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心得体会之前都是要进行写作思路的整理的,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写的心得体会是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的,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拜年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拜年心得体会篇1
站在农历甲午年的未端,似乎闻到了汽油的味道,那种属于长途客车的气味,车上载着漂泊异乡回家的人。又一年的春节将至,归家的脚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而我却少了年少盼归的激情,多了一份沉稳。只是生活依然忙碌,采购些小零食,清洗一些床单,整理永远都是杂乱的小宿舍。过年了,似乎一切都要新的,干净的。借用红叶姐姐的一句话,我很穷,但必须要收拾的干干净净,整一个舒适的窝。家,不论豪华还是瓦房,只要干净,整齐,才是温馨的家园。
当我风雨归来,铅华洗尽。不管年岁增长到了生命的那个空格,依然是母亲心头牵挂的孩子,疼爱我的亲人的小辈,姐妹的挂念。是地,不管外面多少风雨漂零,不管遭遇怎么样的挫折失意。家是永远温馨的港湾,亲人是永不计得失,利益帮助你,爱护你的人。我是不幸的,年少失去父亲,我又是幸福的,有那么多关爱我的亲友,姐妹吵闹却不失和暖,有一群孝顺父母的妹妹,亦是我的骄傲。
这些年,每至岁末,总会想起过世的亲人。欠他们许多许多恩情没有偿还,愧疚于心。日前和妹妹们闲聊,爷爷走时正好九十高寿,生是那天去是那天,不禁暗然惆怅,人的一生,一切皆有命定。唯有看开,看淡,且快乐地活着,才不负此生的际遇,不负父母给予的`生命。是地,不管经历什么困境,面对怎么的荣辱挫折,心怀美好,温暖前行。
爷爷他们走的时候我们还住在破旧的老屋,小小的瓦房承载着年幼的风雨,纯真,快乐。每年回家,不顾母亲的阻止,总要随她喂养家禽时回老屋看看,老屋的客厅早已倒踏,所幸因七哥保留了爷爷和奶奶的两个房间,如今堆满了柴木。原来客厅的空地种上了李花,南瓜,甘蔗,随着时光的流转,人心,世事都在变,只愿人之初,性本善永不会变。
世事浮沉,终有它的定数。我多少有点信佛,信缘的。一切皆因爷爷的原因吧,从小耳闻眼睹。是于,凡事都不太强求,得失随缘,且愿能多种一些善缘,广结良师益友,填补自己空缺的文化知识,为人处世的修养。只是感情一事偏执了,佛说的,万般皆是缘,这种执着也是缘吗?愿时间能给我答案。亦愿命运不会负我太多,一人,一舍,一书,一花,清歌一曲,亲友安康,平安简单度日就好。
初春,阳光温暖,似乎还没好好感受冬日的寒冷,便走到了温情的二月,听说家乡已经桃红李白了。不知道归家时李花是否还在绽放吗?听说已经长出一些新绿了,只愿归家时还能嗅到一缕清香。如若错过,唯有期待明年李花盛开,归家之行一路的山路崎岖,一路的风景旑,已足让我忘记归途的辛苦。生活亦因有所期待,充满了快乐,内心是丰盈而满足的。
二月,趁阳光温热,趁桃红李白,取一杯阳春白雪,摘一朵桃花,几朵李花,拾捡旧年的干枝,煮一杯花茶。慢慢的品味,洗去心上尘埃,拂去过往风尘,打包种种不如意,且让它和着岁月成为历史。怀着美好的愿望,盈一袖花香,静心欣赏回家的风景,静享团圆之乐。
拜年心得体会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不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但镇旁乡村的春节才令人回味无穷。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巧的对联,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像一个笑眯眯的脸蛋,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息。听奶奶说:贴对联是当地的一门手艺,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就得在对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间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对联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笔风:有稚嫩的、潦草的、坚韧的……应有尽有。虽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着一种浓厚的风情。走进厅堂,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清脆的藕片铺在“宝莲灯”上,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鲜亮的油炸食品摆成奇形怪状的形状等等。丰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庆分布则越来越广泛,是来年的好兆头。但是食品的诱惑并不能使我馋涎欲滴,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飘香。在家乡,贴完春联后,拜年的客人接连不断,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
