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及事迹5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很多人在写事迹材料时,可能会过于谦虚,实际上,应适当展现自己的成就,每个事迹都是一段故事,让我们在分享中找到共鸣,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烈士及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烈士及事迹5篇

烈士及事迹篇1

他普通吗?却是,但是看看他做的工作吧。

他,是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入伍12年,他时刻谨记着自己消防战士的职责,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灭火和抢险救援1600多次,抢救出被困群众460多人。

他,是一个贫苦家庭的顶梁柱。父亲和哥哥先后因车祸致残,母亲也不幸罹患癌症,善良淳朴的妻子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他,跟他一起撑起窄窄的公寓房里,那个清贫温馨的家。

他,军功章挂满胸前,获奖证书装满抽屉,声名鹊起的他,依旧过着俭朴无华的生活。他依然是妻子的好丈夫,是父母眼中的乖儿子。

妻子李翠,亲切地叫他“牛哥”,战友豪爽地直呼他“黄牛”。

他,有许三多的坚韧、史今的宽容、伍六一的倔强、“老七”的霸气。他,就是消防部队真人版的“士兵突击”。

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南宁市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代理排长兼一班班长小新。

十余载抢险救援经历书写青春华章

自1997年当兵入伍以来,小新一直以行动来诠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从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成长到如今的消防技术尖兵,小新付出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汗水和努力,经历了大小1600多次生死一线的关头。小新在实战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救援经验,也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一次次把小新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2000年9月1日15时35分,广西最大的化工企业——南宁市化工股份公司的2800立方米酒精罐突然发生大火,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现场情况万分危急!当消防部队到达火灾现场时,酒精罐上火光冲天,火焰已经高达50米以上。

9年前的消防车和现在的进口消防车的性能没法比,当时的车载水泡的有效射程根本达不到燃烧着熊熊烈火的酒精罐顶。于是,火场指挥员决定组成突击敢死队冲进防护堤迫近作业。小新主动向指挥员请求担任主攻。

指挥员同意后,小新立即和突击队员顶着难以忍受的高温把两节拉梯架到燃烧罐,将移动炮推到被烧得发红而且塌陷的罐体上,顶着高温和随时可能掉入罐里的危险,站在上面操作移动炮进行近距离灭火。战友们在身后不断用水枪向小新射水降温,掩护他灭火,有好几次强大水压差点把他冲进罐体里,幸好小新用脚紧紧地勾住了两节梯梯蹬稳住身体。经过数个小时候奋力扑救,火势最终得到了控制并被顺利扑灭。回忆起这段经历,小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酒精罐的温度高得吓人,自己的手都被烫起了好几个泡,万一不小心掉下去酒精罐里啊,连个骨头都找不到!”

千里驰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显身手

小新,自去年汶川地震救援顺利归来后,人们便记住了这位个子不高,说话不多的铁骨汉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小新正休假到医院照料身患癌症的母亲。当一接到部队成立抗震救援突击队奔赴四川增援的指令,小新立即返回部队,瞒着母亲,奔赴灾区救援。

5月14日赴川以后,小新舍生忘死,英勇顽强,多次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递交了满意的答卷。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他与南宁市消防支队其他战友一起抢救被困人员19名,其中8人生还;带领救援队员转移群众3617人,为群众搭建避难场所76处,清理危房145间,抢救各类物资价值约1300多万元,抢运救灾物资480余吨,为夺取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黄牛”小新又经历了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心动魄。2008年5月14日,南宁市消防支队赶到四川都江堰后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当日下午,小新在都江堰四川街一栋六层坍塌楼层上,利用视频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发现下面有生命迹象,并隐隐约约听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呼救声:“救命,救命!”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女子看到小新和战友,立刻冲了过来,紧紧抓住他的手,哭着哀求:“我弟弟埋在里面已经两天两夜了,求求你们,快救救他吧!”“你放心,刚才我已经听到他的声音了,我们一定把你弟弟救出来!”

