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活动的教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学目标是教案的基石,它们明确了教师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提高教案的实效性,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歌唱活动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歌唱活动的教案7篇

歌唱活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利用艺术手段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幼儿理解“↗ ”滑音记号的意义及掌握装饰音的唱法。

4、培养幼儿表演的基本技能,感受歌曲的滑稽、幽默表现手法,激发幼儿对情景剧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4个

2、电话一个

3、节奏卡

4、小猫图

5、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内容:

一、入室《火车呜呜叫》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火车去旅游吧!好吗?这边小朋友开一列慢车,这一边开一列快车。慢车是怎样行驶的?快车是怎样行驶的?

二、练声:

(1)《小树叶》

师:秋天到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妈妈可伤心了,我们唱首歌给她听吧!唱第一段时应连贯、舒缓一些,第二段时应唱得轻快一些,跳跃一些。

(重点练习最后一段和和声的地方)

(2)〈〈王老先生〉〉

师:啊!我们来到王老先生家里,看,他养了许多小鸡,小鸡是怎样叫的?

(出示节奏卡1)xx x | xx x|xx xx |xxxx x|

叽叽叽 叽叽 叽叽叽 叽叽叽叽叽叽 叽

重点练习:xxxx x|

(提出唱歌的要求)

师:唱两声部的时候,要唱和谐,好听。

师:我们再来唱一次。

三、律动回位《老鼠打电话》

(电话铃响)

师:是谁呢?哦,原来是小老鼠,它找我们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另外一位老师扮猫)做捉老鼠的动作,小朋友们扮演小老鼠进行游戏。

四、节奏练习

(师连忙躲到黑板后面)见猫走后,伸头问:猫走了吗?

师:为什么会是它呢?小朋友,我刚才打了什么号码?你们拍给我听听。

哦!原来真的打错了。

(1)出示数字卡,54121678。

师:原来这个号码才对,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节奏。(出示节奏卡)你们看一看,有哪些节奏你会拍的。(请个别幼儿拍)

(2)介绍切分音

师:这个节奏跟其它的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拍一下。(请个别幼儿拍)。现在,我们用这个节奏拍出电话号码。

五、学新歌《老鼠画猫》

师:(做生气的样子)那只可恶的猫,天天来捉我们,让我们想办法来捉弄它。对了,我就来画一只特别的猫。

① 师跟音乐范唱

师:现在,你们听听,我画的猫是怎样的?

②师边念儿歌边画猫并出示图谱,念歌词。

师:你们看,我画的猫多可爱,看你捉不了我了。

提问:老鼠画的猫是怎样的?

③幼儿跟琴声念歌词

④幼儿跟琴学唱歌曲

提问:

(1)听了后,感觉怎样?(滑稽、幽默)个别提问。

(2)你最喜欢哪一句?

⑤学习装饰音“上滑音”

师:我最喜欢,小老鼠“↗”这一句,你们听听这一句跟其他句子有什么不同,这一句表现了小老鼠很得意洋洋的样子,加上这个上滑音,歌曲会更滑稽。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请个别幼儿试唱)

⑥创编睡觉动作。

师:你们想想老鼠睡觉还有些什么动作?

⑦幼儿跟音乐一起表演

师: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唱一次,到最后,你们可以加上,你们编的睡觉动作。

⑧为歌曲起名字。

六、游戏《波斯猫和小老鼠》

师:猫,知道我们给它画了一张画,很生气,要来捉小老鼠。

歌唱活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模仿孔雀的各种动作,随着孔雀舞音乐的节奏舞蹈。

2、感受傣族舞蹈的韵律和节奏,体验共同跳傣族孔雀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快乐的小孔雀”、“孔雀飞来”ppt

?活动过程】

一、乘着巴士去版纳

1、开着大巴去版纳吧!老师做司机。

----去过西双版纳吗?(幼儿自由讲述)西双版纳是一个好地方,让我们开着大巴看看版纳美丽的风景吧!老师做司机。(模仿不同速度的屈伸以及傣族舞简单的步伐)

傣族音乐:听着音乐——蹲、屈伸、单腿弹簧后踢腿(再次重复)

2、探索屈伸的发力点

----你发现乘车时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表示车子的.快慢?(膝盖)

