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成果,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对于提高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支教活动的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支教活动的心得篇1
xx年7月18日-恰逢建党九十周年盛世欢歌之际,“光之希”暑期实践团在今天也深入黄龙寺村,追忆党的革命历程,聆听前辈们的丰功伟绩!
在来之前我们就了解到,黄龙寺作为革命老区和敌后根据地,这里曾设有八路军后方医院和军工厂。据老人们讲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将军曾在村里住宿,杨成武将军的指挥部也曾设在村里。当著名的黄土岭战役打响时,炮声在村子里听得清清楚楚;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之壮举就发生在该村东面十几公里处;在抗日战争中,乡亲们为了掩护八路军伤员在敌人扫荡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上午我们全体队员组织孩子们集合在教室里,通过图文、视频、口头讲解等方式向他们讲述了党九十年来的风雨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共产党人为了祖国的复兴之路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特别是在观看视频时,遇到不懂的地方队员们就耐心的向孩子们讲解。当看到水生火热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站起来了,最终走向繁荣富强时学生们深有感触,队员们也是感慨万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当了解到村里曾经居住着一位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英雄时,老人虽然在前年不幸离世,但我们还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立刻启程前往老英雄的住处看望他的老伴和感受英雄前辈的丰功伟绩。在英雄老伴的介绍下,那些封存于记忆永存在心中的光辉历史扑面而来:老英雄名叫刘永春,1935年11岁地他光荣参军,曾任68军610团某连连长。14年的战斗生涯中老英雄参加了平水战役,解放张家口、石家庄、太原等战役,并于1944光荣入党。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老英雄被迫击炮弹击中,至老人离去腿内的弹片都未取出。1949年老英雄光荣退伍回到黄龙寺后,又安排儿子参军报效国家……
听着老人讲述着老英雄光荣的革命事迹,参观着老英雄获得的军功章,队员们感慨万千。深深感到如今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那是由无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如今,硝烟已散去半个多世纪,但英雄的壮举我们不应忘记,党的光荣革命历程我们要永记于心!
从老英雄家出来后,我们在孩子们的带领下去爬了柏树滩,那棵历经千年日月风华而依然耸立守护黄龙寺人民的古柏树。古树依然地枝叶繁茂,树干挺拔有力。在树下我们偶遇了几个当地的老人,听他们的讲述古树曾经受过浩劫,抗日战争时日本人想烧毁古树,当地的乡亲们据死抗争艰难地把古柏树保留了下来。当我们队员走近它时,依稀看到了被焚烧过留下的树洞,抚摸着这些伤口我们思绪飘然。似乎就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强不屈地斗争,抵御外侵繁荣复兴的真实写照。临走前,队员们望着这个一千多年来祖国屈辱御敌最终走向复兴之路的见证者,微风拂来树叶梭梭作响,似乎在述说着那久远的故事………
一天的实践活动又结束了,与孩子们共同观看感受了党九十年来的风雨历程;聆听着老英雄的光辉革命事迹;感受着千年古柏在日月风华下不屈不饶的顽强生命力。总觉得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述说着同样的故事,在党九十年举国欢庆之际,我懂了—那是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历史足迹……….
支教活动的心得篇2
在今年寒假的假期中,我度过了7天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就是——“萤火虫”活动(支教)……
20xx年1月30日8:00我去丰一中学校,看到了张源等同学。他们也是来参加“萤火虫”活动的。不一会儿,那些“萤火虫”队员们便把我们召集在一起。他们做了自我介绍,首先是队长小明,然后是小叠……其中最有趣的是一个叫“李连杰不要脸”的李杰,还有一个戴着帽子“傻里傻气”的小婷。他们自我介绍结束后,便把我们分成了4个班,我分到2班,2班班主任是小叠、小婷。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回到了教室……现在开始选班干部了,我当了一班之长——班长,“粽子”当了007——纪律委员……然后设计了一个班名叫“超音速”,因为,小叠老师教数学,小婷老师教音乐,所以叫“超音速”。口号是:萤火之光,照亮2班。又选了班歌《和你一样》。
之后,队长小明叫大家下校园拍照,拍完后,老师宣布早晨7:30分前到校,下午1:50分到校。宣布完后,就各自回家了。第二天早上7:30分正式上课了。我来到学校,老师叫我管好纪律,然后上课……首先上的是音乐课,音乐课由小婷老师教。老师先教我们班歌《和你一样》,老师先一句一句教我们,然后我们自己唱。第二节课是大学课,大学课主要是讲大学的环境,风貌,生活等……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第三天,第三天下午,举行团队游戏活动。其中最有趣的是接力赛……因为我得了第2名。团队游戏结束,紧张动人的时刻到了,看哪个班得第一名。哇哈!