快到中午时,我和表兄弟们赶紧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爷爷奶奶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我们躲在远处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发出可怕的声音,胆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一溜烟跑回家。堂屋里弥漫着烟雾,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是我们几个小馋猫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贪婪地吮吸着润滑而又带有韧性的蚕豆粉丝。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似乎掩盖了难闻的烟味。
烟雾散尽后,我们一窝蜂冲出去,手捧一堆鞭炮,悄悄地来到水边,用火点燃鞭炮扔入水中,随后水花四溅,一股泉水直冲上天,几条鱼儿一跃而出,翻了个跟头,一会儿,水面上又恢复了平静,我们早已不见了踪影。有时候用烟屁股点燃鞭炮,还没来得及见检查是否点燃,就一闪而去,可水面上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当我们欢呼而来探个究竟时,突然,一个大浪头翻滚而来,鲤鱼打挺的景象又重现。接着,一阵又一阵的惊叫声回响在周围,打破了山峦的寂静。这就是孩子们唱晚而又惊险的游戏。晚上,亲人团聚在一起放烟花,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雨点散开来,蕴含着一股轻松而又欢快的心情。
家乡的春节令我回味无穷,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美好。
拜年心得体会篇3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和爷爷、叔叔、爸爸去拜年。我们来到了四爷爷家。四爷爷家的院子很大,长满了花草。现在,这些花草在星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艳丽,是星光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大衣。
我们进了屋。这个屋的陈设极其简单,一把小转椅,一幅壁画,一只沙发。“快,快叫四爷爷好。”爸爸催促道。“嗯。四爷爷好。”我说道。其实,我只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压岁钱。“好。快坐坐吧!”我懊丧地叹了一口气,无精打采地坐在了转椅上。四爷爷偏偏不会意,真倒霉!不过,我的希望倒是满充足的。因为我们起码要走二十家。
出了四爷爷家,我又重新振作起来,原因嘛,不言而喻。一开始我还勉强能忍受,但后来就越来越不是滋味了。不得压岁钱先不说,总是这样说_x过年好,根本没有多大意义。我早已是口干舌燥,不耐烦了。“爸爸,现在能回家了吧?”我焦急地问。爸爸笑着摇了摇头,继续朝前走。这样拜年有什么意义?这样大人虽然高兴,但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我第一次觉得大人有点自私,甚至有些讨厌。
拜年,是一个心胸狭窄的懒汉,使人们总说过年好,过年好,没有一点创新。他带来的俗气,使人无精打采。我长大后一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超凡脱俗,开辟新的道路!
拜年心得体会篇4
爆竹声中我们欢天喜地地迎来了龙年春节。跟着大人们各处拜年就成了这个春节的传统节目,到处吃吃喝喝拿红包,不亦乐乎。但是,到舅公舅婆家的那次拜年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因为表姨妈从上海来到南京看望她的父母,我们一家人决定到舅公家聚一聚。那天不巧,天空下着细雨,我们大包小包地拎着礼物,开车很快就来到了舅公家。
门开了,走出来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蔼可亲地看着我们。大家寒暄着恭贺新年,我还从舅公手里接过了压岁钱。走进房间,只见窗明几净、整整齐齐,一看就知道,房间的主人是个一丝不苟的人。客厅的墙壁上贴着各式各样的福字,墙上挂着各个时期的孩子们的相片,屋子里暖融融的,充满了温馨祥和的气氛。
听妈妈说舅公舅婆原来是安徽和县重点高中的特级教师,在县城里名气响当当,不过现在都已年过七旬,体弱多病了。大人们很快就聊开了,欢笑声此起彼伏。细心的舅公,拉着我的手,慈祥地问:“冷不冷啊?饿了吗?”我摇了_,觉得面前的这个老师兼长辈非常的亲切。然后,他神秘地领我走进了书房,从书架上拿出一本邮册给我看。哇!全是邮票。
我惊呆了:“这些全是你的收藏?”
“是啊!”他微笑的眼角流露出得意的神情。
“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收藏呢?”我好奇地问。
“哦,我是把别人寄给我的信封上的邮票一一剪下来的。”他用手一边比划,一边耐心地跟我说明。又指着书架上面厚厚的一大叠邮册,脸上是满心自豪的表情。
我简单地算了算,怎么着也有上万张吧,“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信呢?”我不解地问。
“我和舅婆教书四十多年了,学生们不管到哪里都愿意给我们报个信儿。我们希望还可以给所有的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他的学生们的思念,他的笑容是那么的令人尊敬。
那些邮票来自世界各地,跨越了各个时代,每一枚都是师生情谊的象征啊,我无限感慨地说:“真是桃李满天下啊!”
