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写教案是一个体现教师备课的思想,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乘火车去教案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乘火车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火车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画出有火车头(车灯、窗、驾驶员)、一节节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2、能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实物火车,幼儿绘画用纸、笔。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开火车的游戏。
出示实物火车,观察火车。使幼儿知道每一列火车都是长长的,都有火车头、车厢、轮子等。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连接着的长方形,然后在第一节长方形上画出车窗、车灯、驾驶员等,使其变成火车头,并告诉幼儿,后面的一节节长方形画上轮子就是一列货车,若再画上一排排窗门,画上人,就是装满旅客的火车了。
2、引导幼儿讨论:火车有什么用?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线条画出火车的外形,细心描绘车头和轮子。
2、启发幼儿在车厢里画上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小朋友、鲜花、玩具等,并大胆添加有关内容,如铁轨、田野等。
3、及时表扬在绘画过程中认真细致的幼儿。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互相参观,自由谈论自己画的火车,评议别人画的火车。
教学反思:
从小班开始,火车就一直是幼儿们谈论的焦点,只要一说到火车的话题,幼儿们就滔滔不绝,很开心的谈论起来,而自己画一辆火车,更加成为了许多孩子的愿望,所以在活动中,幼儿们大多很认真,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并掌握好尺寸,在进行装饰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添画上个中不同的东西。不仅掌握了画火车的技法,还能为主体进行装饰,进行大胆创新的绘画创作。
乘火车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故事的首尾关联,运用想象创编故事中间部分情节;初步感知故事的基本结构,对编构故事产生兴趣。
2、运用比较欣赏的方法尝试为故事的首尾选配适宜的乐曲。
活动准备:
插入式图片、卡片四张、记号笔、小动物若干、音乐、一块大的布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火车,发现特别、感知结构:
1、请幼儿欣赏一列“特别”的“故事火车”。(讲述故事的首尾内容)
2、提问:什么地方很特别?刚才你们听了故事火车有没有觉得它什么地方很特别呢?跟我们以前听过得故事有什么不一样吗?
3、引导幼儿以火车的结构来感知故事的结构:
咦,你们有没有发现故事和火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车头—故事的开头车厢—故事的过程车尾—故事的结尾
二、创编主要情节,交流讨论、体验乐趣:
1、提问:中间的车厢里到底藏着一个什么好方法呢?可是这辆故事火车中间的车厢是空空的,到底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过程呢?我们的破皮鞋可以变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想看。(请个别小朋友说一说)
2、分组讨论,创编故事的中间情节。(配乐小夜曲反复播放、幼儿简笔画)
3、集体分享小组的创编成果。(请四名幼儿分别上台说说)
重点所在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创编并对此进行:评价
1、创造性(内容);
2、表述水平(字词、连贯性、流畅性)
三、对比欣赏乐曲,尝试选配、完整分享:
1、欣赏两段不同性质的乐曲。
小朋友看,现在车厢即有了故事又配了音乐,可开心了,但是车头和车尾很不高兴,因为它们还没有配音乐呢,怎么办呢?我准备了两段音乐,请你们听一听、配一配,帮车头和车尾也配上音乐。
2、尝试根据故事首尾的情绪色彩,选配相应的乐曲。
播巡逻兵进行曲和梦幻曲
这是第一段音乐,我们来听听看。接下来我们听第二段的音乐。你们觉得第一段的音乐听
起来感觉怎样?你会怎么配呢?为什么?(比较欢快,联系故事情节来说)(比较悲伤,给故事开头配比较合适。)
3、师生共同讲述故事,分享完整的“音乐故事火车”。
播放三段音乐
小朋友真能干,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音乐故事火车可以顺利的出发了。请大家跟我一起来讲述这列音乐故事火车吧。
(中间的车厢部分教师选择一幅幼儿刚才创编的内容进行讲述)
四、延展故事火车,再认结构、萌生创新:
1、提问:故事火车到底有多长?
