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干教案推荐8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提高教案的实效性,我们需要评估教案的有效性,以便进行改进,下面是好文笔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画饼干教案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画饼干教案推荐8篇

画饼干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和发现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饼干,能按形状对饼干进行分类。

2、会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饼干的形状。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能够边送饼干边讲述“给你吃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

活动准备:

1、饼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的小包装)若干,食品盘子5—6个。

2、几何图形若干(幼儿用书第7页),小盘子若干(每个盘子里有3—4个几何图形片),瓶子宝宝(雪碧瓶子制作的瓶宝宝或纸箱做得,嘴巴分别是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动前请幼儿将手洗干净。

活动重点

能按形状对饼干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乐于参加数学活动,能够边送饼干边讲述“给你吃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

活动过程

一、认认、尝尝饼干。

1、教师出示有小包装饼干的盘子。

教师:瞧,这个盘子里有许多好吃的饼干,请每人拿一袋饼干,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2、教师:饼干宝宝真多呀!看看饼干宝宝长得一样吗?(鼓励幼儿打开小包装饼干,仔细观察)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各种各样的,有的、有小的;有圆形,有正方形……

4、教师:闻一闻,饼干香不香?尝一尝,饼干是什么味道的?饼干吃在嘴巴里有什么变化?

二、瓶宝宝来做客——幼儿观察瓶宝宝嘴巴的形状。

教师出示瓶宝宝。

教师:我们班来了许多可爱的瓶宝宝,看看这些瓶宝宝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观察瓶宝宝,发现瓶宝宝嘴巴的形状有圆形的,还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

三、瓶宝宝吃“饼干”——按形状分图形片

1、观察“饼干”。

教师出示图形片:瓶宝宝肚子饿了,我们一起喂它们吃“饼干吧”!这是瓶宝宝吃的“饼干”,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引导幼儿摸一摸“饼干”,着重让其感受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2、一起喂瓶宝宝吃“饼干”。

请幼儿自主地选取一个小盘子和几块饼干,引导幼儿根据瓶宝宝的嘴巴形状,喂其吃相同形状的“饼干”。

鼓励幼儿边喂边说:瓶宝宝,给你吃ⅩⅩ饼干。(提醒幼儿把小盘子里各种形状的“饼干”喂完)

小结:小朋友我们到走廊上找找有没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物体。

画饼干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两种颜色为“饼干”涂色。

2.体验涂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熊、小猴、小猪的大幅图片;盘子每组两个;涂色纸人手三张(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油画棒人手一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小熊、小猴和小猪的图片

小朋友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熊、小猴和小猪走了很远的路,肚子早就饿的咕噜叫了,小朋友们想请它们吃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替你们准备了许多饼干(出示几种涂好色的饼干和没有涂色的饼干)我们送给它们吃吧!咦!我听到小猴、小熊和小猪在说:“这里面又些饼干香喷喷的,真好吃!可是,有的饼干一点味道也没有。”小朋友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有的饼干没有漂亮的颜色,所以不好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些白白的饼干“做”成香喷喷的饼干呢?

二、教师请来油画棒宝宝帮忙

1.先“做”一块红色的正方形的饼干吧!我想把它做的漂亮些,所以先请深红色(大红色)的宝宝搬进来,住在上面。它的好朋友是谁呢?请粉红色的宝宝住在下面,它们拉拉手做朋友。一块漂亮的红色饼干就做好了,放在盘子里。

2.接下来做一块三角形的饼干,先请深绿色的宝宝来帮忙,再请谁来呢?(浅绿色)。绿色的饼干也做好了!

3.我们把这块圆形的饼干也做成彩色的吧!什么颜色的好呢?(引导幼儿先用深色从旁边涂色,再将浅色涂在另一边,并将两种颜色融合。哇!这么漂亮的饼干,赶快送给小熊、小猴和小猪吃吧!(请个别幼儿送给小动物)。小动物们说:“真好吃,这么好吃的饼干我们还想吃。”小朋友们,大家一起来做彩色的饼干吧!

