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突出的事迹材料可以凸显弘扬正气,引导良好风气用用意,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有感染力才能吸引读者阅读,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好人事迹作文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好人事迹作文篇1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
上午第四节,我们班是英语课。杜老师坐在讲台旁边和我们一起做英语阅读训练。我们班水房里的水龙头是坏的,一直没修好,时常会漏水。
“滴答,滴答……”又漏水了。一开始只是隐隐约约地听到水声,并未太在意,但后来水声渐渐变响,坐在后排的我听得很清晰。
我萌生了关水龙头的念头。抬头向四周望了望,似乎没什么人注意,杜老师也坐在讲台边,大家对水房的声音也许都没有察觉。
去还是不去呢?算了吧,反正也没人听见。“关水龙头”这个想法一瞬间又消失了。
“滴答,滴答……”水声似乎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厌烦,搅得人无法静心阅读。
前排的几位同学似乎已经发现这轻微的“滴答”声,但也只是四下望了望,便又低头奋笔疾书了。
“你听见水房漏水了吗?”坐在我前面的陆宇回头低声询问。“嗯。”我点点头。
陆宇得知到确认后,回头看了看正写阅读的老师和班里埋头做练习的同学。
原来还是没有人去关水龙头啊!我无奈地想。谁知,就在那一瞬间,当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黝黑的脸上那一对稍显凹进去的大眼睛突然把视线转向了水房。他鼓鼓的腮帮子动了一下,静静地说:“没人发现。”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告诉我他想去关水龙头,但害怕老师发现。
我还没来得及回应他,只见一个黑影在我眼前轻轻闪过。正是陆宇!他悄悄地推开水房的门,因为担心发出声响,他踮着脚尖,身子微微向上抬,没想到平时笨手笨脚的陆宇这时候动作竟如此轻巧、敏捷!连关水龙头的动作都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水声停止了,但他还是不大放心,当确定不会再漏水时,他才两手扶着门框,两脚轻轻地踮着前后移动,转过身子,抻长脖子望望杜老师,她没有抬头。“太好了。”他厚厚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带动他那微微翘起的鼻尖,继而,猫着腰,屈着腿,又慢慢回到座位上,自始至终没有发出一点儿声响。
真的没有其他人发现。
教室似乎寂静了许多,同学们也似乎更认真了,屋里静悄悄的,只听到钢笔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阳光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久久不愿离开。但我不知怎么的总是安静不下来。怎么了呢?后悔,惊讶,还是震撼……
事情过去也有几个星期了吧,也许现在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上英语课时水房水龙头曾漏过水更别说看到那个轻轻关上水龙头,不想让别人察觉的人了。
好人事迹作文篇2
一个冬天的下午,天空阴沉沉的,灰暗的天空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来临。凛冽的西北风怒吼着,风把路边光秃秃的树枝吹得直哆嗦。路上的行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在结满薄冰的路面上一步三滑地走着。他们呼出来的气在面前形成一团白雾,久久不散。
这时,一位老奶奶弯着腰、驮着背,挎着一个重重的菜篮,从菜市场走出来。老奶奶一边挪动着双脚,一边咳嗽着,并不时叹道:“哎,人老了,连这点菜都提不动了。”说着她又抬头看了看天,“马上就要下雪了,我得快点走。”老奶奶刚想加快步伐,可是她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倒了。这时刚放学的小明看见了,他心想:这位老奶奶可千万不能摔倒,我应该帮帮她。于是他就飞快地冲过去,把快要倒地的老奶奶扶住了。并把菜篮子拉到自己面前说:“老奶奶,地上很滑,还是我帮你提吧!”老奶奶把菜篮子扯回来说:“好孩子,快下雪了,你还是赶快回家吧。”小名又拉过菜篮子:“地上这么滑,如果你再摔跤可就麻烦了。”老奶奶无可奈何地说:“看你这么热心,那你就帮我提吧。”老奶奶一边把篮子递给小明,一边亲切地问:“你在哪上学呀?”“在金笔作文”,小明回答道。“奶奶,您住哪呀?”小明问,“一直朝前走,不远就到了。”老奶奶说道。 小明和老奶奶说说笑笑的,不一会就到了老奶奶家。老奶奶用颤抖的手拿出钥匙,可钥匙怎么也插不进锁孔。“奶奶,把钥匙给我,还是我帮你开门吧。”小明接过钥匙,把门打开后又把老奶奶扶了进去。“来喝点热水暖暖身子吧”老奶奶说,“不了,不了,我要回家了,不然妈妈会担心的,奶奶再见。”说完小明就走了。
小明一回到家,就听见妈妈的怒吼声:“你到哪玩去了,等你爸回来,看他怎么修理你。”小明跑到妈妈面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一把把小明搂进怀里,笑着说:“我的小明长大了,懂事了。等你爸回来,我告诉他,让他好好奖励奖励你。”小明听后心里乐开了花。
好人事迹作文篇3
