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小调查报告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受调查群体的需求,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环保小调查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环保小调查报告6篇

环保小调查报告篇1

随着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于鼓励创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省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各地通过制定政策文件、简政放权、财政资金发力,完善服务平台建设等,激发了企业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但同时也存在金融支撑力度不足、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一、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一)实施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步骤,就是加强顶层设计,近年来,全省各地为鼓励创新、推动发展,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上,为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撑。例如,宝鸡市围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大科技资源统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铜川市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铜川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安康市印发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从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搭建、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投入渠道、创新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为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提供全面支持。

(二)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首先必须打破政策瓶颈,通过简政放权,最大限度给市场主体松绑,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例如,20xx年,咸阳市48个市级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取消76项,下放35项,精简率为36。6%。20xx年,延安市清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6项,精简率33。9%。十二五期间,汉中市行政审批事项由520项精简到221项,精简率达57。5%。20xx年,彬县34个部门单位268项行政审批事项,经精简保留30个部门单位141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47。4%。

随着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企业专利拥有量不断提升。20xx年上半年,榆林市榆阳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436个,其中新注册企业736户,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107亿元,占到全区gdp的50。7%,各类市场主体累计申报专利178个,完成授权121件;延安市20xx年共申请专利1011件,完成授权611件,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6。6%和235%,实现了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双提升咸阳市20xx年新增市场主体2。65万户,增长22。9%,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0。8%,创新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三)保护知识产权,激励企业创新

知识产权是人才创新智力成果最科学、最完整、最核心的体现,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创新者权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制度。为激励创新,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各地政府积极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检查活动。例如,20xx年,渭南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专利执法护航专项行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全面排查,1—5月共开展联合专利行政执法4次,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6件,专利侵权案件2起。20xx年,延安市共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检查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50多人次,检查商品7大类4000多件,发现专利标注不规范商品60余件,累计查处涉嫌假冒专利商品30件。

(四)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平台建设

全省各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依托产业基地、科技园区和科研院所,鼓励社会各方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以多种形式,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和创业孵化基地。例如,渭南市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商务楼宇,新建众创空间7家,共有孵化面积2。34万平方米,常驻团队193家,常驻初创企业67家,同时,建成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1家;宝鸡市建成各类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专利申报、科技人才培训、产业研发检测检验、科技金融结合等服务平台83家,其中在全省率先新建的宝鸡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现入驻服务机构40余家,已成为全市科技资源聚集区和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综合性服务场所。

(五)财政资金发力,推进创新创业

调查显示,各地政府充分发挥出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设立创新专项资金或以奖代补,投资创新型企业,分担创新风险,增强创新投资者的信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型经济加快成长。宝鸡市从20xx年开始,设立3000万元创新专项资金,着力支持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等科技创新活动。汉中市以奖代补鼓励企业加快创新研发,对获得国家级、省级新产品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对通过国家级、省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30万元。截止6月份,合阳县共发放创新创业贷款2318万元,扶持351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创新创业。

二、当前营造创新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文件缺乏系统性

宝鸡、安康等地反映,各地政府为鼓励创新、推动发展,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这些政策、文件的关注点、侧重点各有不同,缺乏系统性,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有限。例如,宝鸡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众多,具有一定的人才、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基础,但这些科技资源比较分散,没能较好地形成创新合力,同时,政府部门相互沟通协调不够,齐抓共管的合力不强,创新扶持资金零散,扶持项目重复,政策信息封闭,导致主导终端产品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成效较低。

(二)金融支撑力度不足

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资金需求量大,但由于财政资金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有限,金融机构尚未出台针对企业创新的融资优惠政策,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已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瓶颈。大多数企业科技创新都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撑,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缺乏更为严重,已严重地制约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例如,渭南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金融机构从风险与收益考虑,大都偏爱大中型企业,忽视小企业;偏爱技术成熟企业,忽视创新起步企业。

(三)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科技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专家型、领军型、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短板。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我省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完善配套服务,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外地人才不愿来,本土人才回流少,现有人才留住难。例如科技型企业的工资水平,外资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国内企业,东部发达省份的工资水平高于西部不发达省份,导致优秀人才从西部流向东部,从国内企业流到外资企业。

