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画家教案参考6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有了精心准备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画家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画家教案参考6篇

小画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汉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读生字及背诵课文是本课的重点,正确区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圣诞老人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想不想看?

(出示课件,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的配乐雪景图)

(一)欣赏雪景,自由表达

1、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感受雪后大自然的美)

2、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

在学生尽情表达后,老师说:“那就赶快呼唤小朋友到雪地里一起玩耍吧!”

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

3、指导朗读

(1)让学生自由朗读:“下雪啦,下雪啦!”

a、发现了什么?(学习新标点“!”)

b、知道这里为什么用感叹号吗?(特别高兴、开心)

(2)比赛朗读

个别读 男女生读

(二)观察画面,说话训练

小朋友,你们喊着喊着,看把谁喊来啦?

(课件出示小动物跑出来的动画)

1、引导学生用不同句式说话。(如用“和”“还有”等词说话)

(1)自由说 (2)个别说 (3)同桌互说

2、课件出示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1)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

(2)理解“一群”,区别“一群”与“一个”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质疑

小朋友,刚才读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梳理问题:

1、小画家指谁?

2、小画家画了什么?

3、小画家怎样作画?

(二)小组合作学习

1、自主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上述3个问题。

2、讨论交流

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也可以找自己的好伙伴交流。

(三)汇报学习情况

1、小画家指谁?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图片贴在黑板上。

2、游戏对号入座

导语: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小画家们上交的作品搞乱了,小画家们又没写姓名,请你们帮帮忙,找到画的主人,好吗?

出示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爪(蹄)的图片,将它们贴在相对应的动物图片后面。

3、朗读训练

出示句子“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理解想象

(1)理解句子

读了句子,你知道了什么?请选一种动物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因为小鸡在雪地上走过,留下的脚印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

(2)想象说话

a、它们的脚印还像什么?(小马的脚印像弯弯的小船,像香蕉等。)

b、说说雪地上还有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请仿照句子说一说。

5、朗读1—4句

(四)表演(自由选择角色,创造性表演)

导语:小动物们在雪地上快乐地作画,它们会一边画一边夸奖呢?咱们也当当小画家,演一演,好吗?

1、教师示范表演

2、学生表演(戴上自备头饰)

a、同桌表演 (自夸、互夸)

b、上台表演

(五)学习第5、6句,并拓展

导语:咦,我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这么好玩的雪地画画,我们的好朋友青蛙怎么没参加?

1、出示句子,理解“参加”

2、指导朗读

师生对读 同桌对读

3、想想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呢?(仿照句子说一说)

三、揭示课题

导语:小朋友,咱们说着,读着,演着,竟完成了一首小诗,想不想读?

1、学生朗读全文。

2、给诗取个什么题目好呢?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四、配乐朗读背诵

1、配乐做动作表演朗读。

2、借助多媒体配乐背诵。(出示课件)

五、趣味识字

1、在文中识字

指名在文中找出生字,并领读及口头组词。

2、离开诗文识字

出示课件,学生点击鼠标,在雪景某处动态跳出生字,学生抢读,分析字形。

六、情境写字(播放轻音乐)

课件动态跳出“几、用、鱼”三个生字。

1、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

2、说说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课件随机出示笔顺)

3、学生边书空边看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4、学生书写(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

七、课外拓展(作业菜单,任选二题)

1、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到雪地画画,请画一画它们的脚印。

2、仿照课文编一首小诗。

3、读一读有关小动物的故事。

小画家教案篇2

【教学设想】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国标本(人教)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第17课,这是一篇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韵文。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需要,创设情境,利用留白,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互动,变接受掌握为探究、体验、发现,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此来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铺垫

1、游戏:在白纸上画自己的手印,想象说话:我的手印像……

2、分小组比较各人手印的不同,组长汇报比较结果。

3、小结:我们要学会观察比较,善于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美。

二、导入新课,对题质疑

1、谈话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发现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带来的美。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择要板书:谁?画?

三、初读感知,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自学。

2、小组交流学习字音、字形的方法。

3、汇报检查:刚才的合作学习中你做了些什么?

四、再读理解,体会语感

1、自由读文,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2、把答案轻轻地告诉同桌,并指名说说你的同桌是怎么说的。

3、贴动物图,理解“一群”,扩充积累“三五成群”。

4、贴动物脚印图,完成课后连线作业,一生板演。

5、课件演示动物画画,说说“我看见了……”

6、自由体会朗读课文,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展示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是用怎样的语气读的?为什么?(适时出现下雪动画)

7、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五、质疑补白,想象说话

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或不明白的?随机插入:

① 拓展说话:行人画小船,长蛇画绳子……

② 理解“睡着”,用其它动物名称替下青蛙问一问、答一答,并积累词语“冬眠”。

六、拓展阅读,发展语??

