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陶渊明作文8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写作文的时候,要保持个人的主观思想,同时学会列举一些真实有趣的例子,我们在日常学习中都接触过写作文,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陶渊明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陶渊明作文8篇

写陶渊明作文篇1

闲暇之时,翻阅自己以前的一本诗集,首先是陶渊明那清新的田园气息感染着我。因为他的气质是独特而和谐的。

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超凡脱俗,是我给陶渊明的定义,他是安贫乐道,他自得其乐,他淡泊名利,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他宁愿过清贫的生活,也不愿生活在世俗中,他宁愿“夕露沾我衣”也要“但使愿无违”。我崇尚陶渊明的精神境界,我向往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但是我注定不可能如同陶渊明一般,放弃红尘,舍弃所有,隐居深林,因为这只有心境自然平静的人才能做到,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像陶渊明一样呢?

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鸡犬等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一经陶渊明重新审视,便进入了审美的可能,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劳作虽辛苦,结果虽让人感到无奈,但这种无所拘束的田园生活却充满了欢乐,充斥着喜悦。“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尽管劳动还不熟练,但充满希望和美好向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

写陶渊明作文篇2

陶渊明,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他,让我明白了他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归去来兮辞》让我读懂了他遗世独立,心胸独旷的乐观精神。

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进取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当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完美品质。

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我的心愿,可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让我们去做自我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境该是多么的难过。

陶渊明在归隐田居后写了许多以山水田园为题的题材的诗作,他应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或词,语言都让人感到很质朴、简练。

陶渊明,他的一生不知该用怎样的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仅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可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给后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财富——文学。

他的成功和喜悦让我们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败和悲伤让我们一同陪他承担;至于他的一生中的遗憾,就让后人来弥补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我想:陶渊明也在其中吧!

写陶渊明作文篇3

“陶渊明”,一个令我有些厌烦的名字。如此的`说法并非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妄下论断,而是在对他一生有所了解之后,才敢下此言论,“积极的想法,消极的做法。”——这是我对他的人生信条的总结。

关于辞官。最初知道陶渊明时,还是孩童,自然无曾拜读过他的名作,但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佳话是尽人皆知,“这展现了陶渊明的高风亮节,洁身自好。”——这是从参考书上摘抄来的,本人表示无视。陶渊明辞官,说白了,就是嫌官小。上司来视察,他听说那家伙不好对付,于是,干脆挂印辞官——可以做此一个比喻,他就如同一个现代教育下的低分学生,每天都要应付一大堆莫名其妙而繁琐的考试和纪律,再掂量掂量自己,每天来学校拼个头破血流才搞到那么一点知识,想来想去,不划算,于是,他选择了退学。貌似毫不相关的两者,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是古人,今人必须胡诌用来勉励;而后者生活在当代,与应试教育南辕北辙,所以,被人光荣地选择了“枪毙”。

关于隐居。陶渊明的隐居是很有时代意义的,可以说,他是继伯夷、叔齐之后又一伟大的划时代无业游民。从陶渊明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隐居的理由是官场腐败,这也着实可笑。朝廷,其实就像一个牌局,皇上是庄家,列位大臣就是陪衬的赌客,到了陶渊明这一把,他看局势,人人都手握好牌,就唯有自己是一副倒霉像,于是,他把牌往桌上一拍,扬长而去,自此不再参与,还到处宣传说是自己主动戒赌,不想涉足黑暗赌场,此等智商,令人钦佩。确实,比起白居易的中隐,陶渊明的小隐更显得气壮山河,放荡不羁,此等的高调,此等的做作,当今之世,恐怕只有风动一时的包小柏方可比拟,“她留,我走!”这是他09年最气壮山河的慷慨陈词,将一次普通的点评晋升为一次史无前例的炒作,不过,他们二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留恋山野,靠跟农家乞讨过日,成为一个靠救济粮生存还整天骂政府的贫困户,而后者转移阵地,继续谋生,显然,经过几千年生物进化的包小柏,要聪明得多,不过,他们都是观火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站在对岸欣赏火灾现场,还手舞足蹈地谈什么理想世界,扯什么桃花源,一言括其性质——赤裸裸的博出位,就是因为他们华丽地退出,才导致了火警的出动。

