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舞音乐教案8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挑战,通过教案,我们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进程,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螃蟹舞音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螃蟹舞音乐教案8篇

螃蟹舞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28页《螃蟹歌》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四川方言轻快活泼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2、能够根据歌曲内容自主表演,感受歌曲节奏,培养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民歌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体验表演乐趣。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大跳6—5连续高音的演唱技巧,

2、学习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卡片、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四川方言版《猫和老鼠》

师:在这个片段里它们说的是四川方言,所以跟我们平时说话有点区别,你们觉得有趣吗?在今天的音乐课堂里呢!老师也要带着同学们来学习一首四川方言的有趣的歌曲,可是主角不是猫和老鼠,而是另外两只小动物,它们之间也发生了像猫和老鼠一样的有趣的事情,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主角是谁?

(出示螃蟹图片)

师:谁来说说螃蟹长的什么样子?

生:……

师:真有趣,螃蟹呀除了有两只大钳子,会横着走路,他还能吹泡泡,螃蟹是怎么样泡泡的呀?老师呢把螃蟹吐泡泡做成了一个节奏型,跟着老师来念一念!

(出示节奏型)

2/4 xxx xxx|xxx x

吐泡泡吐泡泡吐泡泡吐

横着是横着是横上坡

夹呀么夹得紧又紧

下面请同学们当一回小螃蟹,带上你们的大夹夹,我们来表演一下螃蟹吐泡泡和走路的样子,好吗?

二、聆听音乐,了解内容

1、了解歌曲内容和方??

生:

师:对了,这只大水鸟被螃蟹的大夹夹夹住了,它苦苦的哀求螃蟹哥,请你放放我的脚吧!而且歌曲里面有些字跟我们平时的发音不一样,有哪些呢?咱们再来听一听

生: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敏呀!因为这是一首四川的民歌,在演唱上利用了四川的方言,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这首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编出来的民谣《螃蟹歌》,(板书)在这首歌中哪些字跟我们平时的发音是不同的呢?

生:

师出示:guō jiuó guò kuó huó(板书)

哥脚个壳河

师:太有趣了,那现在咱们就把这些字放进歌词里边来,咱们读一读。

2、练习6—5连续高音的演唱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看看两只小螃蟹,他们长得一模一样,就是底下多了两个音符,老师想请你们来帮大家分辨一下,把这两个音符唱一唱,这样,我们就不会把它认错了。

三、学唱歌曲

过渡语:这么有趣幽默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完?那就跟着老师,咱们一起来学唱吧!

1、听范唱

2、默唱

3、跟着教师模唱第一段歌词

4、跟琴演唱2 3段

5、歌曲处理

a、默唱一遍,提示学生该用什么情绪演唱

b跟范唱演唱,第二遍时让学生边唱边想动作

四、律动

1、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表演)

2、请几位学生带头饰表演

五、拓展

这是一首四川的民谣,但是关于《螃蟹歌》许许多多的地方还有不同的唱法,不同的方言唱出了不同的味道,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首昆明的《螃蟹歌》让同学们饱饱耳福,来,我们听一听。

课件播放昆明民谣《螃蟹歌》

师:听完了你们想说什么呢?

生:

师:是的,《螃蟹歌》今天咱们听到的这两种唱法,还有湖南的《螃蟹歌》,还有好多个地方不同的唱法,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些民族这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方言、音乐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希望同学们回去不断地探索,去体会民谣不同的唱法不同的特点,好吗?

六、结束

螃蟹舞音乐教案篇2

活动背景: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游戏的乐趣。“捉小鱼”是根据民间音乐游戏“捕鱼”与主题“甜甜蜜蜜”相融合而产生的一个主题背景下的民间音乐游戏活动,这个游戏的旋律优美,内容比较简单,适合小班年龄幼儿,而且游戏的趣味性较强,能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同伴之间的甜蜜美好,并体验民间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因此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配合歌曲音乐初步掌握游戏的玩法。

2.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配合歌曲音乐初步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事先学会许多小鱼游来了歌曲、许多小鱼游来了音乐、小鱼头饰、捕鱼人、鱼网、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带领幼儿学小鱼游进入活动室。小鱼们池塘到了我们休息一下吧!(模仿小鱼游进入活动室使幼儿能够融入小鱼的角色。)

2.捕鱼人进场:看,那边有两个捕鱼人,他们拿着渔网想要和我们做游戏,我们跟捕鱼人打个招呼好不好?(跟捕鱼人打招呼主要是为了能与下面的环节相衔接。)