三、幼儿涂色,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涂色,选用漂亮的颜色进行涂色。

2.提醒幼儿用两种颜色涂色,并能先用深色再用浅色。

3.鼓励幼儿“饼干”做好后,用黑色宝宝加一点黑芝麻。

4.提醒幼儿将好的饼干放在盘子里,以免弄脏。

四、讲评

小熊、小猪和小猴已经等不及了,赶快把做好的饼干送给它们吧!小动物说:“谢谢!真好吃!”

画饼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童谣并理解童谣内容,感受饼干掰开后的有趣造型变化。

2、根据饼干掰开后的造型特征展开充分的想象,并将其替换原童谣中的内容。

活动准备:

1、flash课件《吃饼干》

2、每人准备一块饼干。

3、事物展示台、电脑、电视机。

4、与童谣内容相匹配的符号图。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有关饼干味道、形状的话题。

1、(出示饼干)看,这是什么?

2、饼干可以干什么?

3、你吃过饼干吗?是什么味道的?

4、这块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哦,饼干圆圆。请幼儿说说。

(出示1、2句的符号图)请幼儿说说"饼干圆圆,圆圆饼干"

5、看,老师现在把饼干(做掰开的动作)怎么样?学说词语"掰开"。咦!它变成了什么?(把半块饼干放在实物展示台上)

二、欣赏童谣"吃饼干"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吃饼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儿歌中的饼干变成了什么?(欣赏flash课件《吃饼干》)

(1)请幼儿说说儿歌中的饼干变成了什么?

(2)(出示3、4句的符号图)"用手掰开,变成小船"变成了几艘小船啦?(两艘)

2、好,我们来把着两艘饼干船吃掉,师:你吃一块,幼:我吃一块。(出示5、6句的符号图)

3、怎么吃的?(啊呜一口,饼干真甜)(出示7、8句的符号图)

4、好,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完整地听一遍。

5、让我们看着图片来念念儿歌。

6、可以让幼儿试着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三、幼儿掰一掰饼干,想象饼干掰开后的造型,尝试仿编童谣。

饼干掰开后除了会变成小船,还会变成什么?我们后面有饼干小朋友去分一分,想一想,然后把它编到儿歌里面去。

附童谣:

吃饼干

饼干圆圆,圆圆饼干,

用手掰开,变成小船。

你吃一块,我吃一块,

啊呜一口,小船真甜。

画饼干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笑脸饼干,体验之作的乐趣。

2、愿意将食物与大家分享。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形状的饼干。到粗放和好面、花生、豆子

2、幼儿用书第三册24、25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不同的饼干,让幼儿品味,激发制作饼干的愿望。

2、分享饼干好快乐,大家都这么开心——我们一起制作快乐饼干。

二、基本部分:

(一)我们是小小糕点师——提出制作《笑脸饼干》的要求

洗手——讲卫生——制作精细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笑脸饼干的步骤

1、取大小适宜(幼儿手能握住的)面团在手心团成圆——放在消毒好的面板上压扁成饼状,取红豆做笑脸饼干的眼睛,取花生做饼干的嘴巴。

2、相互欣赏幼儿作品,相互说一说笑脸饼干的特点。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

3、请幼儿把笑脸饼干送到厨房,请厨房的阿姨把饼干蒸好。

四、活动延伸

分享自己做的饼干,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观看幼儿用书24、25页笑脸饼干。

活动效果记录及反思:

1、由于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还不是很发达,团面团不错,在压扁过程中没有掌握好要领,饼干最后奇形怪状。

2、幼儿特别爱动手,由于集体教学条件有限,动员家庭多多给孩子提供玩面的机会。

画饼干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做饼干,培养幼儿对泥工的兴趣,增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在操作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橡皮泥若干

2、饼干图片若干

3、小兔子卡片一张

4、轻音乐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入场

教师出示小兔子的卡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看一看它是谁吧?

幼:小白兔

师:老师听说小兔子,开了一家饼干店,我们参观参观吧。

哇!小兔子的饼干店真漂亮啊!

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平常都见到过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幼:圆形的,长方形的,正方形的….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饼干,那我们看看吧.

2.出示饼干图片

老师和幼儿一起说一说,饼干的`形状和花纹。

欣赏完图片后,师:刚才我们看的饼干都漂亮吗?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漂亮的饼干你们想看吗?

