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挑战,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和分析可以指导我们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好文笔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污染环境的调查报告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

污染环境的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好的调查报告,更加明确调查报告的几部分,并找出别人文章中值得学习的地方,改进自己的文章。
2、评价同学作文的时候,注意也要做到整体把握,不能只看一些字、词、句子。
二、教学重点
在评改中更加明确地记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三、学习难点
如何看到别人作品中的长处,从而弥补自己的短处。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老师总评
导言:上星期我们写了一篇调查报告,应该说总体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先说说优点,同学们的立意形式多样,有调查校园环境的,也有调查学校周边环境的,有调查本班近视情况的,也有调查班级的桌椅损坏呀,窗帘损坏呀的情况,还有的同学调查学校草坪的小草的情况的,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的,总之,大多数同学都是调查的和学校有关的一些情况,但是着眼点又不一样,非常好,说明大家平时的时候就很留意你所调查的情况,所以才能有不一样的立意。当然也有个别同学着眼比较大的,比如曹文昱调查的是北京雾霾的情况,能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这一点老师很佩服,而且写得也不错,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的作文能成为范文,老师这次选的是杨子扬和席慧楠同学的文章。
这次作文的缺点,老师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有的同学虽然也是按课文的五部分来写的,可是里面内容混淆的厉害,分析和结论分不清, 甚至调查的结论也分不清,再一个就是有些同学的调查,分析都写得太简略,没有多少具体的内容,交待不够明确,还有的同学在最后建议的部分,给也的建议不够合理。
(二)榜上有名
1、在这次作文习作中,有一批学生的作文是完成比较好的。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两篇,和大家一起来共赏。
2、读优秀范文,并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你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复习作文要求,请同学回忆作文要求,并强调评价重点。
(二)请你修改
1、小练笔。 评改作文分组进行,以优带差。
2、比一比,哪一组修改的更好?注意不能对文章的改动太多。选几个小组读他们改过的作文,评一评。
(三)学生互评
依标准学生互评并写上评语。教师依次指导,尤其对于调查报告的格式方面,要注意是否完整。
(四)教师总结
总之呢,我们这次作文还是比较成功的,比起大家初写的调查报告来说有很大进步,老师相信,很多同学再上完十一课后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再加上自己的认真的修改,作文才能有更有的面貌!老师希望大家以后发扬这种修改的精神,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污染环境的调查报告范文篇2
调查时间:3月17日
调查地点:小区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
调查人:陈欣然
镜头一:水
最近,我经常在我们小区周围观察,发现小区有一个人工大池塘。以前池水清澈见底,小鱼们在水里开心地游泳,小蝌蚪们在水里尽情地玩耍......但现在人们吃的用的垃圾等都扔在水面上,弄得水面乌黑乌黑的,脏极了!人们原来来到这里恨不得多吸几口这里的空气,可现在人们一经过这里就赶紧跑,因为真是太臭了。
镜头二:地面
我走到小区里,有小草、小花多的地方,都会觉得非常臭。原来是宠物狗和猫都会随地大小便。走着走着就能看见许许多多的垃圾在地面上。原来有的人把喝完的饮料、牛奶瓶子扔在路边,有的'把面包等扔在地上,还有的人把烟扔在地上,看得让人很烦。
镜头三:空气
从家门走出去时,人们总是要捂着鼻子和嘴巴跑出去,原来是一些小孩子在草丛里小便,还有叔叔或爷爷抽的烟的味道,有时还有人在烧垃圾,尤其在早晨时最浓烈。总是使人感觉到恶心,想吐。但外面街道还是有新鲜的空气,因为外面有许多大树。
我觉得这种现象真让人痛心。大家应该不要再随地乱扔垃圾了,不要再把废水排进水池污染水源。在外面给小狗和小猫建造一些大小便的小池子,或者自己带着垃圾袋随时清理小宠物的便便。生活中,要自觉把垃圾分类。我想,虽然我们的小区有不足的地方,但如果大家都能自觉起来,从现在行动起来,保护小区环境,会越来越让人舒适的!
