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想要将那些难忘的经历永久留存时,写作文会是很棒的选择,作文的写作过程让我们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激发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纸的历史作文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纸的历史作文篇1
学校组织安排了我们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去参加了一次历史教师实习活动,我们实习的学校是市重点学校。实习第一天上午大约十一点,我们师生一行十多人到达了实习学习。早就知道,市重点学校对我们历史专业的实习工作十分重视,但那只是耳闻,今天算是真正亲眼见到了。
首先是刚到实习学校的校门口,就受到了学校三位校长的亲自迎接。虽然今天秋雨绵绵,气温下降,让我们在下校车后感到了一阵阵凉意,但实习学校的领导们集体到校门亲自迎接,还是顿时让人心头一热。其次,实习学校为我们全体实习生安排了宿舍,准备了全套全新的床上用品。以往的实习都是实习生自带行李,今天学校这样安排,实实在在为我们这些实习生们减轻了太多的负担。中午,实习学校的领导们设宴为我们十多个实习生接风。这在我以前的实习经历中是没有一点点记录的,连听说过都没有。这也让人倍感亲切。顿时有点受宠若惊,这待遇真的太夸张了。
最主要的是下午的历史教师实习工作会议。实习学校参会人员包括: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所有指导实习生的历史教师、部分班级的班主任,再加我们师生十二人。这个会议阵容,恐怕是接待市委书记的阵容吧,总之足以表示校方对我们此次实习的重视了。会上校领导安排了实习生与相关指导教师的对接,负责业务的副校长主持会议并安排了实习的整个日程,实习队长代表实习生讲话,历史教师代表指导教师讲话,我也代表母校和我们实习队表示了对实习学校对我们热情周到的接待的感谢,也表示了认真完成实习任务的决心。最后校长讲话,从校长的讲话中听得出来校长是个深知中学特点和中学管理规律的专家,而且讲话中也表现出热情、周到、细密、严谨的语言和工作风格。这也让我对从事基础工作的校长们格外产生了敬佩。
在接下来的历史教师实习中,我们就是先跟着指导老师听课,然后熟悉了情况后就自己上课,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实习日子也过的特别快,因为每天都很充实。经过我的不断努力,也完成了这次的历史教师实习任务,实习期间的表现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赞许。
总的来说,这次的历史教师实习对我这个大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纸的历史作文篇2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听,快听那抑扬顿挫的朗诵声,那娓娓动听的歌声……这,是七。四班的声音。
谈及七四,带来的尽是忧伤,尽是不舍。现在想想,在七。四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是快乐的,都值得怀念。或许在一些老师的眼里,七四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可谓是全校最乱的班,可我不这么认为,那历史的喧闹声已成为我永久的回忆。
七四课上的声音值得倾听。不论是什么课,什么时间,课上都不会鸦雀无声给老师一个尴尬的场面。一般情况下,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旭立马一个回应,我再来一声确认,接着是飞、超、坤等的回答,进而带动全班同学的踊跃回答。七四,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七四课下杂七杂八的声音也值得怀念。十分钟的课下时间,别的班或许枯燥乏味,可七四绝对非同一般。有笑声、说话声、翻书声……时不时还来一句“老班来了!”,这时,绝对会非一般的寂静。
只有七四的阅读课缺少声。那时候,语老(嘻嘻,都改口这样叫)注重名著阅读,我们一星期总会上那么几节阅读课,老师读,学生们也读,所谓的师生共读共写共成长。语老,我最亲爱的语老,她带领我们在书海中自由遨游,寻找书海中的宝藏。
七四在教师节上的声音,更是感人肺腑。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搏击长空的雄鹰。七四的全体同学用他们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发出了意志刚强的声音,让教师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教师节。
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又听到了许多。我听到了语老像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教我们背诵长篇文言文《核舟记》;听到被我们喻为蒙娜丽莎的地理老师不看书熟练的为我们讲课,时不时带上口头禅“啊”。
倾听历史的声音,我还听到读书汇报会上我们七四的声音;听到历史课上亓老师常问的“怎么样”;听到音乐课上全班齐唱《青藏高原》;听到……
倾听历史的声音,回忆当年的七四。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的丝绸;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了一片光明;我们七四虽然被分开了,但留下了历史的声音,留给我们去慢慢倾听。
夕阳的余晖淡淡的撒在石子路上,柔柔的。晚风习习,送来鸟儿婉转的鸣唱。在这宁静的黄昏,我在静静地倾听七四留下的历史的声音。
纸的历史作文篇3
最近,我们的东瀛邻居日本,又不太平了。据拫载,一部美化曰本 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影片《自尊一一命运的瞬间》在日本放映,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部影片,何以有如此大的震动?它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否 定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公正,宣扬“曰本无罪”…… 读完报纸,真想大喝一声:日本,到底想走向何方? 其实,日本的“出格”之举,不是第一次了。1982年的“教科书事 件”;90年代初修改宪法,向海外派兵;前两年乔本首相又屡屡参拜 国神社……还有,悍然侵略我。这一桩桩、一件件可谓配合得 “恰到好处”,“循序渐进”。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自〉片的出笼是有深 层次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的。