3.出示橡皮泥“饼干”

拿第一块“饼干”问:“这是什么形状的呀?”

“它上面有什么图案?”

教师依次拿第2.3.4块饼干进行提问

4.制作方法

师:这些饼干漂亮吗?那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呢?

圆形的饼干:先揉一揉,再压一压,然后杆锤杆一杆,上面的小圆点用小块橡皮泥揉一揉。

方形的饼干:先揉一揉,在压一压,然后用杆锤杆一杆,最后用橡皮泥专用小刀切一切。上面的长条用小块橡皮泥撮一撮。

5.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放轻音乐)

6.欣赏作品

7.师:我们出来玩这么长时间了也该回去了,给小白兔说再见吧。

画饼干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对应粘贴的能力(学习使用双面胶粘贴)。

3、产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彩色复印纸图形块若干、泡沫图形块若干、小猴子手偶一个、三个小动物(小熊、小松鼠、小鸟)的教具、双面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门各一个、剪刀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

通过增加材料的难度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森林里的动物》导入,巩同对三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教师:前几天小猴子来咱们幼儿园参加咱们的六一活动特别高兴,走的时候幼儿园送给它很多好吃的夹心饼干,小猴子把饼干带回大森林里送给其他小动物们品尝,它们都特别喜欢吃。就是这些饼干(教师出示图形饼干)。

教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呀?

幼儿:三角形。

教师:三角形的饼干长得什么样呢?

幼儿: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

教师:对,那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i种图形的特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形的边是弯弯的合拢的曲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教师:现在森林里举行盛大的宴会,那我们送点什么给他们呢?

教师:它们爱吃饼干,我们就给他们做一些饼干吧。

2、操作活动:为小动物做饼干。

(1)出示三种动物教具。

教师:我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宴会(教师一一出示三种动物)。

幼儿:小熊、小松鼠、小鸟。

教师:你们看看它们的嘴分别是什么形状,嘴的形状就代表它们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圆形、小鸟是三角形。

(2)为小动物制作它们喜欢吃的三种形状的饼干。

①将桌子分成三个组,分别制作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儿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饼干。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两种材料: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

3、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向幼儿提出送饼干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做好的饼干送给我们的小动物吧,但千万别送错哦。

教师: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三种不同形状的路线。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饼干就要踏着正方形的小路过去,做的是三角形饼干就要踏着三角形的小路过河,如果是做圆形饼干的小朋友就要走圆形的路,千万不要掉到小河里。

教师:过了小河还要钻过山洞,那里也有三个形状的门,请小朋友们想想:应该走哪个门?

(2)给小动物送饼干。

①将同种图形摆放成三条路,让幼儿去送饼干。

教师将三种形状的泡沫块摆成三条路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给小动物们送饼干。一名幼儿赶忙跑过小河钻过三角形门送到鸟妈妈的嘴里,但是他没有踩着三角形的泡沫块。

教师走过去问幼儿:你刚才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三角形。

教师:那你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幼儿:送给小鸟。

教师:河上有三条小路,你应该走哪条小路呢?

教师:请你看看哪条路铺的石头跟你做的饼干是一样的形状呢?

幼儿:这条。(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这时,又有一名幼儿跑过来随意把饼干放在了一只动物的嘴里,扭头便走。

教师:我刚才看到你做了一个特别好吃的饼干,能告诉我是什么形状的吗?

幼儿:正方形。

教师:请你看看哪只小动物嘴巴和你饼干形状一样呢?

幼儿:小熊。

教师:那你为什么送给小鸟呢?

幼儿:我特喜欢小鸟。

教师:那你看看小鸟的嘴巴是什么形状呢?

幼儿:三角形。

教师:对啊,如果你喜欢小鸟,那你就应该选一些它喜欢吃的饼干喂它,好吗?

