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出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我们一定要将思路都梳理好,一篇优秀的观后感会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1
今天爸爸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长津湖》。
它主要讲述了中国志愿军第七连军的故事。第七连军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电台和译电员送到指挥部那里去。他们在清点了人数以后就上了火车。可还没到目的地,就突遇铁路维修,他们不得不改为步行。可正当他们走过一片石头组成的平原时,美军的飞机低空飞来了。大家迅速躺在地上,装成死尸,但是仍然也没逃得过牺牲的命运。
战士们含泪继续前行。在他们赶到指挥部进行短暂的休整后,又继续向目的地1100高地出发。他们路上充饥的粮食居然就是一个个的冻土豆和干面粉,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克服各种困难如期到达目的地。
随着司令员的一声命令,战士们迅速包围了美军。战士们在长津湖打了美军个措手不及,随后又立即往美军军地打去,最后,取得了胜利。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关于志愿军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段故事。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30多度的环境下,穿单衣,吃冻土豆,武器装备落后……但即使这样,他们丝毫没有退缩。他们用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心、英勇无畏的精神前仆后继地往上冲。请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抗寒抗饿?就是为了让我们活在没有硝烟的战场里。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应当好好学学,奋勇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2
过年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剧情十分感人,让我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七穿插连,接到一项任务---炸掉美军陆战一师的撤退必经之路---水门桥。第一次炸完被美军及时修复;第二次用夜间投袭,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没能成功。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给敌人在精神上以催残,功不可没,使得抗美援朝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这部电影中令我最为感动的是影片中,当战斗结束后的伍万里的一句台词: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报告完毕。”看到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感动万分,泪流满面,体会了战争的残酷,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豪情壮志。可能现实比电影中的情节更残酷,更震撼人心。电影中战争的场面十分逼真,让你如身临其境,那一声声的枪响,一颗颗的手榴弹爆炸,机枪,飞机的轰鸣声也让人们倍感紧张。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愿军奔赴战争,为我们创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们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都是先辈们一次又一次地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保卫国家领土和人民的安全。我们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他们值得我们敬佩,向英雄们致敬,谢谢你们!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3
一、深刻的教育意义
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深刻的教育意义。
电影《长津湖》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本应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此时,朝鲜三八线以南的地区,美帝开始发动侵略战争。战争虽然没有打到我国境内,但敌军一旦突破“三八线”则会影响到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
于是,毛主席决定让志愿军协助朝鲜,在朝鲜战场上解决这场战争。
我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在及其恶劣的条件下,昼伏夜行,忍受着酷寒和饥饿,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丝毫没有退缩,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艰难万险,超过常人的勇气和信念,以少打多,以步枪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将美国王牌之师包围在长津湖地区,扭转了战争的不利局面。最终粉碎了美军长官麦克阿瑟想要在圣诞节前的占领朝鲜后凯旋的美梦。
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身躯,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安定和平的生活。
我们也应当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电影情节
电影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役。或许是受电影片长的影响,我个人觉得电影情节前后表达得有些分散,没有那么的连贯。这一点也是我觉得电影不完美的地方。
电影是由陈凯歌、林超贤和徐克三位导演联合执导,每个导演的特点都有展现,但是不同导演风格也使得整个电影有种“凤头猪肚豹尾”感觉,各个部分都很精彩,但是连在一起感觉有点别扭。
其中给我印象的最深的两个情节:
一个情节是:
我方用缴获的坦克与美军的坦克炮口对炮口正面交锋,千钧一发之际,双方同时发射了炮弹,两枚炮弹的外壳摩擦,改变了敌军炮弹的行驶轨迹,幸运地没有击中我方坦克,而我方炮弹命中对方坦克。
这样的拍摄情节很艺术,炮弹划出炮筒的慢镜头记录,有几分“让子弹再飞一会”的感觉。
另外一个情节便是:
历史的长津湖战役中,有这样一副画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由于志愿军战士长时间在寒冷的雪地上埋伏,很多战士冻成冰雕。最让人震惊的是他们冻死的姿势依然是端着枪聚精会神的注意敌军的情况,枪口依旧对着敌人冲上来的方向。
而在电影中,这个场景也有展现。但当敌人的长官看到上面的这一幕时,竟然对牺牲的中国志愿军敬了个军礼。看到这里,我难免有些跳戏。
战争环境下,敌人之间还会相互敬礼吗?这一幕我有点想不透。
三、不同的人物形象
电影中的几个人物作文吧的鲜明的个性特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伍仟里&伍万里
电影有一条人物线,就是伍家的兄弟俩,哥哥七连连长伍仟里,弟弟新兵伍万里。他们还有个大哥叫伍佰里。哥三个:佰里、仟里和万里。不知道编剧给主人公起名字的时候,是不是隐含着“前赴后继”的意思。