我们班得了个第一名,当听到这里我们全班人的`欢呼起来了。老师还宣布了明天下午朗诵、歌唱比赛,举行初赛。第7天举行决赛。然后各自回家了。第四天,“兔子”老师教我们手工,她教我们折心、衣服、篮子等,我全部都学会了,真好啊!到了下午,老师们带我们去多媒体教室,安排好座位……一切准备就绪后,比赛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xx同学,他表演的是朗诵……到了表演小品的何珍珠上场了,她的表演让人开怀大笑……终于到我了,我表演的是唱歌,我唱了《和你一样》,开始我很害怕,之后就没那么害怕了……最后,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班又得了第一名,那时候我有点不相信了。
第五天晚上,晚饭后我和淼钊一起去找老师玩,找到老师后,老师带我们去商场买东西吃,小婷老师给我买了棒棒糖,小嘉老师给我买了巧克力,然后一起去了办公室。我们叫小嘉老师教我跆拳道,小嘉老师答应了。首先是宣誓,然后是敬礼,最后才教我们跆拳道……转眼间到了第六天,这一天老师们都很忙,因为忙着准备彩带,气球等东西,明天上午要去大礼堂表演节目。这是最后一次的表演。在表演节目中,我们班表演了手语《感恩的心》这首歌。表演结束后我又去找老师玩了,小婷老师对我最好,经常和我打成一片。
他们明天就要离我们而去了。那天早晨,我们依依不舍的送他们,那时候,我哭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哭了!他们也哭……
写到这里我已经泪如雨下了,但我还要说一句:小明、小谭、小叠、小婷、兔子、小娜、小玲、小嘉、包子、小光、小杰、小j,我爱你们!
支教活动的心得篇3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这是好友营的口号,也是我最深的感触。来这里支教的老师,有的是专门辞职过来的,也有退休了过来继续奉献的,还有在读大学生过来体验生活的。他们无一例外,都怀着满腔热忱,有大爱的人。他们在这样朴素的乡村小学里,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和每一个孩子交流,用心改每一本作业,通过这样点滴朴素的小事情,为乡村的留守孩子们点亮一盏未来的灯。
这次督导走访活动,与其说是我们在指导他们,不如说是支教老师在影响着我们。他们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里坚持,我们又怎能言弃。正是有每一个教育者的努力,才能让知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让我们都向志愿者老师们学习,胸怀大爱,做小事情,让教育的光照亮每一个孩子。 伍雁鸣:
一群抱着无限教育热情留守在一方,陪伴孩子成长、尽心关怀孩子的义工老师,我实在佩服他们的爱心与热情!他们不是专业的教师,却用一片赤诚,为山区的孩子创造一片天!尤其是周有光老师,他不单单是白兔小学的老师,他还是学校的厨师,会计,维修工……他什么都做,只要是孩子,学校需要的,他都亲力亲为,无私奉献自己,只为心中的一份坚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港湾!衣霞老师,她不是白兔小学的老师,而是另一所学校的`支教老师!但是为了学习更专业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上课,她不辞辛劳,来到白兔小学,就是为了听一节示范课!衣霞老师是一位美丽温柔的人,对于孩子,她倾尽她的爱心与热情!每当看见她孜孜不倦地写笔记,听见她谈起孩子时那真诚的目光,我都感受到支教老师的大爱无私!与其说我是去帮助他们,倒不如说是他们在感悟我们!也许教育就是该这样,纯粹而美好,简单而快乐!感谢好友营给予我这次机会,让我有一次非凡的体验
支教活动的心得篇4
20xx年7月17日是我们来到黄龙寺的第三天,队员们走出了学校去孩子的家中看望他们,与家长们促膝长谈,了解了孩子学习生活状况,给他们带去了问候与温暖。
简单的早餐完毕后,我们就在孩子的带领下出发了,走在长长的山间小路上,两旁鸟语花香,我们和孩子手拉手一起往前走。一段跋涉之后终于来到了孩子们的家中,受到了学生家长热情接待一下子水果一下子又端上了土豆给我们吃,我们吃进嘴里甜进了心里。通过与家长的交谈得知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姐姐今年初中毕业准备去保定市读技校,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主动深入地和她交流,留下了我们的联系方式让她在学校有什么事就去找我们,毕竟我们都在保定比家中近,能帮到他们的我们义不容辞。随后我们鼓励两个小一点的孩子要好好读书,像哥哥姐姐们一样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家长紧紧握住队员们的双手一直送到门外。
在上午的走访中,让我们最深受感触的是一个叫刘新的小朋友家中。父母早年离异,家中只剩下常年卧病在床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看着家中破旧的摆设凸凹不平的地面凌乱的房屋,不自觉双眼湿润了。特别是听刘奶奶说道刘新很懂事,很想辍学去打工挣钱。我们一下子沉默了,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和奶奶交谈着鼓励一定要让孩子完成学业,家庭的重担我们会呼吁整个社会去共同分担。临结束访谈的时候队员们都很自觉地掏出了兜中仅有的现金给了奶奶,钱虽然不多因为之前我们也不清楚这个状况,但希望能帮到他们让刘新一定要完成学业,最重要的是希望整个社会去关注这些孩子们帮助他们。
