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烈士的事迹5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的编制不应当受到个人偏见或者情感的影响,事迹材料通常包括成就的详细描述、相关的图片、文件以及可能的证明文件,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女烈士的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女烈士的事迹5篇

女烈士的事迹篇1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终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女烈士的事迹篇2

小时候在南方出生长大,最喜欢大红色木棉。

每当春天来临时,木棉树高大的铁灰色树干上没有一片叶子,却开满了火红的花朵。木棉骄傲地站在阳光明媚的树枝上。抬头看着他们,背后是蓝天和漂浮的白云,木棉就像一面在风中狩猎的红旗。从此我也知道了木棉的另一个名字:英雄花。

上学路上,或者去公园玩,总是走在路边的木棉树下,仰望无人能比的大红花。当我拾起一朵落在地上的花时,我会深情的看着它:那满满的花瓣里有多么厚实的生命;花心,不屈向上的追求;最喜欢的是五星花形:花瓣间距那么直,角度那么合适,颜色那么纯净,鲜红深红,完全是爸爸妈妈军帽上的红色五星!所以我们小时候都叫木棉“五角星花”。

春雨过后,一棵树一棵树的木棉树,像无数燃烧的火把,燃烧着人们的心和血,不禁染上一层豪气。火红的花瓣有着不言而喻的烈士的血性,非常动人。

木棉甚至以不同的姿势落下。它平坦而整齐地落下,落在地板上,落入大地的怀抱。那时候我总是从掉在地上的花里摘下最完整的一朵,和我一起轻轻的捧着,直到枯萎。看着脖子上的红领巾,想起队歌里的话: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由此我想到了红色的英雄花:更像是被英雄鲜血浸透的颜色!从此英雄花就是我心中的花。看到英雄就想起来了!

我在军营出生长大。我从小就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如何为解放世界劳动群众而流血的。历经血泪,换来了今天生活的美好;我最清楚人民战士有多忠诚,多坚强,叫他们来就来,来了就打,打了就赢。我最了解冒着生命危险的士兵的无私奉献,以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冷静。

当时,关于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的战斗故事,从父母的口中、电影和书籍中被生动地记录下来,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看着爸爸妈妈一本正经,追忆往事的脸,我暗自庆幸,他们熬过了今天。怀念爸爸妈妈的战友,怀念那些穿着草鞋跟着毛泽东拿起大刀长矛进行革命的革命烈士。他们是伟大的英雄,英雄的花朵是他们生命和鲜血的辉煌!

爸爸妈妈要参加福建的一线准备,我们的孩子已经被送走了。他们被军队幼儿园照顾了几个半月,享受着上级领导坚决拨给的自己的补助,从小到大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日夜思念的爸爸妈妈,则把对孩子的关心埋在心里,在保卫国防的第一线英勇奋战。备战的时候把我们缓冲回父母身边,我一直把他们当英雄来打!他们看起来不像英雄吗?英雄带着微笑为他们绽放!

长大了,军号嘹亮,红旗飘扬,战士们的一言一行,军队的作风,都是我亲眼所见的控诉和牺牲。多少大灾大难,我听着军人打仗的消息,眼里含着泪;多少次大地摇山摇浪,我颤抖的身心在思念,在为战士祈祷;多少次我看着绿色青年毫无遗憾地献身于战场,而我,以泪洗面,祝福战士们取得胜利。

英雄开花后,大而结实的果实是珍贵的可用木棉。英雄花从萌芽到开花,从开花到结果,都表现出慷慨。我们的军队和士兵从来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厚望,总是把自己最好的成绩报给祖国和人民,把自己最辉煌的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英雄不计其数,他们的鲜血洒满了生命之花。

主人公的行动源于他对人民的热爱;英雄精神来源于英雄信仰!军队和人民有着深厚的骨感和感情,新的时代和新的责任使我们的战士们承受着更大的牺牲和奉献。从南昌起义到五星红旗升到天安门广场,81年的历史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永生!

大军压境,精兵强将,你是一棵高大的英雄树,在风暴和台风过后,都站不住;你是盛开的英雄花,骄傲地微笑,迎接洗礼,带来春天。你是一颗红心,一面永远不会落在我们心中的红旗。你就像一朵云,给祖国人民带来和平。

军队是我的家,军缘是我的血,军魂是我的命,军人是我的英雄!

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我最想献给军事英雄的花,是我心中燃烧的英雄花!

女烈士的事迹篇3

在基层,有一群人,范文网他们身穿白大褂,忙碌在各个卫生室间,看病拿药、打针输液、包扎伤口,偶尔也会背着医药箱进组入户。疾病面前,他们能给群众吃下“定心丸”;疫情防控,他们成了守护群众健康的“战斗员”。群众足不出户,街道格外冷清,他们却踏上了战“疫”征程,村医“大白”成了最靓丽的风景。

一枚党徽的担当

小小的一枚党徽,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志和象征,带上它,意味着亮明了身份,严于律己、恪守奉公便是使命。当前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防控物资尤其是口罩至关重要,安徽金寨县桃岭乡赵院村村医吴章学深深明白这一点。村干部说这个村医有点“倔”,卫生室防控物资被他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一天送出去几个口罩、几瓶消毒液,他都详细记录在登记簿上了,亲戚来找他多拿几个口罩,他绝对不会多给一个,但是一听说有武汉返乡人员被隔离观察出不了门,范文参考网他却主动为他们送去口罩、体温计、洗手液等防护物资,并引导他们积极做好防护措施。他说:“目前防控物资比较紧缺,大家绝对不能浪费,要先给最需要的人”。自接到通知后,这位56岁的老党员、老村医,时刻坚守在工作岗位,随时上门为外出返乡人员和村民量体温,一有空闲,他更是冒着被感染的可能,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在疫情面前,他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政治品格,履行了一个党员的职责。

