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幼儿园教案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和组织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节幼儿园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7篇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2、增强幼儿撕贴和叠小船的技能。

3、参与节日游戏。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阅读区:投放与端午有关的图片、书籍。手工区:投放各色彩纸、小船模型、画纸、手工纸。

数学区:投放画好的船。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明天我们就要过节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幼儿回答)

老师:老师告诉你们吧!明天是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我们大家就要吃咸蛋吃粽子还可以去观看划龙舟的比赛,老师小的时候就会去观看这样的比赛哦。你们看过划龙舟吗?

(幼儿回答)

老师:没有关系,我们现在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一些图片,看看是怎么样划龙船。

(播放图片)

老师:好的,看完了图片现在我们回到这节课的主题吧,今天我们的区域活动也是跟船有关系哦,老师在各个区角都准备了一些材料。

在阅读区放了一些图片,小朋友们可以一起看一看,说一说你们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你们乘过哪些船?

手工区的小朋友可以给小船涂上颜色或者来制作小船,制作好了小船老师帮你们写好名字在我们的墙上进行展示,所以请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做,好吗?

数学区的小朋友可以通过点卡来买卖小船,或者给小兔子分一分小船,一定要数清楚数量哦!

(常规提醒)

老师:好的,那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自觉的使用进区卡,不要争抢,在自己的'区角要耐心的跟小朋友们一起活动,不要闹哄哄的。

(幼儿自选区角,老师适时指导。)

二、活动结束。

收拾操作材料,展示个别效果比较好的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提出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让幼儿学习好的榜样。

课后将幼儿作品展示在墙面上供幼儿和家长继续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幼儿园活动目标基本上分三个部分,认知方面,技能方面,情感方面。幼儿体育活动更注重技能和情感,所以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在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和产生的情感。对于技能方面,还要注意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如走,跑,跳。这方面容易被忽略,因为我们往往只重视整体技能,如协调性,灵活性等。此次活动目标的设计就忽略了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语言很响亮,也很简洁,这也是幼儿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但语言不够自然,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锻炼。体育活动虽然注重活动的设计,但语言相当重要,并且有它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幼儿体育活动。

口令和队列是体育课的基本要素,幼儿体育活动同样如此。此次体育活动口令和队列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口令不够规范。这方面的问题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更要重视,要注意平时的点点滴滴。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ppt、3只粽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故事呢?

2、出示ppt,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

1、出示故事名字《粽子里的故事》

——吃过粽子吗?什么味道的?(豆沙、肉、蛋黄)

小结:原来粽子里面可以包各种各样的馅儿,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吃粽子呢?

2、简单讲述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吃粽

子。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大家要记住哦。

3、——那么《粽子里的故事》会讲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分段观看ppt,欣赏故事,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

——那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5、继续欣赏故事(老奶奶采来一把箬叶——谁就能讲出有趣的故事来。)

——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6、松鼠图片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

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7、狐狸图片

——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

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8、继续欣赏故事(接着——只好摇摇头。)

小结: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

9、继续欣赏故事(小松鼠,小狐狸——她一定把这些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小结:粽子里面藏了很多故事,小女孩吃了粽子,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三、“吃”粽子

1、——老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刘老师带来的粽子也很神奇,来吃吃刘老师带来的粽子,讲讲刘老师粽子里的故事。

2、出示粽子一:听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谁听见了奶奶用了哪两样东西包粽子?(箬叶、米)

——谁能把故事里说的什么样的米、什么样的箬叶讲清楚?

3、出示粽子二:悄悄话(“我爱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悄悄话是什么意思?(轻轻讲,用心听)

(——为什么会传错?悄悄话是很难的,要用心听、仔细听、游戏才能玩下去,我们等会儿到教室里继续玩。)

4、出示粽子三:祝福(互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我们马上要离开幼儿园,离开我们的好伙伴,上小学去了,那你有什么祝福的话要跟好朋友说吗?

——你收到了什么祝福?你祝福了谁?

四、延伸

——孩子们,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吃吃粽子,听奶奶讲讲故事,也可以把你的故事讲给奶奶听。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篇4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四、反思: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五、教师小结: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的传说及相关习俗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孩子兴趣浓,热情高涨。

2、这节课通过三个小活动,让幼儿与爷爷奶奶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孩子亲自参与了活动。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增进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3、从这次活动整个开展情况来看,我觉得孩子们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同时也得到爷爷奶奶的密切配合,但我觉得爷爷奶奶及孩子他们知道的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

4、此次活动,自我觉得参与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还需要我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对孩子的服务质量。

5、从这节课中,我也有所思,如果让我在开展同样的活动,我会采取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积极参与,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

3、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

4、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6、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

2、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3、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4、端午美食

活动建议

1、教师将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汇合一起,教师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1)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2)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在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

教学反思

本次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中班的孩子们将去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过端午节。本次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小班孩子和中班的孩子一起交流认识端午节、一起学习了解端午节传统、一起感受端午节的气氛、一起品尝端午节的美食!对于这次活动的开展,也是幼儿园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之间建立互帮互助的情感!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吃粽子和划龙舟。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引导幼儿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端午节课件ppt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教师总结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2、教师继续播放端午节课件,进入民俗风俗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

(1)教师出示香包(粽子),引导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什么是香包,幼儿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师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幼儿安静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教师带领幼儿做端午节传统活动,赛龙舟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

(3)教师组织幼儿在室内外开展端午节赛龙舟的游戏,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互相pk比赛。

4、教学延伸

教师总结以上关于端午节香包、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赛龙舟等都是风俗的传统纪念仪式!

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分发给大家品尝粽子,体验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纪念意义。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画、撕、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同伴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

2、乐意和同伴共同协商,分工装饰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赛龙舟的照片、绘画手工工具等。

活动过程:

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师: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师:

①龙舟上缺少什么?怎样才能把龙舟装饰得漂亮呢?

②你准备装饰龙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分组协商、分工装饰龙舟。

(观察幼儿合作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4、举办“美丽的龙舟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敬重屈原。

2. 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有关节日的一些风俗活动。

2.准备:

有关端午节的录像片断:赛龙舟、吃粽子。实物粽子一串。

活动与指导:

1.出示一串粽子,寻问幼儿这是什么吃食?你吃过吗?是什么节日吃的?要过什么节了?引起幼儿渴望了解的兴趣。

2.老师讲粽子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

3.请幼儿观看录像片断:包粽子、划龙舟、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活动。

4.请幼儿品尝粽子。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端午节带粽子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总结与反思8篇

幼儿园活动策划书端午节活动方案6篇

幼儿园教案二等分教案7篇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5篇

幼儿小班2023端午节活动方案8篇

幼儿园大班石头教案7篇

幼儿园季节教案7篇

幼儿园美术猫教案模板7篇

幼儿园中班梦教案7篇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