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猫教案最新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来撰写教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挫败感,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清晰传达知识的重点,确保学生的理解,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课文猫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课文猫教案最新7篇

课文猫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

2、质疑: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

3、出示生词。

蝙蝠、飞蛾、蚊子、苍蝇、铃铛、障碍物、荧光屏

清朗、敏锐、横七竖八

捕捉、避开、揭开、推进

4、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以下几点:一是蝙蝠的飞行,以及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

5、相继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学习课文的1-6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小组合作填表: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再指名上台介绍。

小结: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阅读探究这些问题。

四、范写生字,练写字词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2、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骗幅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小结:人们从蝙蝠身上发明出雷达,想这样的科学叫什么呢?请阅读资料袋。知道这是仿生学

三、总结:

除了蝙蝠,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生物拥有神奇的本领,从他们身上,我们人类也受到了许多启发。出示“资料袋”。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找一找自然界中的生物还有哪些神奇的本领,想一想,从他们身上,我们能过学习到什么?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试一试,自己设计小发明,并动手实验。

(作为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比和展示的内容之一。)

课文猫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本文充满了希望、热情和生命的气息,阅读时注意感受,从而提高自己感受美、体悟美的能力。

2、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学会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点,生动地写景抒情。

3、能品味文中精妙语句的含义,学会赏析散文的一般方法。

4、能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所展现的情境,为其配诗、配画。

重点难点

1、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

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描述。

4、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教具学具

1、运用课件,展示有关春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图片(根据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春天美景、flash欣赏。

2、运用课件,展示知识点及学生课外搜集的有关诗文。

预习要求

1、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笔记本上。

2、反复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

由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 (组织学生了解朱自清)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柔如彩虹》钢琴曲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展开联想和想像。听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从哪个角度谈都可以。)

2、要求学生在协作组内模仿朗读录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语音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朗读比赛)

3、要求学生在听示范朗读时,用简洁的语言理出全文的线索,并分别用一个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春天的美好景色。

互相交流相关内容。

边听边想、班内交流。

组内朗读、互相改进朗读方式,推选出最佳选手在班内做示范朗读。

边听边思考,在书上做好标记。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赏析“春景图”

1、组织学生研读课文,对精彩的或自己喜爱的语句进行圈点勾画,并做好点评。(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

2、布置协作组任务:在“绘春”部分任选其中一幅图画进行赏析,可从描写顺序、角度、方法、语言、精彩语句等多角度赏析。

四、语文活动:为文章配诗、配画。(组织、参与活动)

五、解读作者眼里的春天:

1、创设问题情境:作者眼里的春天具有怎样的生活哲理。

2、师生共同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六、领悟“春“的内涵

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颂春”部分,体会其含义。(组织交流、点拨、评价)

2、学习评价: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情感体验,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

七、语文活动:

1、根据你对“春”的理解改写《春天在哪里》的歌词。

2、搜集有关“春花”、“春草”、“春风”、“春雨”、等内容名诗、名句编制一期以“春春天无处不在”为主题的壁报。

阅读、勾画、批注

组内交流,讨论,完成一篇简单的赏析性文章。

小组推荐交流,组与组之间互评。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古诗名句评注春草、春花、春雨等图,并展开想象为文章配相应图画。

阅读、思考、圈画、讨论

描写、交流、互评

阅读、勾画、思考、讨论

思考、自由发??

课文猫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鸡蛋的外形特征可用椭圆形表现出来。

2、学习给母鸡添画许多圆圆的鸡蛋。

3、能够大胆添画,乐于参加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鸡蛋一个,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观察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老母鸡在干什么?

教师念儿歌《老母鸡》,引导幼儿对母鸡生蛋的关注。

2、观察了解鸡蛋的外形特征

(1)出示鸡蛋,师生共同观察鸡蛋,说说:鸡蛋什么样子的?

(2)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画鸡蛋,其他幼儿观察。

(3)集体评价,了解画鸡蛋的.正确方法。

3、幼儿添画:母鸡生蛋

(1)引导幼儿在母鸡的身体下方和身体周围的空白处添画许多鸡蛋,鼓励幼儿画大。

(2)教师提醒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4、展示幼儿作品,相互评价

(1)比一比,看谁的母鸡生的蛋又多、又大。

(2)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儿歌:老母鸡老母鸡,真能干,会捉虫,会生蛋。

生下许多大鸡蛋,咯哒,咯哒叫得欢。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画圆的方法,我通过出示漂亮的母鸡图片,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示范画圆前,我应该带领幼儿用手在空中比划一次画圆,这样有助于幼儿后面的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圆。在示范画圆时,我应该随即的强调一下拿画笔的正确姿势,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下次活动中应该更加的细心与全面。在幼儿动手画圆时,我不但注意指导个别幼儿,还随时顾忌全部的幼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幼儿,这点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要继续保持。结束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以后我可以请幼儿自己来给大家介绍作品,这样能更好的带动幼儿的积极性。

