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制定一份教案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写教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昆虫呀昆虫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昆虫呀昆虫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
2.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1)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
(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
(2)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懂
1.自由读通课文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预设点:
(1)膜翅益虫瓢虫马铃薯霸王蚂蚱鞘翅形态丝绸
掌握咯咯作响黑斑褐色琢磨瞎款
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
(2)磨[ mó ]1.摩擦磨合2.阻碍,困难3.消耗,消灭4.拖延,耗时间
[ mò ]1.粉碎粮食的工具。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3.掉转
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
3.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梳理课文内容
(1)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
(2)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
(3)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三、制作昆虫备忘录
1.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3.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
预设:
(1)表格式
昆虫名称别名显著特征
瓢虫花大姐硬翅上有黑色小圆点,并且有定数
独角牛
蚂蚱
蜻蜓
……
……
(2)图片文字说明式
(3)文字记录式
例:瓢虫又名花大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朱红色的,并且上面有小圆点,有吃蚜虫的益虫,也有吃马铃薯叶的害虫。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不拘泥于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此时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兼得,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
1.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咯声、独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2)交流解决
2.出示视频资料补充
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课下阅读杨红珍《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板书设计:
3.昆虫备忘录
蜻蜓复眼
瓢虫硬翅上的小圆点有定数
独角牛硬甲壳虫,头顶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角
蚂蚱鞘翅里有膜翅,呈淡淡的桃红色
昆虫呀昆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关于昆虫自我保护本领的图书。
2.各种昆虫的头饰,课件,木枝虫、花螳螂、枯叶蝶的动画视频。
2.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课件,寻找昆虫
1.通过春游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草儿绿了,花儿红了,小昆虫们也出来玩了。通过课件的呈现,引导幼儿观察述说看到的小昆虫们,并模仿各种小昆虫,利用已有经验相互讲述这些小昆是怎样来保护自己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不易发现的昆虫
孩子们,还有几只小昆虫可调皮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通过课件的呈现让幼儿发现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等昆虫,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这几只昆虫的特征。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它们?它们又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这样呢?
2.讲述科学小故事《捉迷藏的昆虫》
3.引导幼儿知道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并知道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保护色。
三、师幼交流,认识几种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昆虫
四、拓展幼儿的思维,并让幼儿相互交流几种常见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五、通过游戏:“昆虫狂欢舞会”,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色的理解
昆虫呀昆虫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看图谱,表现简单的节奏型。
2.初步尝试听旋律拍出简单的节奏型。
3.尝试用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型。
4.对器乐演奏活动产生兴趣,并喜欢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螳螂、蟋蟀的外形特征及叫声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昆虫音乐会》教学挂图、音乐cd。
3.节奏图谱一张,打击乐器木沙铃、沙锤、沙蛋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图片,创设游戏情景,激发活动兴趣。
森林里面要举办一场隆重的昆虫音乐会,有很多昆虫都要来参加,你觉得会有哪些昆虫会来呢?
2.教师出示三种旋律及节奏型,以螳螂、蟋蟀及蝗虫三种昆虫依次出场为线索,引导幼儿分别认识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用身体进行表现。
(1)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踏脚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2)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拍手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3)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模仿蟋蟀的叫声表现节奏型xxx xxx︳xx- - -︳,并跟随音乐旋律表现。
3.播放《昆虫音乐会》乐曲,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连贯的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4.尝试学习用乐曲进行演奏。
(1)逐一出示沙蛋、沙锤、木沙铃,介绍乐器,分发乐器,让幼儿尝试探索乐器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指令、哼唱旋律带领幼儿尝试演奏乐器。
(3)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幼儿演奏乐曲。
(4)播放乐曲,带领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
昆虫呀昆虫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本文“总—分—总”的写法,练习概述,进一步培养概括能力。
3.认字10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4.理解“浓厚、隐藏、无限、小心翼翼、欣赏、训斥、迷恋、强烈”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法布尔的像,提问:“认识法布尔吗?知道他的什么?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
3.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4.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一)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法布尔,无限,暮色,纺织娘,欣赏
樱桃核,浓厚,蜗牛,中毒,小心翼翼
训斥,迷恋,殿堂,雕像,强烈
洞穴,纪念,驱散,隐藏,怒气冲冲
1.开火车、全班读。
2.讨论难点词语,帮助学生扫除生字词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方式写的?(总—分—总)
2.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这篇课文讲了法布尔的什么事?用简单的话说一说。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表现在哪?(找出重点词)
2.练习用:“无论...还是...”说句子。
3.“无限”什么意思?(板书:浓厚的兴趣、无限的好奇心)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文中写了课文讲了法布尔的几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法布尔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第二件事是什么?(法布尔为了观察虫子、捉虫子而遭到父亲的训斥。)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请画出重点词句。)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课文没有直接写法布尔怎么找虫子,怎么入迷,怎么忘记了时间,而是从侧面——妈妈的角度写。天已经晚了,“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的农活儿都干完了,法布尔还没有回家,他沉浸在什么事情里,以至于连家都忘了回?)