三、对策建议

(一)精准制定创新环境专项规划

推动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有重点、有计划的推进。建议借鉴国内外及东部发达省份成功经验,结合我省特点,制定推动创新的专项规划。在所制定的专项规划中,既要有短期计划,也要有中长期规划;既要有总体目标,也要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既要有综合性的政策方案,也要有具体的政策执行部门,从而确保已有的各项政策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取得有效合力和最佳成效。

(二)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对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服务,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二是积极尝试新的融资方式,积极拓展与国内外优质创投资本和天使基金合作,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申报天使投资、vc投资的流程。三是尽快出台民间资本进入创新平台的优惠措施,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投资,建立信息发布服务平台,为民间资本和创新企业间搭建起沟通桥梁。

(三)积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借助优质人力资源平台大力引进优秀创新人才。二是深化财政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提高人员激励支出比例,赋予创新人才和团队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三是鼓励实行科技成果技术入股、期权、股权奖励和分红权等多种激励制度,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

环保小调查报告篇2

大学生环保意识与节能意识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坏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逐渐恶化,自然灾难越来越多。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境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人不能忽视的问题。我们不能再像以前只顾眼前的发展而把环境问题放在一边,而是应该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了环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加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行列中。为了更多得动员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中来使更多人关注环境,提高环保意识,我们组专门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与节能意识的调查。

此次,我们一共发放100分调查问卷,其中纸质版60份,电子版40份。 回收了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调查范围除大学城各高校外,还有其它高校。在这次调查被访问的人员中女性占了65.4%,男性占34.6%。调查结果如下:

3.您的性别是?(单选)

□男(34.6%)

□女(65.4%)

4.平时在宿舍如果天不是很黑,您会不会关灯?(单选)

□会(41.7%)

□偶尔(36.7%)

□不会(11.7%)

□看情况(9.9%)

5.您在宿舍会节约水、电吗?(单选)

□会(60%)

□有时(35%)

□不会(5%)

6.当您最后离开教室时,您会自觉把灯和风扇关掉吗?(单选)

□会(78.3%)

□不会(8.3%)

□顺路就关(13.4%)

7您是否会按垃圾回收原则把垃圾放入相应的垃圾箱?(单选)

□会(38.3%)

□有时会(51.7%)

□觉得太麻烦,随便放入(10%)

8.日常生活您如何处理废旧电池?

□放进专门的电池回收箱(16.7%)

□扔进垃圾箱(81.7%)

□随处可扔(1.6%)

9.在你将离开宿舍到饭堂就餐前,你会如何处理开着的电脑? (单选)

□关闭一切电源(36.7%)

□只关闭显示器电源(28.3%)

□不关任何电源(5%)

□使电脑进入休眠待机状态(30%)

10.你是如何使用手机的充电器的?(单选)

□需要充电时再插上电源(85%)

□充电器一直接上电源(15%)

11.你所在的寝室是如何使用饮水机的? (单选)

□一直处于通电状态(26.7%)

□只要在需要热水时才接上电源(68.3%)

□从不接电源(5%)

12. 你对已阅的传单的处置方法?(单选)

□随意扔掉(20%)

□收集起来并回收(13.3%)

□当草稿使用 (66.7%)

13. 如果市场上禁用一次性筷子、饭盒,你会支持吗?(单选)

□支持(56.7%)

□反对(13.3%)

□无所谓(30%)

14.您所在的学校有没有上门回收的环保志愿者?(单选)

□有(51.7%)

□没有(38.3%)

□不知道(10%)

15宿舍的废弃物您会怎样处理?.

