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最新6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是要注意细节,学会观察这样才能得到进步,平时多写作文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功底得到提升,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最新6篇

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篇1

昨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将艾草插在了门前,这是家乡延续已久的一种风俗。据说,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嘉靖十四年汤绍恩出任绍兴知府后,最让他寝食不安的是当地频繁发生的水灾。当时,会稽、山阴和萧山三地之水均从钱塘江、曹娥江和钱清江汇流的三江口入海。由于当时河口处拥沙堆积如丘,洪水不能外泄,因此“民甚苦之”。汤绍恩为此访查了山会平原的地理水道,当他行至三江口时,见两山对峙,心中不禁一喜,当即对随行人员说:此江水下必有石根,正是建闸挡潮的好地方。后经过地质勘察,果然如此。于是,汤绍恩决定在三江汇合的彩凤山与龙背山之间,建造一座挡潮和泄水的大闸。

自汤知府造三江闸以后,绍兴连续十几年风调雨顺,旱涝保收,五谷丰登。这时,有些人家就大手大脚,浪费起粮食来了。一天,太白金星下凡察访民情,他来到绍兴一个叫水村的上空,按落云头,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讨饭老头。他走进一户人家,看见一个妇女正在喂猪,猪槽里全是油汪汪的剩菜和雪白的米饭,灶上灶下都是散落的饭菜。老头说:“阿嫂,可怜,可怜我,给我点饭吃吃,我已经饿了三天三夜啦!”谁知那女人却用嘴一撇道:“死要饭的滚出去!谁有东西给你吃?给你吃,还勿如喂猪,过年还可以杀肉吃!”太白金星强忍住怒火,又说;“我已经三天没喝一口水了,给我点水喝总行吧?”那女人白眼翻了几翻,就随手从墙上摘下一个捞兜,递给老头,捞兜全是洞,怎么能舀水呢?这不是故意作弄人吗!太白金星气极了,心想这里的人太可恶了,就用手指在大门墙上画了几下,然后留下一股青烟,人就不见了。喂猪的女人这才知道刚才来讨饭的老头是神仙,自己闯了大祸,非常害怕。

第二天清早,太白金星拿着瘟疫瓶来到这个村子的上空,刚想向下撒瘟疫,忽然看见村头小河里,有一位女人,抱着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慌慌张张地淌着河水往对岸走。他觉得很奇怪,便化作一个小老头,来到女人身旁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河的时候,抱着大孩子,领着小孩子的。那女人说;“老人家,您有所不知,这大孩子是我丈夫前妻病死时丢下的孩子,小孩子是我亲生的儿子。昨天,我们村里一个泼辣势利的女人,惹怒了一位老神仙,说是今天让我们村起瘟疫,全村人都死光。我们只好逃走。淌水着了凉,容易生病。我宁可让亲生的儿子淌水,也不能让这大儿子委屈呀!”太白金星听了,心想,这是一个好心人。同是一村人,心眼就不一样,不能同样对待,就从地上拔了一株艾草说;“你们回村去吧,把这株艾草插在你家门上,瘟疫就不会染上你家了。”说罢用手一指,河上顿时出现了一座大桥。那女人知道遇见了神仙,接过艾草,谢过老人,就带着两个孩子从桥上走过河去。那女人过了河,心想,就我一家避开瘟疫怎么行呢?就带着两个孩子拔了一大捆艾草,急急忙忙地赶回村去,在每家每户的门框上都插上了艾草,连那个喂猪的心眼不好的女人家也给插上了。

太白金星撒下的瘟疫没处落,就随风飘到大海里去了。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从此,这种端午插艾草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迄今犹存。

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篇2

作品描述的是端午节的清晨五月六月一家人按照传统习俗采集“吉祥如意”的过程,小主人公五月和弟弟六月被母亲煮在瓦罐里发酵的甜醅子“香”醒以后,“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便开始了一早晨短暂而充实愉快地节日之旅。于是,插杨柳、上供、吃花馍、绑花绳、戴香包、上山采艾(其实还应当有抹雄黄和点高高山)等民俗活动便被抽丝剥茧般地徐徐绽开。童年的端午节便在《吉祥如意》里徜徉。

?吉祥如意》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心灵美升华为语言美,语言美构建了意境美,意境美揭示了生活美、人性美。

由于“美在心里”,所以满目皆是春风,皆是祥和。“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不用吃,光闻着就能让人醉”;“长长的巷道里,散发着柳枝的清香味”;巷道里和山上的雾也是香的,就连跪在雨后“湿漉漉的”地下上供、磕头,“膝盖和额头挨到上面凉津津的,有种让人骨头过电的爽”。戴香包,绑花绳,吃花馍馍,采艾,作者都用了浓墨重彩,描绘出了一幅乡村节日风情画,让人在宁静恬淡中感受热烈狂欢,在清凉肃穆中体会温馨祥和,在纯朴含蓄中领略隽永庄重﹍﹍而这些感悟,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组情节中。

戴香包香包(我们家乡叫荷包)本来是未过门的准媳妇绣好送给婆家人的,五月还小,没有订亲,就由娘代替。但为了及早培养“女靠一个巧”,娘就让还是幼女的五月戴了她的大顶针学做香包,以致因不熟练针扎破了她的小手。香包里装了棉花,棉花上撒了香料,这样的香包“既是鼓的,又是香的”,六月为了品味香气,竟抢夺了姐姐五月的香包尽情地吸息,“鼻孔一下一下张得更大了,窑洞一样。”他真感觉到“能把鼻子香炸”。香包对于节日里农村的孩子来说显得太重要了,六月因为看到姐姐的香包而想起自己忘了放在家里的香包,“一下子就崩溃了”,他不顾姐姐的感受,抢夺了她的香包,后来想象到爹给娘往口里吹香气可能用的是自己的香包时,断然要放弃采艾这样重要的事情回家去取。然而,他随后却大大方方地把姐姐的香包送给了女孩子白云。白云接到香包就“有点担当不起的样子”。而姐姐五月“胸前没有了香包一下子暗淡下来,就像是一个被摘掉了花的花杆儿,看上去可怜兮兮的。”