小朋友讲的真好,看看我们刚才编的故事火车有几节车厢?(去掉最后的梯子)现在张老师把车厢变的长一些,有几节车厢?我先来试试把故事编编看。播放三段音乐
2、欣赏老师的音乐故事火车,留下空白的车厢,激发幼儿的创编欲望。
乘火车去教案篇3
《火车的故事》课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名、发”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火车的发展,激发创造的欲望。
课前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2.检查识字情况。
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4.自读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5.读第3自然段。
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b.磁悬浮列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列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上海也有)
c.朗读领会。
6.自读第4、5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a.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谁能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
b.爸爸还说了什么?
c.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
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d.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
4.读第6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读生字卡片。
2.游戏:教师读一字,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卡片,再组词语。
书写指导
1.观察字形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
2.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要写好,整个字才好看。
拓展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大家交流。
总结
注意肯定学生的创新之处。
乘火车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较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加进上来的数。
教学关键:
把进上来的数写在前一位的下面。
教学内容:
p32-p3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放暑假了,学校组织高年级同学夏令营,准备乘火车去,(出示主题图)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5节卧铺车厢能坐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列算式72×5=?
2.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
汇报方法
小组讨论,汇报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不要忘了把进上来的数加上。
(3)十位相乘满30,要向百位进3,落下来。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在练习本上计算,交流算法。
答:7节硬座车厢可乘826人。
强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2)进位时加错。
(3)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三、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33页1题,核对答案。
2.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5人,一共多少人?其中男同学有91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在练习本上完成,两名同学板演。
3.33页3题,小组竞赛。
4.33页4题
(1)要求标出出发后2时火车的大概位置,也就是在图中标出全程的一半。
(2)从小朋家到姥姥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45×2=90(千米)
120×4=480(千米)
90+480=570(千米)
答:从小朋家到姥姥家一共有570千米。
四、作业
练习册相关练习。
乘火车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用简短的语言回答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3、乐于尝试仿编儿歌。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火车声音、音乐伴奏带、火车大背景、各种水果、小火车图片人手一张,记号笔人手一支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的内容
难点:仿编儿歌
活动过程
1、以游戏进入情景,熟悉儿歌
(1)小朋友们我们来听一段声音(播放火车声音)咔嚓咔嚓咔嚓咔嚓,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准备去旅行啦!(教师边念火车的声音边出示火车大背景),我们一起来学学火车的声音吧!(师幼同时发出火车的声音)师边说边有节奏做动作:“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句好听的话。
(2)西瓜爷爷还请了其他的水果宝宝一起去旅行,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吧,(出示苹果)是谁啊?(苹果)老师要用好听的话请苹果宝宝上火车,小朋友们仔细听:“苹果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师幼一同请苹果上火车)
(3)小朋友,穿着黄色的衣服,长得像月亮的水果是谁啊?(幼回答香蕉,教师出示香蕉)那谁会用刚刚我们学的好听的话请香蕉上火车呢?(请个别幼儿回答后全体小朋友一起念一遍)
(4)老师这还有一个谜语,你们猜猜是谁来了。它长得圆圆的,有好多好多颗圆圆的,穿着紫色的衣服,是谁啊?(葡萄)原来是葡萄,那位小朋友用好听的话请它上火车啊?(请个别幼儿回答后集体念一遍)
(5)西瓜爷爷请水果宝宝们坐上了火车,咔嚓咔嚓,水果宝宝去旅行。
2、完整欣赏儿歌
(1)西瓜爷爷请了这么多的小客人去旅行,它可高兴了,它一高兴就给我们唱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他的名字叫《水果宝宝坐火车》: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苹果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香蕉香蕉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葡萄葡萄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咔嚓咔嚓,水果宝宝去旅行。(师边念边播放音乐)
(2)小朋友们好听吗?现在,我们看着西瓜爷爷开的火车一起来学唱这首儿歌吧。(师幼随音乐同念儿歌一遍)
