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充分准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写好一份教案可以使我们更加灵活和应变地应对不同的教学情境,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读课题,说说你想从文中知道些什么。请带着疑问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课文录音或范读,勾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3、用生字卡检查全班认读生字的情况。(齐读、抽读。)

4、分小组读课文,组内互相帮助,纠正字音。

5、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解之处。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分组提出读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立即由学生相互解决。教师梳理紧扣课文重点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2、 “羞愧”是什么意思、做了什么事会让人觉得羞愧、指导学生联系下文仔细体会。

3、为什么她们吃得津津有味、抓住“津津有味”、“沉醉”,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有树林、草坪及夜莺歌声的画面,体会环境的美好。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奥莉娅和莉达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她们是怎么想的、读文,画出相关动词,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朗读时注意表现出奥莉娅的不在乎和莉达严肃认真的态度。

5、讨论:要是人人都像奥莉娅这样做,树林、草坪将变成什么样子、小朋友在那样的环境里吃东西还能津津有味吗?

6、全班讨论:在“谁也看不见”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你想帮助奥莉娅吗、你会对她说点儿什么呢?

7、拓展:听了莉达的话,奥莉娅会怎样想、怎样做?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五、完成课后练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何推动了交通工具的发展。

2、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好梦成真、阻隔、邀请”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

教学方法:

以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为主。

教学过程:

一、联系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远行。大诗人李白要远行是怎样走的?(生答:乘舟)。季梁要远行是怎样走的?(生答:坐马车)。

如果人们要远行,必须借助交通工具,对于交通工具,你都知道些什么?(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对交通工具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类远行所依靠的交通工具是怎样发展的。出示课题:远行靠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了解。

1、同学们自己先来学习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不会的记出来。然把课文读两遍,想一想: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有一个先自学的过程,重视自我感悟。)

2、生读课文,认生字,思考问题。巡视指导学生自学情况。

三、合作学习读会生字、朗读理解课文。

1、课文中的生字你都认会了吗?在小组中每人读一读生字,如果同学有不会的字,就把你的好方法说一说,教教他。(对合作学习的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让学生继续养成与人合作,互相帮助的习惯。)

(小组长拿出卡片)在小组中每人读生字,一起想办法说一说怎样记住不会的字。

巡视指导,收集学生学习、创新的情况。(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了如指掌,保证学生合作学习时真正在学习。)

2、你们小组刚才一起想办法记住了哪些生字?起来说一说,我们来评一评哪个小组方法最多。

指名小组说出自己一起想办法记住的字。出示那些学生认记的较难的字“初”(联系实际组词:初一、初中)、“载”(联系前面学过的栽)、涯(分析字形)、“幻”

你们组还有更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字吗?汇集更多的认字方法。

3、小结学生的认字方法、鼓励创新:同学们在小组中积极动脑,用了换偏旁、组词、分析字的形状、编故事等方法记信那些最难的字。你们认为哪个小组是最会学习的?为什么?(让学生在评说的过程中进一步受到激励、启发。积累合作、思考的方法。)

指导评出最有创意小组。

4、出示本课词语:点拨一下形声字。开火车读,同位互相读。

5、下面的时间小组长带领组员轮流分段读课文,读错的教教他。说说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巡视指导。生读课文,说出自己学会的`知识。(这样的合作可以使每个人都有而且必须要去读去说的机会。)

6、指名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并朗读相应的段落,指导学生把这一段读好。

四、进行总结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交通工具是怎样发展的。出示表格

2、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生思考、回答:科学技术的发展。)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交通工具会出现,到那时,人们远行就更方便了。所以大家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五、拓展延伸。

1、如果你当上了科学家,想设计出什么样未来的交通工具?想一想,画出来。

2、搜集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或知识。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

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电视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出示黄山风景图)这就是黄山。(板书:黄山)从图上看这里的景色很美。这次放假,李璐特意与父母一起游了黄山,下面请她向大家介绍一下黄山。听了她的介绍和观看图片,黄山真是景色秀丽神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打开语文书齐读第1段。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什么呢?对!(板书:奇石)你从哪句话知道的,读一读。“尤其”你能换个词来说吗?(特别)再读读。

三、学习课文:

1、黄山都有哪些奇石?黄山石又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你读会了什么?