他还给我参观了他的剪报,可谓五花八门,有虫鸟集,有兰花集,高考作文集,徐悲鸿的马,全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整整齐齐地分门别类地贴好,满满地立在书架上,成了一整套自制的百科全书啊!我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知不觉间到了晚餐的时间,表姨妈执意要请我们在外面吃饭,说:“二老几乎不在外面吃饭。”我这个经常下馆子的00后,很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啊?”表姨妈说:“在外面吃太贵了,他们不舍得乱花一分钱,还用退休金资助了5个山里贫苦的孩子上学呢!”突然间,我心潮澎湃,我把舅公给我的压岁钱掏了出来,说:“舅公,您替我把这个给山里的孩子们吧!您今天给我的所有感动就是最好的礼物了!”舅公无限慈爱地抚摸我的头,说:“我一定带到!我相信你一定会是个好孩子!”
离开舅公家,我好像被神奇地充满了电,这样的拜年让我感到自己真的长大了一岁。我从老人们简朴而高尚的生活中感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激励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不懈地努力学习。
拜年心得体会篇5
今年,我回爷爷奶奶家过年。到了山东老家,我看见车两旁的人们摩肩擦踵,甚是热闹。我们还开玩笑说:“看,家乡人民真热情欢迎我们回来啊!”
除夕晚上,在我们共进年夜饭时,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四起,我的手机也不例外。打开一看,哇!微信、qq、短信里都是同学们在说“过年好!”这时,爷爷说:“辰辰,快来,大哥来视频了!”视频里,在国外工作的哥哥在逐一向我们问候新年。我把我们的菜肴一一吃给哥哥看,号称代哥哥多吃点。大伯举着酒杯告诉哥哥,他快递回家的红酒味道不错。而爷爷说等下让哥哥视频完查收微信发给他的压岁钱。妈妈说视频让我们感觉在一起,团圆了……
吃过饭,爷爷奶奶一起戴上了红色围巾,拿出了很多红包,端坐在沙发上,爸爸妈妈在他们前面铺了一个垫子。伯父伯母一起站在垫子前,对着爷爷奶奶拱手说“爸爸妈妈,过年好!”随即,伯父伯母跪在垫子上,给爷爷奶奶深深的磕了一个头。这时,我看到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特别甜,奶奶的眼角都隐隐闪着泪花。这时,爷爷轻轻打了奶奶下,奶奶笑着把红包递到伯父伯母手上。紧接着,爸爸妈妈,我和哥哥姐姐也依次都给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和爸爸妈妈磕头拜了年。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深深地笑容,这是获得新年祝福的快乐,这是亲人相聚的幸福!
初一早上,爷爷家来了好多客人,有比我年长的长辈,有还抱在手上的小宝宝,还有不少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应该是来自不同的家庭,但都不约而同的穿着红色的衣服,他们都是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的,带来了过年的喜庆。
这次拜年,我看到了过年走亲访友的习俗,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同时,我也看到了拜年的变化:通话、微信、qq、短信祝福,还有视频聊天的祝福形式。虽然,拜年的方式会有变化,但永远不变的是那份情义,长辈对晚辈的喜爱,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还有朋友间的情谊,长大一岁的祝福。
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我们的祖国一岁岁长大,一年年“强壮”。我们应该给我们的祖国母亲拜年,让这条巨龙继续快速腾飞!