□自己分类回收(11.7%)

□直接扔掉(75%)

□等学校的志愿者上门回收(13.3%)

16.您觉得在校园通常会碰到什么环境问题?(多选)

□随地扔垃圾(31.7%)

□浪费水、电(53.3%)

□一次性饭盒、筷子、塑料袋使用过度(63.3%)

□校园内的垃圾桶里的垃圾并没有严格分类,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51.7%)

□其他问题(11.7%)

17.您认为我们大学生在参与环保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多选)

□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对环保意识认识不足(70%)

□有“搭便车”的心理,希望别人多出力(40%)

□当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会犹豫(43.3%)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西式化,习惯消耗能源带来的便捷(30%)

□其他方面(16.7%)

18.您对增强大学生坏境保护与节能意识的态度?(单选)

□支持(93.3%)

□反对(5%)

□无所谓,由别人决定(1.7%)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与节能意识还是令人担忧可以在如下方面分析;

(一)在日上生活行为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40%以上的人经常有浪费资源的现象,而偶尔浪费的人也有30%,主要有随手扔垃圾现象严重、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过度、浪费水电资源等,而其中对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使用和浪费水电资源的现象尤为突出只有占少部分的人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保护环境与节约能源,这部分人是值得我们赞赏的。只有把这种意识带到行动中,才能对环境保护起到作用。可能很多人有环保的意识,但很难将这种意

识带到平时的行为习惯中,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日常生活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垃圾分类放回垃圾桶,少用一次性碗筷等这些举手便可的点滴小事应该从我做起,从人人做起。

(二)环保意识与节能意识态度方面:

对市场上禁用一次性筷子、饭盒支持的人56.7%,反对的人30%,无所谓的人13.3%,还有很多垃圾的摆放地方不对等,这些也给我们一个警示,在这样下去我们就是牺牲子孙后代的环境来为我们这代人的方便。不过还好有些方面我们还有些欣慰的对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的态度方面有93.3%的人表示支持。这让我们知道很多人还是对环保很关注的,保护我们的环境还是有希望的。

(三)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学校校园内的`垃圾桶没有分类,只是摆设一个垃圾而已,因而所有的垃圾都是往同一个垃圾桶里丢,这垃圾不能分类回收造成不小影响。还有些学校的早餐用塑料袋子装的,塑料袋子是难分解的白色污染物,塑料袋是很难分解的,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破坏。我们要意识到塑料袋打包对自身的健康有害。有些坏物质会随着你吃饭时带进胃里,造成中毒或疾病的出现。

调查结果的总结、建议:

总结: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有这样一个结论:在保护环境与节约能源方面,无论是对环

境知识和节能意识的宣传教育,还是具体的对环境的保护,能源的节约,我们做得还不够。在宣传方面,应该在全校都开设环境方面的课程,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环境知识;清楚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保护环境的具体方面,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保护环境的一些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参加更多的保护环境的实践中,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脑,让同学们真正做到环保。同时,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

建议: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们周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就需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继续不断地发起倡导,并且对症下药,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丽,我们也将过的越来越好。关于这点,我们想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阅读或上网来获得环保知识的,所以要想让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可以采用发校刊或在校园网上发布消息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增强同学们得不环保意识,多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及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2、浪费水电的现象很容易被忽略,但是解决的方法却很多,适当提高水电费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可以设计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相互督促关灯、关水龙头、双向使用纸张、多坐公交车几趟或骑自行车、多用淋浴等来节约能源。

3. 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学校统一增设垃圾箱,以便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要按类别把垃圾放入垃圾箱,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4.学校可以相应地增加关于环保意识与节能意识方面的选修课,从意识上增强大家对环保的重视。另外,学校应支持、重视环保与节能方面的的宣传,利用宣传日宣传环保意识。

5.学生也可以通过做环保志愿者,组织回收废金属、废电池、废纸、废塑料等,也可以义务劳动,扫校园、扫街道等。

6.社会媒体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保护环境与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与节约能源的队伍中来。

地球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环保看是一个社会问题,其实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每个大学生的身边。我们举手投足都里离不开环境,捡起一片纸就多了一份贡献;少吐一口痰就少了一份破坏,多种一棵草生活就会充满绿色、充满清新,那样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生活会更美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创造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满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

环保小调查报告篇3

星期天,姑姑带我和弟弟一起到江边调查环保卫生。我们来到长江边时看见地上好多垃圾呀!有废卫生纸、废报纸、废烟盒等……

我们又继续沿着长江走,看见江面上漂浮着许多白色的垃圾呀!有人们吃了不要的一次性筷子和吃了羊肉串不要的竹签等……,如果人们都像这样,长江被污染了,那我们喝什么呀?

