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备课教案5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制定教案时,应该充分参考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备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备课教案5篇

幼儿备课教案篇1

活动领域:

社会领域活动前评析绿色食品这个名词我们都不陌生,但或许在成人和小孩的心理都认为绿色食品就是一些绿颜色的食品如:西瓜、黄瓜、蔬菜等食品。其实绿色食品是有它真正的含义的。所以活动我先从认识标志入手,到幼儿的分类、辨别、巩固记忆;再到让幼儿了解什么样的食品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它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最后一起来商量如何保护身边的环境,为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活动目标

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

2、绿色食品的标志一个,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的字卡三张。

3、幼儿收集的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标志,直接引题。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想像什么?

(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直接引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

2、教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表示什么以及它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培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

下长的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

找一找,把绿色食品的放在有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有非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

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

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对比。

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则是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

(本环节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亲身体验,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并通过验证比较给幼儿一个明确的答案。)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

看一看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

(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

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

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

(3)山清水秀风景地。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

成绿色食品?为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

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

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本环节让幼儿了解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是活动的难点,通过直观的教具,运用明显的对比,启发幼儿想象、了解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

三、创造绿色环境从我做起。

1、讨论: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环境被污染的现象,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重点突出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的危害)

2、争做绿色小卫士。

幼儿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

(本环节的重要提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有更多绿色的环境?”引起幼儿的共鸣。在幼儿相互交流中产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通过活动使幼儿真正了解绿色食品来之不易,并且学会了看绿色食品的标志,从而幼儿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备课教案篇2

活动内容:

?中国结》立体化教学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结,初步了解中国结的特点及蕴含的意义

2.学会编简单的十字结。

活动准备:

1.课件《中国结》。

2.一个中国结实物、编结中国结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中国结

1.教师:快过新年了,老师前不久收到了一份新年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中国结)

2.请幼儿说说这个中国结的外形特征。

3.教师对中国结做一些介绍。

a.结耳:一圈一圈的,象耳朵,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结耳,就是中国结的耳朵。他伸长耳朵像在听。

b.流苏:像长长的头发,柔软、飘逸、风一吹,摆动起来很柔美、秀丽,像一个婀娜的少女。

c.结体:有规则的穿编,非常结实,就像许多双手握在一起,具有无穷的力量。

d.颜色:(金色、红色)会给人什么感觉?(热闹、喜庆、温暖、吉祥)

小结:这么美丽,又给人喜气洋洋、吉祥喜庆的感觉,所以人民常在过节时,遇到非常开心的事情时,就去买中国结送给自己或送给别人

二.看看中国结

1.教师:这种中国结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种,我们勤劳聪明、心灵手巧的中国人还用他们灵巧的双手编制出了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中国结,并且把许多美好的祝福和心愿都蕴藏在里面了,我们一起来看。教师点击【图片欣赏】。

2.教师:你们看到了怎样的中国结?

3.教师可介绍这些中国结的意义:心心相印、年年有余、长长久久、喜庆丰收、大吉大利。

三.做做中国结

1.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动手做做最简单的中国结。

2.教师点击【制作方法】,教师与幼儿共同编制十字结。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及时帮助。

3.与幼儿一同讨论对已制作完成的中国结的利用方法。

四.【资料包】十字结的资料。

幼儿备课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美丽的金秋十月如约而至。田野里,金黄的稻子快要成熟了,可孩子们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稻田里多了一样东西——戴着草帽,拿着扇子的稻草人。稻草人是用什么做的?它有什么用?它和庄稼有什么关系……于是,儿歌《稻草人》因运而生了。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大胆朗诵儿歌。

2、知道稻草人的用处,激发幼儿爱护农作物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到田野去观察稻草人。

2、自制稻草人一个(并加以打扮)稻草人课件,小鸟头饰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稻草人,谈话引出课题:

1、认识稻草人

提问:这是什么?稻草人是用什么做的?我们看看它头戴什么?手上拿着什么?

2、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稻草人?

幼儿说一说,师出示稻草人在不同地方的图片

3、幼儿讨论:

在庄稼地里放稻草人,到底有什么用?

4、教师小结:稻草人能保护庄稼,它能吓跑偷吃庄稼的动物。

(二)学习儿歌《稻草人》:

1、稻草人是怎么赶走小动物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儿歌《稻草人》:

观看课件《稻草人》

2、学习儿歌《稻草人》

(1)动画片里说什么了呀?幼儿学说儿歌内容。

(2)幼儿跟念儿歌。

(3)幼儿边做动作边大声朗诵儿歌

(三)情感教育:

小朋友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

师幼小结:稻草人能保护庄稼,它能吓跑偷吃庄稼的小动物。

(四)游戏“麻雀与稻草人”。

1、师交代游戏玩法:

开始,“小麻雀”到谷场啄粮吃,“稻草人”蹲在谷场中央。“稻草人”“小麻雀”念儿歌:“稻草人,戴草帽,手中扇子随风摇。”当念到“摇”时,“稻草人”立即站起,四处追捉谷场上的“小麻雀”,“小麻雀”赶快飞回到“树”上,师幼边念儿歌边游戏。(反复几次)

游戏规则:

(1)“稻草人”只能捉在谷场上的“小麻雀”,被“稻草人”拍到就算被捉住。

(2)师幼玩游戏。

幼儿备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稻草作画,体验特殊的绘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2.通过活动,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

活动准备

1.范例画:稻草画

2.剪刀,胶棒、稻草若干,画纸,彩笔。

幼儿园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们看这些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他们在打稻子)

2.这些稻子加工以后变成了什么?

稻谷加工成大米,大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粮食。

3.稻谷可以加工成大米,那么剩下的稻草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讨论,发言)

二、了解稻草的作用

(1)抗洪救灾时,解放军叔叔用草包装泥土、黄沙去堵洪水。

(2)洒点菌种可以种植菌类蔬菜。

(3)养鸡场、养鸭场为小鸡、小鸭搭草房子。

(4)冬天用稻草盖青菜、萝卜,青菜、萝卜就不会被冻坏。

(5)稻草可以做成工艺品。

(草绳、稻草人、稻草树、稻草鸟窝等)

三、课件-照片:欣赏稻草画

稻草还可以用来画画,欣赏稻草画,激发幼儿制作稻草画的兴趣。

四、制作稻草画

1.讨论交流:怎样制作稻草画

(1)引导幼儿观察先画边框线。

(2)剪稻草,吧稻草剪成一段一段的,按长短放好。

(3)在画纸上排列稻草,布局图案。

(4)用胶棒粘牢

2.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作画要求

让幼儿观察:

稻草的排列方向、长短的控制、排列的技巧等。

3.幼儿制作稻草画,制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引导幼儿用彩笔添加一些简单的事物等,使画面更丰富。

五、作品展示

1.你用稻草做了什么?

(幼儿交流)

2.我们把画拿来布置教室吧!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6篇《幼儿园备课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幼儿备课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红、黄、蓝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这三种颜色相互调和可变化出橙、绿、紫色来。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会巧妙地运用三原色。

二、活动准备:

1、大故事书1本

2、红、黄、蓝色片 每人一份

3、红、黄、蓝的颜料 每人一份

4、宣纸 每人一份 5、清水 3杯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故事书教师讲《会变颜色的小兔子》的故事。

1、故事内容:

小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小红、一个叫小黄、另外一个叫小蓝。这三个孩子都特别淘气,有一天,它们和妈妈一起到熊猫叔叔的染坊去玩。小红不小心摔到了黄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来的时候,兔妈妈问小红:“你是谁?”小红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是小红呀。”可是妈妈不相信;小黄摔到了蓝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来的时候,兔妈妈问小黄:“你是谁?”小黄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是小黄呀。”可是妈妈不相信;小蓝摔到了红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来的时候,兔妈妈问小蓝:“你是谁?”小蓝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是小蓝呀。”可是妈妈也不相信。

2、教师提问: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红、小黄和小蓝来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吧!

3、带着问题,引出下一个实验的环节。

(二)小实验:红黄蓝的奥妙

1、发给幼儿红、黄、蓝的色片,让幼儿进行实验。

a、红色和黄色的色片重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会变成什么颜色?(橙色)

b、黄色和蓝色的色片重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会变成什么颜色?(绿色)

c、蓝色和红色的色片重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会变成什么颜色?(紫色)

2、老师通过利用清水和红、黄、蓝三色的颜料,对幼儿进行a、b、c项实验进行检验,引发幼儿对颜色的突然变化产生兴趣。

3、通过实验让幼儿解答故事最后的疑问:

a、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红来?(因为小红变成了橙色)

b、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黄来?(因为小红变成了绿色)

c、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蓝来?(因为小红变成了紫色)

(三)美劳:漂亮的小手帕

1、教师演示:将方形的宣纸(生宣),对角折两次把它折成三角形。把宣纸的三个角分别成在红、黄、蓝色的`小盘子里浸泡一会儿,让三种颜色互相渲染在一起,在两种颜色的交界处形成另成一种颜色,即橙、绿、紫色,然后把它轻轻的打开,就变成漂亮的小手帕了。

2、发给幼儿相同的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

(四)结束部份。

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认识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它们可以变化出很多漂亮的颜色来,我们还制作了很好看的小手帕,回家以后,教爸爸妈妈来做好吗?

幼儿备课教案5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5篇

备课说课心得体会5篇

初二下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5篇

七上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5篇

高二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5篇

高二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5篇

七上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通用5篇

备课备课组工作计划8篇

幼儿教案中班科学教案优质5篇

幼儿绘画教案中班教案5篇

幼儿备课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