----个别幼儿用动作表现车子的快慢节奏(膝盖放松)

----集体模仿

二、小孔雀来了

1、ppt演示孔雀的各种造型(播放歌曲“快乐的小孔雀”)

----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金孔雀、雪白的羽毛)

2、幼儿自由讨论:

看到孔雀在树林里干什么,并且尝试模仿小孔雀走路及跳舞的动作。

----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孔雀?(孔雀的手型)

----请个别幼儿尝试孔雀走路

----个别表演和交流。重点观察:幼儿听着音乐的节奏舞蹈,情绪愉悦。

----集体学学小孔??

----教师帮助提升幼儿孔雀舞的动作

----师生共同表演小孔雀,教师指导。

三、金孔雀飞来了

1、欣赏歌曲“孔雀飞来”

-----是谁飞来了?孔雀长大了。

2、幼儿个体即兴表演金孔雀的舞蹈

----刚才你们是和孔雀妈妈一同跳舞的,现在你们长大了,邀请你们一个个表演了,你们变成了美丽的金孔雀。当孔雀妈妈邀请到你,就请到美丽的大树林里舞蹈,当妈妈请到下一个小孔雀,那前面一只小孔雀就摆好你漂亮的造型不动。

3、逐渐请一个个幼儿扮演小孔雀表演孔雀舞蹈。

孔雀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也是一种美的象征的动物,老师设计了《快乐的小孔雀》这节音乐活动。大家知道,傣族舞的基本步伐以起伏步为主。这些步伐的要求都是边屈伸边交替,在屈伸的基础上。重拍的速度把握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非常有难度的,这对于幼儿协调性和节奏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是为了达到技能性的目标,机械化的练习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和参与活动的欲望,那么老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请老师们根据下面的问题进行思考:

抛问:

1、起伏步是舞蹈中的一个基本舞步,本次学习是否可行有效?

2、教师的孔雀舞表演在教学中有何作用?教师的舞蹈表演在幼儿探索前适宜还是在幼儿探索后适宜?为什么?

歌唱活动的教案篇3

设计思路:

进入主题后,小鸟是孩子最熟悉的动物之一,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深入主题。本次活动从理解歌词为主,首先让孩子说说小小喜欢的地方以及一些习性,过程中也用图谱的呈现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同时,在欣赏歌曲时,老师关注到了不同的两端音乐和情绪,让孩子们通过欣赏来感受,并尝试通过歌曲的演唱来表现,使得活动不单单是歌曲的学唱,更注重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并以问答形式填入部分歌词。

2.知道小鸟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喜爱小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歌曲及伴奏《小鸟小鸟》;ppt课件(歌曲图谱)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激发爱小鸟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走进美丽的小树林世界

?本环节通过看ppt,了解歌曲的主人公,是只可爱的小鸟,激发学习的兴趣。】

1、背景音乐歌曲伴奏《小鸟小鸟》;

2、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树林,这里有好多小鸟朋友在欢迎我们呢!看看,是谁在向我们问好呢?

小结:我们都认识这些小鸟,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二、猜一猜——小鸟喜欢的去处。

?本环节通过猜测,想象,了解小鸟的习性,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鸟最喜欢的去处是哪里呢?我们一起想一想说一说吧。

1、出示图谱,以问答形式填入部分歌词。

?在哪里,有阳光?在哪里,有花香?(根据幼儿所说出示蓝天、树林图片对应到图谱的“?”上)

2、你们知道小鸟还喜欢去什么地方吗?

小结:原来小鸟喜欢去这些地方,享受大自然的美,真是令人羡慕。

三、听一听——动听的歌曲《小鸟小鸟》

?本环节通过欣赏小鸟的歌声,看图理解歌词的含义,区分前后两部分的不同。】

1.质疑:那么还有哪些地方是小鸟们喜欢去的呢?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小鸟小鸟》会告诉我们。

2.欣赏歌曲:

小鸟还喜欢在哪些地方?(田野、草地、湖边、山岗,出示图片对应到图谱上)

重点:解决“山岗”(看图理解)及一句特别的话“迎着春天歌唱”(小鸟非常喜欢春天,到了春天鸟儿们都从南方飞回来,用歌声告诉人们春天来啦。)

演唱歌曲时前面部分和后面有什么不同?

