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少年事迹7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我们怎样完成事迹材料呢,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孝心少年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孝心少年事迹7篇

孝心少年事迹篇1

谢雨楠,女,20xx年2月出生,汉中市城固县老庄镇谢何小学学生(汉中市文明办推荐)

20xx年8月31日16时30分,不幸的事情降临在这个小女孩身上:其父谢小坤不幸从3米高的楼上滚下,当即出现胸部以下感觉障碍,双下肢活动丧失,从此便一直卧床不起至今。妈妈和爸爸也离婚了,照顾爸爸的责任就落到了奶奶和雨楠身上。雨楠每天晚上每隔2小时都要帮爸爸翻一次身,防止爸爸后背出现褥疮。每天早上5点便起床给家人做早饭,然后才去上学。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帮爸爸翻身,好让奶奶休息一下,然后去给爸爸端饭、喂饭,自己总是最后一个吃饭。

平日里,还要帮助奶奶干农活。帮着奶奶拉车到田里去运麦子;插秧时帮奶奶到秧田里拔秧,到大田里插秧;地里的杏子成熟后,每天下午放学去帮奶奶摘杏子、运杏子;劳动完回家后,若天气要有变化,提醒奶奶用大棚塑料布将晒在院子里的麦子、油菜遮盖好。像洗碗、洗锅、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家务事更是习以为常。

今年文川镇一年一度的二月二古会开始了,周末,谢雨楠和同班同学相邀到文川街去赶会。爸爸给了她一点钱让她吃好,但是她一点也没有乱花,回来时给奶奶买了一顶草帽防晒,给爸爸买了几斤苹果和梨,而自己什么都没买。谢雨楠小小年纪,在攀比成风的学生中,首先想到的是亲人,其孝心可叹、可佩。

去年,汉中义工协会城固分会会长在得知小雨楠的情况后,专门组织人员到小雨楠家里进行了探访和慰问,给小雨楠带来了许多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鼓励小雨楠好好学习,不能因为爸爸得病而影响自己,反而自己要更自立、自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的价值所在。

孝心少年事迹篇2

姓名:高萌寒

性别:男

所属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

简介:在学校,同学推选品学兼优的高萌寒当了卫生委员。他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各科成绩优异,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积极。20xx年,小萌寒被二师21团中学评为校园“进步之星”,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誉。

?孝心故事】

心有真爱,少年最美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母亲节”就要到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兽医站的一间民房里,刚满10岁的高萌寒唱着他最爱听的歌,努力回忆着母亲的模样,他的眼睛湿润了。

这时,传来了一阵叩门声。小萌寒赶忙去开门。

“奶奶,您回来了?快坐下吧!”两鬓银霜的奶奶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洗了把脸。不多时,高萌寒从厨房中端来了由他亲手烹制的热腾腾的饭菜。

奶奶心里明白,对于可怜的富有孝心的孙子萌寒来说,他的父母和母亲再也回不来了。这些年,是自己给了他隔代的亲和爱,像母亲那样抚育他成长......

一、家有不幸

早在20xx年9月14日,只有4岁的高萌寒还在上幼儿园,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不幸。

他在外打工的父亲,在一处建筑工地上电焊作业时,不幸从高处坠地身亡。半年后,母亲带着姐姐远嫁他人,小萌寒和1岁的弟弟从此成了孤儿,和67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最疼爱他的父亲永远地走了,高萌寒一家断绝了经济来源。为了抚养这对可怜的孤儿,年逾6旬的奶奶只得每天到农田里打零工。用拼命干农活挣来的钱,给他们买来吃的穿的用的。在奶奶的关爱下,小萌寒一天天成长。

6岁时,看到奶奶日夜操劳,高萌寒竟然经常独自躲起来,小声哭泣,却生怕奶奶知道了会很伤心。生活的磨难,让高萌寒学会了坚强;慈祥的奶奶,教会了如何生活与做人。

20xx年,高萌寒上了小学一年级。奶奶每天起了个大早,骑着三轮车送他上学。半个月后,高萌寒突然决定徒步去上学,奶奶有些不明白,吃了一惊。

“奶奶,我自己走路去上学就行了,到学校也不算太远。您干活累了,有空就好好休息吧。”高萌寒望着奶奶,很心疼。

“孩子,一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许乱跑,知道吗?”奶奶鼻子一酸,再也说不下去了。