于是我决定找寻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用照相机把他们乱扔垃圾的场面照下来。我四处找呀找,终于看到一个人正在扔吃了的香蕉皮,我赶紧用照相机把他照了下来,并走上前去对他说:“叔叔,请不要乱扔垃圾,保护好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

我们又沿着南滨路向前继续找寻那些损坏环境乱扔垃圾的人,没走多久,我们就看见在烟雨公园门前,有一家人在那聚会,他们围着一个圈,中间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水果、糖、矿泉水等,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被污染,我和弟弟赶紧走上前去向他们提了个醒:请把垃圾扔在果皮屑里,不要乱扔在地上。

看着被一些人污染、破坏的环境,我好想对他们说:“请尽我们每人一份力,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小学生环保小调查报告四

昨天,沈老师和我们做了个小调查,是调查校园破坏和环境保护。

我们对面的鹅卵石小路,被小草绣上了美丽的花边,但是它已被破坏了,有几颗鹅卵石被人挖走了,鹅卵石也裂了,有些鹅卵石也一摇一晃的。同学们为什么要这样?再走过去,我发现了几朵难看的“怪花”,这些花有红、白、黄颜色的,它们在草地上绽开了丑陋的脸蛋,似乎在微风中说:“你们看我美不美?”原本,树木、小草与周围的环境那么和谐,那么快乐,可是,只要来了它们这些“怪花”,小草受不了,大树再也看不下去了,但这些“怪花”还是笑得合不拢嘴。

“哎呦呦,哎呦呦,好痛呀!”咦,这是谁的声音?一步一步走过去,原来,是一块有大伤疤的草地。因为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所以那块光秃秃的草地上面,变成了“小水池”,所有的草地都那么平坦,但在那里,有了一个小坑,这会是谁干的呢?或许是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和小妹妹挖的吧。

我真想对同学们说:“让我们大家保护我们的校园吧!”

环保小调查报告篇4

调查时间:

20xx年4月26日下午

调查地点:

奇台县古城商业街

调查对象:

商业界内的街道、酒店、餐厅

调查方法:

观察记录,抽样调查

调查人员:

六年级一班环保小分队成员

调查分工:

董亚楠(记录)谢瑾(观察)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潜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个性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酒店、餐厅里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和商业界内的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调查的发现:

(1)街道上包装纸、塑料袋随处可见;

(2)房屋的墙壁上被乱涂乱画,影响市容;

(3)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汽车也排放出超多的二氧化碳,制造出很大分贝的噪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4)许多家餐厅里仍在使用一次性餐具,这样虽然方便,但却消耗了超多的木材;

(5)几乎所有的酒店都带给一次性生活用品,这对自然资源是一种浪费的现象。

问题的原因

(1)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只知发展不知环保,提倡先污染后治理的方针。

(2)环保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完善。

(3)司机没有意识到和尾气噪音污染的危害性。

(4)一次性用品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快捷,但人们没有意识到,它对环境有着很大的'危害。

记得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虽然是1970年由美国民众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社会活动,但它的好处已经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她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此刻每年“地球日”的活动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并且督促联合国到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全球的环保工作全面启动。只要地球的沉疴仍然存在,“地球日”就不会寿终,我们每个“觉悟人”就有着责无旁贷的职责。

环保小调查报告篇5

一、调查人员:1037

二、调查的时间和对象

20xx年7月1日至7月8日上午,骄阳似火,天气炎热。我对酒店、超市、便利店里使用的一次性香皂、牙刷、毛巾等等,做了实地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调查的发现: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这一点不用多说,现在的一次性用品已经是品种繁多,而且还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这些产品从大到小,应有尽有小学生环保调查报告小学生环保调查报告。

(二)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这些一次性物品不用洗、不用修,用完就扔,而且携带方便[biàn],所以有许多人都喜欢使用。又由于这些一次性的物品材料都是塑料[sù]和纸,因而价位都不高,5元钱就可以买二、三十个纸杯。在一些百货批发商店里,很多一次性筷子、塑料[sù]饭盒散开摆在货摊上供人选购。500双一(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捆,批发价只要6元钱。每双的平均价格只有0。012元,这低廉的价格吸引着许多餐饮业的小老板。这也就是我们在小饭店里用餐,用到的`都是一次性的筷子、勺子的原因之一。

