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一份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分钟写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分钟写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拖拉是多数孩子在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大班下学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应逐渐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概念,为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但时间概念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因此,我特意设计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充分感知时间的价值,从自身操作活动中,亲自体验、观察、比较、发现和感知一分钟的时长,知道抓紧时间就能做很多事情,从而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通过此次活动将珍惜时间的道理滲透其中,并融入到孩子的一日活动中,逐步达成让幼儿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的目标,养成抓紧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感受一分钟的长短,知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一分钟。
2、体验用一分钟时间做事情,感知专注做事可以提高效率。
3、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课前小调查:“一分钟能做什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已经认识过时钟。
物质准备:幼儿游戏操作材料组:
(1)蘑菇钉及插板
(2)穿项链
(3)摆花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导幼儿对“一分钟”的不同感受。
1、游戏“金鸡独立”要求:看谁在规定的时间,能够坚持到底。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游戏后比较累,感觉时间长。
2、观看“一分钟动画”引发幼儿谈论与刚才游戏的不同。
提间: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看动画片用的时间和金鸡独立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吗?你有什么感觉?
总结:刚オ我们做这两件事情都用了一分钟,一分钟有60秒。它的时间长度是一样的,只是会因为做的事情不同而感觉不一样。
二、认识时钟:知道一分钟有60秒。
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它走一圏又要走多少下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吧。知道一分钟有60秒。
总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一分钟。
三、分享“一分钟能做什么”小调查,在讨论中感受一分钟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引导幼儿交流分享“一分钟能做什么”的调查表,从而感受到:
一分钟很神奇,只要有效利用时间,每天都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四、“魔法一分钟”游戏,体验时间的价值与自己的努力有关。幼儿分三组游戏:“摆花片”“穿项链”“蘑菇钉”,引导幼儿在两次实验操作过程中感受:相同一分钟内所完成的不同数量。
1、组织幼儿在不明老师计时一分钟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次操作活动,并引导幼儿在纸上记录完成数量。
2、“挑战一分钟”游戏,告诉幼儿进行一分钟计时,再次操作、感受和分析比较。
启发提问:第二次所做事情与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引导幼儿完整表达,比较和验证第二次的进步与抓紧时间有关系从而理解越专注越熟练效率就会越高。
五、出示课件“元元上学”,引导幼儿感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1、出示图片1,感受“元元”多睡了这一分钟,会发生些什么,联想上学迟到的不良后果。
(1)启发提问:“远远迟到了,他的`表情什么样,迟到会影响到什么?”你想给元元什么好的建议?
2、出示图片2,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不光是坐在课堂上就是珍惜时间,如果不认真听讲,哪怕一分钟想别的事情,也是白白浪费时间。
3、结合幼小衔接,引发幼儿联想讲述“如何安排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在讲述和分析中使幼儿进一步感受做事不拖沓、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重点激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的感受和体会。
六、观看视频《一分钟能做什么?》
启发提问:“你想怎样抓紧每分每秒做些什么?你会获得什么?”
延伸活动:
1、讨论交流:你想用一分钟来做些什么事情?
2、马上要上班小学了,小朋友制定相应的作息时间表,提醒自己遵守时间,抓紧每一分钟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3、模拟课间十分钟。鼓励幼儿尝试按自已的想法合理安排加餐、盥洗等环节,做完这些事才能去游戏,引导幼儿感知十分钟的时间安排要做重要的事情,做完后再玩。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贯穿于整节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一分钟。活动的准备分为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能充分为幼儿准备感兴趣及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开展活动前幼儿课前小调查:“一分钟能做什么”,感受一分钟能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并引导幼儿已经认识过时钟,懂得一分钟时间的概念。物质准备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景、视频和图片,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珍惜一分钟。但是在游戏活动中由于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紧张,所以导致整个活动教师的语速较快。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成长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结合新《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学会如何有机地总结、提升幼儿的探索发现,同时我也要掌握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征、知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20分钟写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能围绕一分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见过钟能区分时针分针秒针。
2、物质准备: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活动过程:
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5、游戏《拼图》: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拼图,自己完成情况。
6、幼儿第三次判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7、再次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8、:一分钟是不会变的,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分钟还是一分钟,我们要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钟
1、幼儿观看ppt: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钟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钟可以写45个字、一分钟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钟可以读12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50个俯卧撑、一分钟可生产78俩汽车,一分钟可跑300米,一分钟可以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可以制造1600支铅笔,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8千米。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
2、幼儿交流: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3、:每一个一分钟我们都不要浪费,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延伸:
1、制定一分钟记录表投放在数学区供幼儿记录;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如何改正。
20分钟写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
2、了解课文怎样具体地写爬竿和丢沙包这两项活动的。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的方法。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课间十分钟都开展哪些活动?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开展活动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
二、朗读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三、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活动,主要写了哪几项?
