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断写作文,我们能够逐渐掌握如何有效地组织语言,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思维逻辑性,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谈孔子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谈孔子的作文篇1
敬爱的孔老圣人:
每天都听到人们在谈论您,以至于我对您的故事了如指掌。让我感到非常可惜,一个政治英才,成了一辈子流离失所的流浪汉。一辈子都没有找到一位能赏识您的君主,这也不怪那些君主,全怪您。您想想,那些人出生入死、奋力拼搏,才打下一片天下,怎么可能放下荣誉和富贵,立地成佛呢?就怪您太天真了老把事情想的那么简单。
在我们这个高科技的时代当中,几乎没有与您性格相同的人了,因为您的性格只会让人一生碌碌无为,浪费人生的价值。您想想,在我国历史中,哪一个人不是用实力说话?哪一个人不是靠实力来换取荣华富贵的生活的?所以您光去说而不去做,是不可能成功的。以我说,您一应该去找个人,塞给他几锭金子,谋个一官半职,在做个贪1官,笔下轻轻一划。哼哼,我是贪1官我怕谁!再享受一下快乐的生活,何乐不为呢?但也不能太恶。可是您现在呢?因为太善,导致您一辈子背井离乡,处处受人欺负。
您也许会认为这是一种世俗的观念,也许会认为这是凡夫俗子所喜欢做的事,所以您不屑由去做。但是,世界上有许多凡夫俗子的生活都比您要好很多,我认为,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叫幸福。而您却错过了这样的生活。
您向来都是以“仁”为主要思想的,可人们遇到困难时,您只能袖手旁观,因为您没有钱也没有力,任何一个帮助别人的条件都没有,您怎么帮助他?您一生中又帮助过几个人?还不是那些有钱的富商们捐出来的钱,在我看来,你只是一个让富商捐钱给穷人的一个“推销员”而已。
希望您能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祝您在地下万事如意。
谈孔子的作文篇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一书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中起着相当大的一个作用,作为治国之本的"论语"被世人所推崇,而它的作者——孔夫子,在数千年之后的现在依然是万人敬仰的至圣伟人,因为他的经典儒家思想陶冶了整个中国的核心。简而言之,中国的文化极大地受到了孔圣人的影响。
我最敬重他的人品,比如说:好学——由于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二十岁被人称为"博学好礼",别人把他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他却不认为,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从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学无止境"的精神,使我深受启发。在道德教育思想方面,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包括"克己"、"爱人"两方面,而以"礼"为准则。他是中国古代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孔夫子用仁义礼智信的犁铧躬耕了民族的荒蛮意识,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近《论语》,走进中国灿烂的春秋。
谈孔子的作文篇3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任凭你叱咤风云,终究逃不掉历史的烟尘湮灭。可有一个人物,却完全不一样,不仅没被历史的长河淹没,反而越来越深的影响着后人,他就是我们的儒学大家——孔子。
孔子,生长于乱世,为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处处碰壁,可他永不言弃,让自己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
今天,我们重读历史,孔子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更是永不磨灭。
今天,我们不仅随处可见孔子的雕像,更是连初中乃至小学的小朋友都拿着孔子的书籍津津有味的品读着,何等欣慰。我的学生周明、吴铖钰在得知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现代语文》杂志社举办这次以孔子为内容的作文大赛时,何等高兴,急切地要把他们对孔子的感受写到纸上。冲着这股劲,我事先安排他俩先仔细阅读有关孔子的著作,充分了解孔子的经历生平,认识孔子的相关思想,然后再慢慢行文。两位小作者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大作”——《走近孔子》。文章虽然浅显幼稚,可也无需我做改动,全是他们的真实之感。文章虽不足以达到较高的参赛水准,可全凭他对国学的这份热情,我们何尝不给予他们展示的平台呢?带着这种情感,我给两位学生投了稿。或许,这就是我的初衷吧。
走近国学,走近孔子。我们不仅要把它作为一个口号,更要向两位同学一样,付诸实践,把自己的体会活跃于纸上。
走近国学,走近孔子,更是我们每个华人的义务与责任。
谈孔子的作文篇4
孔兄:
久仰您孔子之名,今日我有幸与您交流真是甚幸。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
孔兄,我想,您应该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虽然您已经逝世,可是,您的高尚的精神,却永驻在我们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使我们更加团结和谐,来创造这个绚丽多彩的社会。
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好老师。您不仅教导学生如何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您教给了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使他们受益终身,所以,您的学生才能够成才,才能够出人头地。我曾经无数次想过,如果我也是您的学生那该有多好啊!真的,我打心眼儿里佩服您,您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古代私塾的创立者,只要一提起中华文化,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您。您对中华文化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啊!怎么能不令人钦佩呢?
在我们这一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正所谓落后了就要挨打,所以,我们都一直努力地学习,来共创这个美好的祖国,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才能为自己的未来铺上红地毯。而我读书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成绩也一塌糊涂,看着同学个个都节节高升,而我却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论语》,走进我的生活,孔兄您的谆谆教导使我如沐春风,我一直记得您的教诲,您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知识是无止境的道理;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让我自觉的整理好思绪,一头扎进书海;当我成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当头棒喝,让我自觉制定了好的学习方法;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懂得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些教诲,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污浊;您常食不果腹而不燥,因为您有精神食粮;您的庄稼草盛豆苗稀而您却不烦,因为您的志向没有违背您的初衷……
您周游列国,从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和启示。一次,您带着弟子们去泗水河边游玩,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您的心情似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子路问您在看什么,您说是在看水,子贡明白您遇水必观,定有其理。您意味深长的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您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足见您面对生活是多么仔细、严谨。从中我也明白了许多现实真理是在大自然中的,唯有细心才会发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现在我也渐渐变得细心,细心后发现原来从花花草草和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中可以发现许多乐趣的。我也努力着让自己成为一位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的真君子。现在有句众所周知的广告语: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
其实,孔兄,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兄,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兄,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原则,则此生无憾矣!
就此搁笔,打扰了!
谈孔子的作文篇5
孔子会作曲,会演奏,会欣赏,还很重视音乐教育。
孔子是作曲家。他周游列国,在返回鲁国的途中,看见山谷里长着一株香兰,就喟然叹息说:“兰草应当是草中之王,可现在它和别的草长在一起了。”于是下了车,拿出琴,弹奏了一段乐曲,哀伤自己生不逢时,没有得到任何一个诸侯任用。这首曲子叫作《幽兰操》。鲁哀公时,有人捕获了一只麟,但是使它受了伤。孔子认为这种昭示祥瑞的动物出现了,却受到伤害,感到很忧心,于是创作了古琴曲《获麟操》。
孔子又是演奏家。有一次,孔子向鲁国的琴师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一再催促他练习新曲,可是孔子却不急,而是反復熟悉曲谱,理解乐曲的变化,领会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一步一步,直至最后似乎看到了这首乐曲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眼光远大、称王于四方的.“文王”。这时,师襄子才告诉他:“我的老师曾说过这首乐曲正是《文王操》啊!”
孔子对音乐的领会确实很深。他在齐国听到了神往已久的《韶》乐,不禁为之倾倒。《论语·述而第七》说他竟“三月不知肉味”。据说《诗经》三百多首歌曲,孔子大多都能演奏歌唱呢。
孔子把“乐”作为他教学的必修课,是他教育学生知礼、修身、立业的必要途径。
谈孔子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