污染环境的调查报告范文篇3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20xx年我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而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41.7%。
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了20xx年的41.7%,11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城市对我国gdp的贡献为65.5%。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并非广为人知的事实是:世界十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当中有一半已落入了中国的版图之内,更加触目惊心的事实是:1/3的中国地区降过酸雨、七大中国河流中有一半污染严重、1/4的中国居民没有清洁的饮水源、1/3的城市人不得不呼吸着污浊的空气、经过环保处理的城市垃圾只占不到20%的少数。环境污染也提高了生产成本,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到15%,而人民的健康代价更是无法估算。单只在北京,70%至80%的癌症病因与环境有关,尤其是肺癌,已经成为居民的第一大死因。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关题: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进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xx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xx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xx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至少要减少60%,到20xx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以规范大众的资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续治理,才能奏效。总之,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我们必须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也应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保证现在的经济发展,又保证后代享受资源的权利,让我们世代都生活在没有污染的天空下吧。
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污染环境的调查报告范文篇4
设区市“城考”取得实质进展
【空气质量】20xx年,全省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10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93,比上年下降10.23%。秦皇岛、廊坊、承德、沧州、衡水、邢台、保定、张家口等8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增加3个。石家庄、唐山、邯郸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
【水环境】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平均为82.58%,比20xx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8个城市超过了平均水平,其中秦皇岛、沧州、石家庄、唐山、衡水、邯郸、承德7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7.03%,比20xx年上升2.68个百分点,其中秦皇岛、邢台、邯郸、张家口等4市增幅较大,分别比上年提高14.26、9.55、9.3和8.39个百分点。
【医疗废物】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建成符合《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其中唐山、廊坊、邯郸3市经环保验收后稳定运行一年以上,张家口市20xx年12月通过环保验收,承德市未通过环保验收),比上年增加两个市,其余6个设区城市尚未建成,除衡水外其他5市采用的是“非典”期间建设的焚烧处理设施进行处置。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承德、张家口、衡水等3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均在10%以上。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值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除邢台、衡水外,其余9个设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在85%以上,唐山、张家口等两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幅较大。
【绿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89%,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廊坊、秦皇岛、唐山、邯郸、承德、石家庄、邢台等7个城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比上年增加了两个城市。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11个设区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平均为80.71%,比上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廊坊、邢台、唐山等3个城市的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超过了85%。
县级“城考”指标有较大进步
20xx年,22个县级城市中13个城市上报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9个上报了手动监测数据,安国、高碑店两市20xx年新建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投入运行。依据监测结果,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状况良好,平均达标率为90.91%。除涿州、三河两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0外,其余各市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9.67%,比20xx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有18个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得到了全部处置,处置利用率达到了100%。
医疗废物处置方面,迁安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任丘、河间、霸州、三河等9个县级城市均通过合法途径将全部医疗废物送往所在的'设区城市进行集中处置。
22个县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72.84%,比20xx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其中15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了80%,比20xx年增加3个城市;遵化、安国、高碑店、泊头、黄骅、霸州等6个县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定州、河间两市未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22个县级城市中,迁安市、辛集市、遵化市、武安市、霸州市、冀州市等6家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成并通过验收,藁城市、鹿泉市、沙河市、深州市等4家已建成,晋州市、泊头市等两家正在建设。
22个县级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值达到41.14%,比20xx年提高了4.76个百分点,其中南宫、霸州、高碑店、遵化、新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20xx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河间、新乐、任丘等3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足35%。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二级标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升级改造才能确保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厂建设亟待加强,近一半县级城市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11个设区城市中目前只有廊坊、唐山、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按有关规划建成了医废集中处置中心。
县级城市环境监测能力薄弱。一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率较低。目前,仍有新乐市、南宫市、定州市、泊头市、黄骅市、河间市、深州市等7个县级城市采取手动监测空气质量,个别已建成自动监测站的城市存在着缺项的情况;二是基本不具备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监控项目的监测能力,大部分均是委托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测;三是部分城市不能实现对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全部监控项目的监测。
一些城市对“城考”重视程度不够。在“城考”各项指标填报上,存在错填、漏填等情况;在材料准备上,相关的说明、证明材料提供不全;存在软件上报的数据与文字版数据不一致等情况。
污染环境的调查报告范文篇5
大家是否觉察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日益被严重破坏?乱砍树木,污染水源与空气,破坏生态环境等等。无数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拱中”公民的责任。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珠海是我们的“家”,应该把她建设得更美好。但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组织同学利用双休日到街道、市场、广场捡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今天的我们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保护和改善周围的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保的有心人,注意节约资源,回收废品,多参加环保活动,多植树,多种花,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环保小卫士吧!
污染环境的调查报告范文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酸雨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这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xx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基本上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县域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建构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狠抓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使农村全然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战略道路。
工业污染已经到尽管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保持联系,当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制订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呵呵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看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就要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咸水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年代晚期全球淡水实际生产量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就业人口的增长强劲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总数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但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生活岸边,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明确了下的定义,即湿地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环境治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梅塞县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湿地是人为废水。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性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大面积,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为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轻微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实施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结成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显露出来了演化成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短促,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超越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大自然因素各种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竞赛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石油工业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通入大气,严重影响区域环境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烟稀少的城市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臭氧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圣戈当县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气候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排放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柴油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混合物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佚,使得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释放出来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硫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即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能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治理环境治理,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四处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日渐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世界性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xx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20xx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提高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进一步减少,到20xx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搭建多边私募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生产性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准许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该书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积极推动研究,为企业的替代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xx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要减少60%,到20xx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并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而的废弃被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洋垃圾废渣;中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奎宁,而时生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对于产行业龙头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电子技术环节,蔗糖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能力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涵义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城市污水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环境问题,每月全世界每年要产生已经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烟头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污染源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异常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全人类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国民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污染物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灵活运用以规范年轻一代的资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现状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这儿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所,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水分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可信。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以后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均遭破坏的最常见的常见地质灾害,其中最为以毛建草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抗战时期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追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拓展到22.5亿亩,约占国土规划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丘陵地带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屡遭亿亩坡地正遭到水土流失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水分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追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拓展到22.5亿亩,约占国土规划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丘陵地带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屡遭亿亩坡地正遭到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办法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拉低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保护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防制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续治理,才能奏效。总之,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大自然改造增强自然的能力,造就给人类社会风气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未来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我们必须承认陷入的严重危机,但是也战胜应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击败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要逐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有效保证现在的经济发展,又保证后代享受资源的权利,让我们世代都生活习惯生活在没有污染的天空下吧。
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污染环境的调查报告范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