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推荐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阅读是一种拓宽视野的过程,我们通过写读后感展示自己的感受和领悟,在写读后感中可以激发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的思考和关注,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推荐7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1

?苏菲的世界》以一个14岁小女孩的视角,带读者从自然派哲学家到苏格拉底再到希腊文化,从文艺复兴到康德再到弗洛依德,把整个西方哲学史简明易懂并充满趣味地讲解了一遍。纵观本书的哲学史世界,可以发现从古希腊到现代,哲学家们的两大命题是尝试解释世界的本质以及什么是自我,这是最经典的哲学基本问题,也是至今仍值得人类去探究的问题,由此引起的思考和吸取的知识,是我读此书的最大收获。

面对当前疫情形势,我们不免要再进一步去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苏菲的世界》引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该如何保护人类文明和我们存在的基础”。进入二十世纪这短短的一百多年间,气候、环境、资源、生态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发展科技、探索宇宙、解密基因密码;另一方面,我们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我们自认是唯一具有“宇宙意识”的生物,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但现实中却做着控制和掠夺自然的一切。曾几何时我自己也陷入了一种“自我”的意识状态,认为现如今的自然界要靠我们人类去修复的,只有人类才有这个本事。然而,扑面而来的“新冠病毒”、澳洲大火、东非蝗灾……才发现人类在自然面前也是脆弱的,生命的奥义就是我们只有将自我放到自然中发展,尊重自然,才能世代长久。

大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小到自己和他人相处的关系,都可以用书本里的话来总结: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这是生命奥义的哲学,也是为人处世的哲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2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这部哲学书让人怀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学着成为一位思想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听起来简单却神秘莫测无法回答的'问题你想过吗?这本书常让我读到一半便问题重重,不得不再仔细地回头。却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读一部侦探小说,脑海中不断映出“为什么?”。

百科全书上写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

很多人说人死后灵魂会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

没有书籍能够回答,除了我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有哲学家说人死后会透过某种形式存在,要不就不再存在,如果我认为人死后会住在一颗星星上,会活在一朵云彩中,当我们敲开每朵云,可以拜访这朵云的主人吗?这样带有好奇的思考还叫哲学吗?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最明显的不同是:人会思考。”

哲学的种种问题被每一种文化关心着,历史上,有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提出过不同的答案。哲学家如同魔法师,用自己的想法,好奇而产生的念头给出不唯一的答案。所以乔斯坦·贾德说:“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婴儿,刚刚落于这个世界,对于周围陌生的一切都好奇着,她们闪亮的瞳孔正向世界传递着“为什么”,可惜的是婴儿不会写,不会说,不然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只需提出问题就好,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好奇心。

在我们一天天长大时,似乎对世界开始习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其实不然,这是我们缺乏了婴儿时代的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我们缺乏了提出好奇心的能力,所以哲学家比常人所多的只是孩子的视角。

当你在钢筋混凝土中来回穿梭,在城市喧嚷中来回奔波,是否要静下来,找回一份好奇心,思考哲学问题,不再认为世界的理所当然呢?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3

刚打开这部小说,看到那么多哲学的知识,我便失去了兴趣。但读到苏菲收到一张奇怪的明信片时,我又好奇的想知道席德是谁。带着这份好奇,我把书读完了。

表面看来,这是一本讲述哲学知识的书,但实际上,它也算的上是一本历史书,甚至是一本悬疑小说。

小说里介绍哲学家时,也同时介绍了许多欧洲古代的历史文明。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内容,似乎与哲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小说里也做了一定的介绍。而席德是谁,还有席德的父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两个疑虑又将此书变得带有一点悬疑色彩。当我看到狗开口说人话,香蕉皮内写着字,苏菲的哲学老师把他叫成席德时,我不禁打了个冷颤。

而这部小说最令我欣赏的就是作者把许多看似毫无关系的用哲学课程联系在了一起。小说里的苏菲学习哲学是为了摆脱席德父亲的控制,这似乎有点奇怪,但当你知道席德的父亲也是一位哲学家,这一切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在书的结尾,席德与她父亲和苏菲与她的老师的位置关系完全颠倒了。原来苏菲对于席德的疑惑变为了席德对于苏菲是否存在的猜想。似乎将他们换一个角度,故事又会产生新的趣味。

就像这部小说一样,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甚至我们自己都有两个或多个面。许多的事情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你得到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会受到一些无形或有形的伤害。正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你想要得到其中之一,你就必须放弃另一个。而关于我们自己,你是否会发现,有时自己在朋友面前活泼开朗,但一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却会一语不发?或是有些人在家总是面无表情,但在学校,单位对人却是满脸笑容。正是因为我们对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方式,才造就了这个多彩的社会。

我们无法改变事物的多面性,但我们可以正确的分析,并作出正确的选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亮丽的色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4

初次阅读《苏菲的世界》,他奇特的封面吸引了我。从魔术帽中钻出的兔子,和抽象派式的画面。这是一本写哲学的书。哲学,在我们的印象中并没有深刻的了解。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知道哲学不仅仅是人为什么生和死,也不仅仅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死循环。