(3)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们上来表演了?谁愿意请举手。(请个别小朋友上台念儿歌)
3、仿编儿歌
(1)小朋友们你还想请什么水果上火车啊?你们可要用好听的话请它上火车哦。(请个别幼儿回答)
(2)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人一辆小火车和一只神奇的笔,你要用神奇的笔把自己喜欢的水果请上火车一起去旅行。准备好后老师还要请小朋友像西瓜爷爷一样唱一首好听的歌。(幼儿绘画后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活动反思
由于这学期是幼儿入园的第一个学期,幼儿年龄较小,所以开展了本次语言活动《水果宝宝坐火车》,因为本次活动内容的选择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接近生活,儿歌内容简单易懂,念起来朗朗上口,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活动开始时,我首先以游戏的方式进入情境,出示火车图片粘贴在黑板上“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准备去旅行啦”,吸引幼儿融入到学习活动,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在活动过程中以幼儿游戏为主,学习句子“xx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在游戏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先让个别幼儿单独说,然后再集体说;先轻轻地说,然后大声说;分小组说,我还加上身体动作让儿歌形象化,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幼儿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厚,都能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仿编儿歌时,由于水果可以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创编的面比较广,所以幼儿可以举例出各种水果,但由于我的教学准备不够充分,幼儿说出的水果没有图片,导致3-4个幼儿不愿意回答问题,所以效果不太显著。让幼儿多了解水果的特征。西瓜爷爷带着水果宝宝去旅行,我扮演了西瓜爷爷,请可爱的水果娃娃去旅行,在这个环节中,幼儿既复习了儿歌的内容,又参与了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本次活动的环节设计得较好,活动始终以旅行为线索贯穿整堂课,水果图片效果逼真,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中学习,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题主体作用,这符合小班孩子的身心特点,使幼儿在玩乐中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
乘火车去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提高听说快速反应能力,在集体面前大胆说话。
2.与他人协调动作,随儿歌轮流交换角色。
3.通过玩游戏,丰富地名知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知道我国的一些城市的名称。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活动的主题。
教师:你们做过火车吗?都坐火车去过哪里?你们知道火车还能开到哪些地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各省市的名称。
教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开火车”。
2.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在讲解游戏规则重点说明:全班幼儿要边拍手边问开火车的人:“往哪儿开?”和“谁来开?”开火车的人必须随儿歌的节奏迅速答出:“往××开。”和“××开。”如果答不上来,或思考时间较长,就停止游戏一次。
3.带全体或个别幼儿一起玩游戏“开火车”。
教师先扮开火车的人,与全体幼儿进行对答游戏。教师先说:“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问:“往哪儿开?”教师答:“往北京开。”幼儿问:“谁来开?”教师答:“大家开。”接着由幼儿扮开火车的人,与教师进行对答。
教师扮开火车的人,再请个别幼儿与教师进行开火车游戏,要求幼儿大声的对话。
4.请幼儿围坐成半圆形,进行“开火车”游戏。
先请一位幼儿扮开火车的人,大家一起边拍手边进行问答。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将火车开往各个地方,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较快地进行对答。
游戏儿歌:
甲: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问:往哪开?
甲:往xx开。
问:谁来开?
甲:xx开。
活动反思:
由于开始没有向幼儿交代清楚边拍手边说儿歌,而导致游戏时再想起叫幼儿边拍手边说儿歌使幼儿显得有些被动。虽然后面游戏进行的较顺利幼儿兴趣也很浓厚,达到了预设的目的。但开始游戏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就欠缺了气氛。而孩子们对地名知识也了解得很少,应该与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扩展这方面的知识。
乘火车去教案篇7
在“你变我变的”主题中,幼儿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变化的东西,圆圈可以变化成钟、花朵、乌龟、小动物的头等,一些废旧的物品经过手的加工,可以变成许多有趣、新奇的东西,他们对自然界神奇的变化萌发了兴趣。《神奇的小火车》充满神奇、变化、诙谐的情节,让孩子读来有趣、有能引起他们的探究,因此本活动纳入了这个主题。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自制背景图及若干小图片
2、幼儿收集有关动植物的变化过程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发现小火车的神奇。
——出示背景图“小火车”,猜猜这是一列怎样的火车。
——什么是神奇?
——教师结合故事将角色“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
——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乘客想上火车,他们上车前和下车后相比会有那些变化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看看小火车会变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谁是小火车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小桃核下车后会变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接着谁又上了车?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下车的鸡蛋为什么会变成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呢?
——小青虫们上了车,它又变成了什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青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小男孩上了车,走下一位大胡子叔叔,他是谁呢?
——原来大胡子叔叔是小男孩变的,他喜欢这样变吗?那可怎么办呢?
