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的耐心和专注,以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考虑,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和同事的沟通来获取有关教案适切性的反馈,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托班送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托班送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卡片上物体的名称、用途、特征。
2、鼓励幼儿按物品的相同点进行归类。
教学准备
1、教具:黄边大卡片30张。
2、幼儿材料:兔妈妈的礼物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卡片上的物品。
指导语:“兔妈妈为兔宝宝准备了许多好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请幼儿说说卡片上物品的名称、形状、颜色及用途。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有难度的卡片,比如:缝纫机、衣柜、熨衣板等。
二、游戏:“选礼物”。
指导语:“兔妈妈为兔宝宝准备了许多礼物,下面请兔宝宝选你们喜欢的礼物,选的礼物要有一样的地方。”
分别请幼儿上来选礼物,并请幼儿说说选择礼物的理由,注意请幼儿从不同角度说理由。(例如:幼儿选择了雨伞、雨鞋、雨衣,它们可以下雨时穿。缝纫机、熨衣板、剪刀,都有一部分是金属做的,并且还可以做衣服时用。)
幼儿在选择礼物时还发现了同类物品的多个共同点。
三、游戏:“分礼物”。
玩法:请幼儿边看、边分、边取小卡片,并请幼儿边做边说为什么把它们分在一起。
教师巡视指导,并与幼儿商议怎样分。
四、分类展示。
将有代表的分类进行展示,并请幼儿讨论这样分对不对?应怎样分?理由是什么?
幼儿在说理由时,有些幼儿又想到这些物品的其它理由,使其他幼儿打开了思路。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家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有相同点,相同点是什么,请家长帮忙记录下来。
托班送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类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养幼儿触摸觉、嗅觉、味觉的能力。
2、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参观果园
2、苹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个
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引入:今天,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的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分组观察水果(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讨论。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感受告诉他人。
三、水果拼盘比赛
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幼儿分组制作水果拼盘(老师帮助小朋友切好)
3、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幼儿进行评价
四、品尝水果拼盘大会引导幼儿品尝自己做的水果拼盘,并说说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游戏“运水果”结束。
托班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晒太阳,愿意扮演角色参加游戏,能愉快的表现自己。
2、乐意跟随教师学会变换不同姿势晒太阳。
3、巩固爬、滚的动作。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乌龟的头饰一个,自选音乐磁带,录音机。
幼儿准备:已有会向前爬和走、跑的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戴头饰扮演"乌龟妈妈",幼儿扮演"乌龟宝宝"。乌龟妈妈带领乌龟宝宝去晒太阳。
二、教师带领幼儿在地垫上练习手脚协调的爬,注意引导幼儿学习向后爬行的方法。
三、提问:乌龟宝宝,我们可以怎么晒太阳?
引导幼儿学会变换不同姿势,练习躺、趴、爬、滚等动作,教师可以用揉揉幼儿肚子,摸摸幼儿头,抱抱幼儿来增进与幼儿的情感。
四、放松活动,听音乐做《晒太阳》韵律操结束活动。
附:晒太阳
太阳暖,太阳亮,(双手按节奏做太阳闪光的动作)
宝宝一起晒太阳。(双手张开拍肚子)
晒晒手,晒晒脚,(拍手两下,拍脚背两下)
晒得浑身暖洋洋。(双手交叉拍肩两下)
太阳暖,太阳亮,(双手按节奏做太阳闪光的动作)
宝宝一起晒太阳。(双手张开拍肚子)
晒晒胸,晒晒背,(拍胸口两下,拍背后两下)
晒得屁股暖洋洋。(双手绕后拍屁股四下)
太阳暖,太阳亮,(双手按节奏做太阳闪光的动作)
宝宝一起晒太阳。(双手张开拍肚子)
躺着晒,滚着晒。(原地平躺或翻滚)
晒晒太阳真健康。(双手交叉拍肩两下后,双手由下向上打开。)
托班送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2.培养观察力和大胆绘画的能力。
3.在观察蝌蚪的基础上,简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背景图—青蛙和小蝌蚪
2.图片--小蝌蚪
3.幼儿用图画的纸和笔。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片,引出小蝌蚪,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青蛙妈妈正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他在找他的小宝宝呢!
它的小宝宝是谁呀?
(让幼儿知道小蝌蚪是青蛙的宝宝,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小青蛙)
2.出示图片--小蝌蚪,请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子?