(想象:当爸爸妈妈干农活儿的时候,法布尔在做什么?)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从这句话知道昆虫不好找,法布尔找昆虫找了很久。
“三天前”、“终于”可以看出法布尔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已经找了三天了,可见他很有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2.师:你们想想,三天前他听见纺织娘的叫声是什么心情?(好奇)今天他找到了纺织娘,他的神态、动作会是怎样的?(惊喜、激动,高兴得跳起来)心里说了什么?
(真是太棒了)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3.师:(指引学生看课本插图)看,法布尔就是这么专注地寻找了三天。
师:能用你们知道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吗?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4.纺织娘的叫声很“动听”,称它是“歌唱家”,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写法,也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从法布尔的话中体会到他找到纺织娘时心中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5.师:你能用自己的金嗓子把法布尔此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学生朗读法布尔的话。)
师:读得太棒了,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高兴)
师: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五、想象情境,练习说话:
你能想象吗?当小法布尔的父母找到他,发现他是在捉纺织娘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法布尔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提供提示语:
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她嗔怪说: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不以为然地说: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
六、指导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七、作业:
1.熟读第4、5自然段,再从中标出重点词语,根据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2.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想一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
浓厚的兴趣,寻找纺织娘
无限的好奇心,放鸭子时观察甲虫
昆虫呀昆虫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探秘昆虫世界,激发对昆虫探索的兴趣。
2、认识蝴蝶标本,欣赏蝴蝶标本的美。
3、户外探秘昆虫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蝴蝶视频,蝴蝶标本若干,供涂色的蝴蝶若干,帽子、长裤、显微镜等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做蝴蝶飞的动作,请幼儿猜猜教师模仿的是什么动物?(蝴蝶)
——师:谁见过蝴蝶?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翅膀很大、颜色鲜艳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蝴蝶王国,参观蝴蝶。(教师播放蝴蝶的视频)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蝴蝶?
二、欣赏蝴蝶标本。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美丽的蝴蝶标本,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教师逐一出示蝴蝶标本,让幼儿欣赏,然后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蝴蝶标本。(引导幼儿从颜色、体形、翅膀、图案等方面描述)
——教师将蝴蝶标本全部展示出来,请幼儿说说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小结:蝴蝶种类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最多。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品种的分布,它们都非常的漂亮。很多蝴蝶爱好者会搜集各种各样的蝴蝶,把它们制作成标本长期保存。
三、探秘昆虫世界。
——师:大多数的昆虫包括蝴蝶都生活在户外,有些生活在森林里,有些生活在草地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秘昆虫,看看它们生活的环境吧!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①带上捕捉网、塑料瓶、放大镜等工具。②戴上帽子,穿上长裤,防止蚊虫叮咬。③不要伤害益虫。观察昆虫时不要大声说话,要轻轻地移动,以免吓跑了它们。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探秘昆虫!(探秘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应变
第三部分“探秘昆虫世界”可以单独安排一个活动,也可以变成亲子户外活动,带幼儿到户外探寻昆虫。
活动延伸
1、制作蝴蝶标本: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现场制作一个蝴蝶标本。
2、画蝴蝶。
区角活动
科学益智区:教蝴蝶标本放在区域内,供幼儿欣赏。
美工区:请幼儿给蝴蝶“穿新衣服”。
环境创设
将幼儿涂好色的蝴蝶贴在教室作品展示区。
家园同步
1、家长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蝴蝶的照片,适时给幼儿讲解,开拓视野。
2、带幼儿参观“蝴蝶谷”。
随机教育
户外互动,幼儿要特别注意安全,穿上长袖衣服,防止蚊虫叮咬。
相关链接
标本的意思: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处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等。
昆虫呀昆虫教案篇6
目标:
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过程:
活动(一)捕捉昆虫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活动(二)昆虫运动会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活动(三)饲养昆虫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建议: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活动反思: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活动我以昆虫运动会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又在环节中设计了小游戏。活动中认真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科学地设计与组织科学活动,是完成与落实以上目标的有效手段。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健康发展。
昆虫呀昆虫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孩子爱观察,有好奇心,积极动手动脑的习惯和互助合作。
活动准备:
1、收集昆虫标本、图片等资料,师生共同布置“昆虫王国”区域角。
2、对一些常见昆虫的名称,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3、‘朋朋“的图片,昆虫及其它动物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故事《一份招聘启事》:朋朋收到昆虫王国的国王的一封信,国王有一件事想请他帮忙!朋朋收到这封信感到有点为难了,因为他看不明白这封信的意思,所以想请你们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信写了什么!