二、学习游戏,掌握玩法。

1.捕鱼人示范捉小鱼。

2.刚刚捕鱼人是用什么来捕鱼的?(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认识游戏时所要用到的道具,不但增强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这样的方式能让幼儿更好的了解道具的使用方式。)

3.当歌曲唱到哪里的时候捕鱼人要来捉小鱼呢?根据幼儿情况进行再次示范。(这是游戏的难点,因此在这里我又重新示范了一次,这次是用清唱的方式来示范的,唱到“快快捉住”的时候刻意放慢了速度并将动作夸张化,让幼儿更加清楚的知道唱到这里时要将渔网放下来捉住小鱼。)

4.被捉到的小鱼哪里去了?(我将抓住的小鱼带到了呼啦圈里,让幼儿清楚的看到小鱼被抓住之后要游到这里来。)

5.请个别幼儿示范。(在老师的帮助下示范的比较顺利。)

6.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捕鱼人呢?请部分幼儿做捕鱼人,部分幼儿做小鱼进行游戏。(当音乐唱到“快快捉住“要放下渔网时幼儿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7.教师强调游戏规则:捕鱼人一定要等到歌曲唱到“快快捉住”时才能去捉小鱼。

8.集体游戏。

三、结束活动

天黑了,捕鱼的人回家了,小鱼们我们也回家吧!幼儿离开活动室。通过幼儿模仿小鱼来引入活动,让幼儿能够在扮演小鱼的情境中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在教具的准备上还是比较充分的,我利用了现实生活中捕鱼的渔网,再在渔网的'四周用兰花布围了一圈,使民间气息更加的浓厚。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一直很浓厚,游戏的后半部分孩子们基本能够掌握游戏规则来进行游戏。但是由于在活动中我没有过分强调小鱼游的动作,因此在后来到达游戏xx的时候孩子们没有模仿小鱼游,都在那里兴奋的跑来跑去。池塘外面的圈圈也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很多孩子进去了之后又马上出来了,没有停留到规定的时间。整个活动的游戏都是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的,因此“捕鱼人”在捉小鱼的时候被限制住了,如果是幼儿自己清唱的话“捕鱼人”在捉鱼的时候可能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螃蟹舞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认识螃蟹。

2、歌曲《螃蟹歌》。

3、模仿和创编螃蟹活动的动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软件、钢琴、活螃蟹。

教学重、难点:

1、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2、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扩展进行开平民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学生在歌曲“小毛驴”音乐声中走进教室,边走边拍手,小跳步,找位置站好,跟随音乐律动。

2、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唱一唱关于动物的歌曲。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唱关于动物的歌曲吗?

生:略。

师:想一想,你们都会唱一些什么样的动物歌?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老师弹琴,引导学生唱出多首学过的动物歌)

生:略。(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边拍手边念唱)《两只老虎、唐老伯、小兔乖乖》

师:那你们会不会唱关于螃蟹的歌?

生:略(可以思考,可以回答没有)

2、介绍螃蟹。

师:你知道螃蟹生长在什么地方吗?

生:海边。

师:你听到了多少关于螃蟹的介绍?

生:讨论。(可以讲吃螃蟹、有毛蟹、膏蟹、花蟹、河蟹等)

师:先别急,我给小朋友一首关于螃蟹的儿歌。(出示螃蟹图片)

3、念儿哥。

小螃蟹、小螃蟹,八只脚,扛着钳刀横着跑,眼睛竖起四处瞧,嘴巴还在吹口哨,吹什么?听不到,只见满嘴白泡泡。

4、模仿螃蟹走路。(学生自己先模仿)

师:哎,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已经耐不住性子了,两只脚都已经象螃蟹一样行走了。

5、观察活螃蟹走路。

师:来,我们看看真的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出示螃蟹)

生:(学生仔细观察后再次模仿,请个别上台表演)

6、画螃蟹(分小组比赛,派一位代表上黑板画,画出千姿百态的螃蟹来,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评价,奖励表现出色的)

师:你们学螃蟹走路这么聪明,要是让你们画螃蟹,可以吗?(在音乐停止时要画出一只螃蟹)

7、小结。

师:螃蟹喜欢生长在有水的地方,在我们周围的江边、河边就有螃蟹的兄弟姐妹,它们的队伍庞大,生存的本领很强,因为它们有一对大夹子,因此人们写了一首关于螃蟹的歌,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

三、学习新歌

1、初听《螃蟹歌》

师:你听了四川民歌后有什么感觉?你能把听到的有趣的词不哼唱一下吗?

