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工作总结,我们能够深入思考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出色的述职报告能够充分体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秋班会活动方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秋班会活动方案篇1
金风送爽,玉兔赐福,又是一个万家团圆的金秋之夜。值此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为了充分展示我们三皇水一方酒店的企业文化,密切各部门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活跃节日气氛,并给工作在各岗位上的员工送上节日的问候和关爱,经总经办研究决定特举办此次以“中秋团圆夜,共享一个家”为主题的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8日星期三(农历8月14日)晚上8:00—10:00
二、活动地点:
餐饮宴会大厅
三、活动主题
中秋团圆夜,共享一个家三、参与对象:酒店全体员工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前准备:
1、设施设备的准备{桌椅的摆放、电脑、音箱、话筒、插座}
2、物品的准备{啤酒、饮料、果盘、瓜子、花生、干果、月饼、饺子馅、面、擀面杖}
(二)活动设计:
1、晚8:00活动正式开始,由主持人带领全体员工集体欢跳开场热身舞《我是冠军》。
2、包饺子比赛环节:
(1)本环节以部门组队为原则,根据人数将部门合理划分
为五个队,每队选3人负责擀饺子皮,其他人负责包饺子,各部门组队安排如下:
第一队:房务部、后勤部队长:宋枝玲第二队:出品部、 ktv队长:朱江第三队:餐饮部、总经办队长:张丽君第四队:保安部、财务部、营销部、工程部队长:朱福生第五队:桑拿部、康体部队长:李俊潮
(2)包饺子所用擀面杖由每队自带,由队长负责协商。面团采用手撕,不能使用刀具。
(3)每队给予的饺子馅、面的数量是相等的,包饺子开始后,如果哪队先将规定的数量包完,队长举手示意,由刘总对饺子的美观度、大小适中度、数量等进行点评,先包完的队伍可以将饺子先行入锅。
(4)包饺子时可以将个别饺子内包入辣椒、芥末等,也可将包有辣椒等的饺子赠送其他队。
4、节目表演:以上每队由队长组织负责出节目,节目形式、数量不限。各队队长于18日下午3点前将节目内容报至人力资源部。
5、游戏环节:
a、抢椅子
台上置三张椅子,邀请四个人上来,放disco音乐,四个人伴着音乐围着椅子转,当音乐骤停时抢坐椅子,未坐到者淘汰;减一椅子,三个人续前动作,当音乐骤停时抢坐两张椅子,未坐到者淘汰;最后两人抢坐一张椅子,坐到者为胜。
b、击鼓传花
人数:全体人员
规则:传统的击鼓传花游戏,传中的员工上去表演一个节目,有礼物派送。
ps:在游戏中可让大家简单的互相了解。
c、成语接力:由主持人出一个成语,用最后一个字为下一个成语的开头,按顺序接轮,接不上着接手惩罚。
d、我来比划你来猜:两个人为一小组(同桌),分为四大组,一个人用语言描述或者形体比划,另一个人猜。用语言描述不能说出要猜的词语中的字,如果说出则无效跳过。也可以用英语单词来直接描述,如果遇到不会描述的词可以直接跳过,由下一组继续。一大组只有5分钟的时间,最终答题最多的组获胜,哪一组最后一名,必须要派人表演一个节目作为惩罚。
4、活动结束,总经理上台做活动总结。
五、活动任务及人员安排
六、活动要求:
1.本次活动内容由各部门经理负责通知到每一位员工,每个部门除值班人员外,其余员工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必须全部准时参加。
2.各部门经理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主动带动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请所有参加人员注意维护会场环境卫生,不许乱扔、乱放垃圾物品。
4、活动结束后请各部门经理安排员工依次按顺序离开会场,把各自的垃圾清理干净带出。
中秋班会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活动背景
中秋节前几天,节日的气氛渐浓,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村子里月饼加工点,排起了长队,浓郁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学生在课下有关月饼和中秋放假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有两三个心急的学生悄悄把月饼带到了学校。李梓萌同学问我们:“为什么中秋节要放一天假?圣诞节为什么不放?”于是活动主题便在所见所闻中酝酿。我便以“走近传统节日”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活动目的及内容
1、亲自参与月饼的制作,了解制作方法,品尝月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初步了解月饼的象征意义。
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4、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5、搜集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月亮的美称等,做好信息查阅、调查和收集能力。
三、活动计划
1、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制定小组计划,确定人员分工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其相关资料。
4、在将近中秋节那天跟大家一起带月饼、尝月饼、并拍照留念。
四、活动重难点
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新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积极完成小组分配到的任务。
五、活动安排
引入话题,确定主题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季节。再过一些时间,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就要到了。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对了,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呢?对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你喜欢吗?(喜欢)但你们对中秋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这个词,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预设:
(1)我想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2)我想知道这一天每个人都要吃月饼吗?
