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记录个人在读书中收获的感想,都是要好好记录在读后感中,读后感写得好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阅读的,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湘夫人读后感6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湘夫人读后感600字篇1
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他--现实主义作家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艾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的形成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一个新的转折。从《包法利夫人》出世以来,小说家知道即使是小说,也要仔细推敲。但是,《包法利夫人》也为作者带来了一些影响。许多人议论纷纷,批评福楼拜这部书“破坏社会道德和宗教”,他还被法院传了去:原来是有人告他“有伤风化”。这时许多读者纷纷向福楼拜表示同情和支持,甚至连一向反对他的浪漫主义作家也为他辩护。由此可见《包法利夫人》的影响。
书中的女主人公艾玛出生在外省的一个还算富裕的农家 .她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间,艾玛迷上了看小说,其书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这让她深深地着迷了.小说中的情节使她对爱情充满了童话般的幻想,以为结婚就可以实现她的愿望.在机缘巧合下,艾玛嫁给了医生夏尔.可是在婚后才发现一切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在蜜月里,她体验不到快乐,在此后的相处中,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个胆小懦弱,迟钝无能的人.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在哪儿? 生活在她看来变得不再绚丽多姿,只不过是日复一日的活着罢了.自从艾玛参加了安德威烈侯爵的那场舞会后,她的心也一样,一经富贵熏染,便不肯褪色。
她渴望刺激的爱情,莱昂、罗多夫给予了她,但只不过“逢场作戏”罢了。一个个抛弃了她。
最终她积债如山 陷入身败名裂的绝境.艾玛求助于她的情夫,但他们在这时却像个缩头乌龟似的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一刻,危急自身利益的时候,世间丑态在艾玛眼前展露无遗.她走投无路了,最后选择了死亡……
艾玛,也就是包法利夫人,她,是一个悲剧人物.她追求浪漫的爱情,奢华的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当爱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时,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结果,无论过程如何使人沉沦,结局都只有一个.是谁使她走向了绝路 。是人们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无门,最终导致了艾玛的悲剧,或许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逼得她服毒自杀的。
?包法利夫人》反映出当代社会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于理想中的情况不同时,我们不应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在繁华和虚荣里,也许你会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拥有的,珍惜自己获得的,不要总陷入没有结果的幻想中,来虚度光阴。命运是虚无的,爱情也是虚无的,人们总是茫然的,对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总是去狂热的追求,而不知那些与自己的现实的距离。
湘夫人读后感600字篇2
?居里夫人传》我是放弃了看电视的时间,一晚上读完的,这本书的情节像502胶水一样紧紧地胶住了我的心,读完这本书,我受到了感悟:只有像居里夫人那样淡泊名利,勤奋好学的人才会成为栋梁之材。
这部书是玛丽居里的女儿艾芙居里写的,是法国音乐学家。而她的母亲居里夫人,则是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局里居里共同研究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在1903年、1911年获得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一个淡泊名利,视物质如粪土的人,这种美好的品质,她的童年已经养成了。
有一次,玛丽居里祖国波兰在上波兰语课。之前,俄国已经占领了波兰,并在各个学校派下督查,不允许孩子们学习波兰语,只允许孩子们学俄语。
但是,聪颖机智的学生不怕督察,毅然带领孩子学习俄语。一天,玛丽居里正在学习俄语。忽然,楼梯上传来了“咚咚咚咚咚”的声音,是督察来了,孩子们迅速的把书藏在一个小柜子里。门开了,督察叫起玛丽居里,叫她背诵俄语教的天主祈祷文,又问俄国的王子、皇帝、公主、殿下的名字以及一些平级上的问题。当问到统治者是谁时,玛丽居里很痛苦,用生硬的声音回答道:亚力士山大。”
之后,玛丽居里哭了,在权力和暴力面前,她不得不低下了头。
玛丽居里是一个爱国的人。
另一次,居里夫人嫁到波兰,居里夫人在那时还很穷。她发现了钋和镭,却没有申请专利,当时,许多科学家、企业家都在使用钋和镭,如果申请专利,居里夫人就可以获得一千多万的专利使用费。而居里夫人获得的诺贝尔奖奖章,就当玩具一样送给自己的女儿玩,而没有像别人一样,放在一个精心制作的上等盒子里,整天炫耀,像宝贝一样,不离开手。