生:(尝试,模仿)

师:小结(多媒体出示)

歌guo只zi脚jiao个guo壳kuo

(1)教师示范。

(2)学生模仿。

2、听歌曲。

(1)跟音乐哼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的歌词是富有四川地方方言的特点,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大家吧!(指名回答)

小结:讲的是一班可爱的小朋友到海边捉螃蟹,因为贪玩,最后被螃蟹的大钳子夹住了大脚指的故事。

(2)讨论

师:我们听了这首歌觉得很有趣,那么你哼了以后觉得情绪如何?

生:集体讨论,教师引导。

得出结论:活泼、风趣。

师:同学们真聪明!好,我们就用这种活泼、风趣的声音来学唱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出示多媒体)

(1)跟琴声轻声唱第一至三段(体现情绪)

(2)跟着范唱音乐唱。(咬字准确)

(3)跟伴奏自己唱。(音准,唱准确)

(4)分角色唱:分组接唱

4、全班随着音乐边唱边律动。(学走路,或吹气泡)

师:请小朋友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边唱边跳,可以是学螃蟹走路的神气模样,可以是螃蟹吹气泡,看看哪个小朋友学得最象!

5、介绍开平民歌

师:同学们用四川方言来学唱这首歌,唱得真好听,哎!那你们知不知道用我们开平方言来演唱也会很好听?

生:(表示很好奇,轻声讨论)

师:其实,我们开平是全国有名的“中国曲艺之乡”。譬如“小卖鸡”、“大卖鸡”等等歌曲,都享有盛名。下面就让同学们扮演一段由我们开平一位小朋友参加全国曲艺大赛的精彩片段。由于他表现出色,为开平争得荣誉,获得全国金奖,请看……(多媒体播放片段)

师:欣赏完了,有没有注意到他唱的语言是用……(拉长语气,引导学生集体回答)

师:好,既然他唱得这么好听,我们也来尝试一下用开平方言来演唱《螃蟹歌》的第一段,有这个信心吗?

生:齐答“有”。

6、开平方言演唱歌曲

(1)出示第一段歌词,齐用开平方言朗读歌词。

(2)自由试唱,教师从旁指导。

(3)集体浓度演唱。

(4)指名个别演唱。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演唱得很认真,就请其中的一位来表演一下!(指名表演)

师:你唱得真好听!(奖励),老师奖你一个小小的礼物。

7、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棒!我们既认识了螃蟹,又学唱了四川童谣《螃蟹歌》,还懂得了运用开平方言来演唱歌曲,这节课我们就上到此,我们下节课再见!

8、师生互道再见,学生自由走出课室。(放音乐)

螃蟹舞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体验歌曲中的欢快诙谐的情绪,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仿来学习歌曲,并能够运用四川方言进行演唱,感受歌曲的诙谐的情绪。

3、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良好的歌唱状态,准确的按着节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按照准确地节奏、节拍运用自然的、正确的歌唱方法,充满风趣地演唱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的音准及用方言演唱歌曲

2、一字多音的演唱

3、能够运用四川方言来演唱歌曲

教法设计:

听唱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

?螃蟹歌》课件电子琴螃蟹头饰

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螃蟹)

2、提问:你们见过螃蟹吗?说说螃蟹是什么样子的?(跟随学生的回答,画出螃蟹的简笔画。)看看螃蟹的图片。

3、螃蟹走路的姿势是什么样的?谁能学一学?

二、熟悉歌词

1、螃蟹是一种很有趣的小动物,有一首歌是专门描写螃蟹的,大家想学吗?请大家读读歌词。(片⑤)

2、请大家听听这首歌,注意:歌曲中那些字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发音不一样。(片④)

蟹读作hai哥读作guo脚读作jiuo个读作guo

硬读作en壳读作kuo横读作hun

3、这是一首四川民歌,是用四川方言演唱的,所以有一些字的发音和普通话发音不一样。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歌词,读音有变化的字音用四川方言来读。(片⑤)

4、其实我们的岚皋方言与四川方言非常接近,哪位同学能用我们的岚皋方言读一读歌词呢?

