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日常的观察中一定都产生不少词汇,那么需要及时写好作文,作文是我们每个同学上学时都接触过的文体,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
按家乡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在我的家乡,除夕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忙乎起来。家家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的过新年。在我家,爷爷通常是司令员,我们都是他的兵:妈妈扫地、爸爸拖地、奶奶烧菜、而我只是擦窗户。
大年三十的重头戏是贴春联,中午大人们忙着弄浆糊、裁春联,最后很认真的将大红的福字、对联贴在门上,我们的房子仿佛披上了喜庆的盛装。我在一旁看看热闹,有时还插嘴评论几句,爷爷会用一句“童言无忌”赶走我。大人们辛苦了一天,会在晚上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奶奶是大厨,她做的饭菜美味诱人,最拿手的保留菜肴会被一抢而空。席上,我们会互致祝福,说声感谢,祈祷来年平安幸福。
新年来临时,我总会试穿新衣服,甚至连新鞋都要试一试,在镜子前转来转去,提前感受新年穿新衣的快乐滋味。时间一分一秒的溜走,我也在不经意间甜甜的睡着。一觉醒来,我就又长大一岁了。
大年初一,我会早早的起床,吃了红枣、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拜年。大人们穿着新衣也三五成群的行走在洋溢在节日的喜庆里,大家互相道一声“新年好”,我会收获很多的糖果,口袋塞得满满的,只能拎着零食袋,回家后,我会像凯旋的士兵一样把战利品上交给妈妈。
大年初二,我们家全体同志去串亲戚,而且在亲戚家吃饭。
家乡的春节热闹了,有传统的,喜庆的……我喜欢家乡的春节,喜欢一家人团圆,更喜欢春节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过年真好,我不禁盼望明年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2
家乡的春节家乡的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永远也忘不了过节时的热闹情景。因为我家乡的春节是我所见过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了,
快过节的前几天,大家都很忙。一进入腊月,人们就都陆陆续续得到了年货市场,买各种各样的年货,糖、花生、工瓜子等,当然,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小孩们还会缠着爷爷、奶奶给他们买烟花爆竹。最后,我们全家还要大扫除一次呢!把家里的晦气统统扫出去,迎新除旧。这样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就这样等着过年了。
过年的时候更热闹,四面八方都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大家都开始准备团圆饭了,这时还会传出几声牲畜的叫声,那是人们在杀牲畜呢。时间也一点一点的过去了,大家都开始吃团圆饭了,吃团圆饭,我们那里还有几个说法呢:吃团圆饭的菜要摆够十道菜,预示着,十全十美;里面还必须有鱼,预示着,年年有余;当然,团圆饭肯定要有饺子啦,要不然还叫什么团圆饭呢?吃完饭后,人们还会到户外去燃放烟花爆竹,五颜六色的烟花爆竹在天天空中美美绽放,连夜空中的星星也为它们让出了一片天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就更美丽了。和家人一起看着这五颜六色的烟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何乐不为呢?
春节伴随着人们的脚步一点一点的过去了。大家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了,而我们也即将步入中学的大门了!每想起过年时的情景,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现在我还真有点想念在家乡的奶奶了,因为我只要一想起过年时的热闹情景,我就会想起远在它乡的奶奶,因为我忘不了家乡的春节也忘不了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因为每次过节时都会见到奶奶那忙碌的身影和慈祥的笑容,这也是我忘不了家乡的纯洁的原因之一。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我吟诵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乡春节来。
我家乡在文成,那里春节热闹非凡。在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新年物品:衣服、春联、小零食……当然,做年夜饭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还买了灯笼挂在门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进行大扫除,用干净环境迎接全新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人数不胜数,为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则是过年一大“重头戏”。还没等到天黑,炮声早已“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长辈们顾不上看风景,手忙脚乱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妈妈则跟姑姑、阿姨们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天空变得更加漆黑了,远处烟火光芒却没有减弱。孩子们趁着这个时间从屋内跑出来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述说着自己对新年期望。而男孩子们,总是爱调皮捣蛋。玩火、扔石头、放危险鞭炮,他们哪一样没做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们忙完后会把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关在屋里,不让出门。
春节联欢晚会大约在七、八点就开始播出了。这时,年夜饭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喷喷饭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长辈们允许吃饭后,才能动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团聚在一起,吃着丰盛年夜饭,看着欢乐春晚,整个县城洋溢着浓浓年味。吃完饭后不能睡觉,要守岁。这时,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时不时能听到几句表示赞叹家乡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县城街道上空荡荡,全县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去亲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祝福。而像我们这样小孩子,都要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话,才能拿到压岁钱。不过,拜年目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大家能够在新一年里能够更好地生活。
元宵节到了,家家做汤圆,到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味道。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结出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欢笑声悄悄溜走。春节,承载着我们期望与欢笑。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4
家乡,是一个值得留恋的地方,回家,更是每一个外出的人们最期盼的事情,特别是每逢春节,人们都会挤出时间,工作再怎么忙,票再怎么难买,也要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在春节这个重大节日中,各种各样的家乡风俗活动带来了节日的喜庆。除夕那天,妈妈一早就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卫生,把家里都清扫得干干净净;把一到三楼的各个门窗贴上各类各样的窗花、对联,有的是一只蝙蝠(福)、有的把福字倒贴在门上;一楼大门两边对联上的字样栩栩如生,一看就知道是大作家的书法,门前挂上大彩灯笼,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很隆重。
除夕夜,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开始一起围炉吃饭,饭后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看丰富多彩的新年节目;大年初一的清晨,不远处便能听到鞭炮声声响,人们开始喜气洋洋地走街串巷走亲戚,相互拜年,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非常喜欢的事情,因为长辈们都会给他们红包,也叫压岁钱,这是多开心、多幸福的事情呀!
