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写作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其实也可以很有趣,优秀的作文往往能传达出深邃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同身受,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年味少了作文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年味少了作文篇1
炎炎夏日,少不了美味的冰激凌。在种类繁多的冰激凌世界,我最喜欢八喜的奥利奥口味。因为它除了本身独特的奶香味儿,还混合了微苦的奥利奥饼干味儿。
每到夏天,八喜冰激凌便是我的首选。打开冰箱与它相会时,总能感觉到一阵清凉传遍全身。它的包装是白色系的,一看到白色我就好联想起阵阵凉爽的清风,顿时,不管是多么炎热的.天气,我都能感受到这阵清风安抚着我烦躁的心。而那两个蓝色的大字——八喜,更让我觉得拥有畅游海洋的快感!那一个红色的半圆不正是一轮红日吗?而那根蓝色的曲线难道不像一个可以抵挡烈日的工具?再看看上面的冰激凌图片,那半圆形的冰激凌球轻轻地躺在银色的勺子上,白色里镶嵌着些许黑色,就像一颗珍珠镶着一些黑水晶,冰激凌球上还插着一株香草,它把冰激凌打扮得更加美丽!
我舔舔嘴唇,轻轻打开了盒盖。冰激凌是桶形的,高11厘米,宽10.6厘米,比起“八喜”中的其它成员,它可算一个小“巨人”了。冰激凌的主要颜色是黑与白,可它的白不像白纸那样单一,而是带着一点点黑,那是因为冰激凌里还夹杂着饼干屑。当你吃上一口,你会发现,它的颜色一点儿也不会变,就像一个外表和内心是完全相同的人。凑近冰激凌闻一闻,哇!一股奶香扑鼻而来,这时,再烦躁的心情也会变得安宁,再伤心的人也会停止哭泣,这香味好像一剂良药,带我走进一个舒缓的世界。
我小心翼翼地挖了一勺慢慢品尝,哦!微苦的奶味,甜而不腻,苦而不涩。有时,冰激凌会调皮地掉到我手上,我会贪婪地吮吸我的手指,恨不得把手指也吃掉。我每天吃一点,每天吃一点,冰激凌也越来越矮。第七天时,我终于把冰激凌吃完了。可我吃完后,还在回味着……
一夏“八喜”,一夏清凉!
年味少了作文篇2
今年腊月二十九,是我国的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夜,我很盼望这一天的到来,想亲身体会一下过年的滋味。
年三十的早上,我们一家早早地起了床,收拾东西,洗好澡,开开心心地准备回马安老家过大年。
在路上,大家心情都非常的好。天上零零星星地飘起了几朵雪花,为新年更加增添了几分年味儿,真的是大雪飘飘过大年。
回到老家后,我们一起把从绍兴家里打包来的'大大小小的行李搬进家里,然后我和姐姐们七手八脚地黏贴好大大小小的灯笼,爸爸忙着把灯笼都挂起来。而妈妈去忙着在和面,为晚上的饺子大餐做准备,爷爷奶奶忙着包饺子,最忙的要数我和姐姐们了,一会儿帮妈妈包饺子,一会儿帮爸爸挂灯笼,忙的没有喘气的机会。
灯笼挂好了,饺子也包好了,天渐渐地暗下来了,这时外面各家各户都放起了烟火,真热闹呀。看着红红火火的灯笼,听着砰砰作响的鞭炮,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这样的气氛真是热闹极了!
最有趣的是拿“压岁钱”了!吃好年夜饭,长辈们开始封压岁钱啦!首先是伯伯拿出了一叠红包,分给我们小孩子一人一个,然后爸爸也把早就包好的红包拿出来分了,最后已经在工作的姐姐,还有奶奶都分了压岁钱给我们。这个晚上,我压岁钱拿的真多啊!
后来我还和爷爷一起看了春节联欢晚会。这过年的味道真好啊!