从此,瘦弱的小萌寒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从家到校园的距离。每一年的行程大约1000多公里!几年的时光,在风里,在雨里,小萌寒习惯了独自背着书包行走。为了减轻奶奶的劳累,他小小年纪就知道了孝敬长辈,关爱他人。

二、少年有爱

20xx年,在别人眼里,8岁的高萌寒似乎有了“小大人”的模样。平时,他最听奶奶的话,还要照顾小自己3岁的弟弟,哄弟弟开心。

奶奶每天给他一些零钱。放学后,他会去农贸市场买菜,与店主讨价还价。一来二去,店主便想多给高萌寒一些蔬菜,甚至不要钱,但却被他一个“不”字拒绝。回到家,小萌寒放下书包,就主动帮奶奶分担一些家务活,忙着扫地、擦桌子,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为奶奶洗衣服。他那双细嫩的小手,在搓板上留下了痕迹。奶奶有时会生病,萌寒就走到团部为她抓药。

奶奶在地里打工挣钱,面容日渐憔悴。但干了一天的活,回到家,她还要给两个孙子做饭。

小萌寒看到奶奶疲惫不堪的样子,心里隐隐作痛。他要做一个有心人,总有一天,要给奶奶一个惊喜。一有时间,他就钻进厨房,观察奶奶做饭的样子,把整个过程都记在了心里。

20xx年5月的一天,奶奶疲惫地回到家,只见小萌寒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端着盘子。奶奶惊愕地睁大了眼睛。

那是一盘什么样的菜啊?是被切成大块的土豆,几片被炒糊了的辣椒,几个长长的葱段,吃起来,好像没有放盐......

“奶奶,好吃吗?”萌寒问。

“嗯,真好吃!俺家萌寒可真孝顺。”奶奶笑了,但她的眼里却充盈着泪水。

“萌寒啊,你啥时候才能长大呀……”奶奶望着懂事的小萌寒,泪水滴到了碗里。“奶奶,我长大了,一定要让你享清福......”萌寒为奶奶擦着眼睛,自己的视线也渐渐模糊。

没过多久,萌寒真的学会了炒菜做饭。奶奶出门前,萌寒会煮上几枚鸡蛋,让她在地里吃。奶奶睡前,萌寒一边给她端热水泡脚,一边给她唱歌。每晚写完了作业,小萌寒就给奶奶捶背揉肩,想为奶奶解除一天的疲劳。

为了补贴家用,小萌寒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周末,他拎着塑料袋,去团部的街头巷尾捡一些饮料瓶子,然后,再到废品收购站去换钱。

他开始攒钱,从来不为自己买零食吃。他询问超市的店主,哪一种补品最好,然后拎回家给奶奶滋补身体。但一个瓶子只能卖几分钱,更多的时候,他面对那些昂贵的补品,只能望而却步。

三、知恩图报

高萌寒的不幸,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团场职工群众纷纷伸出援手。在学校,小萌寒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中午就餐,萌寒有时缺少饭票,同学们就分给他一些面包、苹果;参加远足活动,萌寒在林带里拿出奶奶烙的饼子,就着咸菜,喝着凉开水,老师把自己带的薯片、火腿肠、饼干和饮料递到他的怀里......

21团干休所88岁的老军垦黄庆洲,得知高萌寒家的特殊情况,从退休工资中拿出1000元钱,为萌寒购买学习用品,鼓励他努力学习。为了报答,周末,萌寒竟然带着弟弟来到黄庆洲的家,帮老人挖地种菜。他像个大人一样浇水施肥,锄草松土。弟弟在一旁看着,说道:“哥,累不?我干一会儿,你歇歇吧!”