小结:歌曲的前半部分是跳跃式,给我们的感觉是一跳一跳的,后半部分是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非常的高兴,所以是流畅的、柔美的。

四、学一学——我是一只小鸟

?本环节通过学习和表演,充分感受小鸟自由飞翔的乐趣,激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1.想学这首好听的歌曲吗?你觉得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

小结:像鸟儿那样用悠扬的声音唱歌。

2.幼儿学唱歌曲:教师根据歌曲内容变化指点相应图谱。

歌曲播放,幼儿轻轻地跟着哼。

伴奏播放,看图谱演唱。

边唱歌曲边模仿鸟儿飞翔动作:想不想也做一次真正的小鸟,在喜欢的地方自由飞翔?

提个小要求:前半部分小鸟们先站定唱唱想要飞去的地方,到“啦啦”时在飞。

结束后:你飞到哪里去了?为什么?

歌唱活动的教案篇4

课程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唱与念白相结合的形式。

2.能根据画面猜测歌词内容,跟音乐学唱歌曲。

3.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课程准备

?猴子抱气球》ppt

幼儿坐双马蹄形

课程过程

一、律动入场

师:今天我们都是小猴子,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玩一玩吧!

播放《猴子抱气球》伴奏,师幼共同表演入场

二、学唱歌曲

(一)练声(c-d-c)

出示气球图片

师:看,有个黄气球飞过来了!

师:又来了一个红气球!

(二)熟悉歌词

师:我们来看看小气球会被吹到哪里呢?(播放ppt)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原来气球被吹到了树上,一只小猴子爬上了树,一把抱住气球,结果气球破了。

1.学唱歌曲第一段

师:老师把刚刚的小故事编成了歌曲,你们来听一听!

师范唱第一段

师:你听到了什么?(幼回答,师分句再唱一唱)

(视情况重复唱)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钢琴伴奏1-2遍)

(2)感受念白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不太一样?(有几句是念的)

小结:这首歌不光有唱的部分,还有念的部分,这是念白。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念白这部分吧。

师幼共同念白

(3)多种形式学唱

①师演唱,幼儿念白;②男生演唱,女生念白;③男女交换

2.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再来看一看。(观看ppt)

师:谁来说一说又发生了什么?

师:你们听听我是怎么唱的'。

师:你听到了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钢琴伴奏1-2遍)

师:这一段歌词和上一段是不是很像?哪里不一样?

3.完整学唱歌曲

师:让我们完整的唱一唱这首歌吧!(钢琴完整伴奏)

提醒幼儿每段第一句及念白部分;根据幼儿学唱情况指出问题

4.边唱边表演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猴子吧!你们可以自己想想动作,看看谁表演的最有趣!

三、结束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给其他班小朋友听一听吧!

播放《猴子抱气球》音乐,师幼律动出场

歌唱活动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体验创编歌曲的快乐。

2.能凭借记忆唱准歌词,根据节奏创编说唱部分。

3.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活动准备:

图片(冬瓜、茄子、四季豆、土豆、火腿肠、辣椒、胡萝卜、西兰花)

活动流程:

1、谈话导入:

你买过菜吗?跟谁一起买的?买过什么菜?

2、出示第1、2、7、8句的图谱,教师指图谱讲述歌曲中的故事。

孙子和奶奶买了些什么菜?

3、教师教唱歌曲。现在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1)、教师范唱歌曲。

孙子和奶奶买了哪些菜?(幼儿基本说出菜名)

2)、教师边出示图谱边总结幼儿的回答。

师:孙子和奶奶买了……...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歌曲中那一句是没有曲子的?

3)、教师再次范唱。

歌曲中那句是没有曲子的?我们一起来念一念。(练习2遍)同时教师出示节奏谱。

4、幼儿学唱歌曲。

1)、跟琴声完整学唱2遍。(慢→快)2)、藏图游戏(2遍)藏图2、图3。.