一辆三轮车的轨迹

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身影,骑着三轮车,一路向前,他是群众心中最可敬的村医。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医师鄢德江,家住在高湾村,在复杂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每天天刚亮,他就从家出发,骑着那辆三轮车,向卫生室赶,疫情面前,他比以往起得更早,骑得更快。由于身有残疾,他看病拿药、测量体温的动作可能没有那么利索,但他总是耐心的嘱咐看病群众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每天他还要骑着三轮车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送去防控物资,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就用微波炉加热从家里自带的盒饭,这个春节里,他放弃和家人的团聚,靠着一辆三轮车,坚持站在防疫的前列。

一盏白炽灯的情?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天晚上金寨县桃岭乡桐岗村的卫生室总是亮着一盏白炽灯,村民们既感到暖心,又觉得很安心,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默默守护。村干部张忠洋说:“每次我值完班回去,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吴孔胜医生还在加班加点,我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非常感动,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学习,本来还觉得一身疲惫,看到那盏白炽灯,我顿时又充满了动力。”一个50岁的村医,在基层一干就是30年,在疫情面前,他积极履行村医职责,白天深入武汉返乡人员家中监测体温、交代隔离事项,同时,还积极参与防疫宣传,每家每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及明白纸,晚上在村服务群里,普及防疫健康知识,接诊一些普通病人。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休息过一天,始终无怨。他说“既然选择当一名医生,就得担负起我的责任。我是桐岗村的村医,我就得对桐岗村群众的健康负责”。

一支体温计的温暖

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是3000多人的大村,进出村路口有7个,卫生室有2个,防疫任务较重。由于廖荣贵医生对村民情况熟悉了解,工作经验丰富,他就主动承担了给群众量体温的工作。每天上午他身穿白大褂,带上体温计,奔走于武汉返乡的重点人员家里,他仔细询问、掌握情况,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为他们测量体温,细心登记造册,耐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每天下午他在两个卫生室之间来回奔波,为一般群众量体温,发放防控物资。对于廖医生的工作,乡村干部高度认可,但大家在夸赞他时,范文参考网top100范文排行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的本分工作,关键时刻,村医不能当逃兵”。

一条朋友圈的思念

在元宵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按照金寨县桃岭乡当地习俗要在故去的亲人坟前“上灯”。今年的元宵节对桃岭乡桃岭村卫生室的村医汪有云来说,意义深重,因为这是她大儿子故去的第一个元宵节。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能给去世的儿子“上灯”,在元宵节仍坚守岗位的她,只能发一条朋友圈来寄托哀思。汪有云的长子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但是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了30多年,另外她还要照顾孙子、孙女和90多岁的婆婆,本来家庭负担就重,20__年10月,大儿子又突然离世,这对汪有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她在悲痛中依然把本职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疫情爆发后,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门随访、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工作连轴转的她连家都顾不上。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不仅要为移风易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更要守护村民健康和平安。”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眼圈红了。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和一份丧子的伤痛,还能扛起防疫抗疫的责任,用行动诠释仁者爱人,实在可敬。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群村医“大白”,凭着一个口罩、一身白大褂每天奔赴在在各个村庄卫生室,参与一线防控,他们愿意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群众。在基层,除了村医,还有冲锋在前的党员、默默奉献的群众、不辞辛苦的乡村干部,平凡人物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共同迎接属于20__年的春天。

女烈士的事迹篇4

我们祖国的边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就是悬崖上绽放的寒梅,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是他们用生命守护而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某边防团团长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到对方蓄谋暴力攻击,他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敌方展开殊死搏斗,最终4名战士英勇牺牲。看到冲突现场视频的那一刻,眼泪决堤了,他们完成了作为一名边防军人的使命。“祖国山河,寸土不让。”这不是一句空话。一位战士牺牲时年仅19岁,他在日记里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简单的。几个字,却饱含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爱,只为这几个字,他却付出了生命。

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公开后,“他们是为我而死”的网络话题被热烈讨论。是戍边英雄化身界碑守护着你我,是戍边英雄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环境的波谲云诡,是戍边英雄让我们将目光凝向每一颗爱国之心。“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在他英勇牺牲后,陈祥榕的母亲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陈祥榕烈士牺牲时不满19岁,他将最好的青春、最清澈的爱留在了雪山,也将最清澈的爱国心、最纯粹的初心传递给了每一位青年人。

我眼里,今天写下的文字就算是无力,情感就算是苍白,依然阻止不了我对军人的崇敬,对军人的赞美。在这些可爱可敬的军人前,我要用我的文字,用我一颗真诚的心,为英雄们献上赞歌。

女烈士的事迹篇5

江竹筠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十分用功,记忆力超群。之后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提高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女烈士的事迹5篇相关文章:

女老师的工作计划5篇

我的同桌女作文600字5篇

我的同桌女作文600字最新5篇

女记者的演讲稿5篇

我的自画像女作文最新5篇

我的自画像女作文优秀5篇

烈士陵园作文8篇

烈士陵园作文精选7篇

烈士陵园,作文7篇

烈士陵园,作文最新8篇

女烈士的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9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