(3)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要吃月饼?
(4)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的传说、故事等。”
(5)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种月饼?他们的价钱怎么样?哪一种吃?”
(6)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7)我们家乡的中秋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
(8)中秋只是汉族的节日吗?别的民族过中秋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①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
②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
③班内交流活动方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了活动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怎样研究研究的成果人员的分工
中秋的来历及传说
1、问老师、问父母。
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1、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小册子《走近中秋》。
2、办《走近中秋》手抄报。(略)
月饼的种类和制作
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
2、去食品厂或询问他人,了解制作月饼的原料。
3、学习制作月饼。开一个月饼品尝会。(略)
中秋习俗
1、查资料。
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
3、向老人,询问,调查家乡中秋习俗,制作《中秋习俗》图文集。(略)
中秋颂1、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诗文;
2、自由创作。集成《中秋诗文赏读》小册子。
(略)
?设计意图】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来代替,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组长组织,自主实践
1、在组长带领下,通过网上搜索、调查年长的亲人、图书阅览室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工作。
2、9月28日,我们带领20名学生(有6名非本组学生)来到月饼加工点,先进行了参观,学生情绪激昂,一边看一边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月饼馅里会有什么?还可以用什么作馅?为什么做月饼的面发黄?为什么和面要用油?月饼图案的涵义?为什么叫“五仁”……我们让学生先不要问,先观察,想不明白的再问阿姨。在月饼加工点,我们还发现一个已有七十年历史的月饼模子,直径有十厘米,上面刻有微软雅黑字“天下太平”,学生反过来倒过去地看,许多问题又来了……
学生亲自动手的时间到了,洗净手,挽起衣袖,在阿姨的指导下,每个人做得有模有样……
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上时间,根据小组分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班内交流,汇报本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做法,取得的成绩;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不能解决等。通过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设计意图】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而是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
交流成果,活动反思
中秋班会活动方案篇3
一、实施背景:
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同学们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同学们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一、活动目的:
增进同学间友谊,互相了解、体验、互动、分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新的一学期中我们不仅要有各个同学的辛勤学习与奋斗,又有激情欢悦的室外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挑战了个人信心,熔炼了团队意识,这次活动旨在增加同学们对湖湘深厚文化底蕴的体会,加深大家对红色革命的了解,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一个活跃的气氛,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机会,其他的同学给予鼓励、掌声、加油声、呐喊声。让同学们从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同时通过拓展培训建立起了深刻的友情。团结、合作、信心、配合、鼓励、坚持都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必须一如既往做到的。
二、组织者:刘生应、陈富平
三、工作负责人员:罗荣星、胡佩(让同学们认识游戏规则,()及时有效的解答疑问,也可以参加到游戏里,起引导作用)、管宗杰(要保证照到高质量的图片方便后期活动总结制作。)李泽慧、杨志(购物及准备游戏道具)
