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读后感的过程,让我们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读后感的撰写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籍,从而激发对相关主题的进一步阅读,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草房子》的读后感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草房子》的读后感篇1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题记
月光柔柔地笼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石阶上那位蹲坐着的少年。他的脸上犹有泪痕,但这又能影响什么呢?此刻这位少年已直起身,一步步坚定地朝他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走去……
少年叫秃鹤。原本他姓陆,但因为他是个十足的小秃子,班上就只有他这么一个秃子,孩子们便都唤他“秃鹤”。
秃鹤对他的.秃头越来越在乎。一次会操比赛,老师由于秃鹤的秃头在孩子们中太突出了,没有让秃鹤参加会操。老师的无意举动一下子就刺痛了秃鹤本就敏感的心。这位自尊心很强的少年暗暗策划着自己的报复计划。终于,秃鹤在会操那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成功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当看到这页时,我仿佛也来到了操场,来到了会操那天,亲眼所见秃鹤巧妙地报复了嘲讽他的人。我要为秃鹤而鼓掌。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少年的心智赞叹,还为秃鹤勇敢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委屈而拍手叫好。
在我们现在社会中,孩子们不仅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甚至在老师和家长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时,他们也不懂得反抗,默默地收拾着残局。这是一种失败,教育上的失败。我曾看过一篇关于老师教学的文章,内容大概如下:一位老师给一群他并不熟悉的学生上课,快要结束时他问同学们:“同学们,你们想做一只像威尔伯这样的猪吗?”同学们答:“想。”只有一名同学持不同意见。老师瞪了他一眼,又问:“想不想?”于是全体回答:“想——”我不赞同这样。每一个问题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想法,为何要逼着他们想同一个答案呢。秃鹤并没有受到这种方法的限制,他依旧能快活得活出自己。
事后,秃鹤为了弥补因为愤怒而犯下了的错误,他主动应接了文艺活动中一个难演的角色。当他表演完时,舞台下掌声一片。掌声告诉人们:秃鹤永远是最棒、最努力的。
是的,犯了错误如何,不顺从又如何?即使秃鹤向他人报复的方式并不正确,但他敢勇于承担责任,并努力去弥补错误,这还有什么不可原谅的!当秃鹤表演完时,我感觉眼睛生疼,泪似乎马上就要下来了。这个少年,他现在就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用他的勇敢他的努力,在童年的一页画上浓浓的一笔。
我看见他了,那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少年。此刻他一步步坚定地迈着步伐朝我走来。面容在我眼里越来越清晰。
《草房子》的读后感篇2
假期里,我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一书。书里的人物有秃鹤、纸月、白雀、桑桑、杜小康、秦大奶奶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大奶奶。
这本书一开始描写秦大奶奶是一个非常可恶的老太婆,她明明看见学校的菜园边上就是一条路,却仗着自己老眼昏花,愣说没有路,拄着拐棍,横穿菜园,一路把菜苗踩倒了许多。秋天,一不留神,她就会把学校种的瓜和豆荚摘了去,自己吃也行啊,她又不自己吃,而是将它们扔到大河里去。
秦大奶奶住在校园里,给教学带来了很烦。为了治理校园,学校在校外给秦大奶奶盖了一间新房子,可秦大奶奶偏偏不住新房子,而硬是躺在老房子前的艾地里。到了冬天,瘦弱的秦大奶奶在学校里面用一根细竹竿支撑一张破席子,做成一座简易房子住。
后来 ,秦大奶奶为救一个学生而落水,在老师们的照料下,秦大奶奶得以恢复健康。此后,秦大奶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喜爱学校和学生。秦大奶奶采了凤仙花,放在陶罐里,加上明矾,把它们拌在一起,并仔细地捣烂,敷在同学们的指甲上,再包上麻叶,用绳扎上。过四五天,去了麻叶,同学们就有了透明鲜亮的红指甲了。有了红指甲的女孩把手伸给没有染红指甲的女孩说:“这时秦大奶奶给我染的。”秦大奶奶越来越喜欢这些小孩子了。
有一次,学校的南瓜落到水中,为了保护南瓜,秦大奶奶伸手去抓,不料两脚顺坡滑了下去,滑到水中。因为太老了,几经挣扎,不幸被水淹死了。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爱可以化解矛盾,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是教师用爱感化了秦大奶奶,秦大奶奶用爱回报了学校,回报了社会。
《草房子》的读后感篇3
不记得有多少天了,只记得教师推荐过一本书,书名叫《草房子》。
曹文轩先生笔下的作品我看过一些,这一本《草房子》让我分外喜爱。桑桑的爱玩;纸月的安静;“秃鹤”的滑稽,柳柳的可爱……当然,还有大人对孩子的保护让人非常感动。
我最喜欢的孩子是纸月,一个安静羞涩的小女孩。凭着我的感觉和读了关于她的动作也好,表情也好,她应该是个很美的小女孩。纸月是转到桑桑的学校来的,她去上学时总有几个坏男孩捉弄她,所以她上学经常迟到,而桑桑却来了场“英雄救美”,和欺负纸月的大男孩打了起来,让纸月很害怕。还有一次是在最后那一篇那,桑桑的了医生们看不了的病,而纸月的听说了这件事后,一直非常小心,她外婆让她给桑桑送吃的,她却从不说出是给谁的,她看桑桑的目光也不是逃避着的了,而是一种充满怜惜的目光。她外婆走了之后,她在小桥上头发系着两根白布条的样子,让我很感动很感动。而当我看到纸月和一个和尚离奇失踪了的时候我也为之震撼了,因为,这样一个清纯的小女孩就这样消失了着实让我呆了好一会儿。
当我把书看完的时候,我有种想哭的冲动,因为这不只是小孩的纯真,还有那包含着一些感动的细节的东西,我抱着书,闭着眼在透过窗户的阳光那,暗自回了一会儿神……
《草房子》的读后感篇4
暑假中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从书中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打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认识了油麻地出了名的人物:秃鹤。秃鹤其实是一个秃了顶的孩子。秃鹤认为自己的秃顶是学生戏弄的对象,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