根据小新多年的救援经验,他和战友们选择了一个较为安全的方位,挖了一条隧道,清理被困者上方松动的水泥块和砖头,用工具一点一点挪开楼板,通过细小的缝隙,进入被困者所在的狭窄空间。

伴随挖掘的同时,上方的楼板不断嘎嘎作响,碎石纷纷掉下,战友们着急地喊道:“班长,有危险!”而此时小新心里想的却是:“我们已经千辛万苦挖出了这条生命通道,我决不能放弃,一定要把他救出来!”他不顾战友的劝阻,拼命加快挖掘速度,就在他把人救出来的一瞬间,“轰”的一声,几层厚厚的楼板在余震中塌了下来,埋住了他们之前救人的地方。而那时,要是小新再慢一秒,就再也回不来了。

由于抗震救灾表现突出,小新被公安部消防局记个人一等功,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并作为奥运火炬手参加了祥云火炬在南宁的传递活动。

满载荣誉依旧朴实无华

08年抗震救灾立功至今,小新先后在南宁等地做了十几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并收到自治区、南宁市等多级政府部门的嘉奖。小新英勇的抢险救灾事迹也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南宁市街头巷尾的美谈。

而今满载荣誉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功臣”就摆架子,居功自傲。在部队领导和战友眼里,他仍然是个尽职尽责的好战士,是那头永不放弃、做什么事都抢在第一位的“黄牛”。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记者又一次见到了这位小个子的消防兵。他笑着说:“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偶尔会有人认出自己是小新,挺不好意思的。”他也直言,有时候确实有点不方便。

在群众眼里,小新俨然成了一位英雄。市民们有需要消防帮忙的时候,几乎都会想起这位腼腆老实的消防老兵。7月13日,小新所在的辖区内公务员小区有一位住户的门被反锁了,到现场的消防战士弄了很久也没有把门打开。这时,战友们想到了在特勤大队的小新。“小新来了,没什么问题了!”像这样的对话,在许多有小新在的场合都可以听到。他的救援技术几乎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小新到达公务员小区现场时,他以惯来敏捷的身体,运用“楼层下降”技术,从住户的窗台进入到屋内,成功地把该住户的门打开了。事后在与记者的聊天中,小新说到:“其实,人家也挺不容易的,现在装一个门,动辄三四千,的确不忍心把住户的门弄坏。所以每次遇到这种门被反锁的情况。我都在想,能不弄坏,就尽量不要弄坏住户的门。”

小新就是这样一个老实诚恳的人,他时刻替他人着想,不愿意弄坏老百姓的一扇门。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得到了战友和市民的好评。

烈士及事迹篇2

6月9日,20岁的山西人刘泽军在杭州临平区火灾中牺牲。小学老师哽咽接受采访:他1岁丧父、3岁丧母,被大家资助长大。70岁的继爷爷无收入,他省下小学发的鸡蛋带回家。

刘泽军的小学老师高永宏回忆,刘泽军1岁时父亲因意外去世,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由70岁的继祖父养大,但是由于继祖父没有经济来源,刘泽军从小被大家资助长大。“小军是个善良内敛的好孩子,也很孝顺,从小就知道省下来吃的拿回家给爷爷”,高老师说道。

高老师还发来刘泽军小时候的各种荣誉:“优秀幼儿”、“优秀少先队员”、“期中考试第一名”、“三好学生”、“知识竞赛优胜奖”、“跳绳第一”等等。

高老师没想到,几年前劝说刘泽军去当兵,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6月13日,小雨淅淅,杭州市临平区殡仪馆。

上午10点,杭州两名消防员毛景荣、刘泽军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一大早,来自杭州消防、公安,以及许多自发赶来的群众,安静地在场馆外等候,见两位烈士最后一面,送两位英雄最后一程。

许多群众都是临平建材装饰城的商户。在那场火灾中,他们见证了消防员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疏散群众,扑救火势的英勇行为。在听说有消防员意外去世,他们也决定来送消防员最后一程,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敬意。

罗大姐是商贸城18幢的商户。她远远望着,忍不住哭了。“刘泽军年纪比我儿子还小,真的太可怜了……他们是英雄,是我们的,也是所有人的。”

退队的消防员听说兄弟出事之后,从外省外市赶来悼念。

早上9点50分,追悼会开始。所有人摘帽致哀。

烈士及事迹篇3

小小“过关”手

英雄陈祥榕的家乡位于福建省屏南县下山口村,那里三溪交汇,是为三口,谐音“山口”。

村前有潭,曰长潭,潭头水急,漩涡飞转,能上潭头者鲜见。每入夏,全村孩子皆入潭游泳。村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能一口气从潭尾游到潭头上岸的,即“过关”,即为游泳小健将。

年纪小小的陈祥榕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每当看到有同伴“过关”就十分羡慕,暗地里刻苦训练,经常呛水也不怕,有时为了训练连饭都忘了回家吃。