思想品德课上我们曾经学过: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不言代价与回报,却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人。对于我们这些中学生来说,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似乎还有点距离,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的好朋友——张斌就是一个热心、乐于助人的人。
还记得一次体育课上,我们做完了准备活动后,作为体育委员的张斌拿来了足球,绿茵场上顿时热闹起来。开局后不久,我抢到了球,正当我盘球过人时,旁边一位同学突然伸出脚来,我猝不及防,重重地扑倒在地。更糟糕的是,我的脚也扭伤了。张斌连忙跑过来,急切地问道:“没事吧?”我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张斌却依然不放心,架起我回了教室。我们那时的教室在三楼,在上楼梯时,我几乎是由张斌抬上来的。因此,到达教室之后,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我感激的说:“谢谢啦!”他笑着摆了摆手,对我说:“兄弟之间还说谢!”我知道,我绝不是他第一个帮助的人,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张斌的成绩很好,尤其是物理。但他从不敞帚自珍,每个人问他题目他都会乐呵呵地讲解,也很乐意与我们分享学习经验。一次物理家庭作业中,有一题我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只好留着请教张斌,他给我讲解了一遍,我却没怎么听懂,他迟疑了一会儿,我以为他不耐烦了。但出乎我的意料,他掏出了一本练习本,在上面画了图,照着图慢慢地分析给我听。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谢了啊,兄弟!”他咧了咧嘴,笑着挥了挥手。
有张斌这样的兄弟,是我的幸运;有张斌这样的榜样,更是我前进的动力!
好人事迹作文篇4
助人为乐,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人世间好比是布满无数支蜡烛的大厅,这些蜡烛就好比一个个人,有的在燃烧着闪耀良知和博爱的光亮,照耀着大厅,有的却熄灭了这种光,熄灭的越多,大厅就越暗淡。相反,如果人人都闪耀着这种光亮,就能让这个大厅永远光辉灿烂。
人人都需要帮助,人人都应该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公认的最可赞赏的品质。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不拘束自我,在道德的天平上,他的砝码最重;在历史的明镜前,他的身影最长。助人为乐是美德,它荡涤了私心杂念的尘垢,像金子一般,像水晶一般,它的光辉永不磨灭。助人为乐的光辉,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闪亮的。然而却有不少人,不愿让它的光辉渗入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些在急需帮助的人的身边悄悄走开而熟视无睹者,会不会自惭形秽?明明那感人的光辉就在面前,却依然在灰暗中藏身。为何不肯让自己也成为这灿烂光辉的拥有者?
是害怕让别人的麻烦事来麻烦自己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却实支配着一部分人的思想。然而助人为乐是不嫌烦的,也许你助一臂之力,正可以化麻烦为顺利。助人之后,至少自己的心里是愉快的,个人的灵魂获得了一次洗礼,个人的情操获得了一次升华。
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光大,而不可抛弃。它是一颗不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在社会舞台上,永远熠熠闪光。助人为乐是永恒的美德。
好人事迹作文篇5
道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在社会上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的好坏,就是一个人素质和修养好坏的标志。我就碰到过这么一件事: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刚到公园,就看到有一群围观的人,我也前去凑热闹:噢!原来是一个穿的很时髦的小伙子因为随地乱扔瓜子壳被人们指责。那个小伙子态度很恶劣,冲着环卫工人说:“我扔到哪你就扫到哪,没有我这种人你就得下岗了。旁边的人走远点别管闲事。”这时有人说:“你这个人看上去穿的很时髦,做事太没素质了,一点都没公德。”那个年轻人反驳:“素质?素质值几个钱,我觉得开心就行。”我在一旁看得很是气愤,我虽然没办法上前阻止,但我心里很藐视他,如果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即使他的学问再深,本领再大,也则是“万事皆休”,做不成大事。真正品德高尚的人,就会在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显现出他品格的出众与气度的不凡。像这种年轻人也很难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会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道德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财富。记得有一次我去超市买羽毛球,我买了一个“红双喜”牌羽毛球,价格为3.8元,但结账时我看到小票上只收了1.8元,我当时很纳闷,这个羽毛球怎么掉价了,还是……我再次确认羽毛球的牌子是“红双喜”,我敢肯定是营业员阿姨弄错了,这时我心里一个小天使和一个小魔鬼在斗争,小天使说:“你快去和营业员阿姨说明情况,”但小魔鬼说:“别去,你傻,有便宜不赚。”