其实,奶奶早在家里的后院开辟了菜园。小萌寒种菜的技术,是跟着奶奶学会的,种菜,他做得有板有眼。几个月后,黄庆洲望着菜园里结出的黄瓜、茄子和豆角,赞道:“萌寒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在奶奶的抚养下成长,富有爱心的小萌寒乐于助人,默默奉献。20xx年,高萌寒和弟弟一块上学,他们会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老人。看到一位老人吃力地推着三轮车,小萌寒就停下脚步,和弟弟一起帮老人爬坡过坎;看到拄着拐杖的老人步履蹒跚,他会主动上前搀扶。学校开展“爱心一元捐”行动,小萌寒捐出了自己舍不得用的零花钱,还把自己用过的课本保存起来,寄往那些贫困山村的小学生。

面对太多的关爱,小萌寒在作文中写道:在我的梦中,经常会出现爸爸和妈妈的身影。我想有个幸福温暖的家.....我要好好孝敬姐姐,不想让她再去打工挣钱,为我受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让奶奶享福。真心感谢帮助我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老师同学们,祝你们一生都平安……

孝心少年事迹篇3

李买瑞,女,20xx年出生,宝鸡市第一中学学生

李买瑞同学待人真诚。在担任班干部、学课代表期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领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学习。李买瑞能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学,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她总是能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她以一颗真诚的之心,换来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每一学年她都被同学们民主推选为班级先进个人!。

李买瑞同学热心公益事业。她积极参与各项社会、社区公益爱心慈善活动,多次和同学在节假日去敬老院、社区老人家送去爱心温暖。并走进贫困山区小学慰问,结对子做朋友,被宝鸡电视台拍成电视片。20xx年被宝鸡市西关社区表彰授予“社区优秀志愿者"称号,被社区推荐为宝鸡市“百名孝老爱亲”典型候选人。她还利用假期自发地到“学生跳蚤市场”,把自己不需要的文具和书籍卖给正需要的低年级孩子和家长,再把钱攒起来奉献爱心。

特别是积极响应宝鸡市团市委号召,向张扬、李甜家庭重大交通事故踊跃捐款和慰问,曾被宝鸡团市委领导接见,并在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宝鸡电台、华商报等新闻互联网网络媒体中多次转载和专访报道。

孝心少年事迹篇4

6岁,上幼儿园的年纪。当千万孩子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冯莫林已不光是照顾自己和上学,还得照顾双目失明的爸爸妈妈以及种庄稼、干农活。七年来,他靠着感天动地的孝心、自强不息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宏伟乐章,谱写了一部震彻心灵的时代传奇。

10月15日,cctv—13《朝闻天下》栏目以《冯莫林:我的家不比别人差》为题,用时9分41秒,对岚皋最美孝心少年冯莫林感人事迹做了深入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据最新消息,冯莫林正式荣获中央电视台“20xx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称号,是陕西本次唯一获次殊荣者,另一名好少年吴俊荣获最佳提名者。两少年将于10月25日进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颁奖典礼。透过冯莫林感人事迹,可以发现以下光辉精神和闪亮足迹。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他孝感天地

年纪小小的冯莫林,已能深深感到父母的悲苦,心疼着爸爸妈妈,深爱着爸爸妈妈,却无法力挽狂澜,只能用稚嫩的双手,帮助爸爸妈妈生活起居,照顾爸爸妈妈衣食温饱。7岁那年,冯莫林开始上小学。他的家距离集镇15华里,报名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是父母骑车送,他和母亲却是一步步走过去的;别的新生哭哭闹闹不让父母离开,冯莫林却默默地找来一根木棍交给妈妈,再三叮咛妈妈回家一定要靠路里边走。他知道妈妈看不清,来时的路上有他照应,回家的路,妈妈要一个人走,他生怕妈妈一不小心跌进路边山沟。

一年冬天,妈妈李兴翠给了冯莫林十块钱,让他给自己买双袜子,免得上学冻着了。周末回家,冯莫林脚上仍光溜溜的,却从书包里掏出一双崭新的毛绒袜给妈妈穿上。妈妈流下了幸福而难过的泪。冯莫林帮妈妈擦去泪水,安慰妈妈说:“妈妈,家里比学校冷,你身子弱,更需要保暖。我在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天天活动,一点都不冷。”

和普通开放式的农家院落不同,冯莫林家的院子有一个封闭的半截围墙。冯莫林的爸爸因为失明看不见,曾多次掉到院子外侧两米多高的水田里。为了父母安全,20xx年秋天,冯莫林和父亲在邻居左宏举帮助下,一起砌这个围墙。