四、参与者:化学四班全体成员
五、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班委团委讨论活动的流程及安排
2)组织者与工作负责人员了解路线
3)道具购买
2.活动时间:**-9-22
3.活动地点:橘子洲(或者岳麓山)
4.活动过程:
1)从天马学生公寓,到达指定的地点
2)让同学们观赏橘子洲并谈谈各自的想法(或者自愿做导游给同学们介绍该景点相应的历史意义)
3)这个是想让大伙儿先热热身,拉近彼此的距离,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尽快调动现场活跃的气氛1.在维持好现场秩序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参与度,尽量拉近彼此的距离。
4)过渡至游戏,并介绍游戏规则(规则见附件一、现场工作人员示范)
5)玩游戏
6)组织委员进行总结
六、经费预算:
乘公交车:54
饮料与矿泉水:30
吃的东西:66(一块大月饼……)
总预算:150
策划时间:**-9-18
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
策划组:家好月圆庆中秋
策划组成员:
工作人员安排:
1)策划员:
2)采购员:
3)场地布置:
4)后勤员:
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与农事巧妙结合,把月圆之夜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使得原本纯粹的自然现象有了丰富的人文寓意。
文化是月的魂。我们不但要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市场沃土中,还要不断赋予“中秋望月”新的时代内涵,重新找回“中秋望月”的时代感觉。今年的中秋节,我院为在校师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台。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内容如下:
1、活动主题:“浓情中秋,情系火炬”
2、活动目的:让全院的师生们都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家庭的温暖。
3、活动时间:零九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7点30分到9点45分)
4、活动地点:院图书馆喷池广场
5、主承办单位:经济管理系07级商务英语专业
6、参与对象:全院师生
活动的整体构思(活动的板块、各个板块的主题、基调等)
活动形式:聚会+自助餐
环境的布置:
场地布置主要围着喷池进行,大致的布置情况如下:
聚会地点选在图书馆的喷池广场上进行,场地分为7个部分,分别是主席台(包括唱歌场地)、喷池、餐台a和餐台b(三米长)、工作后台和游戏场
宣传形式:
1)校园海报宣传;
2)校园播音宣传;
3)校园各人流密集处以传单方式宣传。
餐点样式:
1)水果类:苹果、葡萄、哈密瓜、橘子、橙子、香蕉、西瓜、火龙果、山竹、柚子、柿子、李子、
2)饮品类:可乐、雪碧、绿茶、橙汁、奶茶、葡萄酒、矿泉水
3)小吃类:月饼、栗子、牛角、叶仔糕、寿司、骨肉相连、鱿鱼丝、薯片、花生、棉花糖、瓜子、饼干、鸡翅、开心果、牛肉干、
活动节目:小橘灯、猜灯谜、“你信任我吗?”、交际舞、赏月吃月饼、我爱记歌词、许愿船
节目内容:
1)小橘灯:把线穿在吃完的橘子皮的瓣儿上,相互串接,然后把所有的线统一绑在一根小木棒上,在橘子里点上一条蜡烛,就可以做成一个小橘灯。材料有橘子、丝线、15厘米长的小木棒、一条小蜡烛、打火机
2)许愿船:你,是否有几多心愿,那么让许愿船带着你五彩的梦,遨游大海。扬起许愿船,冉起希望,让我们心想事成,美梦成真!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彩纸上,然后折成小船,放到喷池中,随波逐流。材料有彩纸、马克笔
3)猜灯谜:在排好的已贴好谜题的灯笼上,选择自己感兴趣也会解的谜语,猜中就有精美奖品。材料:线、灯笼、谜题、奖品
4)“你信任我吗?”一对情侣或朋友站在相隔2米远的地方,前面的人站在约50cm高的地方上,然后毫无预警地往后倒,看看后面的人能否及时接住她/他。主要考大家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及灵敏度。材料:软垫、凳子、桌子
5)我爱记歌词:先给选手放一段音乐前奏,音乐一停,选手必须马上接唱,而且歌词一字不能错,唱错要受罚,把气球绑在身上,其他人用尖锐的东西刺破气球。而最后胜出的人将获得一份神秘大礼品
6)交际舞:在广场上放一段华尔兹音乐,让在场的师生自由组合,跳舞放松心情。
7)赏月吃月饼:月亮高挂于空,最圆最亮的时候,大家团团坐,边赏月边聊天吃月饼
8、活动议程安排(详细议程安排表,包括时间、地点、节目、参与人员)
聚会开始之前,准备好一切招待师生工作,并分发荧光棒和小灯笼。一切准备完毕,聚会仪式开始:
1)领导致词并宣布晚会开始7点30分
2)猜灯谜、小橘灯、“你信任我吗?”7点45分—8点15分(自助餐在游戏结束后正式开始)
3)我爱记歌词8点20分—8点50分
4)交际舞8点55分—9点05分
5)赏月吃月饼9点05—9点30分
6)许愿船9点30分—结束
9、经费预算(详细的餐费、礼品、环境的布置、道具、海报、横幅等其它活动用品费用等)
宣传费:100元(横幅、传单、海报)
餐饮费:400元(批发价格)
奖品费:200元(学习用具、毛公仔、体育用品、精品)
其他杂费:100元(丝带、灯笼、气球、节目材料费)
总金额:800元
10、经费的筹措(主管单位拨款、自筹、赞助、捐赠等)
学院拨款
11、应急措施(停电、防火、急病、其他突发事件)
如果遇到停电-点蜡烛或启用发电机;如果遇到火灾-附近有消防栓可灭火;如果遇到有人发生急病-我们会立刻将她或他送往校医室;一旦遇到地震、台风、暴雨等紧急情况-大家帮忙散场
12、其他要求:
1)对工作人员的到会时间、筹备人员分组与分工等要求:准时到位、认真
2)对环境布置的要求:简单即可
3)对活动议程安排的要求:紧凑有序
4)对活动内容的要求:尽兴就好
5)其他要求:随便
13、其他情况说明:随机应变
