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假如教案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适切性需要在不同教育阶段和教育背景下进行调整,教案需要包括充分的时间管理,以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进行,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s版假如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s版假如教案5篇

s版假如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故事,了解神笔

1.想听故事吗?(想)

2.播放动画《神笔马良》,学生观看。

3.发散说话:马良的画笔真是神奇啊!假如你有一支这样的神笔,你要画什么?(你非常孝顺。 / 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1.这世上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请看——(师出示课件并神情讲述)窗前的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树上的小鸟又冷又饿,不住地哭泣;不幸的西西坐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

2.你愿意帮助谁?为什么?

三、课文学习(前三节学习顺序根据学生回答灵活安排)

(一)学习第一节

1.你愿意帮助小树,是因为它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小树很冷)。

2.学生体验:我们来做小树。“呼——呼——”北风一阵接着一阵,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全体起立,在教师动情的朗诵中,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动作模拟中理解“缩、叹息”。)

3.角色转换,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你现在最需要什么?” (阳光、温暖、关心、帮助)

4.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边引读边在课件原句基础上出示第一节诗。)

5.小女孩画了什么?(板书:太阳)

6.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 (舒服、暖和)

7.看到小树再也不感到寒冷,再也不害怕冬天,小女孩的心里——(很开心),我们的心里也很——(开心)。让我们开心快乐地读读小女孩和我们的美好心愿。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生1读

师:小树,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2读

师:小树,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3读

师:小树特别喜欢这个红红的太阳,这个小朋友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

(二)学习第二节

1.还有谁需要帮助?为什么?

(因为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所以我们要去帮助它。)

2.小鸟它在等待什么?

(等待妈妈给它找食回来。 (师黑板上粘贴“找食”) )

3.鸟妈妈飞呀飞呀,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呢?(森林、田野、草原)

4.鸟妈妈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小鸟在家里等待,小鸟会怎么想,怎么说?

5.而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什么? (谷粒、米饭)

6.善良的小女孩要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板书: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 )

7.学生接读——自由读——个别读

生1读

师:大家感受到他对小鸟的关心了吗?

齐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三节

1.我们为什么帮助西西?

2.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和痛苦吗?

(要去找食不能去。上学校,脚不方便,不能去。要想逛公园,坐上轮椅会摔跤。)

3.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什么?

4.老师从你们刚才对西西的`话中体会到了你们对西西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但是西西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5.对,是健康的身体。(黑板上粘贴“健康”)小作者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她想给西西画—— 一双好腿(板书并课件出示第三节诗)。

6.生自由朗读

7.西西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他。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在球场上踢球。(在黑板上粘贴“操场”)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

8.学生自由读——个别读

四、自主积累,提升情感

1.小女孩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她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还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这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欢哪个愿望就背下来好吗?(学生自由背诵)

2.谁来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每个愿望请一个孩子)

3.现在我们能不能把三个愿望连起来背一背?老师给你们配上好听的音乐。(配乐背诵)

4.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省略号)

5.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小女孩的美好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6.是呀,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都有如马良一样的爱心,这是最可贵的。让我们齐读全文,一同来享受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美好。

五、拓展想象,释放情感

1.一个有爱心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想着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出示课件,提供拓展想象的图片:熊猫、森林、污水、盲童、车祸……)

2.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内容说,更可以自由想象说,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愿望尤其加以肯定、赞赏。

3.学生仿写小诗一节,有能力的可仿写二节,还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

4.小组交流,并合作成一首动人的诗歌,注意节次排列的顺序性。

5.小组展示:配乐朗诵。

六、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记住字音,扩词,用词语说话。

2.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比较难写?

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食:上面的“人”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写得平稳。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5.作业展示,师生评议、指正。

七、作业布置

1.有滋有味地背诵诗歌。

2.给课文配上插图。(选做)

八、板书设计

太阳 让小树成长

假如(有神笔)画 谷粒 让小鸟吃饱

好腿 让西西奔跑

s版假如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忽而、面临、庞然大物”等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猜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2、初读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体会在课文中的意思。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

2.读完课文,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三、品读体验

1.出示自学提示:

学案: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2.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4.全班交流汇报。

s版假如教案篇3

教学总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这些童趣、情趣,语言清新活泼,又充满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诗歌。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新的“假如”。学生们也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4、会写“寻”、“哭 ”两个字。

教学流程

(一)听故事导入

1故事导入。 讲讲《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 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3 自由交谈。

4 板书课题。有一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支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歌,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 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2 认读生字。并想一想哪些字音比较难读要提醒同学。

3 记住字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说一说哪些字型比较难要提醒同学。

4 抽读正音。(课件出示: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子。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4、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 )的( )”的词组,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

1、范读课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3、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动画)