课文猫教案篇4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合作交流感悟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河悠久的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扫清文章字词障碍,感悟文章主旨,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文本

大家好!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播放《黄河大合唱》)欣赏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回答)是啊,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颂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

二、了解背景,初读文本

(一)、创作背景:

通过阅读书下注释或自行查阅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1、本文作者( 光未然 ),现代( 著名诗人 )。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创作过歌词《五月的鲜花》,还著有组诗(《黄河大合唱》) 。

2、创作背景:1938年,( 抗日 )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 光未然写下了组诗(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分( 八 )个乐章,《黄河颂》为第二乐章。

(二)、欣赏诗歌:

1、请同学们小声初读这首诗,圈点勾画出对于你来说为生字的词语,同座合作交流、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2、欣赏课文配乐朗诵,感受磅礴气势,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同时,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三、感情读诗,感悟主旨

(一)、朗读

1、学生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4、学生齐读。

(二)、比读课文

每组同学选择你们喜欢的一段课文,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三)、品读课文,感悟文章主旨。(以下各题合作交流完成)

1、解题。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文本

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乐朗诵。

五、布置课外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课文猫教案篇5

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背景。

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3、了解沙皇统治下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教学重点:了解背景,熟记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理清层次并准确概括层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小说,塑造了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花和尚鲁智深;聪明敏感的千金小姐林黛玉;温柔善良的水生嫂;受封建压迫的苦命的祥林嫂;可悲可叹的孔乙己;中举发疯的范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免不了打上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这样一位被时代烙印了的人——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

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__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称。著有《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三、背景介绍:19世纪末。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__,在这种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的__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__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契诃夫的《套中人》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四、疏通字词:

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祈祷:降服谗言噩梦滑稽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撮合:从中介绍促成。

讥诮:冷言冷语地讥讽。六神不安:形容惊慌焦躁不安宁。

六神:道教指心、肝、肺、脾、胆、肾六神。

五、读课文疏通情节:

一、介绍别里科夫及其套子(1-5)序幕﹛生活套(1)、思想套(2)﹜套己

二、别里科夫的恋爱(6—37)开端:怂恿(6—7)

发展:漫画、骑车(8—17)套人

__:争吵(18—36)

结局:失败(37)

三、别里克科夫之死(38—40)尾声套死

六、分析主题:揭示沙皇政府的黑暗,别里科夫的愚昧,呼唤自由的空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别里克科夫形象,体会文章主题。

2、学习文章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刻画任务的方法。

3、了解沙皇__制度的本质。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抓住典型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要使一个人物活化必需借助于手段: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正面刻画以及环境等外在因素的侧面烘托,那“小说”是如何活化别里克科夫这个套中人呢?我们来共同探讨《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分析人物形象

1、谈谈你眼中的别里克科夫?

他是沙皇制度下的忠实良民、忠心拥护者、卫道士,他守旧、落后、严守规矩,害怕出乱子,害怕变革现有的一切,而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助纣为虐的作用。他用僵化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辖制着大家,他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他是一个受沙皇__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悲,可憎又可恨的人。

2、小说怎样塑造这个人物?

集中表现在他的套子。

服装套:雨鞋、伞、棉大衣、表、小刀、脸、眼、耳朵。

思想套:告示、报纸、法令、常规、规矩

行为套:摇摇头、低声说、心慌、一个劲、慎重、多疑、唉声叹气、垂头丧气

语言套: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环境套:卧室、床、帐子、被子、门、炉子、厨房

3、这些套子对他有什么影响?

他用套子套己也套人。有他在,人们不能自由言论,因为他把一切不合“规矩”的言行报告校长。此外,他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同事骑车交游。他认为大逆不道,怕教室吵闹出乱子就建议开除“彼得洛夫和叶果落”。他就象是一只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胆小、多疑、封闭、守旧,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极力维护现行的秩序,当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就缩进自己的壳里

4、全城的人又为什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__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__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5、别里克科夫最后的结局怎样?

他死了。最终死在自己的套子里了。

6、小说通过怎样的矛盾冲突来展示他的悲剧?

恋爱。通过恋爱时间来展示“套子”的危害。

学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别里科夫结婚的原因?