中秋班会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指导思想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我们开展此次班会,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从中国传统佳节中秋中体会中国结——福禄寿喜财安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情结,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中秋月儿圆
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3、活动时间:班会课
4、活动形式:观看资料片、知识竞赛、歌曲竞猜
5、活动准备:
挑选两名主持人主持活动并注意记分和计时。
收集相关的中秋灯谜和歌曲。
全班分成四组,选出答题代表,组长做好组员沟通工作,准备组内节目表演以备惩罚之用。
竞猜规则宣读。
准备书签。
四、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主持人开场白(2分钟)
主持人男女: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月到中秋分外圆”的主题班会。
女:提起中秋,大家会想到什么吗?像中秋的诗歌,古人关于咏月畅怀的诗歌何其之多呀。
男:那就让我们来考考大家。举头望明月。
同学们:低头思故乡。
女:海上升明月。
同学们:天涯共此时。
男: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茶是故乡浓。
男:看来大家对于中秋佳句都了解得较深啦。那么,中秋节的来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女:这个我知道,是跟“唐明皇梦游月宫”有关的。
男:没错,这个故事自古以来就广为人们传颂,请大家欣赏短片《中秋节》。
第二阶段:女主持人放短片(5分钟)
第三阶段:竞猜(15分钟)
必答题:猜灯谜,每组两道,由代表抽题。
抢答题:月亮与歌曲联姻共八首歌曲。
第四阶段:总结颁奖(5分钟)
中秋班会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前言
浩瀚缥缈的漫长的历史长河,曲折复杂的坎坷人生。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佳节、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佳节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进而借助佳节的感怀颂托对生命的祝福和对世界的美好憧憬。
二、活动目的
以中秋节为契机,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中秋文学作品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喜悦,增加对中秋节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认同和喜爱,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时间
20xx.9.15~20xx.9.30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
1.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并从中解读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韵味。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晨颂午读,讲一讲这些故事、读一读这些诗歌、看一看这些书籍;如:与月亮或赏月有关的古诗文、美文及神话故事;与月球或登月有关科技的知识等。
(3)组织同学们开展中秋节有关的诗歌背诵活动;
2.参加对象:
一~六年级的学生。
3.活动负责:
各班语文老师。
第二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活动一: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庭欢度中秋节
1.活动内容:
各年级同学与家庭共度中秋佳节。
2.参加对象:
一~六年级学生。
3.活动安排:
组织学生在与家人的过节中,体会中秋节的含义,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等习俗,明白中秋节的具体内涵所在。
4.活动负责:
各班班主任,以及家长互动。
活动二:共看明月皆如此--中秋征文活动
1.活动安排:
高年级同学可把欢度中秋节的情况、对中秋节的感悟、关于中秋节的遐想、对明月的歌颂等写成作文,并开展中秋节优秀作文的评比活动。
2.参加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3.活动负责:各班语文老师。
第三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反思评价
1.活动内容:
(1)各班将活动中搜集到的诗歌、故事等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做成活动资料包,让其成为各班汇报活动开展情况的平台,成为我们活动丰收的果园;
(2)各班通过班队会的形式,以及赛诗会、赛歌会、经典诵读会、灯谜竞猜等形式开展活动成果分享交流会。
2.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
3.活动负责:
大队部、各班班主任。
五、网站制作
学校制作《举杯邀明月--我们的节日·中秋》专题网站,师生添加、充实网站内容,并利用网站平台开展各项活动。
1.网站内容:
(1)中秋内涵
(2)中秋习俗
(3)月亮传说
(4)咏月诗篇
(5)月亮歌曲
(6)“月”字成语
(7)望月怀远(师生征文)