说起冯莫林,乡亲们都赞不绝口,无不感叹佩服。邻居左宏举说:“冯莫林的确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好娃娃,他打零工挣钱给家里买了冰柜和电视,每次周末上学前,他都要做好多好多的菜放在自己冰柜里,让爸爸妈妈只热热就能吃了,还再三请我帮着照看他爸爸妈妈,害怕父母出事。”

“有了冰柜,上学前就可以多做点菜,让爸爸妈妈多吃几天,有了电视,爸爸就不会寂寞,虽然他看不见,但他最喜欢听新闻。”冯莫林一一介绍为什么要买这两样家电。

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他自强不息

面对困境,冯莫林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双手去战胜它,用意志去克服它,把日子过下去。而能够战胜这一切困难、让冯莫林和他爸爸妈妈幸福平安生活到如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冯莫林的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和自强不息。

每次放学,别人家孩子要么坐车要么家长骑车接,而冯莫林,却只能独自一人走一个半小时泥洼路回家。在家里,他不仅洗衣、做饭、收拾房间,还上坡挖地、种玉米、土豆和蔬菜。并在周末抽空为乡邻烤烟户打零工,拔草、编烟叶,挣点工资,补贴家用。两年来,他打零工攒下20xx多元,给家里添置一台电冰柜和一台旧电视。每次领到低保金,冯莫林都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半花,买米、买面、买肉,却从未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

20xx年暑假,他给邻居家帮忙摘烟叶、编烟叶,炎炎夏日,身上长满了痱子,磨破了双手,可他一直坚持。一个暑假下来,挣了一千多元。冯莫林家取暖和生活用的蜂窝煤,每一块也都是冯莫林从距家500米外的公路上背回家来的。

为父母安全,在砌围墙那次定木桩时,负责掌握木桩的冯莫林,被双目失明的父亲不慎砸伤手指,鲜血直流。父亲老泪纵横,让冯莫林马上去医院包扎。冯莫林没有答应,他强忍着疼,坚持不哭出声来,从妈妈的针线袋里找出些布条和线,上了一点云南白药,包扎之后继续干活。父亲冯联许说:“十指连心啊,他是怕哭出来我们晓得了难过,还有他是心疼钱……”说到这里,父亲冯联许早已是泪流满面。

父母是福,苦难是金,他乐观自信

在冯莫林心里,父母是他最大的福气,而苦难他根本没放在眼里,甚至他自己都不觉得所走过的路和做过的事是苦是难,除了个别时候“害怕”外,他始终充满着乐观自信。

当记者采访他问干活儿有没有害怕过,是否感觉很苦很累时,冯莫林说:“我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山上野猪很多,我一个人在山坡上干活,的确有些害怕,也偷偷哭过多次,真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守在一旁,那样我就不怕了……可是,爸爸妈妈眼睛看不见,上不来……可我最害怕的不是这些,是哪一天放学回家后见不到爸爸妈妈,叫爸爸妈妈时没人答应,一个人做饭,干活,一个人上学……还好,爸爸妈妈都在,只要爸爸妈妈在,我就高兴……我感觉我家不比别人差,我也感觉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在……”在冯莫林接受采访时一段不足1分钟的谈话中,竟7次提到“爸爸妈妈”。

而当记者问他有没有信心凭着自己的双手买下一台洗衣机时,他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说,自己已通过暑假给别家编烟叶,攒钱买了一台冰柜和一部电视机,现在手头已有500多块,只差100多块了,明年再打工,很快就能买回来。说完,他笑了,笑得是那么充实,那么自信,那么幸福。

在冯莫林的心中,父母是福,苦难是金,困难更阻挡不住他上进的心。冯莫林家的墙壁上,有多张冯莫林的奖状。在班里,他是班长,在宿舍,他是社长。三年来,冯莫林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班主任赵坤说:“冯莫林话不多,但做事总在前头,总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在同学中威信特别高。”冯莫林也先后被评为岚皋“十佳先进典型”、“十佳美德少年”和“陕西省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当许多人忧心忡忡,怨天尤人,百无聊赖,颓废空虚,苦苦追寻快乐在哪里,快乐是什么时,年仅13岁的冯莫林用自己的行动和心语,给出了令人痛彻心扉而又茅塞顿开的答案,那就是,人之所以快乐,只因心中有爱。