这本书通过苏菲被他的哲学老师所吸引,沉入哲学的海洋,从而向我们娓娓道来。这里面有我们所知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亚力士多德,还有现代的先驱者马克思的思想。也有一些不被我们耳熟能详的德谟克里特斯,斯宾诺莎等。

这本书让我陷入久久的沉思。如苏格拉底: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让我想起我曾经因自大傲慢而做错了不少事情。更有我们究竟是上帝手中的提线木偶,还是我们的体内居住着神灵的思想碰撞。

曾经的我认为哲学与生活无关,不过是那些大思想家更深层次的胡思乱想罢了。读完这本书,我更是知道哲学其实与生活息息相关。看着少校那一个个一环接一环奇思妙想的圈套。似乎将苏菲与他的.哲学老师玩弄在鼓掌之间。

我开始慢慢的思考,是否我的生活中也有一个像少校这样的人将我玩弄。我却一无所知。我是否就如在魔术帽中钻出的兔子的兔毛上仰视整个世界,始终被困在一个局里。一个人的肉体允许突破不了这个宇宙的极限,但是有的人的思想就像霍金一样,可以追寻到宇宙的深处,探索黑洞的奥妙。将周身置之度外,在渺小的大脑中有着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

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能像个木偶一样,一无所思。我们要敢于用思想去突破这个世界的极限,去畅想未来。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要突出重围,不被现有的所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5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为《苏菲的世界》的书。屹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我读过的书中最奇特的一本了。它既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又是一本悬颖侦探小说,还讲述了西方国家中世纪的历史。

书中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样在她面前展开。在一位神秘的哲学老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思考一些自己从未想到过的问题。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开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和后天的企图解开这些谜团。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仿佛走进了哲学的世界,开始了解哲学,与著名的哲人一起沉浸在哲学的浩瀚海洋中。渐渐地……我认为哲学不像我想像的那样死板,戛然无味。哲学有时只是几个诸如:“我是谁?”,“马儿为什么叫马儿”?“世界是从哪儿来的?”这样看似简单,幼稚,实际上却难以解答的问题。

哲学不同于科学。因为前者所研究的是全人类关心的问题,像:“善与恶”、“高雅与低俗”这样的问题。它没有一个具体、固定的公式来衡量对与错。它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像一位耐心的老师领着我走进了哲学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哲学的趣味。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6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它是通过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一步步使人认识哲学,从中学习哲学。而对于像我一样什么都不懂的读者来说,我从读这本书开始就同苏菲一起上起了哲学课。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看似很普通却让人深思的两个简短而奇怪的问题开始,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我的“哲学之旅”探索之路。

对于以前没有读过关于哲学书的我,第一次看《苏菲的世界》并没有觉得很困难的感觉,反而是很熟悉、很实在的感觉,让我更加喜欢哲学这一门课程。从前总觉得哲学类的书很无聊、很古板,不过《苏菲的世界》却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让我们哲学的初学者更加热爱哲学。书中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让人无法自拔,一看下去就想一直看。

哲学是一个很抽象的学问。它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人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的本源事物。而在《苏菲的世界》中,讲述了整部西方哲学史,虽非学术性着作,但它是一本捍卫哲学的书,正因为其大众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作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

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学性的问题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习以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说到这让我想到作者一个用的很好的比喻:“这个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当然这只兔子极其庞大。”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大家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个完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顺着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享乐。当大人们的心灵逐渐习惯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规则,当他们不再像孩子一样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觉得所有的东西都那么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当他们过惯了喧嚣吵闹、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便不再去追求那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学,便不愿离开温暖舒适的兔毛深处,不愿像哲学家一样尽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们都不会再去思考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了。

人生,其实并不只是一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界,也不应只是金钱、荣誉与成功的世界,它更应该是一个充溢着理想与奋斗、追求与梦想、好奇与探索的世界。不要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为什么纸张便是白的?你又是谁?天地到底有多大?它又是怎么来的?世界上第一个细胞是怎么诞生的?从无到有,这本身便是一种不可能。一切都充塞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7

?苏菲的世界》这是一本富有哲学意义的书,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部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一封未知的来信,带来了一个个关于哲学的理论与思考。

故事主人公是苏菲,一个十四岁少女,过着平凡生活,直到一封未知来信打破了苏菲平静的生活。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在一位神秘导师艾勃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信件中提到一个人席德,原来苏菲是个虚拟人物,这一切都是席德的父亲为了庆祝女儿生日虚构出来的故事。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知道这一切之后,并不想被人控制,他们做出反抗,离开生活许久的伊甸园,离开席德生活的世界。

当你知道自己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你的心理建设会不会崩塌?如果自己是苏菲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自己是个虚构的人物,然而自己并不是主人公,只是一个配角,这又和现实世界有何区别呢?现实的世界不过是我来过一遭,而后几十年过去我又消失在这个世界,和虚构出来的有何不同呢?虚构的人物有个人主宰着她的未来,那个创作者虽然是现实人物,她的一生又被谁主宰呢?这就是哲学不解之谜吧。苏菲打破了戒律。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推荐7篇相关文章:

世界读书日的活动方案推荐7篇

平凡的世界第五章读后感7篇

纸的世界教案推荐7篇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精选7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心得推荐7篇

中国的世界遗产文化作文推荐7篇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优质7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7篇

918世界的读后感精选5篇

写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8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