(2)小蝌蚪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3)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幼儿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进行模仿)
(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的向上游,有的向下游,有的向左游,有的向右游,是往不同方向游的)
3.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出圆圆的头,在画上细细的尾巴。
(让幼儿知道尾巴的变化可以让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动)
(2)用此方法,画出许多小蝌蚪。
(3)最后,在空白处添画上水波纹。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添画水波纹等。
5.将幼儿作品布置到背景图上,请幼儿参观欣赏。
托班送教案篇5
设计思路:
孩子对玩色有比较高的兴致,能勇敢而富有一个性的玩色。本教学将创造缤纷多彩的语境,通过孩子的联想力,使用多彩的短线与圆点创造出富有一个性的七彩雨及丰富多彩的小水花,以激起孩子的兴致。针对孩子当前拥有的画画前提,启发孩子依照自个儿的.意愿布置场景,与此同时勉励孩子持续地变换色彩,勇敢地表现。
教学目标:
1、孩子调换色彩的方式。
2、孩子是不是能点出多变得七彩雨。
教学预备:
1、教学材料预备:油画棒、各色水粉颜料、铅画纸片、水粉笔。
2、知识预备:观测和察看下雨及雨点落在水塘里出现小水花的场景。
教学流程:
引导交流动手操作演示孩子创造教学游戏完结
教学过程:
一、引导交流,激起兴致
“嘀答、嘀答”下雨啦。雨是从哪里掉落的?孩子,你们看见过小雨点吗?是啥样的?
总结:瓢泼大雨时,像根直直的、很长的线;绵绵细雨时,一点点的。
二、动手操作演示,导出内容
1、演示探讨,一致参加
1)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
哗!哗!下了场大雨。孩子试画(着重重审从天天空中滴落,直直的,很长的。)
2)探讨:嘀嗒嘀嗒,绵绵细雨啦,小雨的雨点怎么样的啊?(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里?(孩子探讨)
小雨点落到水塘里会怎样样?(孩子讲一讲)一边讲一边演示尺寸不一样的水晕及水花。
2、启发兴致,尝试起名
1)演示用种种色彩的短线画小雨点。
雨越下愈小,太阳公公老公的爸爸出来啦。呀,小雨点一瞬间变为了五彩缤纷,怎样回事?(孩子述说)五彩缤纷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2)如此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啥名称哩?(孩子起名:七彩雨、漂亮的雨等)
三、孩子创造,幼儿教师观测和察看指导
1、启发创造:下雨了,我们一块儿来看漂亮的七彩雨。(雨里有赤、橙、黄色、绿色、青、蓝色、紫。)
1)能将最喜爱的色彩雨先画出来吗?
2)水塘里的水晕是啥样的?有多少个?
2、孩子画画,幼儿教师观测和察看指导:
1)观测和察看孩子调换色彩画的状况。
2)观测和察看孩子可不可以画出尺寸基本一样的雨点。
3)可不可以增添自个儿喜爱的物品
四、以教学游戏方式完结
孩子听《小雨点》的music做教学游戏。
托班送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遇到突发事件时,幼儿能及时快捷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幼儿熟悉安全撤离路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报道中有关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
2、班级紧急撤离图。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或图片,让幼儿感知遇到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煤气泄漏、火灾等)。
提问:"如果遇到突发事情时怎么办?"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知道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
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熟悉警报录音,组织幼儿"实战演习"。听到警报声音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按图标路径迅速撤离到户外安全地带。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托班送教案篇7
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1、尝试用团纸或者搓纸、撕纸的方法,把比瓶口大的纸片装进瓶子里。 2、在教师引导下,愿意观察、模仿教师、同伴的动作,自己动手进行装纸片练习。3、愿意自己动手操作,不依赖成人帮助。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塑料瓶。 2、每组一个小筐,内装若干张比瓶口稍大些的纸片。
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空塑料瓶,经瓶子娃娃的吻进行讲述,引起幼儿往瓶里装纸片的兴趣。
(1)教师:瓶子娃娃肚子空了,肚子饿了,怎么办呀?谁愿意来喂它吃东西?
(2)教师:我们做什么好吃的送给瓶子娃娃吃呢?看看桌子上有有什么材料!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尝试往瓶子里装大纸片的方法。
(1)教师:纸片可以喂进瓶子娃娃的肚子里吗?小朋友们动手试一试吧!(每人尝试一张经小纸。)
(2)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提取动作,配合夸张的动作和语言,帮助幼儿归纳几佫把大纸片装进瓶子里的方法。(团纸、搓纸、撕纸等)
(3)教师强调规则:多装几张纸,让瓶子娃娃吃饱。
(4)幼儿模仿教师动作,边说:娃娃,我喂你吃饭:边进行操作练习。
(5)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帮助个别幼儿观察,模仿教师和同伴的动作,自己的手把纸片装进瓶子里。
3、幼儿将“吃饱”的瓶子娃娃放在小组桌上进行展示,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制作方法,体验制作成艻喜悦。
教师:
(1)瓶子娃娃肚子吃饱啦,真棒呀!
(2)是谁把它们喂饱的?你是怎么喂的呀?
(3)瓶子宝宝谢谢小朋友们!你们真棒!
托班送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