三、演唱歌曲1、聆听歌曲范唱,打打2/4拍子。

2、聆听歌曲范唱,看着歌词做口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聆听范唱,小声跟唱。

5、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6、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7、结合歌词内容,讨论每一段的演唱情绪:

歌曲写了一群孩子去江边玩耍,遇上螃蟹的情景。

第一段写了螃蟹的长相形态,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风趣)

第二段描述了螃蟹夹住了顽童的脚趾,双方僵持不下的情景。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着急、紧张)

第三段写了被夹住脚的顽童苦苦哀求螃蟹的情景。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哀求)

8、请同学们带着情绪演唱歌曲。注意每段情绪的不同。

四、表演歌曲

请同学们合作思考,怎样表演歌曲中的音乐故事呢?(小组展示)

五、拓展(爱护动物)

螃蟹有话对大家说。

读一读,拍一拍《保护动物拍手歌》。

六、岚皋民歌欣赏

螃蟹舞音乐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动物朋友”延伸出的有关螃蟹的艺术主题活动中的其中一个活动。这个音乐活动取材于“螃蟹”,而且加入了四川方言。我觉得方言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孩子应该学会感受和体验到方言的魅力。因此,我想将这个四川方言作为活动的重点,让孩子体验到歌曲中四川方言诙谐幽默的感觉,因此喜欢各个地方的方言。

二、具体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尝试用四川方言唱一唱“哥”“脚”“壳”的发音。

2.从歌曲中体验四川方言的特点,以及歌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图片、音带

(三)活动过程:

1.方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啊晓得我们是啥个地方个人啊。(教师用太仓话来问孩子)

设计意图:我用方言和孩子进行问答,一开始就讲孩子带入了一个方言的氛围中。很多孩子感觉特别有趣,都自觉的跟我用方言进行了互动。孩子们听的咯咯笑。这个环节为我们介绍四川方言做好了铺垫。

师:我知道不光我们太仓小朋友喜欢螃蟹,四川小朋友也喜欢螃蟹呢,你们听,他们用四川话来赞美螃蟹了。

2.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教师用四川方言完整演唱歌曲

师: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

教师带孩子看着图片集体念歌词。

设计意图: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我想让幼儿自己在倾听过程中来发现歌词,理解歌词,及一个词。从活动的情况来看幼儿对四川发音是非常敏感的,他们敏感的感觉到歌曲中的一些字词和平时讲话不一样。但他们还不会说,只能大致的在模仿。于是我顺势将图片与四川发音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听着四川发音并看到相应的图片。这样方便孩子理解。

3.学唱歌曲。

师:那我们一起来跟着琴声念一念,检查一下吧,注意要用四川方言哦!

(1)幼儿跟着琴声轻轻演唱。

师:刚才我们念了歌词,想一起来唱唱吗?那请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的演唱。

师:接下来我们的声音要放出来,响亮一点的演唱。(语气、表情、嘴形、坐姿)

(2)提问的方式解决歌词记忆困难。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很难?(幼儿回答)这里应该怎么唱?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他。(一起唱)

(3)幼儿表演唱。

幼儿两两合作,边演唱歌曲边表演螃蟹和被夹住的人。

师:请大家和旁边的朋友一起来合作表演,螃蟹和被螃蟹夹住的小动物。如果两个人都想扮演螃蟹该怎么办呢?(先要商量好),对了,谁先扮演螃蟹,等一会再交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主要应了三个层次来帮助幼儿学唱歌曲。首先是轻声跟着琴声哼唱。其实在哼唱过程中既是对音乐旋律的熟悉,也是幼儿自主探索怎样把歌词带入旋律的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

第二层次是以提出难点来有重点的学唱歌曲。在教师带领幼儿演唱几遍后,不代表所有的孩子都会演唱了,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不会唱,这时用找难的地方的方法,让幼儿能有针对性的演唱具体歌词。一开始我担心,本来就不会唱孩子可能说不出哪里难。不过活动上下来发现,因为有图谱,幼儿会直接点指图谱来告诉我哪一句不会。看来,今天这个图谱的运用是有效的。第三层次,是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词。幼儿本来就有表现的欲望,加入身体动作的表演能延长幼儿演唱的兴趣,让孩子在表演中巩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三、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先用普通话教授这首歌曲,然后用四川话再来演唱,让幼儿有个对比性,感受到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区别。另一种就是我上面介绍的这种,是以方言作为引子,用我们自己的方言引出四川方言。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决定还是用第二种思路。因为我这个活动的重点是放在让幼儿感受四川方言的独特魅力上。因此,用方言直接引入,可能整个活动中方言的氛围感会更强。事实证明,活动下来,幼儿对四川方言记忆犹新,下课了还喜欢围在图谱前唱唱念念,有趣的四川发音。我觉得,这个活动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可以请幼儿用我们自己的方言来唱唱这首歌曲。我们这些孩子虽然是正宗的太仓人,但却有很多孩子不会说太仓话,其实本地方言也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瑰宝,我们不能把它忘记,因此,我想要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方言这种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喜欢上自己的方言乃至各个地方的方言。

螃蟹舞音乐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根据孩子喜欢动物这一特点,本课选择了四川童谣《螃蟹歌》,学习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同时根据歌曲的风趣、幽默增强学生幽默感,提高学生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根据学唱四川童谣《螃蟹歌》,使学生能够结合歌曲进行情节表演,感受音乐中得幽默感和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点:

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课前准备:

电子风琴、自制课件、螃蟹图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动物形象表演。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想认识吗?