关于性格。陶渊明是历史上最为含蓄的做作大家,这是铁的事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所谓的《五柳先生传》不过就是他为自己所写的传记,其中一再地对自己进行极富激情的赞赏,譬如“不慕荣利”此等的词汇出现在自传中,不是高调的宣传方式又会是什么呢?“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难得他敢用这么直白的陈述去诠释他伤痕累累的一生,都成为社会的累赘了,还大费笔墨地描写自己所谓的清贫生活,实乃作秀第一大家!

渐渐有点喜欢陶渊明,从一个貌似伟人的背影里,能使人看见无数小人物的身影。

写陶渊明作文篇4

你在东篱下采摘着菊花,悠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你肩扛锄头,踏着月色,穿行在田间的小路中。

你推杯换盏,只愿一醉方休。

你也曾像那些热血青年一样,有着一腔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渐渐的,官场的黑暗浇灭了你的热情,但没能腐蚀你的心灵。最终,你看清了这一切,从黑暗中摔倒又爬起,义无反顾地摘下乌纱帽,归隐于南山之下。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每日也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依旧在这样的环境下“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偶尔为天下苍生百姓感到惋惜,“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但愿长醉不复醒,从而暂时摆脱那个纸迷金醉、不见天日的世道。有时诗兴大发,挥洒笔墨,脍炙人口的文字和着豪兴跃然纸上,又是一篇恬淡悠闲的千古佳作。归隐,是你最好的生活方式,至少这样,你更欢乐,你愿无违。

我羡慕你的生活,但更敬佩你的人格。我常常不明白自己究竟在追求些什么,而你的目标却是那样的坚定与明确——心中的那份淡然和超脱。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你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放弃,执著于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一身傲骨,更洒脱豁达不羁。

归隐生活虽艰苦,你却依旧乐观,“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隐士精神了吧!

我眼中的陶渊明,在浊世之中不忘初心,也定能得始终,不是吗?

写陶渊明作文篇5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我国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

陶渊明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虽然很贫困,曾去做过几任小官,但不愿和统治者同流合污,辞官隐居,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清苦生活,虽然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但却生活在自我的意愿中,再穷。再苦也不在乎,陶醉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完美生活中。他“濯清涟而不妖。”虽然隐居避世,一身简便,但依然自食其力“种豆南山下。”依然悠然自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虽然没有大诗人李白豪迈的胸怀,但却同样嗜酒,依然能够写出“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的千古名句,依然能够把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他热爱的田园生活留给世人。

虽然他不能像曹雪芹那样给世人留下《红楼梦》般的长篇著作,但依然能够写出让人津津乐道的自传——《五柳先生传》。

它不一样于常人,是留名千古的东晋大文学家,但他更比常人向往那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的完美生活。他虽然不能如愿以偿,但依然为能够随自我的意愿生活而安然自若。在自我的生活中没有功名利禄,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与官场上的人同流合污,没有战争,没有剥削,高兴时应朋友之邀去喝酒,喝完就走,写写文章自娱自乐,在自我的生活中度过余生。

他就是淡泊名利,率真放达,安贫乐道的陶渊明。

写陶渊明作文篇6

初次见你是在落英缤纷,屋舍俨然众人皆怡然自得的桃花源。这正是你所追寻的那一方净土,在这儿,没有纷争,没有喧闹,更没有官场所散发出来的铜臭。有的仅是一颗寄情山水,亲近自然的质朴的心。

再次与你相逢是在菊香飘逸的南山下,大朵大朵的菊花正开得灿烂,你身处市井的繁华之中,却远离那一份喧嚣与聒噪。你自以为心远地自偏,可世俗的黑暗终究想你内心的光明发出挑战。