2、下面你喜欢那一块你就多读一读。

边读边思考:

1、找出奇石的名字。

2、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学习仙桃石:

(1)出图

(2)说出喜欢的理由

(3)你能完整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仙桃石吗?师:大家认真看他在介绍仙桃石时,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名字还介绍了它的样子。

(4)谁还喜欢仙桃石,你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4、学习猴子观海:

(1)出图

(2)质疑:“陡峭”不明白?还有吗?

(3)展开想象:我们来想想这只小猴子观看着大海它会想什么?

(4)谁还再想为大家介绍一下。

5、练习说话:谁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6、小结:通过学习这四种奇石,我们的确感觉到了黄山奇石的神奇与美丽,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请1—3小组的同学读课文的2、3段,请3—6小组的同学读课文的4、5段,请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两段在向我们介绍奇石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7、出示填空:

8、那黄山就只有这四种奇石吗?还有许多你是从哪知道的?分别出示三幅图:《狮子滚绣球》、《仙女弹琴》和《天狗望月》。

9、练习说话:

(1)你能用这两种方法来向大家介绍这三幅图画上的'奇石吗?

(2)就只有这些了吗?你从哪知道的?(讲解省略号)

(3)出示课外收集的资料,给“奇石”命名。

10、动手实践:

(1)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分小组把你想象的画画下来,并起上名字。

(2)再介绍一下。可用书上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

11、赏读:

通过我们的学习,大家认为黄山风景区怎么样?你愿意用你美妙的声音带老师们去那里游览吗?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写课文。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对诗中描绘的景物展开充分的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情激趣

1、教师即兴背诵一首古诗,引发学生兴趣,问:

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背给大家听。

2、老师:

我听出来了,你们掌握的许多古诗都是在课学习的。那你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板书课题。齐读,解释诗题:

“谁愿将课前收集到有关李白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二、自读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的诵读古诗,注意古诗的韵味,读的舒缓些,并划出节奏。

2、再来读一读古诗,边读边品味:

你的心中有什么滋味?

3、请你带着你品味的这种感觉,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古诗,对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组长先汇报是以什么方式来学习古诗的,弄明白的'什么?其他学生补充。

三、精读品味

1、老师: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也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的确,这首诗写得是多么的含蓄深刻,韵味悠长呀!让我们再次读古诗,画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互相交流:

你通过朗读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3、小组讨论:

说说这首是中的词语有什么特点?读了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四、达标测评

1、诗人李白把山拟人了,寄情于山。学完这首诗你联想到什么?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人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

五、拓展延伸

1、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2、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加以想象画出来。可以在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丰富内容。

3、你还知道李白的哪首诗?读给大家听。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目标预设:

1、识字13个,写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性情。

4、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图片、字卡、实物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

一、实验引入

1、课前教师将盛有冰块与水的碗放进小盒,副食学生猜测。

2、学生触摸后谈感觉。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魔盒的碗里有水有冰,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记一记生字。

4、汇报记忆生字情况。“灾”“晶”“毁”“冷、冰、冲”

5、(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朗读

1、你最喜欢水的哪种变化,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课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2)我的变化奇特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3)我是怎么变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做做“落”“打”“飘”的动作吗?

(4)教师引读:

夏天的早晨,我在——-

秋天的早晨,我在——-

3、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一块儿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

第二课时

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

二、阅读理解

1、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

2、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还能做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

3、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

三、拓展性学习

1、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

2、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

3、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生字

1、检查读生字。

2、检查读课文

(1)出示生字,齐读

(2)小组讨论学习

(3)看看哪些字比较容易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哪些字比较难记?讨论你怎样记住它们?

(5)汇报结果

3、师做重点强调

4、自由练习

每个字写4个。

三、巩固练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语文二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6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6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篇

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教案7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四年级级上册教学计划语文精选6篇

语文二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6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