哥俩所在的部队是七连,说起七连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士兵突击》里的钢七连,《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军队也是七连,也许《长津湖》的七连是《士兵突击》的钢七连的前身。
这些剧的编剧都是兰晓龙,或许这些都是兰晓龙“部队系列”的组成部分。
正如《士兵突击》里的歌唱的那样:“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伍仟里
伍仟里是电影中的主要人物,现在也是七连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军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接替哥哥伍佰里成为了七连连长,带领还未成年的弟弟伍万里从一个稚嫩的`生瓜蛋子逐步蜕变成为在战场上勇于杀敌的战士。
伍万里
伍万里的人物形象或许代表了很多军队当中的新生力量,他们加入部队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和理由。但是,都是从一个稚嫩的生瓜蛋子,经过在部队的不断磨炼蜕变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而伍万里的成长历程也是军队的发展壮大的过程。
七连炮排排长——雷公
雷公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人物个性,看上去憨憨的,为人很善良。
敌人空投了一枚标记弹,标记了我军的位置。雷公为了掩护战友引开敌人,自己甘愿当成活靶子,最后被弹片击中而牺牲。
雷公的憨憨的样子,有点像《西游记》的土地公公,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没有不知道的事情。用拇指计算出射程击中敌人的火力基点,带个耳朵的扩音装置俨然便成为了“顺风耳”。
七连指导员——梅生
本打算退伍回家的指导员梅生,刚刚到家,看到战争打响的消息,便一无返顾地重新回到老部队,与战友一起上战场杀敌。
作为人父的他,参加这场战役的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
为了大家,不惜舍弃小家,也是想要表达的感情基调。
四、写在最后
问“谁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4
看完电影《长津湖》后,我感触颇深。
从电影的开篇,我了解到美军要越过三八线,攻打朝鲜,这种举动让我非常气愤。而且他们的将军—麦克阿瑟还说,可以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斗。所谓“唇亡齿寒”,经过商议,我们国家决定抗美援朝。
随即,我们的部队出发了。经过各种防线和哨兵,我们到达了美军大本营。当看到美军丰富的食物和先进的装备时,我深刻怀疑他们是从现代拿物资过去的呢。但这并未吓到我们勇敢的志愿军战士。虽然我们没有丰盛的食物和先进的装备,但我们有勇气、毅力和智慧。志愿军们尽管一整天里只能吃着冻得像冰块一样的土豆,也坚持战斗着。
经过长时间的坚守和奋战,志愿军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另一个营地,也就是美军军队机场,麦克阿瑟听说营地被攻占后,连忙让军队撤退。最终,我们粉碎了麦克阿瑟要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斗的想法,把他们打回了三八线。
我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战士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打仗,就是为了不让下一代打仗。”希望世界永和平,人类远离战争!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5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看时惊心动魄,爱国之情油然而起。我看到美军基地驻扎商讨越过三八线,看到美军监察机在上空监察,看到美军坦克坦然略过和平大地。
1950年6月抗美的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敌人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军飞过我国上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我国安全,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影片中,易烊千玺,他把伍万里从一个叛逆、桀骜不驯的野小子,到成长为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演绎的淋漓尽致。刚穿上军装时,他站得歪歪扭扭,无组织无纪律。他有着少年人的敏感和倔强,急需得到别人的肯定。但他的眼中也有着迷茫。后来,经历了真正的战争,经历了离别与死亡,他一步步成长,他的眼中写着坚毅和无畏。
吴京,伍千里。他经历过无数战斗以及生死考验,但其实他内心是有伤痛的——哥哥伍百里的阵亡、他那本画上无数红框的名字的小本子……他是一个连长,更像一个兄长,他要照顾整个连里的157名战士,他有责任让他们安全地回家。
不仅是他们,整个七连的志愿军们都是这样,面对严寒,面对美军,面对即将碾压自己的坦克,面对只剩几个硌牙的冰土豆,他们谁又不是在用坚强的意志捍卫国家的和平呢?
当看着美国兵吃着炸鸡和咖啡,而我们的先辈却只能在零下几十度的山头啃硬邦邦的土豆时,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让我们后辈不用再打战,再面对苦难”,电影里寥寥几句话,交代了,我们先辈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为了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不好欺负,给后辈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抗美的援朝胜利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了!
伟大的抗美的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6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延续《长津湖》的故事线。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水门桥战役,对战双方是第九兵团和美军陆战一师。面对志愿军的强烈攻势,美军被打得节节败退,落荒而逃,水门桥就是美军撤退路线的关键点。第七穿插连三炸水门桥,最后英勇牺牲,只剩伍万里一人生还。
随着抗战情节的深入,我多次热泪盈眶,第七穿插连为了炸毁水门桥,每个战士都在拼命,都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伍千里说:“只要桥在,任务还在,美军修一次,我们炸一次。”当时的长津湖,气温已近零下四十度,美军外围有先进的军舰、铺天盖地的飞机、强大的陆战师以及充沛的物资,反观我们的战士,武器上只有步枪、迫击炮,他们日夜隐蔽在雪山坳里冻得瑟瑟发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怀里冻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们没有退却,毅然守护着我们祖国的疆土,这是一个多么伟大而无私的壮举哪。
此时,我已流泪满面。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铸成的,我们要感恩生活,珍爱和平,铭记历史,从小立志,作为一名学生,要把自己的使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