一天,他阵阵惊叫声中劈波冲刺,成功“过关”,倍受同伴们的追捧,因为他是“过关”中年龄最小的孩子。

拔刺折下金樱子

六岁那年秋,二伯带着陈祥榕与他的堂弟一起去郊游。

小小的陈祥榕的脚步尚有些趔趄,却成功地绕开荆棘丛,爬上山坡上采摘野果子。他连续折下一大束野果子。堂弟伸手索要,他匀出一半给他,两人边走边吃很快乐。堂弟不停地从他的手上拿野果子,直到仅剩下一小枝,自己却抓了一大束,看到堂弟开心,他更开心了。突然,他看到一颗长满细刺的红色野果子,问二伯能否吃?二伯怕他受伤哄他说:“不能吃。”很快,他发现了一大丛长满那种红色野果子的荆棘。他再问,二伯又如是回答。或是他听到二伯的话外之音,或是他实在抵挡不住那红彤彤的金樱子的诱惑。他伸手去摘,被刺;他换了个角度再摘,再被刺;他火了,迅速拔掉刺,一把抓住整个金樱子折下,没断,再折……

一旁的二伯看得惊呆了,等的反应过来想去制止时,他已经折下了一大枝金樱子。

骨折算不了什么

陈祥榕初中就读于屏城中学。校园坐落于一个名叫后斜垄的老茶山上,连接校园与县城主干道的是一条陡峭的斜坡,多数学生骑单车上学,陈祥榕是其中的一个。进入初一那年,他的父亲已经癌症晚期,浑身疼痛难忍。陈祥榕一有空就帮助按摩,以缓解父亲的痛楚。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天空明澈,星光闪烁。晚自修一下课,陈祥榕就心急火燎地骑上单车往家中飞奔,偏不凑巧,一块小石头将他连人带车绊倒了,他重重地摔在地上,疼痛得像断了气一样难受。他咬紧牙关深呼吸了几下,挣扎着爬了起来,感觉右手刺骨的痛,五指都动弹不了了,就用左手骑车回家。一进家门,他立即躲进房间蒙头睡觉。母亲觉得有点蹊跷,就去问他,他说很困要早点睡。次日,他的手掌发青肿得像馒头似的,上医院检查后,诊断为掌骨骨折。为了不给家人添乱,他就那样忍痛了一个漫长的夜晚。

右掌虽然骨折缠着厚厚的绑带,可陈祥榕却觉得一点小伤算不了什么,完全没有影响到他用劳动来尽孝。他坚持用左手帮助父亲按摩,做家务,还会用筷子夹菜给奶奶吃呢!

帮助同学筹措爱心款

陈祥榕的父亲未生病前,与他的母亲一起在海南三亚种芒果,留下他与姐姐在家乡屏南求学。父亲病世后,家里负债累累,他的学籍档案也从“留守学生”,多了一个“单亲家庭”的身份。学校负责留守学生补助工作的老师找他摸底谈话,准备帮助他多申请一些助学金。他摇了摇头说,家里还可以撑得下去,并建议把名额留给更需要的同学。

班上一位同学的家庭贫穷,偏偏又被一辆无牌车辆撞成重伤,住进了医院,车主七拼八凑医疗费还差一大节,筹措医疗费成了大问题。陈祥榕获悉后,二话不说,带头捐出自己仅有的零花钱,并将一个水果箱改成了“爱心捐助箱”,组织同学到县城街心广场进行爱心募捐。在他的努力下,终于筹措到一笔爱心款,帮助同学度过了难关。

树立远大的理想

陈祥榕的母校屏城中学建在老茶山上,校园四周都是翠绿色的茶树。他经常漫步茶山,呼吸着带着茶香的空气,望着一株株破雾而出的茶树出神,觉得像极了一个个守卫边疆的战士,仿佛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遗憾的是,他的年龄还小,身体也不够结实强壮,当不了战士。为了这个理想,他报名参加学校篮球队,坚持锻炼。他的毕业档案里,“兴趣与特长”一栏填写的正是“打篮球”。

进入高中后,陈祥榕一到入伍的年龄,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集训时,陈祥榕听说只有身体素质出众,才有可能入选边防兵,成为一位随时准备上战场战仗的战士。为此,他起早摸黑,埋头苦练,终于以身体素质测验第一名的成绩光荣入选边防兵。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得知自己去喀喇昆仑山,陈祥榕兴奋得睡不着觉。“上战场,打胜仗,保家卫国。”陈祥榕紧握拳头,时刻准备着为理想而战斗。