今天是大家来到这里最沉重的一天,我们真正走进了大山孩子们生活的世界,回来的路上没有了欢声笑语大家都沉默了许多。听到了一位队员这样低声说道:以后再也不乱花钱了,对我们来说那些不多的零花钱对山区的孩子们却是莫大的帮助。是的,这也是大家的心声,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动中,共同帮他们度过难关。也衷心的希望孩子们一定要坚持完成学业,考上大学走出这片大山为自己本不公平的命运拼搏一个美好的未来!
支教活动的心得篇5
金秋风景如画,十月天高云淡。本月18——21日,为积极响应省教厅“实施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支援行动计划”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我和林荣秋(市教研室)、林一平(汕头侨中)、卢镇豪(汕头金中)、张秋红(潮阳实验)、蔡冬阳(市教研室)、蔡业授(六都中学)、李赛娥(潮阳一中)、许晖(汕头一中)等9人赴潮阳区的明光中学、金堡中学;澄海区的东里中学、苏北中学和南澳中学开展巡回讲学活动,得到了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这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增强了信心,注入了动力,使本次支教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的。
在本次的支教活动中,我们深感来自农村中学的可贵,他们虽然面临着经费不足、生源相对落后、教师工作待遇偏低等困难,但是,各校的领导、老师们却无怨无悔,顾大局、识大体,把一切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学校的教育事业上,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到的学校,学生的总体素质要比我们原来想象的更好。学生的饱满精神、对知识的渴望、机灵的反应、师生的和谐互动,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本次的支教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我市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农村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时间虽然短暂,每位支教老师只安排一节示范课和教学交流活动,但老师们却本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竭尽所能,有备而去,做到成竹在胸,力求把自己教学的“亮点”呈现出来。支教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广博的学识,清晰的教学结构,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赢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称赞。相信广大听课教师能或多或少领略到名师的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风采、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留给他们在教学中的更多思考。当然,对于支教的教师来说,通过这次活动,也使我们从中得到有益学习、情感交流和生活体验。希望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更加关注农村教育,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恰好回到我阔别多年的南澳中学。二十多年前,我曾在该校任教11年之久,虽然相隔多年,学校一切皆变,早年的教室、绿化已不复存在,但是,过去的南澳中学却给我留下太多的回忆。21日一早,我们支教9位老师在教育局吴德明主任等的陪同下,前往中学上课,一踏进校门,不知为什么,一股兴奋感和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们在陈赞雄校长、张少龙、林楚光副校长等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及师生宿舍,曾为一百多位学生上课的教学大楼阶梯教室、通往宿舍区的简陋台阶路、曾为师生提供饮用的现已干涸的那口井、一间间低矮的教师宿舍仍保留完好,依然那么熟悉,这自然而然地勾画了我对那段时期人生岁月的思念和南澳中学的情怀。老同事的久别重逢,老学生的真诚问候、热情接待,令人感到格外亲切,心情愉悦。可谓感悟良多,收获颇丰。
支教活动的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