接着认识了善良可爱的纸月,由于她在苍板小学受到了刘一水等三个男孩的欺负,桑桑和刘一水他们在苍板去油麻地的路上打了一架,然后桑乔联合了苍板小学和地方政府向刘一水等几个孩子和父母进行了严重的批评。
漂亮的白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前后对比强烈的秦大奶奶,从一开始的与油麻地小学为敌,到后来为了保护油麻地的财产——南瓜,把生命献给了油麻地小学,她的善良一次次地打动了我。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杜小康。他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但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
和杜小康遭遇有些相似的细马,在家破人亡的时候用他那瘦弱的肩头勇敢地撑起了这个家。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别怕”这个词的深刻内涵,面对挫折,你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放弃,二是站起来继续。走第一条路,注定你的一生一蹶不振,人生将是平凡的。走第二条路,你将战胜挫折,人生将是辉煌的。
《草房子》的读后感篇5
?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作品。这本书主要写了: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桑桑的同学杜小康家里从富贵到贫穷的变化。原先杜小康的家里是做生意的,之后因为杜小康的父亲驾驶着他的小船出去卖东西时,被大货轮撞了,并因此而受了伤,家里要攒出钱来给他父亲治病,从此杜小康就不能上学了。小说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批小学生的学校、家庭生活,成功的塑造了桑桑、纸月、柳柳、秃鹤(陆鹤)、杜小康等小学生和桑乔、桑师母、白雀、蒋一轮等大人的形象,情节生动,情感丰富。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子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到马屠桥……”我喜欢这个片段的原因是,文章写得很生动、真诚,说明了秃鹤很想演好这个主角。
读了《草房子》之后,我觉得桑乔为了治好桑桑的病,连自我的学校也不顾了,天天带他去看病,从那里我明白了没有能比亲情更重要的了。在我的家里也有这一幕,妈妈每一天晚上都会起来帮我打蚊子,还帮我擦药,每一天晚上都会睡不好,这些事对我们来说很普通,但是对于一个校长来说,校长要管很多事,很少有时间陪家人,所以是一件很难的事。正如《弟子规》上所说:“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因此我们此刻就要报答父母。最后,我期望大家必须要从此刻开始,懂得孝顺父母。
《草房子》的读后感篇6
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从第一章开始,我认识了:主人公桑桑,秃鹤,柳柳,桑乔。他们是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一次:秃鹤刚来到油麻地小学,所有的同学都找他玩,可是玩了多天,同学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秃鹤每天玩的时候都带着一顶帽子,怀着好奇,桑桑把秃鹤的帽子摘了下来,发现秃鹤是光头,所有的同学都潮嘲笑他,就这样秃鹤很讨厌桑桑,很想报复桑桑回到家里,妈妈教育了他,桑桑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给秃鹤道了歉 ,秃鹤也接受了桑桑的道歉。在这个故事中,我从桑桑身上学到了“一个人如果做错了就一定要有勇气改正以及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还有“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这个小故事中我也感受(了解)到了桑桑和秃鹤的(一些)缺点,桑桑的缺点就是拿别人的短处开玩笑,秃鹤的缺点就是不能受一点委屈,一受委屈,就会发脾气。我觉得如果他们都把毛病改掉了,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就会一直和好。
还有一次,桑桑和杜小康闹别扭,可就在一次骑自行车时他们和好了。看了这个故事,我很纳闷,我现在才算是明白了,原来,他们都宽宏大量,都让着彼此,才会和好,原来这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桑桑童年事时的故事,让我和感动,让我不想长大,因为在童年时,我们没有烦恼,可以看电视,玩电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真不想长大,多想停留在童年里,不离开妈妈的怀抱,和同学们过快快乐乐的童年。
《草房子》的读后感篇7
翻开《草房子》,感觉就如踏进另一个世界,曹文轩叔叔用他纯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场景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让我沉浸其中,废寝忘食,读罢仍意犹未尽。
?草房子》描写了一群在油麻地生活的人们。有可爱顽皮的桑桑,残疾自尊的陆鹤,恬静柔和的纸月,坚韧顽强的杜小康……他们每一个身上都有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觉得最可爱的是桑桑,他时常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他想到自己有好住处,鸽子却没有,于是将家中的碗柜改造,挂在墙上做鸽子笼;他看到渔船在河上用网打渔,就用剪刀将蚊帐改制一张网,快乐地到河里打渔去了。他想冰棍被棉套捂着反而不融化,于是大伏天,将晾晒的棉衣穿上并走起圆场来出风头。我脑子里有时也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我觉得要是能付诸行动一定很快乐。
我最喜欢的人是纸月。她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会背许多古诗;她成绩优秀,却没有一点傲气;她乖巧、懂事,处处想着别让大人操心。她是心里的好榜样,是大人眼里的好孩子。在读纸月的时候,我默默在心里将自己和她作比较,她是个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还喜欢这本书描写的景色:正在里,石板小道两边,无论是枫树、白杨还是银杏,都赤条条的。风并不大,但林子还是呼呼地响着,渲染着的萧条……多美的景色啊!
我爱看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
《草房子》的读后感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