1、出示《脚印》读一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2、仿照《脚印》口头改编“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七、成功体验,愉悦心情

自豪地说说这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八、布置作业,提升练习

1、书写指导。

2、回家后把改编的儿歌用文字或拼音写下来。

小画家教案篇3

一、揭示课题

“雪”和“画”是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注意读准。

什么样的人我们称他是画家?(专门画画,并且画得很有名气的人)

课文里的画家和我们刚才讨论的不一样,是“小”画家,从课文题目可以看到是哪里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步阅读

1.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都画了什么?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2.读的时候,要看清音节读准音,读完以后还要想想意思。(集体小声朗读)

3.检查朗读效果。(请两位同学一人一句轮读课文)

三、讲课课文

1.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下雪啦。

“小画家”看见下雪心里怎样想?同学们能用朗读的语气表达出来吗?

2.雪下得怎样?

出示投影片,从哪里看出雪下得大?(学习生字词:一群qún,一群是多少?一两个不能叫一群,至少三五个才能成群,也可能更多些)

3.这群小画家都有谁?

(看图,练习说一句话,用上有……还有……,有……和……)

从图上你能看他们各自画了什么?那些画是谁画的?你能分得清吗?

课文里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他们各画了什么,请找到读一读。

出示小黑板(板书第三句话)(学习生字词:竹叶yè)

真正的竹叶见过吗?(出示竹叶图片和投影片上小鸡的脚印对照)

小鸡画的画像不像竹叶?梅花,小朋友都见过(出示梅花图),小狗画得像吗?小鸭画的'是枫叶(出示枫叶图),像吗?(学习生字词:月牙)

月牙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小马画的画是月牙?

读第三句话。

4.你们平时用什么画画?

(学习生字:用yòng,笔bǐ)

“笔”这个字的上面部分是我们这课要学习的新部首,叫“竹字头”。

出示教具:毛笔,这支笔能帮助你记住“笔”这个字吗?

用笔画画,还要用什么?(出示颜料实物)

我们画画要用颜料和笔。这些小画家跟我们不同。(学习生字词:不用yòng)

它们怎么画画呢?从课文里找。

几步什么意思?(走几步)在哪里走几步?

雪地里的小画家在雪地上走几步,留下的是什么?(脚印)

同样在雪地里走几步,为什么画出来的画不一样?

脚印怎么会不一样呢?

你们见过小鸡的脚吗?它的脚爪是三根细长的脚趾,所以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就像竹叶。

小鸭子的脚大家都知道,脚趾之间有皮连着,我们称它着“蹼”,它是干什么用的?(划水)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就像枫叶。

小狗的爪子什么样?

马蹄钉了脚掌,像弯弯的月牙。

这些小画家,因为脚不同,脚印就不同,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就像一幅画。所以我们叫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集体读课文前四句内容)

5.课文最后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指导朗读问话的语气。青蛙为什么不来参加画画呢?书上已告诉我们原因了。

6.“躲”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躲?(怕冷)要睡多久?一个冬天不吃不喝地睡觉叫什么?(冬眠)

四、巩固练习生字词

小画家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啦、梅、用”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生字,认识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小动物脚印的形状。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在雪的.世界里感知生活,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决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第四句话(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知道小动物脚印的形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卡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可爱的动物》(学生可随着音乐声,自由做动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提出要求,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大声地把这篇课文读一遍,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朗读反馈(开列小火车,一人一句)

4、再读课文(现在请再读一遍,会读的读完后请站起来)

5、教学生字

课件出示:

(四)巩固小结,拓展延伸

1 、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

2 、你能学学课文,也来编一首儿歌吗?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好词好句。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想看其他学科的教案可以留言哦~

小画家教案篇5

一、 教材内容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实验教科书(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冬天》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下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以及“虫、目”这2个偏旁,会写“几、用、鱼”3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

(2)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

(3)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冬天更多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内心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愿意主动背诵。

(2)向往冬天,有一种要发现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愿望,渴望到大雪纷飞的冬天,到雪地上去尽情地嬉戏、玩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音、读成句。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二)读懂课文内容,学会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13 雪地里的小画家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把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述: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四)指导朗读。