破译招聘启事:出示图夹文的招聘启事,让幼儿讨论猜测(原文:森林里要成立一支昆虫保安大队,希望昆虫前来报名)。给幼儿分组讨论(2分钟)
“请孩子们看看招聘启事上面说了些什么?”请各组幼儿回答讨论。
“朋朋把招聘启事出去之后,有很多小动物来报名了。我们来看看谁来报名了!”出示“报名者”让
幼儿认识昆虫及其它动物的名称。“这么多的小动物来报名,朋朋又发愁了,到底谁符合这个招聘条件?”
二、区分昆虫与非昆虫,了解昆虫的主要的特征。
1、揭开第一个条件,让幼儿猜测。‘我们这个招聘是要招什么啊?希望谁来应聘啊?(昆虫)。那这些来报名的小动物里谁是昆虫啊?
2、出示昆虫图片,请幼儿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你们见过哪些昆虫?请幼儿回答。到底你们说这些小动物是不是昆虫呢?前几天我们都看过骏骏带来的一本书《朋朋昆虫王国历险记》,朋朋在昆虫王国里遇到的哪些昆虫啊?(蚂蚁、蚁狮、蚜虫、蝗虫、蝴蝶、屎克郎、螳螂)。这些都是昆虫,现在请你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地是长得一样的呢?(2分钟),然后请幼儿回答。
3、请幼儿讨论并做分工合作作记录,并向幼儿讲解怎么样作记录。
4、教师小结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一对触角,头胸腹,分三段,六条腿。
二、成立昆虫保安大队。
“现在我们来看看谁符合这个条件!”宣布昆虫保安大队的名单,并以开庆祝会的形式结束。
昆虫呀昆虫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昆虫的名称和特征。
2、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3、培养观察,比较昆虫的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利用各种工具捕捉过昆虫,参观过昆虫馆。
2、多媒体制作——昆虫小博士、昆虫小侦探图片数张或昆虫录像。
活动重难点:
根据昆虫的关键特征,学会辨别昆虫和非昆虫。
观察发现昆虫的共同外形特征,初步形成昆虫概念。
活动过程:
一、唤起回忆。
参观了昆虫馆,介绍看到的昆虫名称。
二、学当昆虫小博士
1、挑战一:看阴影猜猜我是谁?
2、挑战二:躲起来猜猜我是谁?(出示昆虫局部明显特征)
交流:天牛的触角是它们年龄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带刺的刀。瓢虫家族的害益之分,如:七星瓢虫是益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等。
3、挑战三: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快速看图片,合上图片回忆有哪些昆虫?
哪些昆虫躲在里面?
再次打开图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种昆虫?
4、挑战四:猜一猜什么昆虫会和它们在一起?
出示花、雷鸣记号、灯泡,猜出蜜蜂、蝴蝶、萤火虫等昆虫。
三、建造昆虫馆
1、昆虫是个大家族,虽然它们有不同的`名称,可是家族成员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一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从以上昆虫中归纳发现昆虫家族共同的特征,并一一贴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虫馆里来了许多虫子,有一些不是昆虫也混在里面,请小博士把它们找出来。
(教师将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独角仙、蜗牛等都放进原来出示的昆虫中,请幼儿分别把不是昆虫的虫子找出来。)
4、共同对照检查对错,说出理由,并向不是昆虫的朋友告别:“对不起,你不能住在昆虫馆。”
(例如:蜘蛛八条腿、蜗牛没有腿都不是昆虫,蜜蜂符合昆虫的特征要求,是昆虫。)
5、虫馆开馆。播放录像,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活动反思:
昆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在生活中有着很深的探索欲望。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参与性也比较高,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昆虫的认识,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以幼儿为主,顺应幼儿的发现与认识。让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不足之处:
活动中鼓励性的语言少了点。
昆虫呀昆虫教案优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