
路遥先生笔下的人物,事物,环境很细腻;人物刻画,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还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悲与欢,心酸与痛苦,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它的生活意义与执念,无论好与坏,这就是路遥先生所体现出的生活的真实性,现实中不就是这样吗?是啊,那种情感,挣扎内心的苦闷,最后的人生选择,当你走进整个故事来看,才恍然觉得孙少平的选择是正确的。
这部小说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荡气回肠,充满活力的希望赞歌,向人们揭示着人生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痛苦与欢乐,挫折与追求,告诉人困难与挫折只是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对生活所持有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信念——相信自己。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并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从一个平凡的故事中,也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与思考……
曾经听到这样一句话,读书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成本最低最廉价通往高度的方法。我所说的读书,是一种从心灵可以感知到的幸福角度。
生活中无处不有纠结与挣扎,而现实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常常使人彻底堕落,只有在无比的痛苦中还能巍然站立,有力把握着生活马车的车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让自己更棒,更好,更不平凡。只要选择了,我便决不后悔!
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篇4
对于世界来说,人类是平凡的;对于人类来说,其他人也是平凡的。套用《小时代》中的一句话:“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平凡的世界》没有华丽辞藻、没有离奇情节、没有恢宏的场面,只是用平凡的语言讲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就如同书名,一切都是平凡的故事。但这些“平凡”远比豪言壮语、丰功伟绩更动人。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主人公孙少平,虽然他只是一个拥有着悲情命运平凡农民:爱情不如意,与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在被同班同学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变恶劣;事业发展也十分曲折,最终由“揽工汉”顺利转换成煤矿工人,由于自己的高中学历加之自己勤奋好学得以锻炼深造的机会,要相信知识的力量,努力的力量。正如书中所说“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平凡的孙少平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人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
读完之后,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支撑着像孙少平这样平凡的农民心怀梦想向命运发出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我想,根源上应该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孙少平只是千千万万凡人的缩影,我们国家、单位、身边又何止一个“孙少平”?当奋斗成为常态,那收获就会成为必然。正是由于以他们为代表的是我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兢兢业业工作。
因为心中有梦,所以奋力拼搏。在平凡中造就伟大,是边防战士不畏严寒、站岗戍边的顽强身影,是科研人员淡泊名利、攻坚难关的创新历程,也是我们全体教职人员们坚守岗位、发光发热的责任担当……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追梦人的脚步从未停歇。有着精益求精的不懈攀登,普通工人也能成长为大国工匠;有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强不息,平凡岗位也是建功立业的舞台。
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篇5
“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在这优美的语句中,《平凡的世界》这部巨著的帷幕渐渐打开。当小说中一幕幕悲剧发生时,我们迫切的希望会有奇迹的发生,我们都希望这部作品会如同其他文学作品一般,是完美的、是无瑕的。可它却不然,作者用他朴实无华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出了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泪水,以及生活中的困境,描绘出了那并不带有神奇色彩的生活。在他的笔下,我们渐渐融入了这部《平凡的世界》,而后也看清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整部小说主要围绕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小说中更是多次涉及到人物间的情感纠葛,令人常常唏嘘不已。
孙少平,一位经历了各种苦难却从不放弃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从不自卑;虽疲累,却从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求。敢于上进,敢于拼搏,敢于孤身走进陌生的城市。他坚信自己能够闯出一番天地,更坚信自己不会是一位平凡而又朴实的农民,一切只因心中的那份信仰。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敢拼敢干的上进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作者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纵然最终少平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破坏他高大的形象,更不会动摇他那颗年轻的、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心。
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因为家庭支撑不了自己和弟弟的学费,便从十三岁开始干农活,来养活孙家一家人。他是一位出色的农民,却比一般农民拥有更先进的思想。正是这份思想,使他很快成为了村里的“能人”。他凭借着那份不服输的劲儿很快便让家里的光景好了起来。更难得的是,他肯带领全村村民一同致富,这远远超出了农民传统的门户观念。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却凭一双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毅力渡过难关,他的那份吃苦耐劳的精神着实令人赞叹。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可在作者的笔下却充满了种种悲剧。