——这真是一辆神奇的小火车,它能让许多“乘客”上车后发生变化。往前开能长大,往后开就还原。
在我们周围许多东西都在变,有的变化很快、很明显,而有的东西是渐渐地变化的。
3、让他们坐上小火车。
——呜。呜!蓝色的神奇的小火车又开动起来了。你想让谁坐上小火车?小火车会把它变成什么?
——鼓励幼儿讲讲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渐变过程,如:月亮圆缺,花儿开放、种子发芽等。
4、延伸活动:鼓励幼儿今后在生活中仔细寻找事物的变化,获得更多的表现。
活动反思:
?神奇的小火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通过让一样物体乘坐小火车这个形式,让幼儿了解到常见的一些事物在小的时候和长大的时候它们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神奇的小火车》的故事情节较为生动有趣,符合孩子爱幻想的天性,因此活动中我对“趣”字有了很好的把握,在经过了孩子们漫无边际地想象和创编之后,我设计了乘小火车的情境游戏,让孩子用形象化地动作去表现事物的成长变化,再让同伴们一起来猜一猜,这一环节的设置即能让孩子体验乘火车的趣味性、神奇性,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在今后的语言活动中值得借鉴。
乘火车去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火车开啦》。
2、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学生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3、能结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一起读出三声部节奏。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
1、学唱与表演《火车开啦》
2、编创与活动《火车开啦》
教学过程:
同学们,老师问你一个问题:谁坐过火车呀?啊!有这么多的同学都见到过火车,那老是想考考大家,看看谁最留心:火车它都发出什么声音?(轰隆;呜-;卡嚓卡嚓)同学们真细心,比老师记得还清楚。呜的声音,我们说是火车的叫声;轰隆的声音,我们说是火车大轮的声音;卡嚓的声音,我们说是小轮的声音。老师特别喜欢听火车的叫声,大家来模仿火车叫声好不好?(呜-)大家再来学一学大轮的声音(轰隆)大家再来学一学小轮的声音(卡嚓卡嚓)大家学的真好!老师现在分一下工:一组同学模仿火车的叫声,二组和三组的同学模仿大轮的声音(我们大家一起试一次);四五组来模仿小轮的声音,和二三组一起试一次;我们大家合在一起来配合一次。
我们这列火车开得真棒!我们听一听,又有一列火车开来了。(歌曲范唱)看来坐在这列火车里的小朋友真高兴,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在模仿火车轮子发出的声音,他们模仿的是大轮子还是小轮子,我们再来听听(歌曲范唱)。哦,这次我们都知道了是模仿小轮子。他们高高兴兴在唱什么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歌曲范唱)。我们小声地一起读一读歌词。老师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大家听老师唱一遍。我们小声的一起唱一遍。(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重点教学,加上三声部的强弱变化)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已经坐不住了,都想坐一坐自己开得的小火车。
下面我们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谁扮演司机、谁扮演乘客,还有你们这列火车准备去哪里,路线应该怎么走?(小组讨论)**组来,你们准备去哪里?哦,其余的同学我们演唱这首歌曲。现在,开往方面去的火车就要开车了,请大家准备好!(歌曲伴奏)这两个组的小火车开得真不错!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起名字"在游戏。大家将小椅子都摆在墙的四周,大家围成一个圆圈站在小椅子旁边。这里有三个没有起名字的火车站,老师请四名同学唱着《火车开啦》这首歌曲从北京站出发,在没有名字的一个站停下,谁能够通过站长的测试,谁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站牌上。你们几个来试试,老师来当站长。(教师弹琴伴奏)站长开始考试了:"儿童的火车向前开,我们的心情多愉快,轰隆隆隆隆轰隆隆,快乐的歌儿唱起来。"大家觉得谁表现最好?那好,我们让**写上他自己的名字。(往返三次)这节课我们大家表现的真不错,不仅学会了歌曲,还为火车站起了名字。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大家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火车开啦》是一节把唱歌和游戏集于一体的综合课,在上课时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也能积极地配合我,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因为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让他们做游戏我怕课堂纪律难以控制,但是实际的课堂效果还是令我满意的,幼儿们的兴致都很高,也比较听指挥。
乘火车去教案优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