四、请一位同学只读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假设这篇课文只有这两个自然段,读后你有什么感觉?(非常概括)
五、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呢?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第二自然段内容具体,表现在:
①写了活动的地点;
②写了参加者的态度、动作,比赛的紧张;
③写了周围的观众。
第三自然段内容具体,表现在:
①写了爬竿的地点;
②写一个小同学从下爬上的全过程。
第四自然段内容具体,表现在:
①写了丢沙包的'地点;
②写了丢沙包的同学如何猛攻;
③写了中间同学如何躲包和抓包;
④写了同学们的心情。
六、请三名同学分别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认真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这三项课间活动写具体的。
七、小结。
今后写作文,要注意学习作者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八、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
丢包
丢沙包 躲包
抓包
16课间十分钟 打乒乓球 你推我挡
爬竿 迅速敏捷
跳皮筋、跳绳、踢毽、捉小鸡
20分钟写教案篇4
活动目标:
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活动准备:
1、调查表事先每人一份
2、穿珠子、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的操作材料
3、派克笔一支、记录纸三张
4、时钟一个、一分钟沙漏一个、ppt
活动流程: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提问: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我们来一起看一看时钟上都是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好,老师把现在的时间点分先记在黑板上。好,我要继续提问了,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时一分钟呢?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那么一分钟有多长呢?
2、出示一分钟沙漏,让幼儿静静地等一分钟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长的`,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短的,现在我们就静静地等一分钟,看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是时间沙漏,是一个计时工具,里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钟,好,开始。
3、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一分钟你能干什么
1、那么孩子们,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干些什么呢?记住只有一分钟的时间。xx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做这些事情,那么大人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2、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些什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材料: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穿珠子。四个小朋友一组,过一会老师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就可以工作了,不过请你们记住了,我们不是比赛,所以说小朋友不要紧张,如果你一紧张,小手一抖,你会更慢的。准备好了吗?开始!
3、请幼儿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玻璃球球、套了多少个曲别针,并请幼儿报数其他幼儿记录。
现在请小朋友来报数,报出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弹球、套了多少个回形针,每个小朋友都是有任务的,你要记住他们最多的是谁?有多少?最少的是谁?有多少?一会请你来记。
20分钟写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在活动中发展自己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的能力。
3、在设计与调整计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计划表的各种材料;铃鼓一个;前期幼小衔接内容的墙面环境支持。
2、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开展过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及完善计划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问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小学生哥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学的活动,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玩、准备书……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活动反思:
?课间十分钟》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内容,内容浅显易懂。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以视觉领先、以兴趣入手
“课间十分钟”这一课,在开始导入的部分,我以歌曲《哦,课间十分钟》导入,以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体验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的欢快情绪;在看其他同学课间活动时,正符合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做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内容,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他们是多么的喜欢课间十分钟。
二、精讲精示范,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
在指导学生玩“指鹿为马”的游戏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规则是什么?几个人怎样进行?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明白了游戏规则和步骤,还知道了在游戏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还养成了专注地做事的习惯。
三、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乐学的精神状态。在这节课中我用简单的画面帮助学生学习,虽不花哨,但非常实用,目的达到。学生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记忆。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地主体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只要他们能做、想做,使他们乐中学,学中乐。
20分钟写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