孝心少年事迹篇5

今天,我们全班观看了《十佳孝心少年》,在此我深深受到了特别大的打击。

一位张涛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说平凡——因为他是县轴承厂一名普通的职工;

说伟大——正是因为他的平凡。八年来,张涛用自己的孝心和爱心延续着父亲的生命。

八年里,照顾父亲成了张涛的全部生活内容。为让老人身体感觉舒服点,张涛每天隔半个小时,就帮父亲翻身一次,并且给老人按摩;为能让老人多吃点东西,一日三餐,张涛都亲手调制可口的饭菜;每天的翻身、按摩、擦澡、喂饭、吃药,张涛从无怨言。每当休息的时候,张涛就陪着父亲朗诵诗词、吟唱诗歌给老人听,让老人安然入睡。

在张涛的父亲住院期间,病房里的一位病友一见到记者,就说:“我活了六十多年,就没见过像小张这样孝顺的儿子,有这样孝顺的好儿子真是好”。

“只想让自己的父亲多活一天”,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言轻份量重,却践行了一个血性男儿的铿锵誓言。

现在我也是一位“孝星敬老”的模范,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记得有一次妈妈不在家,去出差了,我早上,六点起床家里乱糟糟的家里只有我和爸爸和弟弟,我说:“没妈的日子可真难过啊!”床上还躺着最懒最懒的爸爸和弟弟。我说:“现在就我一个女生我一定要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于是,我就带上了我妈妈打扫卫生的手套,学真妈妈的样子先洗碗,在扫地,然后又拖地、没桌,铺床。.。一眨眼,一上午就过去了,我该做饭了,于是我就先去买菜再去做饭。我下了楼老下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们在玩扑克牌,我说了一声:“爷爷奶奶好。”我连忙又跑到了小区没口。我买了一元钱面条,又买了几元的菜,到了家里我连忙开始做饭了。在我做饭的时候叮咚、叮咚我一开门是妈妈来了,妈妈一看家这么干净,妈妈亲了我一口说:“文冰,长大了。”我笑了笑。自从我下了楼走到小区门口外面做的爷爷奶奶们都说:“孝星”之星来了。

孝心不在大小,不在年龄。

孝心少年事迹篇6

“自3岁半开始,爸爸妈妈已有七年不在我身边,这七年来,全由爷爷奶奶照顾我,如今,他们已满头白发,还要为我操劳。”张钟文的一篇作文《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感动了众多网友。

张钟文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为了怕他伤心,家人将真相一直隐瞒,长大后的钟文,也渐渐懂事,面对善意的谎言,怕爷爷奶奶伤心,他也选择了将这个秘密一直保留在心里。

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已经年迈,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小钟文稚嫩的肩膀上。

每天一早,叠被子,切菜,做家务,钟文已经轻车熟路,几年前,为了钟文能上镇上的好学校,他们从十几里外的老家龙凤村,来到王范镇,为了省钱,一家三口挤在不足10平米的屋子里。家里还有几亩田,租给别人换来一年500斤的口粮,加上低保和困难儿童补助,一个月300多元的收入,便是祖孙三口的温饱依靠,虽然钟文并不明白这些,但小小年纪的他已懂得了节约。

为了能增加点收入,晚上写完作业,钟文就和爷爷出门捡塑料瓶,积少成多,攒在一起可以换书本。

在学校,张钟文表现很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还在班上担任学习班长,爱好书法和写作的钟文还年年拿奖状,班主任张少霞说,张钟文非常懂事,会主动替老师操心,处处时时是别人的榜样,总是用正能量影响周围的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5篇《最美孝心少年事迹》,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的价值所在。

孝心少年事迹篇7

名:杨紫琴

性别:女

所属地区: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

简介:杨紫琴,女,12岁,现就读于广元市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她心地善良,勤劳节俭,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一直以来,她本着孝亲敬长,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外公外婆的开心果,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孝心故事】

