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生活中的价值观和信念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这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终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被压迫人民群众为此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许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步伐,这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说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说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我国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自1840年至1945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亿两白银被掳走,多少珍宝被豪夺,多少生灵被涂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战保证中国的71年和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个列强把新中国看在眼里,就连战败的小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但抗美援朝一仗,让日本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朝鲜战争还起到了威慑作用,在中苏交恶最严重的时期,苏军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境,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以不公开的两次地下核试验,结束了苏联最后的幻想。直到前苏联解体,都没有任何一个苏联领导人,敢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争一较高下。

1840年以后我们屡战屡败,1949年以后我们战无不胜。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强暴、敢于亮剑的英雄精神。它说明,貌似凶猛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的确是一只纸老虎。中国人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不能忘记开国领袖的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狭路相逢勇者胜,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神圣义务与光荣使命!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宏大题材、高远立意、顶尖阵容、精良制作上的四大看点,将点燃大国豪情,带领观众走进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抗美援朝运动,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风范,讴歌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是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变中国命运,改变世界格局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总台出品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则以宏大的气势和格局,填补了荧屏空白,极具“历史美学品格”。该剧以国际视野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和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热情讴歌了英雄儿女,旨在弘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展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势下,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重大历史事件。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如今,《跨过鸭绿江》将让历史观照现实,激发观众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党爱国热情,有力地弘扬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传递“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珍爱和平”的价值观,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世代发扬、历久弥新!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篇4

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第二年3月,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不久,他随部队开赴平康前线,参加了攻击敌人“三九一”高地的战斗。

“三九一”高地是方圆几十里的制高点,工事坚固,火力严密,12道密麻麻的铁丝网,以及星罗棋布的地堡和地雷。为了出其不意地攻击“三九一”高地,我军派500名志愿军战士利用黑夜作掩护先秘密地运动到“三九一”高地外围,潜伏在一片开阔的草丛里,待到第二天黄昏突然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邱少云接受了任务,与战士们一起秘密地潜伏在草丛里,他们班埋伏在整个部队的最前头,距离敌人工事只有20米,不能互相说话,不能站起来坐起来,一直伏在草丛中,屏声息气,注视着高地上敌人的动静。 到第二天早晨,他们已埋伏了一个夜晚,觉得十分疲乏,腰腿酸痛得厉害,露水全打湿了衣服,大家坚强地坚持下去,一动也不动。

大约中午时分,狡猾的敌人对阵地的情况有所警觉,几架敌机尖叫着飞到草丛地上空,在不断盘旋,接着扔下一排燃烧弹,落在潜伏区附近,一时间黑烟滚滚,大火熊熊。“不能动!一定要严守潜伏纪律!”战士们暗暗下决心,用目光互相鼓励。500名英勇无畏的战士纹丝不动,阵地依然像没有一个人那样平静。 敌机又一阵疯狂扫射,临走又扔下一排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后爆炸了,燃烧着的汽油溅到邱少云身上,身上的伪装、衣服立刻烧着了。

“哇--哇!”他的左侧, 传来了急促的蛙叫声。“叽--叽!”他的右侧,传来了紧迫的鸟叫声。这是战友们用暗号发出的呼唤,他们不住地向邱少云示意,赶快将大火弄灭。但邱少云却异常平静,他向战友们摇摇头。 他当然知道,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小沟,滚进去,火马上就会熄灭;或者,踢开腿上的伪装物,就地一滚,也能将火熄灭。但他心里清楚:此刻,山上山下正有几十架望远镜向燃烧点了望,自己只要出现一丝动静,敌人的万门火炮就会在顷刻之间把潜伏地炸成一片焦土。自己的战友就会全部牺牲,攻击“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任务就不能完成。他安静地卧在那里,任凭火舌爬上自己的脊背,爬上自己的双肩,任凭火舌燃烧着他的眉毛、头发……他没有呼喊,没有流泪,只是使劲咬着嘴唇。他慢慢地将爆破筒递给了附近的战友,将x弹夹,还有一份入党申请书递给了附近的战友。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下来,他的双眼被烟火烤得睁不开,呼吸急迫。他的双手深深地插入泥土里,像一尊巨大坚硬的石像横卧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火慢慢地熄灭了。

复仇的烈火随着邱少云这个光辉的名宇,在同志们的胸膛里燃烧着。大家在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用火和血祭奠英雄的时刻。 下午5时30分,攻击“三九一”高地战斗开始了,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埋伏的战士们勇猛地发起冲锋,打得敌人乱成一团,终于全歼守敌,夺下了高地。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篇5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该剧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抗美援朝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此之前,展现抗美援朝的作品多为电影、纪录片,在电视荧屏上很少见。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宏大的气势和格局,填补了这一空白,该剧由唐国强、丁勇岱领衔主演,孙维民、王志飞、刘之冰、姚刚、王挺、王同辉、刘涛、韩栋、连奕名、赵波等实力演员联袂出演。