孙少安终于飞黄腾达,可妻子秀莲却劳累至病;田润叶终于明白向前对他的一片赤诚,可当她毅然选择向前时,向前已是残废;少平虽贫苦、地位低下,却凭借他特有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田晓霞的芳心,正当一切都趋于美好时,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金波,放弃“铁饭碗”,还不知要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所有的事件,总是令人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每每想到少平独自一人站在与恋人相约的地点,看着远方,眼中满是晓霞的笑脸时,心中便不免泛起阵阵波澜。
也许正如小说中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合起书本,总觉得心中少了点什么,或许是自己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或许是觉得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
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篇6
最近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平凡的世界》。我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在读高中时生活条件特别艰苦。
他穿的一身很旧很旧的衣服。在学校吃饭时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一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它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放了几滴辣子油花,菜价到很便宜,一份五分钱。
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而孙少平不仅吃这最差的主食和菜,而且是最后一个来取饭的,恐怕是害怕大家对他的嘲笑罢了。
这一天,刚打吃饭铃,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跑出来盛饭。分菜也不难,每个人的饭菜都是昨天登记好,付了饭票的,这次他还是最后,不过,突然,也有个女生来盛饭,她叫郝红梅。孙少平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两个人每人只能吃两个黑家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些只够四分之一罢了。
再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那么优越,而他们即使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也一刻没有放弃过努力,这激励我今后更加脚踏实地的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篇7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玉厚一家无疑是双水村十年动乱时期最烂包的一家,全家挤在一孔破窑洞里,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样一个家庭却在改革开放之后,变成了全村最有前景的家庭:孙少安当上了“企业家”,孙少平当上了工人,孙兰香成了完全没有农村作风的大学生……这些机遇带来的伟大变更,看似平凡,里面却透出了孙家独有的可贵的品质:稳健、有毅力、坚强、不服输、肯吃苦……
孙少安是一个经历了无数磨砺的时代造就出的最非凡而典型的“农民企业家”,他既能吃苦,又有能力,在因为拉砖发了洋财以后,不但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轻易满足,还用其极其敏锐的眼光看出了其他只会埋头苦干的拉砖人根本不会注意的烧砖行业的前景,加上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妻子,瞬间“飞黄腾达”了起来。在扩张砖厂的同时,他却因为请错了师傅而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欠了在村里人看来根本还不起的债。在全村的鄙视和嘲笑中,他奇迹般地重新站了起来,虽然经历了挫折,却显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事业达到了巅峰。相比之下,在我看来,失败或许比成功更有意义,“当失败是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不错,因为失败,才凸显出孙家最宝贵的品质,坚强、倔强、永不言败的特点,使孙少安有了更好的前景。
整部书的高潮,无疑是田晓霞的死。对于年轻的孙少平来说,这无疑是世上最残酷、最无情的打击,普通人绝对是无法承受的,有些人甚至因此寻了短见。而孙少平这时表现出的,是超人的坚强与毅力,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便恢复了正常,击败了苦难。这样的使人“意想不到”的反应,是没有经过真正思想成长、洗礼的人根本无法做到的。孙家的精神更是不折不扣地体现出来了。
孙玉厚老汉留给儿女们的,看似除了姓氏一无所有,实际上留下的却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罕的东西,那就是厚道、脚踏实地、坚强、不怕吃苦、倔强,那种让各种失败、苦难在其面前变得微不足道的完美品质。
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篇8
小说对于我而言,不是经常性的精神粮食,于我可能偶尔翻到一本书开头就会让我为之入迷。世界本就平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看待世界的心境打开,终究看到世界本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贯穿了整个20世纪,他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带来的社会百态,每一刻都无比震撼着我的心灵。而令我仰望的就是孙少平,他出身贫寒,不忘初心,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始终心中留有一方净土。知识对于他而言是真正的粮食,不论处于什么环境,始终学习。亲情是一条永远剪不断的线”孙玉厚的家是贫穷的,但也是富有的,家人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在感情上,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感情,无不让人惋惜。却最终性命赋予她只有那么短短的二十几年。在她为了救人消失在洪水之中,连自己都还觉得她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在师徒情谊上,在煤矿工作的师傅为了救自己将自己的生命陨落在深不见底的矿洞之中,不忘师傅的厚恩无微不至照顾师傅的家人。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由衷的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读平凡世界的读后感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