小天使和小魔鬼在不停争吵,我左右为难,后来我冷静下来想想老师平时对我们点点滴滴的教育,想到这我快步冲进超市,把小票给营业员阿姨看了一下,把羽毛球也给营业员阿姨对照,我重新付了2.0元,营业员阿姨连声说:“谢谢,不然我要赔钱了,谢谢你的诚实。”我说:“这本来就是我该付的'钱。”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毅力,我们还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设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设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自觉的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长大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人。
好人事迹作文篇6
我今年刚满十三岁,个子较高,在社区里,邻居的叔叔阿姨们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孝敬老人的孩子,其实我并没有感到什么,只是觉得孝敬老人是我应尽的责任。
我深深地懂得,长辈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他们一生吃苦耐劳,一头乌发变成丝丝银发,晚年仍默默的为我们奉献。因此,孝敬老人不正是我们应该做的吗?我也要学会照顾他们。
我的奶奶已经年过花甲,一双深邃的大眼睛显得格外矍铄,一头齐耳的短发,显得神采奕奕。她的特点就是乐观,爽朗,说起话又快又响亮,只要她在家,欢乐和谐的乐章立刻奏响。
记得事情发生在一年前的暑假里:那一天,天气格外炎热,太阳像个大火球般炙烤着大地。突然,我感到一丝诧异:只见奶奶全身软弱无力,然后胸闷、口渴、大汗;逐渐体温升高,同时面红、恶心、皮肤灼热……“奶奶你怎么了?”我焦急地问。“奶奶有些不舒服。”奶奶艰难地说。看着奶奶难受的样子,我非常心疼。看样子,奶奶像是中暑了。我当机立断,立刻打开空调,把奶奶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并送去清凉的盐水饮料,不时地用冷水擦洗奶奶的全身。并按摩四肢。并且连忙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那一下午,我一会儿给奶奶端水,一会儿为奶奶按摩,使奶奶的情况立即得到好转。
不久之后,爸爸、妈妈着急地回到了家,这时,奶奶已经脱离了危险,完全康复了!妈妈惊奇地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奶奶连连称赞:“多亏了我的好孙女!是她照顾的我,使我转危为安的呀!要不然……”不久之后,这件小事传开了,街坊四邻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现在,每当吃饭时,我总是把好菜夹到奶奶的碗里,有鱼肉一类食品,我就挑大块的给奶奶,小块的自己留着吃。在平时有空闲的时候,我总会为奶奶垂垂背,按按腰;在每周末,我还会为辛劳的奶奶洗洗脚,奶奶的晚年过得幸福、快乐,享享清福!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当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成为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的新一代好少年。让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一代永远发扬!
好人事迹作文篇7
“学雷锋”,“学雷锋”!在我心里总也搁不下的一句话,
在以前,我一直想要学雷锋,干好事,到了现在也没做过什么好事,以前一位做好事不会太难。有一次,坐公交车,看到一位老人,因为没有座位了,老人只好站着,而我正好坐着,向让座,但是让了做自己就得站着,所以没让!
到了今天,班里开了一个关于学雷锋的会议。使我获益匪浅,就暗暗决定要当一个小雷锋。
我又想到,雷锋小时家境不好,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时期。却懂得好好学习。又想到我,处于一个新世纪,条件好,什么设备都有,却不好好学习。想到此,我内心非常沉重,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只要我什么时候不好好学习了,就要想起雷锋,把名字写在铅笔盒上,书上,对了,倒不如写在自己的心里,时时刻刻想着他!
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也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公而忘私,爱僧分明,对技术精益求精……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对于他的精神,毛泽东曾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今天上午,鲍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下午要穿校服,戴红领巾,一个塑料袋,男生带抹布,女生带一双旧筷子.我们都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见我们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就对我们说:"今天下午我们班要代表全校去玉带桥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同...