4、学生练读。

①小组练读

a 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

b 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

c 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②感悟句子

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重点抓住: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气。小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③扩展说话:我要给—— (课件出示)

④感情朗读。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喜欢的小节。(指名读、小组读)

⑤ 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五)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 找自己的好朋友读读背背。

六 写字指导

1、学会写“寻”、“哭”。

板书:

小树画太阳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给 小鸟谷粒

西西一双好腿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巩固所学生字,会写6个生字

2通过读中感悟,结合课文的最后一段仿写。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认读生字。(课件出示)

2 背诵课文。

(二)学会写“良”、“食”等的字,指导书写。

1 自学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 按照自学步骤小组自学

3 小组交流:

a 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b 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4 指导书写,有重点的提示

5 巩固识字和写字,通过组词理解字意

(三)练说话

1、自由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说话。

2、情景说话。(师生表演)收听几个求助电话(饿瘪了肚子的妈妈、无家可归的老虎、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用诗歌的语言说话。

3、学生仿写。

5、朗读范文。

(四)每日积累

摘录几个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

(五)课外作业

1、请学生自己布置一个回家的作业。

2、课外阅读《不要问我为什么》。

s版假如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4、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到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1、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2、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到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

教学过程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平时屋里有土可不太舒服,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2、根据教学目标来提出学习目标。

3、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学习的“主权”和义务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动力。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模样(mú ) 尘埃(āi ) 直径(jìng ) 削弱(xuē) 散射(sǎn) 朝晖(zhāo) 干涸(hé) 可恶(wù) 恶劣(liè)

2、我会读课文。我知道灰尘有什么特点?我“——”在课文中画出来了!我还知道灰尘有什么作用?我用“~~~~~”画出来啦!

3、我能把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列成一个表格,请看我们制作的表格吧!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作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作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作假设

4、我会解答课后的思考题。

5、我会说课文的大意。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础知识。展示顺序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二)学文悟情展示:我们会制作又会填表格。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

小小的灰尘主要来自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展示对课文的个性理解,然后通过自己不同的感情朗读方式,加深对课文的体会,力求每位学生善倾听,能质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感情朗读某个片段

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知识

3、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小作文

4、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的小作文。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所有的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和再创造,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自己出考卷:我会出考卷考考大家!

1、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_____,天空将________大自然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2、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_____。灰尘虽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_______,则又令___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没有矛盾就没有创新,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知识冲突才能促进对文本知识和自己内在的知识的冲突,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收集有关太空的知识

2、以《假如没有空气》写一篇作文。

设计意图:能否触动学生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学习,是一位教师真正的魅力所在,是一节精彩课堂的催化剂,因为,学生喜欢你这位教师,你的课,学生不由自主地为今后自己课堂的再次展示作准备

s版假如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迅速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学习别人的谈话经验。

2.围绕话题用连贯的语言谈论“有了翅膀”后的事情,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思维的开拓性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目标

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自由交谈和集体谈话,体验谈话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小鸟木偶1个,“假如你有了翅膀”的系列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以木偶表演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话题,边操作木偶边说:“今天小鸟来到我们班,要和小朋友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

大家都知道小鸟的本领可大了,它有哪些本领?请小朋友说一说,小鸟看你们说得对不对。”

(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让幼儿自由交谈,要求围绕鸟儿的本领来谈,启发幼儿回忆见过或听过的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倾听幼儿谈话,提醒幼儿专心听同伴谈话,了解别人说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说,自己可以说得与别人不一样。

(三)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论“小鸟”的本领。

启发幼儿:小鸟因为什么才有这样的本领? (会飞)为什么会飞? (因为有一对翅膀)还有谁也有翅膀?有了翅膀它们能干些什么? 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方讲述。

2.围绕“假如你有了翅膀”主题讲述。

教师提问:

①鸟儿有了翅膀,有许多的本领。如果你有了翅膀,你会做些什么?

②你会做些什么特别的事?

③你为别人做些什么事?平时有什么做不到的事?

④你还希望谁也有翅膀,为什么?

引导幼儿拓展思路,开动脑筋,发挥想像,运用新的谈话经验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师对幼儿丰富的想像给予肯定,对幼儿的谈话表示极大的兴趣,使幼儿在谈话中体验快乐。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让幼儿将自己的讲述画下来,或做鸟类手工。

五、生活中渗透

户外活动时间引导幼儿观察有翅膀的动物。

六、环境中渗透

科学区展示各类鸟的图片。语言区展示“假如你有了翅膀”的幼儿图片作品。

七、家庭中渗透

教育幼儿保护鸟类,知道鸟儿是我们的朋友。

s版假如教案5篇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7篇

人教版物理功的教案7篇

人教版英语八上教案6篇

北师版数学五上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秒的认识教案8篇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8篇

人教版三年级吨的认识教案6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加与减教案6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6篇

s版假如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