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准备的教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登月球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登月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我国宇航员就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e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二、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三、实践活动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登月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7.(课件出示:宇航员下梯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名说。
8.师:你们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谁吗?介绍。
四、寻找未解之谜
师:他的一番话,给了后人很大的动力,不断的登上月球去探究,可是却有许多谜未揭开,是什么谜呢?
1.生默读课文。标示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3.指导朗读(课件)
4.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填补空白处
1.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个标点符号的占位比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
2.老师把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吧!(课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六、拓展延伸。
1.我们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是远远不够的,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
2.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假如你现在已经长大,来到了月球上,你发现月球有什么变化?你准备去做些什么?(课件)
七、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棒!既有想象来到月球上看到的各种奇怪的东西的,也有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的,更有寄托自己的理想的,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的幻想在不久后的将来能够得以实现!
登月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认识月球,了解月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介绍有关月亮的科普短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亮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呢?它还有哪些秘密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分小组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4、讨论: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⑴ 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⑵ 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⑶ 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⑷ 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五、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
(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3、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六、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了解和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手抄报。
登月球教案篇4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主题网站、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
学生准备:学习网站、幻想画、神话传说、概念图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诗词网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词: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重点识记生字:悬、奥、努、估
指导识记、理解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开放点:关于生字词你还预习了哪些内容?
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三、品读感悟:
1. 梳理问题:对于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2、预设: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3. 预设生成: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可结合课外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汇报。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指导朗读:
(1)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2)指名朗读,生倾听、评价
(3)再读、练读
4、质疑、小结:还有什么疑惑?(自主答疑、解疑)
人类选择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登入主题网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四、巩固提高:
1、选读喜欢的自然段(全班接力读)
2、今日话题: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五、课后准备:
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篇章
登月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课件。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课题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月球之谜)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
师: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你说(指名说)你真了不起能联想到写月亮的诗句,你说(指名说)你想到了杨利伟叔叔登月的情景,掌声送给他。你说(指名说)哦,你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看来咱们班的孩子知识面真广。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自由的去读读课文《月球之谜》,注意在读的时候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读要求
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想想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检查生字词,初读课文。
悬挂 遐想 奥秘 努力 土壤
细菌 水藻 一项 估计 皎洁
师:好了吗?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刚才咱们班的孩子读书的习惯非常好。谁愿意成为我们的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组成的新词。
好,你来。(指名当老师带读)。你读得真棒,不仅读得对,声音又响。
还有谁想读?(指名读)你来读。
那组愿意开火车来读?(开火车读)第3组开火车读。
读着读着,你们有不理解的词?你说。(指名提不理解的词)水藻不理解?谁能帮他?哦,你知道的真多。同学们看,这些都是水藻类植(师出示水藻图片做简单介绍)。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词语)
3、检查课文朗读
师: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第1小组代表来读。要注意读准遐想的“遐”字。
请第2小组代表读2小节,
第3小组的代表读3、4小节。
请第4小组的代表读5、6、7小节。
看来你们都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真不错。
4、做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速搜索的游戏,谁能用最快地的速度把课文中带有“遐想”(出示词语)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你说---[大家的眼睛真犀利,一下子就找到了]
师:我们班上,哪位小朋友最勇敢,请你把手举起来,请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你来读---[读得很流利,声音真大声,不愧是我们班上最勇敢的孩子]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找到的同学咱们一起来读。
5、换词,展开遐想,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xuán)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这里的“遐想”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呢?--你说---想象 你说---幻想 你说--猜想---大家的词汇量真不少。
师:面对这一轮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生:神话)师:是啊,自古以来,月亮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如果生:问题 )师:(书本上的)
(非书本上的)师:你是个爱提的问题的孩子,真棒!
(如果生:古诗)师:月亮这么神秘、这么美,许多文人墨客和伟大的诗人都情不自禁地写下古诗来赞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你说-你说--我仿佛看见了一位小小诗人。
师: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你说
师:过渡:面对这轮明月,我们有多少美好的遐想呀!让我们带着这些遐想登陆月球吧!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月亮的荒凉)
1、看录像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月球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你说—月球是个寂寞的星球---你说,月球是个荒凉的星球(板:荒凉)[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2、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月球是一片荒漠呢?谁来读一读---你来读---(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师:是啊,月球之所以荒无人烟,都是因为月球上只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资源和生命。谁能把这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因为月球上___________,所以说月球__________。)
你说---你说---你说 ----对,因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_,所以说月球是一片荒漠_。
4、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5、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6、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名读句子,说说“费解”的意思。)
7、月球就这几个现象令人费解吗?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8、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认真的探索对美丽的月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些疑问对于我们来说是种种不解之谜,希望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努力探索揭开这团团迷雾。
9、同学们,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0、(老师扮演记者角色)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提问:(1)在登上月球时,你看到了什么?(2) 月球与我们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3)这些谜底能揭开吗?
四、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 探索
未解之谜
登月球教案篇6
一、引言导入
1、出示月球图片,师:每当看到这皎洁的月亮,都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说。
师:是啊!月球在我们的心里永远那么神秘,其实同学们的许多疑问已经经过科学家揭开了,可是1969年的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他们又发现了许多未解之谜,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22课《月球之谜》
3、师板题,生齐读
二、初步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未解之谜,遇到不会的字词自己解决。
2.汇报:通过刚才的.读文你了解了什么?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学生自由汇报。师指明课文的省略号独立成段。
4.再读文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自己边找边读。
5.师出示词。生齐读,开火车读。
6.找出哪些词容易读错,特别纠正“撒”的读音。
7.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逐段读文,师相机指导第一自然段的三个问句的读法,第六自然段两个问句的读法。
8.再读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9.展示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生评价。
三、概括全文
1.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总结。
四、板书设计:
22.月 球 之 谜
月球景色
未解之谜
登月球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