现在,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淡泊名利,做一个新世纪的栋梁之才。
湘夫人读后感600字篇3
小说主人公包法利夫人爱玛本是一个天真聪颖的农家女,家务样样精通,在艺术上也很有造诣。爱玛有一双深邃的大眼睛,浑身散发着迷人的气质。她接受的‘‘扎实的教育”更为她的美丽增添姿色。可惜的是在她少女懵懂时嫁给了一个平庸的丈夫。
夏尔·包法利从小儒弱老实,逆来顺受,没有个性和自由的思想见解。即使他善良淳朴,却仍抓不住爱玛的心,他总是尽力满足其一切物质需求,但还是填补不了她内心的空虚。
因受浪漫主义小说影响,爱玛头脑里有很多天马行空的幻想,她把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理想化,终陷泥潭,不可自拔,也对现实生活失望至极。
第一次对她无聊生活产生冲击的是参加侯爵的舞会,她对那种奢华的生活充满向往。再次就是搬去永镇,遇见列翁。两人有许多共同爱好和兴趣,因此也产生了心灵的碰撞,享受了一段宁帖悠长的爱情。但爱玛做了一番挣扎后还是决定恪守妇道,故意疏远列翁。列翁对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厌倦,离开永镇。失去列翁后爱玛感情陷入极度空虚状态,也就走入了纨绔子弟罗多尔夫的虚假圈套,成为他的情妇。被他抛弃后又与列翁开始新的爱情之旅。
同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她负债累累导致最后不堪重负服毒而死。留下老实且深爱着她的丈夫。
这是爱玛的悲剧,是包法利家的悲剧,更是当时那个黑暗无情社会的悲剧。
所以当爱玛意识到在家中对着无味的丈夫没有办法幸福愉快的生活下去后,她该怎么样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呢?在那个虚假成风,豺狼当道的社会恐怕是见不到黎明的曙光了。
湘夫人读后感600字篇4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flaubert,1821.12.17-1880.5.8),19世纪中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就曾拜他为师。他于1821年12月17日出生在鲁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从小生活在医院环境培养了福楼拜实验主义倾向,使他注意对事物的缜密观察,而与宗教格格不入。他与青年哲学家普瓦特万很早就结成了亲密的友谊,普瓦特万的悲观主义思想和唯美主义观点对福楼拜有相当影响。福楼拜思想上还有着斯宾诺莎无神论思想的明显影响。他在上中学时就热心阅读浪漫主义作品,并从事文学习作。这些作品表现了“恶魔式的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式的狂热,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短篇小说《狂人回忆》(1838)写他对一位音乐出版商妻子的炽热感情,这位出版商的妻子就是《情感教育》中阿尔努夫人的原型。福楼拜同时也是杰出的文体家,他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和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一八五七年)、《萨朗波》(一八六二年)、《情感教育》(一八六九年)、《圣安东尼的诱惑》(一八七四年)、《布瓦尔和佩库歇》(一八八〇年)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一八七七年)等作品,早期作品《狂人回忆录》《十一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忧郁情调。对19世纪末及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是法国19世纪的文学泰斗,写作讲究“肯吃苦,勤练习”。
湘夫人读后感600字篇5
书柜里老早以前放着一本国外小说《包法利夫人》,最近取出细细品读,薄薄的一本书,我花了二周的时刻把它读完,虽谈不上喜爱,却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位法国市井小民的人物形象,她就是包法利夫人,一位超级自恋狂、爱慕虚荣、自私、丑陋灵魂的女生,延伸至今,便是一位十足的“拜金女”。
包法利夫人原名叫做“爱玛”,是19世纪法国的一名乡下女孩儿,她家境殷实,容貌娇好,以前受过贵族式的教育。然而造化弄人,爱玛嫁给了一位开着小诊所医术平庸无能的包法利先生,跟她自己理想的夫婿相差十万八千里。命运的作弄、现实的残酷,很快,爱玛的嫁妆消失殆尽,而感情混肴在衣、食、住、行中,结局往往是脆弱的,经不起岁月的磨练,偏偏爱玛又爱慕虚荣,生活之中极尽奢华之能,追求上流社会的物质刺激,原本无能的丈夫本没有多少的积蓄,生活顿时失去了原有的浪漫与热情,感情也随之黯然失色。爱玛最后移情别恋了,她爱上了一个同样拥有丑陋灵魂的有钱男生罗多尔夫,这个视女生为衣服的男生并不爱她,他只爱爱玛的身体,当他占有了爱玛之后却又狠狠地抛弃了她,而爱玛这个傻的可怜的女生,以为自己就要进入上流社会了,更加变本加厉的享受奢靡带来的“快感”,为此她欠下了一屁股债,更为可笑的是,罗多尔夫并未在她身上花了多少钱,而那位深爱着爱玛的“傻”丈夫对此事却浑然不知。当罗多尔夫这个卑鄙的男生抛弃了爱玛之后,爱玛大玩姐弟恋,与另一个道德败坏的年轻小伙子莱昂展开了一场畸形的恋爱,用这天的话讲就是“养二爷”,债务越欠越多,最后到了破产的那一天,这个思想堕落的“拜金女
”破产了,以前说过天长地久的罗多尔夫、莱昂从爱玛的生活里彻底消失了,爱玛绝望了,走上了一条服毒自尽的不归路。
爱玛——包法利夫人年轻的生命终结了,这位“拜金女”命运是悲惨的,却不值得同情,甚至让读者憎恶她,感情是不能够用物质来交换的。放眼此刻,何尝没有像爱玛这样的“拜金”女孩儿呢?她们虚伪的面孔之下隐藏着一颗“拜金”的心,房子、车子、钞票一样不能少,更钟情于“海龟派”,难道钱是通向婚姻殿堂的绊脚石吗?亵渎感情就是亵渎自己的幸福,不好要求别人,而要充实自己,感情才会来得更加真实。
湘夫人读后感6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