张贴螃蟹图片:认识螃蟹、学生模仿螃蟹形态。

2、讲故事

师: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小朋友们成群结队地和家一起下河去玩,捉鱼虾、打水嬉戏……在玩耍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倍螃蟹夹住的经历呢?

师:好,那能不能把这些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可以把这个过程表演给大家看吗?

同学们不但故事讲的好,表演得也也非常棒。大家都知道,螃蟹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经常见到,有时在河里玩也会被它夹住,这样的故事编到歌里是不是很有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螃蟹的歌。

设计意图:

上课之前,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我们生活实际,用动物形态表演及讲故事的形式抓住学生的兴趣,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地学习中去,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沟通了音乐与生活地联系。

二、学习歌曲:《螃蟹歌》

1、聆听新歌,创设情境

2、教师播放课件《螃蟹歌》,请同学们仔细听,然后教师问:通过歌曲里边的描绘,你知道螃蟹长什么样子吗?(8只脚、两个大夹夹、一个硬壳壳)

(学生听后回答)

师:大家觉得语言与我们有没有相似的地方?(有)

师:你知道我们与邻近的哪个省的语言相通吗?

师:对,这是一首四川童谣,在演唱上运用四川方言,听起来比较亲切、有趣、富有

幽默感。

3、朗读歌词。

课件出示歌词,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请同学们边读歌词边跟着老师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4、教师用方言教唱《螃蟹歌》

师:为了体验这首歌曲诙谐、活泼的情绪,我们要唱准方言,如:哥:guo;只:zi;脚:jiuo;个:guo;壳:kuo;河:huo;

①学生随琴分句学唱歌曲。

②播放课件,学生听唱歌曲,默唱。

③学生随琴完整地运用方言唱歌曲。

设计意图:

教师播放音频,边唱边表演,从自身的表演直接感染学生,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被吸引,教师的初次表演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演唱时运用了四川方言,让学生感受到了诙谐、风趣的演唱风格和地方特色。

三、实践与反思

1、师生分段演唱。

2、男女生接唱。

3、分组、分段演唱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练唱,让学生充分感受四川童谣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中表现出来的风趣与幽默感。

四、形象表演

师:同学们,《螃蟹歌》很有趣,想一想螃蟹走路的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用动作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大家有没有信心表演好?

师:采用同桌二人的表演形式,一个扮演“螃蟹”,一个扮演被螃蟹夹住的小朋友,随着歌词的发展进行。

1、自由表演。

2、小组评价。

各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看哪些小朋友表现得好,并推出小组的小代表。

3、上台与老师一起表演

请个小组代表上台与老师合作表演。(教师提醒:一定要充分表现自己的所想)

4、选最佳

孩子们互相讨论选出表演最佳的孩子。(教师提醒:好孩子一定要公正无私)

设计意图:

让孩子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孩子的兴趣高而且学习效果好,让孩子与教师共同学习,改善了生敬而远师的层次关系。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并用了四川方言演唱,同学们为歌曲创编的动作很形象,课后同学们把这首歌曲演、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螃蟹舞音乐教案篇7

教学目的

了解螃蟹的外形和爬行特点。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螃蟹的。学会唱《螃蟹歌》,边唱边用肢体表现。

重点、难点

边做动作边唱儿歌现代化教学手段卡带、卡带机、钢琴弹唱、螃蟹图片幻灯片、螃蟹舞蹈

教学过程

一、讲解

1.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看吧!"教师播放幻灯片,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师:"大家认不认识它啊?它是谁呢?""哦是螃蟹,那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更了解它,就能跟他做好朋友。"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螃蟹的特征(有八条腿、横着走路、有两个大钳子、有一个硬硬的壳等)