①别人撮合,华连卡表示好感。

②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出生较高有田产。

③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人。

小结:以上种种均为外在因素或外在__,不是他内心真正产生爱意,他准备结婚只是昏了头。

7、这件婚事成了吗,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①有人画了幅漫画。②华连卡骑自行车。这触犯了别里科夫的套子,他不能接受新事物,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所以,迂腐、多疑、慎重的别里科夫就一本正经地找华连卡,妄图用自己的套子去套住她。结果华连卡不在,一向讨厌他的科瓦连科与他谈话,话不投机被科瓦连科推下楼梯,所以婚事失败了。更致命的是这一幕恰好被回来的华连卡看到,率真的她大笑三声,别里科夫的命运在这笑声中结束了。他永远地装进了自己的套子中。

小结:小说集中笔墨刻画了别里科夫婚事的波折,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让保守落后的别里科夫承受新事物的冲击,让最怕出乱子的人承受了他认为的乱子,将别里科夫送入自己的套中牢牢地被套住,再也拔不出来。就在这一推一笑,一滚一死中展现了新旧良种势力的斗争,新势力轻而易举地灭掉了旧势力,表现了旧势力的必然灭亡和新势力的旺盛力量。

8、自读与讨论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2)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__度没有__,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__统治不__,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__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9、讨论小说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

揭示沙皇__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毒化,号召人们__沙皇__统治。6、讨论课文中三、写法分析

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请同学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这和前面《守财奴》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大家找一两个例子作说明。

四、总结归纳,提升认识

对照本课教学目的,再回到前面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加深理解,每一位同学作简短的自我学习小结。教师点拨要点:

①别里科夫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主要内容见预习提示)。

②讽刺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运用。

③简短的篇幅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平凡的故事里表现了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五、拓展作业

1、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描述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的“套子”,学习使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生活。

2、课外选读读本上或其他文学刊物上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课文猫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8个一类字,认识6个二类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创新识字方法。

3、引导学生明确夸父这种坚忍不拔,舍生取义的品格,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教学重难点:

用恰当的方法创新识记8个一类字

教学准备:课件 生字卡 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习生字

3、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 画图谈话导入

(师画一太阳,一向前奔跑的人)老师这里有幅画,谁能说说这个人在干什么吗?他的名字叫夸父,谁来介绍夸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话故事《夸父追日》。

二、看动画片,读神话,理解大意。

1、看动画片。

2、师范读,生听字音。

3、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画出一二类字。

4、你看懂了什么?

5、指名分段读

6、全班齐读。

7、生领读生字

三、学习生字

1、生领读生字

2、组内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例:(1)数笔画:

追:追赶 追问 追求

巨:巨大 巨人 巨浪 巨款

充:充实 充当 充分 充电

尚:还,且,高尚 崇尚 和尚

(2)、数字记新字法

暗:①不亮,暗淡、阴暗、黑暗、

②不公开,反义词明,暗杀,暗号。

胃:人和动物消化食物的部分,肠胃胃口

四、复习巩固:

(1)小猫钓鱼 (2)猜字游戏

五、指导书写

追、巨 胃的笔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生字

2、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

2、分组分段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 指导朗读

1、自由读,提出问题:

夸父追日:

(1)读1自然段,可以看出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2)怎样追日?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3)结果:你从夸父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2、生自由大声练读课文

三、复述故事

讲故事方法:准备时要认真读理解大意,用自己话讲有感情。

四、作业:1、搜集有关太阳用处的资料。

2、找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1、比比说说

(1)读读

(2)比比发现了什么?

(3)心字可做心子底和竖心旁,都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走字可做走之旁和走字旁,都与走路有关。

2、读读写写:

(1)自由读

(2)生领读

(3)正确抄写

3、读读

(1)自由读

(2)生领读

(3)全班齐读

(4)想太阳有什么用处

(5)说你对太阳的感受

(6)为太阳编一首儿歌。

4、故事会

(1)主持人上场(2)讲故事(3)同学评价

(4)评选出故事大王

夸父追日

追 夸父{原因: 遇到困难:}坚忍不拔

课文猫教案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记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通过质疑解疑解决文中“为什么要写前三段”等难点问题。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并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2、师: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

三、了解作者(课件展示胡适形象及个人主要情况,并给学生推荐《胡适自传》)

生自由读,了解胡适相关情况。

四、探索新知

??整体感知

师生合作朗读文章(播放歌曲《母亲》),生思考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件展示母子亲情的画面并出示问题)

师生读文后,生回答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合作探究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度文章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教之严。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2、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

??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

师根据生提问情况适当补充,课件出示下列主要问题: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生结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答案。

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问题)

1、母亲教育儿子是非常严格的,你是怎样看待母亲的。教育方法的?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回忆一下,与同学们交流。

生思考后,互相交流。

六、总结

同学们,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永不受污;母爱犹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热爱我们的母亲吧!让我们用歌曲《懂你》来表达我们的这份心意。(播放歌曲《懂你》)

课文猫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

贪吃的猫教案7篇

初中《猫》教案精选7篇

猫妈妈分鱼小班教案通用7篇

猫妈妈分鱼小班教案模板7篇

猫阅读课教案精选7篇

我家的小猫猫作文最新7篇

5年级关于猫的作文最新7篇

描写小动物猫的作文最新7篇

兔和猫读后感600字最新7篇

朝花夕拾兔和猫读后感最新7篇

课文猫教案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