再来听听〈自〉片编导的话吧,他们称拍摄此片的目的是为了唤起 3本民族的“自尊”。呜呼,这种人还有自尊可言?这种掩盖真相,误导 历史观的可耻行为,除了与世界爱好和甲的人民、包括广大日本人民为 敌的阴险心理之外还有什么呢?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想唤起民众的自尊,提高日本在世界的政治地 位,也不该这么做。在这一点上,他们应诙好好学习德国人的做法。
德国也是二战中的罪人,但战后他们彻底肃清纳粹渣子,承认历史 责任,从而蠃得了世人的尊重与信任。德国总理勃朗特曾在波兰无名 烈士碑前长跪不起,向世人谢罪忏悔。这和日本右翼分子大唱军国主 义赞歌、参拜的举动真有天壤之别。孰优孰劣,立判矣。
好在日本人民是热爱和平的。在《自》片放映后,日本的有识之士 纷纷抗议指责,表现出正确的历史观。我们中国人民也必将与世界人 民一起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和平。
日本如果不真正反省,继续背叛历史,那么将无疑是走上一条不归之路,遑论羸得什么尊重了。
纸的历史作文篇4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多少个人为我们留下了吟诵至今的千古名句,可又有谁能够去倾听他们呢?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个影像在我的眼前闪过,岳飞!是岳飞!在那大义凛然的脸上能清楚的看到透露出的忧伤。曾经引领着岳家军所向披靡,曾经直捣黄龙的民族英雄,却因奸臣秦桧陷害,在失意中被召回入朝,为何知音少,为何弦断无人听,还有我,还有我在听!影像渐渐远去,我试图伸出手去拽,可却无能为力,正在我懊悔不已的时候,眼前突然又出现了另一个影像。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浅酒。试问卷帘人,道是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面目很模糊,但能清楚的看出脸上透着戚惶,头上松松的挽着一个髻,是易安词人吗?好一句“绿肥红瘦”!曾经与夫君恩恩爱爱,然而多雨的南宋时节,打断了美梦,夫君既死,自己一人颠沛流离,尝遍了人间的辛酸,如柳细眉相拧相交,不仅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之感,她巧集《金石录》,泪洒《漱玉词》,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苦后,她重新认识自我,“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哦,我懂,我懂你的愁苦,我倾听,我倾听……
有一个影像出现在我的面前,“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衣袍随风摇摆,是李后主吗?梦醒时,繁花散落了一夜的凄凉。那遍地的花瓣是他昨夜的故事,也是昨天故事里的他。无奈,只有借景消愁,站在小楼上,有的.只是回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空倚在那儿,感到无尽的凄凉,如同那“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觉一般,一个字“愁”。我要来倾听你的忧愁!
在不经意的回眸间,让我认识了岳飞、易安、李煜,是历史让我了解了他们,欣赏了他们,也才能有今天去对他们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历史的声音吧!
纸的历史作文篇5
撑一支长篙漫溯在历史文化的长河,溯游从之,道阻且长,宛在文化的源头,源远流长,千古神话,想象离奇,盘古开天劈地,女娲炼石补天,共工触不周山,自然的伟大,人们为它而感到惊喜。随着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文化长河继续流动着,《诗经》风、雅、颂,带来各地风俗习惯,一幕幕呈现战争、日常生活的风景画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事事休,然而爱情的追求是永恒的。听,有人在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求之/……”这是千古形成的共识,不管时空飞转,爱的.渴望总相通,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情相似,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着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溯游从之,道阻且跻,宛在文化的一个小洲上,春秋时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诸子百家,争鸣斗艳,说理叙事散文,论辩铺张横肆,意象恢弘博大,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站在船上,我们看到了孔子和弟子大谈《论语》,〈〈孟子〉〉在推行仁政,《墨子》倡导兼爱非攻,《庄子》和惠子争辩不休。面对福祸,〈〈老子〉〉泰然处之,“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时屈原《涉江》而来,唱着〈〈离骚〉〉,发出〈〈天问〉〉的怒吼,最后投进了汩罗江。我们也听到了〈〈乐府〉〉中民歌的演唱,〈〈古诗十九首〉〉中游子思家情结述说和少妇的哀怨绵绵“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溯游从之,道阻且右,宛在文化浪头上,唐诗宋词,元曲羌笛,明清小说,兴盛发展。无论是李白的豪迈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商隐的隐忧悱恻,“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王维的幽雅安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是辛弃疾“沙场秋点兵”的英雄气概,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清郁凄婉,秦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新巧软媚……都是让人回味无穷。元曲悠扬,浅唱低吟,发人深思,独自暗香,“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四大名著,名留青史,闲来纸上谈兵看〈〈三国演义〉〉,弄枪动武学〈〈水浒传〉〉,周游列国访〈〈西游记〉〉,白日做梦赏〈〈红楼梦〉〉,不亦乐乎?