幼儿:好。

②将小河的拼摆逐渐增加难度:从同种图形摆在一起到把各种图形混在一起。要求幼儿经过寻找、辨别、判断后才能经过小河。

4、小结:与幼儿清点、验证送给小动物的饼干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以游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快乐游戏情境中加深了对三种图形的区分和认识;

(2)教师能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并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灵活地调整游戏难度,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

隐藏的目标相对较多,使幼儿无法全面顾及,如使用剪刀剪图形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困难,这样影响了幼儿送“饼干”的时间,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完成。

主要内容:

1、这节活动让幼儿给小动物做图形饼干,游戏化的方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境性比较强,整个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情境化的游戏中反复操作,从而复习、巩固了对三种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教师对幼儿的能力和经验非常了解,看得出幼儿基本都有使用双面胶的经验,而且许多幼儿还比较熟练。所以教师让幼儿用双面胶粘贴非常合适,缩短了他们送饼干的时间,可以看得出教师之前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充分。

3、教师组织的每个环节比较严谨,如在过小河时对幼儿的要求提得明确、具体。并且注意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建议给小动物送饼干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对它们说一句礼貌的话语,从而有效地落实社会领域的情感目标。

画饼干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情趣。

2、能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体验表演的乐趣。

教学准备:

可操作图画书

纸制平底锅若干

铁锅一只

动物饼干一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小老鼠”。

这个动物有尖尖的嘴巴,细细长长的尾巴,你们知道是谁吗?

2.师幼互动,扮演老鼠妈妈和小老鼠。

小老鼠们,你们肚子饿吗?妈妈给你们来做好吃的?

二、学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

2.说一说老鼠妈妈是怎么做饼干的。

3.幼儿跟念儿歌。

(跟着妈妈一起来做饼干。)

4.香香的饼干被小狗、小羊、小猪闻到了,他们也想吃饼干,我们帮他们做一做吧。

(跟着老鼠妈妈边念儿歌边帮小动物们做饼干。)

三、儿歌游戏

1.幼儿操作小平底锅做饼干。

2.引出老猫,开展游戏。

3.出示实物锅子,回到现实中,给小朋友做饼干。

集体念儿歌一遍,看看做出饼干来了吗?

4.分发饼干,说说饼干都是什么形状的?

附儿歌:

小老鼠做饼干,咕噜噜噜,啪。

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噜噜,啪。

补充:

饼干饼干做好啦,闻一闻,香不香? 香,香,香!

什么饼干做好了,小狗饼干做好了。

饼干饼干做好啦,尝一尝,脆不脆? 脆,脆,脆!

什么饼干做好了,小羊饼干做好了。

饼干饼干做好啦,舔一舔,甜不甜? 甜,甜,甜!

什么饼干做好了,小猪饼干做好了。

画饼干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运用粘贴、印章画等技能为自己制作的"饼干"设计包装袋。

2.乐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印章画

2.ppt:饼干包装袋欣赏

3.第一次活动完成的饼干(图形),白色包装信纸里。

4.操作背景音乐

5.操作时的擦手毛巾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

1.指导语:昨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些饼干。谁来说说你做的是什么饼干?什么口味的?什么形状的?

2.小结

二、 欣赏ppt

1.指导语:好吃的饼干都有一个漂亮的包装袋。那这些漂亮的包装袋是怎么做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猜猜这里面可能是什么饼干?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儿看出来?

2.小结语:原来,里面是什么饼干,包装袋上就有图案表示出来。这样,我们仔细看,就能知道里面装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了?

三、 幼儿操作

指导语:我们做了那么多,味道又好吃,形状又好看的饼干,要是也能装在漂亮的包装袋里,就好了,是不是?那你们想不想也来为自己的饼干做一个包装袋呢?工作台上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印章,还有各种形状,水果,蔬菜图案。那怎么做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什么口味?什么形状?哦,将他们印在包装袋上面!也可以用固体胶来将他们粘在信封袋上。那现在,我们就来为自己的饼干做一个包装袋吧!

四、评价

指导语:谁想来介绍自己的饼干?猜猜看他做的是什么饼干,什么味道?

活动延伸:

指导语:带上你的饼干让老师猜猜看你做的是什么饼干?

画饼干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画鸭蛋教案5篇

音乐画蚂蚁教案6篇

动物画中班教案6篇

美术课树叶画教案7篇

蛋壳画小班教案5篇

动物画中班教案模板7篇

画苹果教案优质6篇

大班语言画教案及反思6篇

动物画中班教案最新7篇

大班音乐老鼠画猫教案5篇

画饼干教案推荐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856