5、歌曲仿编。

1)、教师出示蔬菜图片。

师:老师准备了许多蔬菜,我们把它们唱在歌里吧。

2)、幼儿集体选图仿编。

3)、幼儿相互仿编。

6、幼儿集体表演唱。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有趣的音乐课,也是生活的最常见的一种生活需求。《买菜》每个小朋友都到过菜市场,也都知道菜市场有哪些菜,学会这首歌并不难,可是中间的念的词并不简单。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小朋友你们去过菜市场吗?”你见到过菜市场有哪些菜?幼儿能够讲出好多菜色。正好顺势带入主题。 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都很带劲,对这首歌很感兴趣,很多幼儿都能够唱出青菜绿油油??白菜大又好呀??后面的说唱部分,幼儿看着图谱,拍节奏能够很有续。在用琴伴奏,幼儿说唱时,明显感觉都很有劲。

都争抢着不甘落后,生怕自己幼儿自己续编也能够顺利的进行,他们根据自己看到的蔬菜,加上合适的词语,来进行编唱还是很有趣。我把幼儿的编唱能够顺利的代入,幼儿也感兴趣,纷纷尝试自己的编唱。这节课很不好的是我没有加上任何游戏,只是加上动作来表演,没有利用场景,在课前没有想到,利用场景来让幼儿有一个表演的机会,如果加上场景,我想幼儿的兴趣肯定会提高很多,对这节课的效果会更佳。

在今后的教学中,各个环节都要考虑清楚。

歌唱活动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集体舞,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2、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3、能边唱歌曲边按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小象头饰2张。

2、音乐《两只小象》。

3、大象图片。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出示大象图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自由讲述对大象的了解。

(2)幼儿自由模仿大象的动作、走路的姿态。

2、根据歌词内容创编两只小象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旋律。

(2) 引导幼儿说说歌词内容。

3、通过不同形式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1)教师弹唱旋律,幼儿仔细聆听。

(2)师幼轮流接唱歌曲。

(3)幼儿随音乐集体歌唱。

4、教师弹唱,幼儿伴唱。

(1)展示大象头饰,邀请个别幼儿模仿大象并跟随音乐表演。

(2)教师将幼儿的语言、动作加以重复并做出下列动作:原地站立弯腰,伸出手臂,两手指交叉相握做象鼻。

5、跟随音乐,所有幼儿模仿大象的动作,寻找好朋友。

(1)教师示范模仿大象动作,利用手钩手的方式邀请幼儿舞蹈。

(2)幼儿分组利用“大象的鼻子” 手钩手的方式寻找好朋友,并进行舞蹈。

歌唱活动的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粗浅地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会用甜美的声音歌唱。

2、能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

3、感知春天的美好,在歌唱活动中萌发这种美好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课件。

2、曾观察过春天的景色,教师与幼儿讨论过春天的特征。

三、活动过程:

1、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1)听着歌曲欢快的进入活动室。

(2)教师:你听到刚才这首歌的时候觉得怎么样?

幼儿:很高兴;很舒服;心里暖洋洋的;很快乐。

2、学唱歌曲。

(1)幼儿倾听歌曲。

教师:你听到歌里面唱什么?

幼儿:花儿;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2)观赏课件,根据图片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幼儿将歌词与旋律相匹配,跟着老师轻声唱。

3、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形象的动作。

(1)教师:春天真美呀!我们一起站起来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好吗?

幼儿大胆表演,老师观察。

教师:刚才我发现**小朋友做的动作真美,请你上来做给大家看看吧!

教师请幼儿模仿动作,鼓励更多不同的表演动作。

(2)能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完整表演。

4、结束活动。表演给客人老师看一遍。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情绪很高,心情愉快,活动中积极主动,感受到歌曲优美、欢快的情绪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但是本次活动的目标多一个,应该以学唱歌曲为主,创编动作可以放在延伸活动中或者是第二课时。课件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够先由老师清唱,并用动作提示,幼儿能很快理解并记住歌词。

歌唱活动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关于手的健康活动教案5篇

小班音乐活动春天教案7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及反思7篇

语言活动大班教案参考7篇

幼儿活动设计方案教案7篇

大班社会活动设计教案7篇

语言活动大班教案7篇

大班幼儿体育活动教案7篇

中小班活动教案优质7篇

户外游戏游戏活动教案7篇

歌唱活动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