溯游从之,文化长河前进着,一声巨响打破了文言时代,新诗白话文升起来了。经过臧克家〈〈三代〉〉的艰苦探索,包含了多少人民的辛酸与痛苦。徐自摩轻轻地告别,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份潇洒自由,使人羡慕不已。艾青〈〈手推车〉〉前进,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情,眼里常含泪水。戴望舒当一个〈〈寻梦者〉〉在〈〈雨巷〉〉中彷徨的漫步着思想人生。海子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童话诗人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食指问你〈〈相信未来〉〉吗?北岛深刻的〈〈回答〉〉说:“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浪漫主义诗,现实主义诗,在受西方思想的感染和中国古典诗的熏陶,出现各种流派,文化的长河,长流不息,显示中国人的风韵。
漫溯着,漫溯着,满载一船星辉回家!
生活需要有诗意,听风且吟,聆听飞跃的性灵,这才是人生!
纸的历史作文篇6
在历史长河中,人性改变了多少呢?从理论上讲,是一定会有所变化的,自然选择就已经假定了它既会作用于生理变化,也会作用于心理变化。然而,从已知的人类历史来说,人类的行为却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
在不同的阶级之间,也不会有人性的不同:穷人和富人都有同样的冲动,只不过穷人没有什么机会,而且技能太差,没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本能冲动而已。历史也清楚地表明了一件事,获胜的反叛都会采用他们过去习惯于谴责的方法。
人的演化一直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生物性的,也就是说,人的进化程度不是经由物种遗传变异,而主要是因为经济、政治、智力和伦理道德的革新,通过模仿、习俗和的力量,个别地或者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智力是历史中一种重要力量,但是也可以是分裂和破坏的力量。每100种新的思路,其中至少有99种可能连它们试图替代的那些旧传统都不如,因为这些习俗是无数代人在许多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那些抗拒改变的保守派,与提出改变的激进派具有同等的价值——甚至可能更有价值。新的观念应该被听取,因为少数新观念可能有用。但新观念必须通过异议、反对以及轻蔑的研磨。经过这样的对抗,才能产生充满张力的创造性力量,才能带来富有活力的发展,才能产生整体隐而不彰的基本统一与运动。
纸的历史作文篇7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在心头”,李煜可是一位多才的皇帝,可偏偏做了回“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虽然李煜是一个亡国皇帝,但也不失一番赞赏!他爱词,更爱作词,但这却要了他的性命。这位南唐后主在被俘期间,曾做过一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虽然传唱了千古,流芳百世,可却让这位君主折送了性命——被宋太宗赐酒毒死了,真是可怜了这位君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这位君主的愁绪频频出现在我的眼中:只见他独自站在池边,身子倚着栏杆,看惯了那秋风萧索,晚来风急,心中是何等的忧愁?那即将到来的亡国之痛正一步一步销蚀他的心。这位才人和必要当上这君主呢?到头来,仍不过是一位“薄命郎”!直叫人伤悲啦!
“古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可见这位才子又在追忆往事了,可梦中越是欢乐,醒来则越是痛苦。可又有什么法子?他生来就没得选择,只能登上那皇位,可他又有什么能力去挽回那个沦落的家国?他何曾不是悲痛伤心!他只有多那么几番诗意,将这发泄出来!
“笛在明月楼”,这位亡国君王已处在了死亡前线,他战俘在作的词带着他那哀思的心情,于情于景。理所当然。估计他的泪水已滴在花上,而他的心永远含在那笛声之中!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一生可谓坎坷,刚登上皇位几年便被俘去,虽然封了个侯,实则是被囚禁了。可又因为那首词的缘故,被那宋太宗赐酒毒死了,真乃“天公不作美”啊!难怪他的词中皆是“吴山点点愁”呀!
可怜了那个“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为什么这位后主如此的用情呢?还不是惹得后人“双袖龙钟”吗?
李后主他虽是一个千古难得的奇才,但他最大的遗憾便是做了皇帝。啊,伤心事总锁在眉头,伤心事总锁在笔中!
若真是“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未曾不好,但却可怜了这位后主!
纸的历史作文最新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