年味少了作文篇3
年的味道,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每一个游子的心。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喜悦,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温馨,而与我却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很小的时候,妈妈总是抱着我,跟我讲年的传说,年是一个很凶猛的怪兽,常年生活水底,每到除夕,人们就会拿鞭炮吓他,让他不敢上岸。说完还会做出一副很恐惧的面孔。然后,把火柴交给我,让我点那根根鞭炮。烟像雾气一样的四散在空气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像一根根离了弦的箭,飞扬着,闪着晶莹的火花,有时,调皮的鞭炮冷不防地弹到我脸上。妈妈总是慌忙的摸着脸,然后哄着我,用温柔的话语编织一个童话的梦。
年的味道,是鞭炮的味道。
慢慢的,我长大了,年的传说不再是天空中遥远的星星,那样的神秘。在除夕的那个晚上,家里像炸开的锅。下午,晚霞的余晖刚刚照亮窗台,家里照例打开所有的灯,色彩缤纷,像一道彩虹。很远就能听见妈妈的切菜声,时而紧凑,时而舒缓,有时想平地一声雷,有时则是由低到高,忽而像断了线的弦,清脆有致,刀碰砧板上,仿佛不是猛烈的撞击,而是琴弦与琴声完美的交织,我就这样陶醉在他们的世界里,慢慢的.等待。当皓月高挂,丰盛的菜肴总是映入眼帘,我迫不及待的吃着面,细细的面像一条条长长的龙,从头铺到尾,热腾腾的汤映着我顽皮而又略显成熟的面孔。在年夜饭面前,我细细品味,细细咀嚼。
年的味道,是饭的味道。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贴花花”。回乡的那一年,映入眼帘的是家家户户的对联,那顶盔戴甲,威风凛凛的尉迟恭,还有那穿着肚兜,怀抱五谷,其在遇上的送服童子,总是唤起对来年无限多的憧憬,家家户户的大门敞开,没事时,我总是到处串门,这家那点糖果,那家吃点汤圆,街坊走遍了,肚子也装的满满的。晚上,坐在火炉旁,我听着爸爸讲童年过年的故事,我恍然间发现,年,真正的不是鞭炮,不是年夜饭,而是家里,全家团聚的快乐。
年的味道,是真正幸福的味道。
冯骥才说,临近过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变成了情感磁场,把出门在外的人吸引回家。年味,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亲情的盛宴,千里迢迢赶回家,不为了那一顿饭,而是一次亲情的朝圣。
沧桑的是岁月,永恒不变的十年了亲情,舟车劳顿也要回家。年,承载着无数感情,哺育了无数疲惫的心灵。因为年味与亲情对接,年味与亲情相融。
年味少了作文篇4
过年可能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在孩子的心里过年可能是收压岁钱,有更多的小伙伴可以在一起玩耍,在低头族的心里过年可能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但却有这么一些人过年在她们心中意味着团聚,意味着能见到一年甚至几年未见的家人…
有这么一些人从春运的第一天开始就能看见他们在火车站提着大包小包的身影,他们脸上的皮肤显得很粗糙。好像好几夜没睡上安稳觉,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看人时露出了微微白的牙齿,手指粗大,指甲缝里有些黑泥巴。没错所谓的这些人就是背井离乡在外打拼只为给家里更好生活的人们。
他们的脸上基本都是疲劳的,也有面带笑容的,我想不管是什么样的心情都无法阻止他们踏上回家的路。如果这些人过年都不能回家我觉得是没有年味的,过年的意义就在于摆上一桌丰盛的饭菜,围圈而坐慢慢地咀嚼着。饭菜不是最重要的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过一个有年味的年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我想这才是一个有年味的年。每一个家庭肯定都希望过年一家团聚在一起,而对于那些要回家的人来说不管路途多么的遥远,不管路途多么的辛苦依然会回家,因为家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过年有家在才有最独特的年味。
屋内喧闹嘈杂,彰显出家中热闹,高声的谈笑和孩子的尖叫,将屋外人影萧条的街道隔开。
这就是我心中的年味,年味有家就好,家在年味就不会少。
年味少了作文篇5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俞源老家,近距离亲近了传统的年味。