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上甘岭战役……《跨过鸭绿江》从中央领导决策、志愿军将领指挥、前线志愿军战士血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充分展现了毛泽东与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展现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回望历史,举国上下浓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追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此时此刻,我无比深切地怀念我身边的志愿军英雄,两年前故去的伤残荣誉军人——我的幺公。

幺公是我爷爷最小的兄弟,早年他被国民党抓壮丁到了东北抗日,后来在辽沈战役中投诚,经和平改编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又成为了一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战争结束后,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因伤残复员,主动申请回乡务农,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军人艰苦朴素、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优良作风,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默默地耕种劳作,直到晚年。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幺公给我讲打仗的故事,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参加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夜袭敌人坦克和碉堡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我亦百听不厌。

在朝鲜战场,志愿军创造了以劣势技术装备战胜优势技术强敌的新战法和新经验,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曾说:“志愿军非常擅长夜战,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守卫在孤零零的碉堡中的士兵往往吃惊地发现,四五个穿着胶底鞋的中国人已不声不响地潜入他们与前哨警戒线之间的地带。这时信号弹就会从敌人战线那边升起,疯狂的军号声就会把我方哨兵吓进碉堡,几乎来不及发出口令,战斗就打响了。”我想,幺公给我讲的就是类似的精彩战斗吧。

我曾经问幺公:“冒着枪林弹雨,您害怕吗?”他看着我说:“害怕是没用的!面对强大又凶狠的敌人,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只能勇敢地向前冲,要越 战越勇!”幺公习惯用他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我、感染我,他们奋不顾身的冲锋陷阵展示出了志愿军敢打必胜的、令敌人胆寒的血性铁骨,展示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正是志愿军将士的这种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抗美援朝战争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传承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篇6

要准确认识抗美援朝的意义,以下四点有必要重申:

第一,抗美援朝是美国逼出来的。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决策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国大规模内战刚刚结束,整个国家百废待兴,面临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清剿匪特、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任务。但是,1950年6月25日朝鲜北南双方爆发战争后,美国立即做出了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而与此同时,美国派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插手中国事务。9月中下旬,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迅速向三八线推进。中国政府面对朝鲜战争局势,出于和平愿望,通过外交途径警告美军不要越过三八线。但是,狂妄的美国政府根本无视中国警告,不仅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向中朝边界,还一再侵犯中国领空,对中国境内目标进行轰炸。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朝鲜向中国提出援助请求后,中央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得已做出的决策。

第二,志愿军的战斗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抗美援朝是人类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相比,不仅在武器装备上有巨大差距,在后勤补给上,更是不能与美军相比。但是,志愿军将士奋勇拼杀,视死如归,展现了无数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感人场面。在上甘岭战役中,孙占元身负重伤坚持战斗,最后时刻冲向敌群,拉响手雷;黄继光身负重伤,爬上前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掩护冲锋的战士。此役结束,在战场上随手抓一把土,就可数出32粒弹片。在第二次战役中,为了切断敌人后路,38军113师连续14小时边打仗边行军,靠双腿前进了72.5公里,先敌占领三所里,成功阻击敌人大部队的撤退,创造了世界步兵攻击史上的奇迹。在长津湖战役中,许多志愿军战士为了伏击敌人,坚守在冰雪中,直到冻死仍然保持着战斗姿态。在战争相持阶段,由于没有制空权,志愿军沿三八线构筑了一条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坑道战,创造了世界坑道战奇迹。许多战斗中,往往连长牺牲了,排长接着指挥,排长牺牲了,班长接着指挥;在战斗最艰难的时刻,炊事员也成为顽强拼杀的勇士;即便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战斗下去。

第三,抗美援朝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全国人民积极为抗美援朝出力,各行各业捐款捐物,支援前方将士;不少文艺工作者亲临战场进行慰问,有的甚至牺牲在前线。而与此同时,国内顺利完成了艰巨的剿匪反特任务,保障了全国的和平与安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内亿万民众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三年时间,顺利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率达到21.1%,国有工业产值增长了2.6倍。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国内建设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一个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示了一个历经百年磨难的民族期待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

第四,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如彭德怀所讲,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持久的有利的国际环境。在抗美援朝期间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苏联给予了中国很大的支持,在苏联援助下完成的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抗美援朝的胜利还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一系列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成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整个世界格局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如《伟大的抗美援朝》所展示的:前方将士不畏牺牲,浴血奋战;后方人民万众一心,积极支援前线战斗,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家园。抗美援朝战争,激发了无限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上甘岭观后感,电影上甘岭观后感精选6篇

铁道游击队后感观后感6篇

领航观后感300字6篇

红岩观后感6篇

话剧雷雨观后感6篇

优秀父母观后感6篇

名人馆观后感6篇

战狼二观后感优质6篇

战狼二观后感6篇

跨年晚会观后感6篇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