(8)月球探秘(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月球)
2.网站制作:信息中心,有关语文老师。
中秋班会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风俗及有关的诗词等。
技能目标:
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交流,促进同学们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的技能。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中秋节的有关内容,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热爱生活,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分工合作,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设计意图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本学期我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家家庆团圆,孩子们倍感快乐,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是孩子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班级便选择了“中秋节”这一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生活。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一份快乐。
主题班会设计为三大板块:
第一:征询孩子们的意见,设计了一个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个板块的活动,让孩子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竞赛题由他们自己找资料并出题。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引导孩子想办法多途径的去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习俗的资料。
第二:学生在出竞赛题的过程中,必定会去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筛选资料,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很自然的常态下初步掌握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感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快乐。是让学生自由合作、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佳节。虽然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但就我平时的了解,孩子们平时有不少兴趣爱好,琴棋书画的小能手也有不少,针对这一特点,我为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搭设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让他们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充分展示学生的收获和才华,同时为每一个孩子的主动发展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和舞台,让孩子们在交流本领的过程中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第三:传递节日的快乐和祝福,让学生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边品尝着甜甜的月饼,一边相互赠送着自制的节日贺卡,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过程
1、策划、组织、指导
2、古诗吟唱《但愿人长久》
3、《我给月亮写封信》
4、古诗吟诵《月亮组诗》
5、古诗吟唱《静夜思》
6、古筝《登月交辉》
7、《口琴、器乐联奏-----月亮船》
8、书法展示《月圆、人圆、梦圆》
9、泥塑展示《奇特的月饼》
10.知识竞赛
11.主持竞赛
四、活动小结
1、品尝月饼
2、赠送中秋贺卡
品尝中秋特有的食品,了解月饼的品种,增强民族的自豪感。通过赠送自制的贺卡,向他人传递祝福的心意,再次感受节日的快乐。
中秋班会活动方案篇7
活动目标: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和传奇故事。
3. 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活动时间:20------------年9月25日
活动准备: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中秋节的资料。(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习俗、诗歌等)
活动地点:四(2)班教室
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2、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月中玉兔吴刚伐挂树
四、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五、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中秋班会活动方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