传统大年,排第一位的当然是吃的喽。过年最重要的菜非猪头莫属。俗话说:“有钱没钱,买个猪头过年”。猪头虽说其貌不扬,但是猪头肉却是传说中的美味。爷爷用力将煮熟的猪头掰开,把猪舌头、猪耳朵、猪拱嘴、猪脸等等不同部位的肉切成片,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肉塞进嘴里。哇,那个美味啊,实在没有办法找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猪肉烧豆腐是另外一道超级美味。你们知道豆腐是怎么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首先要把黄豆磨成豆浆,再把豆浆放入大锅中煮熟。这时,需要“魔术师”--奶奶出场了。只见她把一小勺盐卤化开,倒进豆浆里,搅拌几下,过了几分钟,豆浆神奇地变成了豆腐脑。奶奶再把豆腐脑倒进一个木框里,盖上盖子,上面压上石头,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揭开盖子,香喷喷的豆腐就新鲜出炉了。
吃饱喝足了,就该去看大戏了,热闹的开场锣鼓后,孙悟空翻着斤斗上场了,他实在是太厉害了,几下子就把妖魔鬼怪都打跑了;画着花脸的将军,穿着鲜艳的铠甲,背上插着四面小彩旗,神气极了,正带领着士兵和敌人激烈地战斗;最受大家喜爱的,还是脸上涂着“土豪金”的财神,捧着一个巨大的金元宝,忙着给大伙儿拜年……
这就是我看到的新年,又好吃又好玩的传统大年。
年味少了作文篇6
一个周末初冬的晚上,华灯初上,天空中星光闪烁,晚云被灯光星光折射,如笼起的轻烟,朦朦胧胧,使一切变得神秘起来。万达逛完街,走在这样柔和的夜色中,有如入仙境的感觉。
走近小区入口,在门口的右侧,见有几个人围着个火光,叽叽喳喳,随即闻到了煤炭燃过后的特殊香味,“是爆米花”!我马上反应过来,走到跟前,见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正在忙活,没爆上的挨个排着队,于是决定赶紧回家拿米也来爆米花。
等我拿好米过来,还有三个人在候着,老人说,你现在来马上就能轮上了,刚才人多的时候有人要等一个多小时呢。话毕,不再言语,见他左手拉风箱,右手摇着熏得乌黑的装爆米花的圆铁锅,不时用火钳捅捅炉子让火更旺些。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在大家焦急的期盼中,老人终于用一种高深莫测的表情看了看仪表说“好了”,接着就直起身,支起一个用到处都是小孔的`油桶做成的接爆米花的筒子。惶恐中,只听“嘣”的一声爆响,烟雾弥漫,香喷喷白花花的爆米花出炉了,顿时空气中弥漫着爆米花的诱人香气。
这个爆米花的人还要做米花糖,老人把米花锅换成炒菜锅,放上白沙糖熬上,来回用铲子搅着,等熬成糖稀,倒上米花,麻利地搅拌,然后迅速倒在推车上一个浅木框里,用一根宽木板用力压平,再用刀切片,一块块长方形的米花糖就做好了。
终于轮到我了,老人把我的米装入米花锅里,不紧不慢摇着风箱,这是一个饱经风霜满脸满手黝黑的勤劳者,脸上泛着黑黝黝的亮光,因为长时间的忙碌,嘴唇已干裂,晚饭还没顾得上吃……正想着,老人起身说好了。等到我把米花装入袋后,迫不及待抓上一把滚烫醇香的爆米花放到嘴里,慢慢含化,那香甜的味道很快传遍全身,升腾起一种幸福的满足感。
回家后,激动地把米花送到孩子跟前,让她赶紧尝尝,孩子怪异地看着我,摇摇头,说了句我才不吃这个呢。我悻悻地走出她的房间,90后哪里懂得,我吃的不是爆米花,是对我儿时零食的记忆。
那些我孩提的日子,食物奇缺,小小的肚子有无限容量,只是能装的食物实在太少,一日三餐后,更别说零食了,就是有,也不过是煮熟的农产品,如山芋,土豆,黄豆等,就这些也是不常有的,不似现在那五花八门的零食。没有选择的,我喜爱上了爆米花。
爆米花也不常有,只在临近春节时,才会有一位老人拉着装有爆米花锅的架子车到村里来。老人在村头支起爆米花锅时,小伙伴们便飞快地跑回家,然后向大人要一毛或两毛,舀上一碗大米,飞奔到老人身旁,自觉地排起长长的队伍。老人随身带着一个缸子作为计量器具,一毛钱便可爆一缸儿的爆米花。当然可爆的还有蚕豆,黄豆,玉米。因为年关临近,大人也特别大方,由着孩子多爆几锅。年三十晚,母亲还会用米花糖熬稀,做一些米花糖,我因不喜甜食,更爱米花。
米花除了干吃外,也可以冲开水泡着吃,遇热水后米花便变的柔软起来,吃在嘴里糯糯香香的,更有饱感。
后来分田到户后,粮食比原来多起来了,每年吃爆米花的次数也多起来了,每次总能吃个够,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痛快。
高中上的是寄宿制学校,晚自习结束后常常肚子饿得惶惶的,又没有多余的钱买零食,一日上街发现街上有爆米花的,于是常常带上大米上街爆米花,带回宿舍当夜宵。因此晚自习结束大家回到宿舍躺在床上集体吃爆米花是一大奇观。高中三年到底吃了多少爆米花已无法统计,但爆米花解了我的饥饿倒是真真确确的。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爆米花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如今,大街上也已很少看到传统爆米花的身影。商店里出售的爆米花,颜色虽然好看,闻着有一股奶油的甜香,吃起来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是因为一切来得太丰富,来不及品尝和消化?还是一切来得太简单,少了那份等待和憧憬?
年味少了作文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