拜年心得体会篇6
今天我在试卷上看了这样一幅漫画:妈妈带着儿子去给爷爷拜年,小孩跪在地上说着爷爷过年好,可是小孩却是冲着桌子上红包的方向,爷爷在旁边有点着急的说:“臭小子,爷爷在这呢!“妈妈在一旁好像也有点尴尬,似乎又很生气。
晃眼一看时,我还觉得这幅漫画很搞笑。小孩太滑稽了,两眼直勾勾的盯着红包叫“爷爷过年好”。我读了这幅漫画之后深受震动,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看上去只有四五岁,就已经“只认钱不认人”了,那长大了以后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呢?一身的铜臭味,只会让人感觉厌烦。他的妈妈,估计也是一个这样的人,要不,怎么教育出这样的一个孩子呢?一定是他的妈妈在之前就已经对他进行了全面的灌输、熏陶才会这样的,如果不是那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怎么会认钱呢?中国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社会,每年过年给长辈一个由衷的祝福早已变了它的本意,变成了赚钱的好方法。中国的教育太差劲了,太腐败了!不过想想,我们不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之间互相攀比谁的压岁钱最多,你五百我一千的。可是,这些钱不也是长辈们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吗?长辈们是因为疼我们,爱我们才给我们钱的,我们这样攀比,只会让他们伤心失望啊。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听后虽然觉得好笑,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更夸张的还能这样说“有钱能使磨推鬼”,钱确实很有用,能买到许多东西,买好吃的,买穿的,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有些人借着自己有钱,就花钱买官,然后贪污公款。有些人仗着家里富有,花钱进重点中学,进重点班。有的人当官后就给那些官更大的送礼,以求得升迁。可钱也有许多东西买不到,比如爱情,友情,亲情等等一些用心才换的来的东西。人生在世,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有钱也不是万能的。
看了这幅漫画我发现这反映了社会上的一种现象:小朋友爱财的风气。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家长们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几百元的压岁钱,但我还是奉劝你们:如果你们认识到给孩子过多的钱的危害,就应该压缩压缩孩子的钱,使其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更要让他们知道大人们的钱不是那么容易挣来的,要节约用钱。大人们更要让孩子们知道勤俭节约的好处,说明节俭的重要性。小朋友们小时候不要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把钱用在点子上不要太铺张浪费。勤俭节约对家庭对个人对国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大人不要给小朋友的钱过于太多,要控制他们。
钱本身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利用它们的人类,人类邪恶的思想已经玷污了金钱,他们不配拥有钱。富人胡吃还喝,穷人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公啊。只怪人人都太自私了,如果富人把积蓄拿出来给穷人,大家手拉手,这个社会也不就美好而和谐了吗?
我们不要把钱看的这么重,钱财是身外之物,生前攒的在多,死后也什么都没了。何必这么斤斤计较呢?
拜年心得体会篇7
春节到了,给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浓浓的年味儿和喜庆,还有那亿万背井离乡游子的归程,“一票难求”道出了急切回家与亲人团聚人们的心酸与无奈,小小的一张火车票,牵动着回家游子的心,有买到火车票的喜悦就有无票回家的失落,数以亿计的人口集中流动在世界上都算是一个奇迹,春节,是回家的感觉、是亲人团聚的浓浓暖意、是辛苦一年的游子在赶回家后的一句“妈,我回来了”那一刻的深情喜悦。回家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同于世界的特有文化心理,根深蒂固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海内外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
虽也历经春运回家的焦急与拥挤,但也总算能顺利的在春节之前赶回家,抛下一身的疲惫,融入到至亲团聚的温暖。年年所期盼的一如既往,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春节的喜庆,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贴春联。春节了,仿佛在不经意间长了一岁,又多了一份成长带来的责任,年少时天真幻想,总盼着春节,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早日成熟。回头望去,却总是感慨时光飞逝,父母在不知不觉已衰老两鬓斑白,儿时春节那童真的心境渐渐远去,留下的是永不会忘记的美好回忆。如今开始面对生活的压力和责任,春节,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境去清空过去,迎接未来。昔日的时光不管是否虚度,不管您是懊恼还是喜悦,是收获还是失败,一切都需要重来!春节,是一双无形的手,把人生的书卷一页翻去,新的一页摆在您的面前,等待您记录下新的人生履历。
坦然的面对生活,无论未来艰辛与否,用心写下自己人生新的笔记,当生活被繁忙和焦虑填满,就无暇去欣赏人生的风景。唯有学会遗忘清空、淡定欣赏,才有足够的生命空间接纳新事物,历尽人生艰难,才能真正领略生命的奥妙,基于此,生命才更富于色彩。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礼物,是我们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时间驿站。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了,游子的春节是短暂而珍贵的,新年数天的温馨与欢乐,吃着母亲赶早包好的饺子,我又将离开故乡,踏上新的征程。
拜年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鲜花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