村里的篮球场外侧面搭起了一个小棚子,爸爸说是猜谜团,我们走近一看,棚子前面挂着许许多多的小字条,写上许多词语或一句话,都是用潮汕家乡话编辑的,有的要求猜地名,有的猜歇后语。只要答对了就有奖励。我虽然看懂一些,但许多风俗或地名都不熟悉,因此猜不出来,爸爸很厉害,一下子猜对了几组谜语,拿了不少奖品。篮球场上,一群大哥哥正在进行激烈的友谊赛,为节日增添了不少风采……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5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风味。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这几天要买很多的东西。大人们买吃的,穿的,喝的,用的。老人们齐收灌香肠、卤鸡蒸鱼准备年菜……这样一直要忙到腊月二十七八,小孩子就只需要静静地等待春节的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啊,盼啊,终于把春节盼来了。春节真热闹。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贴上红红的对联,年味就看得见了。妈妈和奶奶则早早钻进厨房忙碌,准备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顿饭——团圆饭。那天除了万不得已,家人都要赶回家一起吃这顿饭。
正月初一的早上都要吃饺子,街道也不是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来的菜香就是人们欢声笑语地诉说着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点礼品,来表达自己的诚意与祝福之意。走亲访友之间,最快乐的也许就是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以拿到很多的压岁钱,还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完元宵表示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正月十六,上学的上学,下地的下地,外出的外出,年味这才渐渐散去。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我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6
灯笼一挂,春联一贴,鞭炮一响,我们翘首以盼的春节就来了。
我的家乡全南虽然不大,但是过春节时却分外热闹。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一吃完早饭,妈妈便出去采购食物,我则跟着爸爸一起贴春联、挂灯笼。等妈妈回来了,我们就开始大扫除,它的意义可深呢,代表着“辞旧迎新”。
一眨眼,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前,伴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互相举杯祝福。不过,我们这群小孩子最期待的还是收压岁钱。每当大人们把红包派给我们,我们无一不喜笑颜开,还外加一声甜甜的“谢谢!”。收完压岁钱,我们便进入了新年的第一个梦乡。
初一的光景,比除夕悠闲得多。这一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拜社年”。看到这,你一定会问:“‘拜社年’是什么?”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初一这天一大早,我们全家穿好新衣,戴好新帽,就会开开心心地回到我的老家——龙源坝寨下。大约九点钟,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在祠堂前,由宗长带领,挑着“头担”(“头担”里面摆放着鸡、鸡蛋、扣肉、炸鱼、茶叶、米酒等祭品,),先到祠堂祭拜了祖先,紧接着全村人便浩浩荡荡地去祭拜“社神”。到了社树下,宗长先恭恭敬敬地摆上祭品,倒上三杯米酒,点上香烛,随后示意几个小伙子点燃一排排的红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争先恐后地响起来。在鞭炮欢快地燃放完后,宗长带领大伙向“社神”三鞠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族人平安、万事如意!最后宗长把三杯米酒倒在社树前,寓意“社神”已饮,也意味着祭拜“社神”的仪式基本结束。
过了初一,人们就开始四处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家家户户都会把零食、水果摆的满桌都是,应有尽有,让我们这些小馋猫吃得过瘾。
过了正月十五,春节差不多就结束了。于是,我们又开始盼望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7
爸爸的老家在福建的漳洲市漳浦县,虽然我们在厦门定居了十多年,但是每年爸爸还是带着我和妈妈回老家过一个热闹而温馨的春节。
除夕那天早上大人们都在开始忙碌着做团圆饭,因为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有一个祭祖的仪式,小孩子就帮忙贴春联。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开始吃起团圆饭(俗称围炉),除夕晚上一家人在一起一边看春节晚会,一边守岁,听说除夕晚上守岁守得越晚,家里的老人就会长命百岁。到了晚上接近十二点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烟花来除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会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服去亲朋好友家相互拜年,这一天听得最多说得最多的就是新年好!初二这一天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回娘家的日子。初三这天被视为不适宜出门的日子,俗称初三睡甲饱。初四是迎接“灶神”的日子,自然很热闹。初五就陆陆续续人们就开始上班或下田种地了。到了初九这天就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准备最好的美酒佳肴来拜天公。到了正月十五这天,也就是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光灯,特别是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走街串巷,为热闹的元宵之夜增添色彩。
这就是我老家漳浦的春节的习俗,同学们你们老家的春节习俗又是怎样的呢?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