4.让小朋友们积极踊跃的模仿螃蟹走路,教师同时向小朋友灌输一些简单的螃蟹舞的动作。

二、学习歌曲《螃蟹歌》

1.师:"现在我们认识了螃蟹朋友,那我们为了欢迎我们的新朋友,我们为它唱首歌好不好?"教师放卡带,让小朋友们认真教学过程听,同时吸引幼儿注意力。

2.教师根据歌词一句一句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小朋友们灌输歌词,反复强调。

3.在教歌词的过程中配上简单的动作,在方便幼儿记忆的同时,还可以配合接下来的舞蹈。

4.教师边弹钢琴边唱,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一句一句熟悉歌曲。在歌曲熟悉过后,播放卡带,跟着卡带边唱边做刚刚学会的动作。

三、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螃蟹,我们知道了它怎么走路,还为它开了欢迎会,为它唱歌跳舞,回家我们把新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好不好啊!"课后自我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幼儿接受的知识比较多。以故事的形式带动幼儿学习。集中了幼儿注意力,并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便于孩子肢体的发展和对歌曲的记忆与掌握。

3.在教歌曲和歌词是有些枯燥,这是应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和接受能力。

4.在孩子模仿螃蟹走路时,应注意课堂纪律。

螃蟹舞音乐教案篇8

【活动设计】

小班的小朋友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点所决定,他们对情境性的游戏比较感兴趣,而且螃蟹这个小动物也是他们所熟悉的,我们的自然角就有,平时小朋友们一有空就会跑去自然角观察螃蟹,观察它如何走路、如何吐泡泡等。于是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体会小螃蟹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动作。

2、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努力做到身体不碰到同伴。

【活动准备】

1、捉螃蟹的音乐。

2、自制一只捉螃蟹网。

重点: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动作。

难点:在教师的提示下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出示螃蟹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你们看是谁来了?(小螃蟹),小螃蟹参加了场音乐舞会,现在请你们来听音乐,猜猜小螃蟹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整体欣赏音乐《捉螃蟹》,教师、幼儿仔细倾听音乐,感受音乐。

2、师幼共同创编音乐《捉螃蟹》的动作

▲创编学习a段动作。

(1)指导语:小螃蟹见到了好朋友,和朋友打招呼,谁来做做螃蟹是怎么打招呼的?请个别幼儿示范。螃蟹的脚也会打招呼,你们会吗?

(2)指导语:那我们脚和手一起跟音乐来动一动。(教师清唱歌谱)

▲创编学习b段动作。

(1)指导语: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提议:我们一起来吹个大泡泡吧。

(2)指导语: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幼儿示范后,大家站成散点学习螃蟹横行的动

(3)幼儿讨论:“在做螃蟹横行时,怎样不影响同伴呢?”

指导语:你们刚才在做动作时有没有碰到其他螃蟹?你用什么好办法解决的呢?(走的时候左右看一看)

3、听音乐完整练习动作。

4、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捉螃蟹”游戏

【成效与反思】

?捉螃蟹》的目标是要求幼儿能跟着音乐学螃蟹爬行、吐泡泡。在活动一开始,我请幼儿围成一个圆形站立,这样便于幼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相互学习更好的观察。通过平时的观察,小朋友基本都了解了螃蟹的`特点,有八只脚,两只大钳子,横着走路。

首先请幼儿根据螃蟹的特征进行模仿,让他们有个初步的意识,在中间环节吐泡泡的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难度,都能完成的很好。音乐段落之间只要稍微的提醒,他们就能分辨清楚。《纲要》指出艺术活动主要培养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力,而在这个活动中,一味的让孩子来模仿,孩子缺乏自我发挥的空间。结尾处,虽然有幼儿回答出这个音乐听了有一种害怕的感觉,但是真的在游戏时,捕鱼人出现了,他们还是很“兴奋”地跑来跑去,这个情景性还不够,没有真正的投入音乐。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先要让他们了解音乐,动作的学习要其次,能够更真诚的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意境。

【对话与解读】

本来这个活动是属于中班的一个音乐活动,但是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螃蟹情有独钟,为了满足他们的这一愿望,特将此活动目标稍作了一下修改。通过活动的实施发现孩子们对这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对于所设置的活动目标也都达成了。

螃蟹舞音乐教案8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音乐课春晓教案8篇

好朋友中班音乐教案8篇

幼儿园音乐游戏课教案8篇

小班大象大象音乐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毕业音乐教案8篇

小班音乐游戏碰一碰教案8篇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教案最新8篇

捉螃蟹的作文400字7篇

音乐教案哆来咪教案7篇

音乐教案哆来咪教案参考6篇

螃蟹舞音乐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