他生前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曾经表示自己想要做"社会主义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他同时又是一个孤儿,由军队抚养成人。生前的他从小事做起,全心全意地帮助别人,他将自己的津贴捐献给穷人,还为部队里的战友缝补袜子。
迎着升起的朝阳,迈着青春的步伐,在三月这个“学雷锋月”里我们初三年级3月24日开展了“雷锋在我心中”团员更深的感受主题团日活动。为了避免往年重复、乏味的开会参观等活动,为了让到雷锋精神,加强大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经过了细致的前...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3月5日学雷锋日,多少年来在这一天,都会开展许多爱心活动,我们小组也不例外,一行六人来到高华敬老院进行社区志愿者服务。
听,中华大地上又一次响起三十七年前毛泽东同志的话音;向雷锋同志学习!这声音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中华大地正掀起一股学雷锋,树新风的热浪。瞧,中原路上,闪动着我们的身影,擦洗护拦,维持秩序。捡拾垃圾,保护环境。
每当来到3月5日,我们就会想起只活了22岁的雷锋叔叔。一提起雷锋,大家都会翘起大拇指,而遗憾地说到:“好事做满一火车的雷锋,却只活了22岁,真是遗憾啊。
小时候老师就叫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那时的我,只会照本宣唱,根本不会去体会歌词中的含义,对雷锋叔叔的一些事迹只是大致的翻一翻,根本就没有从本质上去学习他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好人事迹作文篇8
杨丽华,女,现年37岁,曹家镇栗新村人,祖籍江西省赣州市,1999年与大她11岁的栗新村吴雄初结婚。婚后育有一男二女,两个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一个幸福的好家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4年,一场灾难,无情地砸向了这个本来就幸福平和的家庭,砸向了温柔体贴的杨丽华身上,砸向了三个幼小孩子的心灵,温馨的港湾就此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丈夫吴雄楚在一栋高楼贴外墙砖时,不慎失足从23楼坠落到11楼,还好被一个障碍物拦在了11楼,否则不可想象了。但是丈夫被摔成重伤,多处骨折,颈椎五六节脱落,脊髓严重受损,腰椎盘变形,最终导致上下肢瘫痪,无法行走,酿成了终身残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痛”。
一个30多岁的女子,面对晴天霹雳般地打击,换作一般女子,是无法接受的,也无法支撑的。也许是爱情的鼓舞,也许是母爱的驱动,也许是孝心的萌动,杨丽华女士用顽强的意志,耐心,诚心,爱心,坚持了下来。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所有的重任,都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她柔弱的双手上和肩膀上。闭上眼睛都能想象,等待她的会是多么艰难的情景,会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和煎熬。为丈夫端屎端尿,洗澡,擦背,半夜三更要翻身,造成她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还要喂丈夫的饭。五年来,天天如此。由于要照顾丈夫,五年才回了两次娘家。但娘家的父母亲很理解支持她,也很有家教,从小对她一直要求严格,教育有方,父母亲的支持使她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
除了丈夫瘫痪了,她的婆婆也是一个需要她关心和照顾的对象。婆婆是一个间歇性精神病人,经常外出不回家,真是操碎了杨丽华的心。每次都是她挨家挨户爬山涉水找回来的。一次,婆婆失踪了,找遍了附近的村子,找了好几天,没有音讯。杨丽华心急如焚,茶饭不思,精神萎靡,她真是太难了,焦急的同时还需要照顾病恹恹的丈夫?,早上五点还要给子女做饭上学,公公现年76岁了,身体也不好,也是需要杨丽华照顾的对象。过了半个月,终于得到消息婆婆流落到了安化县梅城镇,她立即租车赶到了梅城,找到了心爱的婆婆,这时,她抱着婆婆伤心地哭了……
有一股暖流叫感动,总有一个故事叫奇迹,总有一种事业叫传承,总有一种感叹叫做孝心无价。?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古往今来都流传着一句话百德孝为先,几千年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带给我们不断的感动,我们在体会亲情接受感动的时候,也会由衷地感叹,爱!杨丽华爱的故事,感动天地,响彻山河!
杨丽华家是贫困户,由于要照顾全家,无法外出打工,家徒四壁,无任何经济来源,丈夫天天要吃药,一个月要2000多元,全家的一切开支,纯粹就是靠政府救济的低保金,一个季度仅3100元。被迫无奈,只好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放弃上大学的美好愿望,去长沙打点零工,解决点零星开支,但这对于家里庞大的开支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问到她是否对政府的政策满意时,她说:“感谢政府对我的帮扶,幸好有低保金,否则我家就雪上加霜了,但致富还得靠自己,靠自己自力更生,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我不灰心丧气,不向困难低头,愿与丈夫白头偕老,共度难关,愿永远与家人不离不弃……”
当今社会,年轻人都乐于贪玩,乐于享福,乐于牌桌,乐于灯红酒绿的逍遥。一个37岁芳龄的女子,特别是跨省籍的女子,换作少数别人,遇到这样的灾难和长久的困难,肯定会选择退缩,选择新的生活,甚至选择抛夫弃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江西嫁过来的杨丽华,没有选择离开丈夫和孩子,而是主动担当,主动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良心挑起了一切不幸。
据村干部和群众反应,杨丽华不但是最美媳妇,最美贫困户,而且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多年来,没与任何人吵过嘴,受到全村群众的称赞。
她丈夫吴雄楚欣慰地说:“我这辈子遇到了不幸,但是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如果没有她,我无法坚持下去,全家不可想象会是什么情景。现在虽然没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有了她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辈子心满意足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天赐良缘啊。希望全社会多出现我妻子式的好媳妇……”。
是的,杨丽华的事迹,品德,精神,会永远感动,激励和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她学习!
好人事迹作文推荐8篇相关文章:
★ 妇联事迹材料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