于是,你毅然放弃了逸四海的猛志,重新转向你所钟爱的田园。然而,你的内心变得愈加矛盾。饮酒成了你写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阳光成为了奢望,可以尝试远离阴影的哀伤。你的文字变得愈加深刻,茫茫尘世中你以生命的火焰烛照自己的人生里程,用杯中物消尽心中的块垒。

归去来兮,你感觉尘世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的束缚了你的心,压得你喘不过气。如笼中的鸟儿一样,你渴望自由,是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你如今是何等的兴奋,淡泊的心境更适合处于乡野之间,看到欣欣向荣的树木和涓涓的溪流,你只有一种想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冲动。

于是。

孤身前往陶公亭,正值深秋,大朵大朵的菊花渐次凋零。陶公安在?问菊,菊却隐去了笑容,独向寒风······

写陶渊明作文篇7

提起陶渊明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会说陶渊明谁不认识不就是《桃花源记》的作者吗古代著名诗人,谁不明白

陶渊明,东晋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大概也是陶渊明的号吧

难道堂堂古代著名诗人就这样被介绍完了不,关于陶渊明的还有很多很多。

我一向很尊敬陶渊明,也很想像他那样做一个隐士,不与世俗牵连,据说陶渊明从小就满腹梦想,博学多闻,29岁出仕,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几番进退,仕途不顺,最终因报复不得施展,又不肯降志辱身与仕族阶级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归隐,过上了简朴的农家生活

有人说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归隐田园是迫于无奈,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入仕做官是根本的目标,陶渊明也选择了做官这条路,但几次入仕的失败,使他不得不选择归隐田园的逃避方式,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归隐田园的思想是伟大的,因为这是他执著追求人格价值的表现,陶渊明归隐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容忍官场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而选择追求“本我”,以求保他的社会政治梦想和人格价值,这是一种崇高梦想的表现。

我十分喜欢陶渊明的诗歌,因为这些诗歌大多是描绘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对污浊社会的厌恶和对纯净自然的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就是陶渊明的生活。他一个人徜徉在南山下,与菊同眠,与菊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贯被称为“花之隐逸者”的菊花,让陶渊明受到了清静无为、无车马之喧的安逸生活,更让后人明白了要为自我的心灵而活的道理。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一位有着崇高的梦想,不慕名利,向往世外桃源的清高的人。

写陶渊明作文篇8

晋陶渊明是一位闻名于世,名留青史的诗人兼隐士,他的精神及他的诗作,一直为后人所传颂。但今天,我,一个普通中学生却对其略有疑问。当时,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而辞官隐居,这种刚烈的性格确实值得赞颂,但也有一句话叫:“大丈夫能屈能伸”。

如果世人皆学陶渊明,在官场中因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而归隐田园,过着舒心的生活,固然自在,但清官忠诚一旦辞官,那奸臣岂不如鱼得水,更加横行霸道?那么岳飞、韩世忠岂不是也可以归隐田园,任秦桧奸贼一手遮天,任金贼侵占中原?

郭子仪、李光弼岂不是也可以过自在生活,任李林甫、杨国忠当道掌权,任安禄山、史思明推翻唐朝吗?众所周知的纪晓岚也不是能辞去官职,任和珅大贪特贪吗?非也非也,陶渊明当与朝中奸贼小人斗争,即使是一个小县令,也可为一县百姓铲除恶霸,帮助百姓。另外,他的《桃花源记》说明了他对黑暗社会的厌恶、憎恨,希望生活在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世外桃源中。此处固然令人向往,但这种生活有返古现象,人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幸福快乐,人人满足,那社会怎能进步呢?人类怎能发展呢?诸君,不要认为名留青史的名人伟人就毫无缺点错误啊!

写陶渊明作文8篇相关文章:

写粽子的作文8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写事作文8篇

写春天的作文400字优秀作文8篇

写独立的作文8篇

写妈妈生日的作文8篇

三年级作文写关于狗的作文最新8篇

写盐城的作文8篇

写美景的作文三年级的作文8篇

写柳树的作文8篇

写游泳的作文8篇

写陶渊明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