从下山口到喀喇昆仑山海拔提升四千多米,来自亚热带地区的陈祥榕,仿佛走进了极寒缺氧的“生命禁区”。他坚定信心排除万难,以超人的意志战胜“高反”,适应逆境,完成训练,闯过一道又一道超越人体极限的“鬼门关”。

加勒万河谷,深藏在喀喇昆仑山的皱褶之中,山风凛冽,河水刺骨,外军“悍然越线挑衅”。陈祥榕光荣地接受了战斗任务。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出发前,陈祥榕郑重地写下战斗宣言,奔赴前线。

祖国山河,寸土不让。“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陈祥榕骄傲地记下战斗实况。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直至最后一息,十八岁的生命永远定格成护卫战友的姿势,定格成高原上的一颗闪亮辰星。

烈士及事迹篇4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战术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卧火海忍剧痛,视纪律为生命,壮烈牺牲。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

邱少云,1931年生,四川省铜梁县关建乡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巩固阵地作战及战术反击战。

1952年10月11日,志愿军第15军在铁原东北391高地反击战打响了。391高地位于铁原东北10公里处,山势险要,有敌军1个加强连驻守,是敌军安在志愿军前沿阵地的一个“钉子”。拔掉这个“钉子”不仅可以改善志愿军第15军的防御阵地,而且可以对敌军形成威胁。从志愿军前沿阵地到391高地,中间有3000米的开阔地。为了缩短部队冲击距离,使战斗发起具有突然性,该军第29师第87团组织500名战士,在当晚夜间隐蔽潜伏在距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名战士。

12日中午12时,突然飞来4架敌机,在潜伏区投下几颗燃烧弹,有一颗落在离邱少云2米的地方,四散飞迸的燃烧液溅到他的腿上,身上的伪装烧着了,火苗往上冒,顿时火团把他包围了。邱少云身后有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中打个滚,身上的烈火就可息灭。但他深知,这样会被山顶上的敌军发现,暴露目标。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500名战友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不惊慌,不呼救,坚定地趴在地下,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30多分钟,光荣牺牲。至下午17时,已经潜伏了19个小时的第3营在炮火支援下,突然向守军发起冲击,经40多分钟战斗,攻占了391高地,全歼南朝鲜军第9师第51团1加强连。邱少云为这次反击战的最后胜利,在烈火持续的燃烧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烈士及事迹篇5

每当与同学谈到岳飞时,我都不禁感叹:岳飞生在那样一个年代,真是可惜了!宋朝的衰败在于君主的无知、臣子的懦弱。俗话说,忠言逆耳。可甜言需防是饵呀!当时的宋徽宗,听信奸臣秦桧,与金议和,把岳飞撤职。结果,金撕毁条约时,又急急忙忙的去找岳飞。也难怪宋朝会被推翻,这些忠臣被宋这样耍来耍去,要是我早就爆发了,我可真佩服他们。

回想岳飞一生,真是坎坷。19岁投兵,20岁父亲病故,辞官返乡。父死后,金兵大举侵入中原,他再次投兵。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下四字"精忠报国",岳飞走后,其母自尽。因为她知道,忠孝不能两全。岳飞后因战功赫赫,被秦桧嫉妒,赐死于临安风波亭。我对此感到很气愤,功臣、忠臣被赐死,奸臣却舒服的享受。这什么道理?

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的青少年不爱国,他们爱的是游戏、是自己。虽然现在的课本里、广告里都在强调爱国,可大人们从来都是在说"以后出国留学、国内空气不好、国外舒服……"有的老师也说:"学习好后去美国啊。"我们这些中国学生从小被灌输这样的话语,怎么可能做到真正的时时为国家?不仅大人如此,现在的媒体也有责任,他们总是宣传如何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让我们有了不劳而获的思想。在我们这些学生眼里,什么叫爱国?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说不定我们都投降了呢!

我为此而感到气恼却又无力改变,让我们在一个更好的坏境里成长吧!不要总是重视语、数、外。品德也很重要!

不管我周围的人怎么说,我会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如果有机会能留学,我会把国外好的技术引进来,而不是只图着自己的舒服,不想到国家的培养。中国,谢谢你!

烈士及事迹5篇相关文章:

祭扫烈士活动心得体会5篇

川陕烈士纪念心得体会5篇

烈士心得体会5篇

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总结5篇

烈士陵园作文600字5篇

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5篇

烈士陵园扫墓心得5篇

清明节祭扫烈士活动方案5篇

参观烈士陵园400心得5篇

烈士陵园作文8篇

烈士及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5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