师述: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画、叶、牙、用、笔、几,认识新偏旁“”,竹字头。

(二)完成书后作业 第2题。

(三)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学会6个生字。

1.画,huà,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画,huà,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中间是“田”,下面是竖折、竖两笔,一共8笔)

(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画家 图画 绘画 画报 笔画

2.叶,yè,读准字音,读词语:枫叶。

(1)识记字形。自学后提问。(略)

(2)口头组词语。

树叶 叶子 落叶 绿叶

3.牙,yá,拼读音节,读词语:月牙。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说。(用数笔画方法记,一笔横“一”,二笔竖折“”,三笔竖钩“”,四笔斜撇“牙”。一共4笔,月牙的“牙”)

(2)口头组词语。

月牙 牙齿

4.用,yòng,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用,yòng,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一共5笔。第一笔是竖撇)

(2)口头组词语。

用处 作用 用电 功用 费用

5.笔,bǐ,拼读音节,读词语:画笔。

(1)认识新偏旁“”,竹字头。笔顺是撇(),横(?),点(),两边一样。

(2)识记字形。(笔,bǐ!,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毛”字,一共10笔)

(3)口头组词语。

毛笔 钢笔 铅笔 画笔 笔记本

6.几,jǐ,拼读音节,读词语:几步。

自学字形。与“几”字有什么区别?“儿”第二笔是竖弯钩(乚),“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三)指导书写。

1.画: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笔是竖撇。

3.笔。

(1)整体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位置:①竹字头上的两上“”在竖中线左右各一个,左边第二笔横尾压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撇尖压竖中线。②“毛”字第一笔从竹字头右边的“”撇点之间起笔,撇到横中线上。第二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其他写法同“毛”。

(四)指导背诵。

小画家教案篇6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16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激发了小朋友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部首();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使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四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她在洞里睡觉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颜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导入本课时,我采用了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好一幅雪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语言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小组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圆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小组内相互识字。

3、小组内一人读一句,看谁读得正确,读得响亮。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小画家在哪里画画?(提出这个问题是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2、指导朗读“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这是什么句子?(感叹句)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小画家看到下雪时是什么心情?(高兴)

教师范读,并让学生跟读、齐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3、看一看,说一说。理解课文第四句。

(1)教师用简笔画分别画出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再画上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图案,让学生观察,并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连线理解。

(2)用“因为……,所以说……”的格式练习说话。(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因为小狗的脚印像梅花,所以说“小狗画梅花”。因为小鸭的脚印像枫叶,所以说“小鸭画枫叶”。因为小马的脚印像月牙,所以说“小马画月牙”。)

(3)比较理解两个“画”字。

学生反复读第四五句,体会、理解。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四个句子让学生比较:

小红画了一朵大红花。墙上挂着一幅画。

齐白石爷爷爱画虫虾。《牡丹画》是老师最喜欢的一幅画。

(师)如果这个“画”是表示动作的,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做画画的动作。如果这个“画”是已经画好的画,表示图画,你就坐着不动。结果表明,学生掌握了这两个“画”字的意思。

(4)出示实物——颜料,指出颜料是画家画画用的一种材料。

(5)指导朗读。老师范读并指导学生以高兴、轻松的语气读这句话。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

4、小组讨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发散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学生据前面所学内容知道冬眠的动物还有乌龟、刺猬、熊、蛇等,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1)指导朗读。老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出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语气。

(2)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因为青蛙在洞里睡觉,所以它没来参加。)

四、指导背诵全文。

1、指导朗读全文。齐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指导背诵课文。

教师按“下雪”——“雪地”——“小画家画画”——“怎么画”——“谁没来”——“为什么”的顺序帮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进而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五、识字、写字。

1、识字15个。“哪”是多音字,可让学生看拼音识字。与“哪里”的“哪”区别一下,读准字音。

2、写字。

(1)三点水不易写好看,重点教写“没”字。

(2)“伟、牙、成”各有其难点,需辅导一下。

(3)“叶、什、青”自己写。

板书设计:(略)

小画家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

小干事工作总结参考6篇

中班音乐小鸭子教案5篇

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8篇

幼儿园小麻雀教案5篇

谁跟小羚羊避暑教案5篇

小蜻蜓幼儿园教案5篇

幼儿中班小树叶教案7篇

小兔子开铺子中班教案5篇

2023年小银行工作计划参考6篇

小刺猬背果子美术教案5篇

小画家教案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