打小起,杨紫琴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上小学后,她越来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她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外公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烧火,扫地,收拾房间。晚上,外公外婆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他们在椅子上坐下,先送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再帮他们捶背揉肩,接着说故事,讲笑话,唱歌给他们听,让他们的劳累因为有了紫琴的关心而减轻了许多。

上小学二年级时,杨紫琴转到了石垭小学中心校,在街上租房由爷爷照顾。刚没有多久,爷爷在一次劳动时不慎摔伤了腿,经过治疗,虽好了一些,但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生活起居很不便,杨紫琴又成了他的好帮手。三餐前,杨紫琴都要为爷爷备好碗筷,亲自为他盛饭、添饭。有段时间,爷爷卧病不起,杨紫琴又总是和奶奶轮流送饭送水送药。陪爷爷奶奶讲故事,唱唱歌,逗爷爷奶奶开心。20xx年暑假,爸爸妈妈把她接到打工的苏州玩耍。那段时间,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小紫琴就如一只开心的鸟儿,整天在爸爸妈妈的身边飞来飞去。可就在暑假即将结束的一天下午,噩耗传来,爸爸在工地上出事了。妈妈带着她赶到医院的时候,爸爸已经昏迷不醒了,紫琴看到爸爸躺在急救室的床上一动不动,放声大哭起来,摇着爸爸的身子叫喊着。哭了半个小时后停住了哭声,擦干眼泪对同样哭泣的妈妈说:“我们不哭,不然吵到爸爸了。”在爸爸住院的几天里,她都坚持守在医院安慰妈妈,给昏迷的爸爸讲故事,在医院里的几天小紫琴就像突然长大了,妈妈看到她强装坚强感觉很心疼。天不遂人愿,最终爸爸还是丢下母女俩自己先离开了。爸爸的不幸去世,给小小的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她那稚嫩的肩膀默默为撑起这个家而不懈努力。她很快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在学习上更加刻苦了,人也变得更懂事了,就像一个小大人。她的学习、生活不需要大人操一点儿心。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陪妈妈聊天,给妈妈讲学校发生的开心事,逗妈妈开心。邻里都惊叹一个八九岁的小娃娃是如此的坚强,如此的懂事。

杨紫琴从小就很节约,当别的孩子都随意地花钱买零食的时候,她却把自己的零花钱偷偷地存在起来。她从不吃零食,更不与他人攀比,学习用具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她从生活费中节约出来钱买的。她怕家人责怪她,从不说起自己悄悄存钱的事,直到祖母一次生病无钱治疗时,她才把已存下的200多元钱拿出来给祖母治病。此后,她更注意自己每一分钱是否花得妥当。她常常把亲戚给的压岁钱和自己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交给了母亲,用于家庭开支。她从不吵着闹着要妈妈给她买新衣服。衣服旧了她照样高高兴兴地穿着上学。亲戚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给她,她也不嫌弃。每当取得好成绩,妈妈说要奖励她,她从不像别的孩子开口要钱或要什么贵重礼物,而只让妈妈买一本她喜欢的书作为奖励。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今年9月考上了大东英才学校,在学校里,她因踏实认真、积极热心的态度被全班同学一致选举为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主席。工作上,她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树立良好班风、班纪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把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学习上,她刻苦勤奋,成绩名列前茅,她说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为她的付出。杨紫琴同学的尊老爱亲,勤奋好学,勤俭节约的事迹,也为她自己赢得广泛的赞誉。在石垭小学就读的四年间,被评为“三好学生”一次,“优秀学生干部”两次,在七一宝轮小学又获得“利州区优秀学生干部”“市级美德少年”的光荣称号,在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军训期间荣获“军训优秀学员”称号。但这一切都不重要,在杨紫琴同学身上表现出的尊老爱亲勤劳节俭的中华美德,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和推崇的。

孝心少年事迹7篇相关文章:

好少年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

至真少年事迹材料优质8篇

好少年事迹材料500字6篇

好少年事迹材料1500字6篇

新时代优秀少年事迹材料8篇

勤学创新好少年事迹材料8篇

好少年事迹材料范文参考6篇

好少年事迹材料范文5篇

好少年主要事迹材料参考5篇

写孝心的作文600字7篇

孝心少年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