(三)浪费严重,质量参差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市场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仅北京一地,每天就消耗一次性饭盒、筷子80万套;一年365天就是29200万套。一双一次性筷子重5。5克,29200万双筷子总重1606吨,折合[zhé]木材3212立方米。这么多的木材,都被用在看似不起眼的一次性物品上。这么大的消费量,这样触目惊心。收起的数字,地说明了这些一次性用品对资源的浪费。据统计,上海一年所有丢弃的宾馆六小件(宾馆提供[gōng]一次性的用品)总重量达1814吨,每年为了处置[chǔ]这些六小件要投入近百万元这说明,这些物品不仅仅对生态、资源有着很大的破坏,也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这些物品质量参差[cēncī]不齐。

(四)回收困难,难以利用

一次性用品带来了巨大浪费,但却很少有生产厂家会直接回收用过的一次性用品,主要原因是回收利用一次性用品的难度非常大。从能源节约的角度看,这些一次性用品严重的浪费了资源。部分一次性用品在回收利用上存在的难度,使它成为毫无用处的废品,被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由于它们大多以塑料[sù]为原料,被填埋后,很难在土壤中降解,成为了城市中的新污染源。

综合以上这些方面来看,一次性用品是弊大于利。所以现在许多酒店都在考虑是不是取消一次性用品的供应。像国外很多国家的顾客住宾馆都自己带上一套洗漱用品。如果顾客不提出特殊要求,酒店将不会每天更换床单、毛巾,也不会主动提供牙刷、牙膏、拖鞋、梳子、沐浴液、洗头液等一次性用品。从1992年开始,韩国的酒店就开始不提供[一次性用品了,马来西亚的大多数酒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也不再提供[。当然,顾客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服务台去领取这些物品。但是想要彻底改变人们的习惯,也是很困难的。

通过这次自我调查,我深入了解了环保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

环保小调查报告篇6

一、调查原因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经常有很多噪音,这些噪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针对城市噪音污染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向身边的人询问是否经常受噪音的影响,有没有干扰正常生活。

2.感受城市噪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3、通过网络了解城市噪音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

三、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访问同学

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影响睡眠质量、正常学习

到商场里、马路边亲身体验

噪音对人体的影响

轻微的噪音会让人觉得心烦,噪音较大,比如商场里播放的强劲音乐,让人耳朵痛、头昏脑涨。马路上的各种噪音不但影响听力,而且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查找资料

噪音对视力的损害

噪声达到90分贝,眼球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对噪声红白三色视野缩小80%。

四、结论

1、通过亲身调查,发现我们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噪音,家里的各种电器,如洗衣机、电视机、空调机等发出噪音。楼下摆卖的小贩、商场里不停地放音乐、汽车经过、工地施工……噪音无处不在。

2.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噪音污染早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国外早就有“噪音病”一词。科学研究表明,噪音会损害健康,人长时间工作、生活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大,严重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噪音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张力受损害,使人头疼、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全身疲乏无力,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胃溃疡及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容易受到关注的是它对听力的.损害,噪音会引起耳部不适,导致听力下降。

3、通过对班内同学的调查,发现噪音对某些同学的生活也造成了影响,如影响睡眠,干扰正常学习等。

五、建议

1、靠近马路的楼房可以安装隔音玻璃,使从外界传入的噪音减少。

2、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尽力整治城市噪音污染的现象。加强绿化,在嘈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或给添置隔音设施。整治路边的“小市场”、各种娱乐场所等等,还我们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3、共同创造安静的环境,减少噪音污染,从每一个人做起,不大声喧哗,商场不长时间播放强劲的音乐,司机不乱按喇叭……大家都来减少噪音,营造舒适的环境。

环保小调查报告6篇相关文章:

学生环保意识调查报告6篇

关于环保调查报告5篇

居民环保调查报告7篇

环保社会调查报告8篇

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7篇

环保所述职报告8篇

街道环保工作总结报告5篇

环保局述廉述职报告8篇

小学期报告总结精选6篇

小班主班述职报告6篇

环保小调查报告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