绑花绳端午节孩子在手腕脚腕和脖子上绑了花绳,就“像是布下了百万雄兵”,蛇蝎就会绕道而行,所以姐弟俩选购花花绳就格外地用心,“每人手里攥着两角钱,蜜蜂一样在这儿嗅嗅,那儿闻闻”。他们认为“街的新媳妇最漂亮”,因为它的“一个大胳膊上就戴了那么多的花绳儿”。当他们“手里各拿着五根花绳儿”的时候,“那个美啊,简直能把人美死。”绑了花花绳的胳膊是神圣的,就是在上山采艾的路上,他们也“不停地把手腕上的花绳亮出来看。”当他们真正遇到蛇时,尽管心里发虚,以致分别在手心和裤管上留下了紧张恐惧的体液,但在整个过程中还是以腕上绑的花绳作为心理防线为自己壮胆。

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篇3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篇4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一说到这两句诗,大家马上会想到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就是我们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的传统节日—端午,我知端午。

公元前229年,战国时代楚秦夺霸权,诗人屈原列右大夫,很受楚国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昌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能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惧灰,仰天长吧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5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从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五。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大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怕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尽管端午年年都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一是纪念屈原说;二是迎涛神说;三是龙的节日说;四是恶月恶日京;五是夏至说。由于屈原的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所以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是家家户户口团圆、是最幸福的时候,到了这一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爸爸妈妈在门上挂上艾叶、香囊,妈妈会为我系上五彩线,保平安。我会和哥哥、妹妹、小弟一起玩耍,做游戏。吃饭的时候到了,我来到饭桌前给大家都分上一个粽子,自己最后拿一个,把绳子解开,剥开叶子,就可以吃到里面香香、软软的粽子了。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我知端午。

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篇5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在这一天,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粽子,可以获得短暂的假期,更在于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间接缩影。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已经与国庆节、劳动节等具有了平等的地位,因为端午节的这一天,也成为了国假。每到这一天,学校会给予我们一天的假期。这表明了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而庆祝民族节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自己身处的国家——楚国被秦国所灭,他万念俱灰,但不愿成为亡国之人,宁死也不辱节。就这样,他以一死表明了自己的赤胆忠心——投汨罗江。当时的士大夫认为死是十分崇高的,以死方能明志。屈原投江之后,楚国人民十分焦急和悲伤,但心中仍留存着一丝希望,就坐船在汨罗江中不断搜寻屈原。可惜已经太迟了,屈原的灵魂就此要长眠于湍急的汨罗江水之中。人们担心无知的鱼儿会啃食这位悲情的士大夫的肉体,就在江中投下了很多米团,供鱼儿们食用。这样,顽皮的鱼儿就会“嘴下留情”了。发展至今,屈原投江的那天被定为“端午节”,当年搜寻屈原的船演变成了“龙舟”,产生了“赛龙舟”这项运动。青色外皮的`“粽子”也是基于当年米团的原型。

每到端午节这天,几乎每家都要吃粽子。一般常见的粽子是三棱锥型的,碧青的芦叶中包裹着的是雪白的糯米。糯米的口味大相径庭,有肉馅的、蜜枣馅的,还有颗颗红豆点缀的。在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是蜜枣馅的。因为我觉得带糯性的食物如果和甜的味道相融合,就会很完美。如今长大了,但对于粽子依然很偏爱。至今,粽子似乎已经发展成了一种饮食文化,各种外形的粽子屡见不鲜,除了常见的三棱锥型的,别出心裁的四棱锥型、长方形的也进入了销售市场。各种口味的一应俱全,包括水果系列的。迷你型的小粽子,最能吸引小孩子们的眼球了。由此观之,粽子作为端午节这一节日的代表,其影响已经深入人心了。

对于我们而言,端午节最大的特征非吃粽子莫属。其实在很多地区,赛龙舟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运动。比赛开始,两舟在河面竞渡。伴随着船桨的有力舞动,河面激起了白色的浪花,那争先恐后之势,实在激动人心。虽然我未曾亲眼目睹,但仅从荧幕上就可以一览参赛者们的风采,便也无憾了。

有些地区在端午这天有喝雄黄酒的习俗。沈从文的《边城》就有对这一情景的描绘。湘西人民在端阳这天喝雄黄酒,妇女孩子,还需蘸着雄黄酒在额头上画个“王”,目的是辟邪,保佑平安。

端午节,是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这一点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无论是美味可口的粽子,振奋人心的赛龙舟大赛,还是辟邪的雄黄酒,都寄托着我们对于这一伟大爱国者的悼念。屈原的亡魂不会孤单,因为有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为他祈福。我们更需要记住的,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点,我们应该具备。做到了这些,我们的纪念才会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啊!

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篇6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最新6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汇报1000字最新5篇

思想汇报2023年大学生1000字最新5篇

高1军训心得体会1000字最新5篇

端午节的棕子作文最新5篇

介绍端午的作文500字6篇

亲情的作文1000字8篇

关于云阳的作文1000字7篇

的胜利作文1000字7篇

想象的作文1000字7篇

叙事作文1000字6篇

端午节的1000字作文最新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8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